【749 期 | 放映頭條】在世界的盡頭,讓角色能抱緊最愛的那個人──專訪《富都青年》導演王禮霖

「原本的劇本裡,吳慷仁在監獄比手語這場戲,大概只有三行的篇福,後來修了 20 多次。馬來西亞的手語有分很多種,受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沒受教育的人,比的手語都不一樣,這場戲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有力度,我們每改一個詞,就要問老師有幾種比法、哪個比法最有力度?觀眾看現在這一整段,四分多鐘,角色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力度的......。」
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入圍、最佳男主角得獎作品,亦在甫落幕的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獲得評審團獎,導演王禮霖首部劇情長片、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現於臺灣上映,一貫延續王禮霖監製作品的主題關懷,在社會不同角落,看見人性中的真摯情感。本期《放映週報》專訪王禮霖導演,細談電影的主題選擇、美學判斷,除了吳慷仁萬眾矚目的「得獎場」之外,也在敘事與劇本的整體設計中,聽見更多關於《富都青年》的情感細節。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749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49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7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
本期介紹現正熱映的多部精采華語作品,包括來自馬來西亞、甫讓臺灣演員吳慷仁獲得第 60 屆金馬獎影帝肯定,描繪一段動人兄弟情的《富都青年》由筆觸細膩的新銳導演王禮霖執導,在本期專訪中,他與我們分享關於攝影、聲音、劇本等多方面的風格探索。香港電影《年少日記》則由導演卓亦謙私人故事出發,觸及香港社會壓抑現況,在東京進行的專訪中,卓亦謙也與我們詳述對於《年少日記》的反思,怎麼去說一個私人的故事,拍攝中又有哪些需要審慎應對的判斷?最後,臺灣導演魏德聖新作《BIG》亦在本月月初上映,突破「臺灣三部曲」的製作困境,魏德聖試以情節溫暖的新作打動觀眾,也讓自己再從創作中重生。歡迎在本期閱讀這些精采的創作者故事。
重新發掘臺灣影史的驚奇片刻,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本月放映 90 年代奇作《給逃亡者的恰恰》,我們也在本期專訪導演王財祥、製片黃蕙清,一談這部當年被評為「超前時代」的奇作。如今,奇作重新與觀眾見面,風格的炫目爭艷與放在臺灣影史中的自成一格,都等待有心影迷重新探索,也歡迎先透過長篇專訪,一探這部電影的創作脈絡。同樣是在中心放映,蕭美玲導演作品《雲的那端》與《平行世界》,本期則有作者陳慧穎評論一篇,帶大家一探這部以家庭故事為背景的紀錄片作品,與「持攝影機的人」在其中扮演的多重身份。
評論部份,另有兩篇精彩文章,分別是讀者投稿評論金馬獎獲獎作品《老狐狸》,由電影中的多重符號角度切入,作者簡子涵於評論中仔細觀察導演蕭雅全的創作關注,也帶讀者看見《老狐狸》中的更多細節。陳坤厚導演的評論專題,本期則有作者翁皓怡,以朱天文小說改編角度出發,探索陳坤厚在改編電影時的作者角度,如何從原有文本中打開視角的可能性,也帶讀者重探《最想念的季節》與《小畢的故事》等兩部陳坤厚精采代表作。請見本期的精采評論。
下期《放映週報》也將繼續報導多部精采作品,包括客語電影《綠金龜的模仿犯》,與現正熱映的紀錄片《赤心巔峰》,另有剛剛落幕的 2023 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現場報導。敬請讀者期待,也歡迎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富都青年》導演王禮霖;攝影/古佳立)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3.12.15
書寫《年少日記》,是為自己服務──專訪導演卓亦謙

「寫自己的電影,與寫給別人的心態很不同,我和自己說,『阿卓呀,這一次沒有導演和你討論,只能自己處理』,因為就快要拍了,劇本、影像方式都要由自己去把握。《年少日記》是要了解自己,有很多心理上的掙扎,應不應該講這個題目、會不會為觀眾帶來傷害、有沒有消費這個議題?又比如拍片時,會不會傷害這個兒童演員呢?」
香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作品,導演卓亦謙首部劇情長片《年少日記》獲得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項肯定。卓亦謙回顧往事,以離開人世的朋友為引,重探成長歲月的傷痕。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卓亦謙導演,與其共談於《年少日記》安置的成長傷痛,亦有對香港社會現況的爬梳;在新導演的創作中,找到一代香港人的共同記憶。
閱讀更多
陷入創作的泥沼,就以創作再突破──導演魏德聖,與《BIG》的重生寓言

「當時疫情爆發,臺灣三部曲之後也改成動畫製作──那個過程,現在說起來很輕鬆,當下其實很痛苦,是想要結束自己的心情。大概是 2021 年底到 2022 年初,我覺得自己好像需要轉移,便把尚未完成的《BIG》劇本再拿出來改寫──寫完劇本,我覺得我重生了。邊寫邊哭、邊寫邊笑,好像又重新活過來了。」
一則發生在聖誕節的兒童病房奇蹟,魏德聖導演最新作品《BIG》於近日上映。本期《放映週報》專訪魏德聖導演,談《BIG》創作啟動之始,如何在故事設計、選角,與美術、攝影、配樂等創意判斷中,逐步建立一個以明亮與溫暖為基調的兒童病房故事;並預示即將到來的《達娜米》與「臺灣三部曲」動畫,《BIG》也採用跨國動畫團隊,表現兒童奇想。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1997 年,在廢墟與垃圾堆中誕生的臺灣寓言──拜訪《給逃亡者的恰恰》導演王財祥、製片黃蕙清

「原片名是『蛾』,因為我發現那時的年輕人常過夜生活,白天睡覺,晚上才出現,就想用這種生活型態來拍,並且延伸出蛾的向光性。男主角的家,室外是在萬華的老式集合住宅取景,那兒環境不好,勘景時天井溼答答,還有丟棄的生理用品,不過這好像就是我要的感覺,一度考慮要在那裡首映……。」
2023 年底,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逃離電影」主題影展,選映知名廣告導演王財祥於 1997 年執導電影長片《給逃亡者的恰恰》。當年受影展選片人莫瑞茲德哈登青睞,入選柏林影展論壇單元,並在亞太影展獲得最佳攝影、剪輯、音效等大獎,卻在臺灣票房反映不佳,被評為「超前時代的作品」。二十來年過去,電影是否終於等到正確的時代?本期《放映週報》專訪《給逃亡者的恰恰》導演王財祥與剪輯黃蕙清,暢談電影拍攝與時代氛圍,再見一眼這則在廢墟與垃圾堆中誕生的臺灣寓言。
閱讀更多
從《雲的那端》到《平行世界》:電影的航程與銀幕上的家

「首次當母親的人,同時也是拿著攝影機的人,自我剖析與誠實袒露早已是一道利刃,但生活的失控最終又讓那把利刃轉向持攝影機的人。有時導演、有時母親,不只父親撻伐,那暴力也不斷丟向自己。母親的觀看,有無可能與創作者的凝視共存,甚至平等?觀眾的視角,在其中又扮演何種角色?有意思的是,蕭美玲的作品確實有一個特點:觀眾往往能很有意識地感受到攝影機的在場、意識到自己的觀看。」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 選映」單元放映蕭美玲導演新作《平行世界》。該片於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屢獲肯定,此次放映不僅是臺灣首映,也連同導演前作《雲的彼端》共同放映。本期《放映週報》刊登作者陳慧穎評論一篇,敘及蕭美玲導演的創作脈絡,也藉導演出席映後座談的談話,思考《平行世界》乘載時間與作者特質的創作成果。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關於符號的雜揉──《老狐狸》

「蕭雅全在《范保德》未能真正寬慰的,那道無情與深情間的互為表裡,在《老狐狸》得以被有情地同理,是我所樂見且為之動容的。五年前《范保德》裡蒙著煙霧的藍黑色,五年後在《老狐狸》更為深邃,於紙上拓開色階。紙菸的白霧成了雨霧,不再嗆鼻,而是濕潤、鬆弛每一道為人生際遇皺起的肌理。作為影迷,當年因著兒時情感的投射,而產生的那道濃郁的共情,如今亦被承襲為一股淡薄的、綿長的深情。」
榮獲 2023 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蕭雅全電影《老狐狸》近期在院線上映。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簡子涵獨立評論一篇,作者以不同角色戴配的符號為切入角度,細看電影如何讓主角廖界在敘事中逐漸沾染不同符號,最後映射出跳脫二元框架的可能性,亦細梳此種符號拉扯之過程,與蕭雅全創作關注的連結。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他踏浪而來】屬於他,亦屬她的故事與季節——《小畢的故事》、《最想念的季節》小說到電影的敘述視角

「陳坤厚的視角不是完全固定的,他掌握了一種流動性,一種之間性,一種介於觀察者與被觀察者間的中間位置。而這正是影像化朱天文小說最有趣的一件事之一,那個非常鮮明的『我』一下被提煉,一下又被置換,攝影機既遠又近,故事既私密,又映照著一整個時代的男女風貌、一代孩子的成長。」
2023 年,臺灣導演陳坤厚於第 60 屆金馬獎獲得終身成就獎。藉此契機,《放映週報》規劃「他踏浪而來」評論專題,邀請多位作者進行對陳坤厚電影不同角度的重新評論。本篇文章由作者翁皓怡評論陳坤厚作品《小畢的故事》與《最想念的季節》,以同是朱天文小說改編的角度出發,藉由比對原著與電影語言的分野,指出陳坤厚電影在視角掌握方面的特出之處。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