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期 | 放映頭條】從「家庭理髮廳」到「在路上」的創作軌跡——專訪《本日公休》導演傅天余

「《本日公休》原先找了很多間臺中的理髮店,最後還是回到我的老家拍攝,直接以我媽媽的理髮店作為主要場景。身在其中,並不像是人造的電影場景,我覺得那是個奇幻又寫實的地方。當我們在排戲,隔壁我媽媽有客人時,還是會開店剪頭髮,真實與電影的界線變得模糊,電影就成為生活的延續。」
什麼是「臺灣人情味」?「家庭理髮」的精神何在?文學、編劇出身的導演傅天余,慣以細膩語言詮釋不同世代女性,乃至家庭、人際之間的情感,「人」一直是其作品關注的面向。新作《本日公休》以「家庭理髮」為核,延伸建構出跨越血緣、地域,乃至世代的情感維度。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導演傅天余,從創作故事至拍攝電影的緣起出發,在影像與敘事中梳理想法、理解和體悟。請見本篇專訪內文。
閱讀更多
【731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31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6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電影評論與報導專文。
本期焦點介紹由金馬影后陸小芬復出主演的臺灣電影《本日公休》,專訪導演傅天余,跟隨他的腳步,共同回到一路伴隨成長的家庭理髮廳,帶給觀眾一則關於家庭理髮師的故事。本篇專訪中,傅天余與我們聊到對美術、攝影、剪接的創作想法;和陸小芬接洽合作的經過;電影裡頭的臺語對白,還有對臺灣人情關係的理解與觀察,詳見本篇專訪全文。
本期的影人專訪,另有兩篇來自 2023 柏林影展世界首映的華語電影第一手報導,分別是杜琪峯監製、游乃海編劇的香港電影《命案》與范冰冰主演的中國獨立製片《綠夜》。《命案》由去年以《智齒》在金馬獎大放光彩的鄭保瑞執導,他在專訪中與我們分享對香港電影的前景想法,還有關於新作以「命運」為背景的思考。在《綠夜》的訪談,導演韓帥則與讀者分享對於性別議題的思考,並提出本片如何巧用象徵進行獨特表現。
影展活動方面,國家影視聽中心紀錄片組同仁為我們帶回 2022 IDFA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的現場觀察,歡迎讀者與我們一同參與這個世界最大紀錄片影展,經歷它如何在疫情之後恢復生息的過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 2023 Black Movie「黑電影」國際獨立影展,則選映多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作品,本期同樣由作者林忠模為我們引薦其中珠玉,歡迎讀者共同關注。最後,在「芳華虛度」評論專題,本期選錄的是作者蔡欣怡評論楊凡《妖街皇后》、《海上花》與《遊園驚夢》等三部作品,切入楊凡跳脫二元的關注視角。
下期《放映週報》亦將推出多篇精采電影的影人訪談,也持續歡迎讀者對臺灣電影進行評論投稿。商業或藝術不拘、指出建樹或進行批判不論,歡迎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3.03.15
【2023 柏林影展】在陽光明媚之前,走過一條黑暗街道──專訪《命案》導演鄭保瑞

「我們的命運是不可以改變的,但是你自己面對命運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前面是明媚的,但是你會經歷一個 fight for(爭取)的過程,這是我最後期望跟觀眾說的,你如果要一個好的命運,你要經歷一個 fight for,如果你不走,那你就永遠在那條街上。前面是有希望的。」
方於 2022 年以作品《智齒》入圍金馬獎 14 項大獎,鄭保瑞導演新作《命案》再與林家棟合作,並有香港男子組合 MIRROR 隊長 Lokman 參演,於今年柏林影展進行世界首映。本期《放映週報》,邀請特派柏林作者翁煌德與鄭保瑞導演進行專訪對談,訪問中談及近年香港電影產業變化、再和杜琪峯、游乃海合作《命案》的背後經過,與鄭保瑞對「命運」命題的個人觀點。

閱讀更多
【2023 柏林影展】再次尋找自由──專訪《綠夜》導演韓帥

「兩個女人一路逃亡,卻甚至看不到有人來追,這是不是更可怕?有點像當今世界對女性運動的態度,不是憤怒、不是焦慮,而是沉默和輕蔑,把它當成一種流行文化來加以描述:某年流行綠色,某年流行粉色,而當下流行『女性主義』?這的確有點侮辱人,因為佔世界一半人口的話題,正在被這樣看待。」
2023 年柏林影展,中國導演韓帥以她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綠夜》於非競賽單元「電影大觀」(Panorama)世界首映。本片敘述一位中國女性移民,在韓國首爾當地冒險涉入黑社會的勢力範圍,且與另一名女子產生緊密的情感連結。本期《放映週報》刊載專訪一篇,由現居德國的電影研究者 Maja Korbecka(孔敏)與導演韓帥進行訪談,導演提及其對性別問題的關注、中韓跨國合作拍攝電影的經過,還有以象徵手法思考的電影表現。
閱讀更多
他者來自遠方,卻非異國情調:2023 Black Movie「黑電影」國際獨立影展

「本次影展當中,最有趣的應屬『異教的東方』(Pagan East),該單元想法緣起烏俄戰事、世界開始留意到這一地區的情況,卻別出心裁地意識到東歐在文化與生活上的特殊之處,並從民間恐怖(Folk Horror)這個恐怖電影的次類型中,選進六部可以連結的影片;其中有近年的電影,也回顧過往、搜羅經典,展現出相比於所謂西方國家,地理上的中東歐作為一個過渡地帶,其新舊信仰、意識形態混雜所產生的衝突。」
2023 年,瑞士日內瓦舉辦第 24 屆「黑電影」國際獨立影展(Black Movie International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旨在關注西方世界以外的電影創作,放映來自 50 多國的 91 部作品,今年海報主視覺更取材自李康生於《你的臉》(2018)當中之肖像。本期《放映週報》邀請作者林忠模精選影展佳作,一覽黑影展面貌之外,也看見數部來自不同文化、關注面貌各異的精彩作品。
閱讀更多
重探紀錄片精神,全球最大的紀錄片工作者盛會:記 2022 IDFA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睽違多年回到阿姆斯特丹,與現場服務人員聊起為何年年回來擔任志工,多數人笑答:『因為這裡可以認識很多人,結交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相同興趣的朋友,每年透過群組相約在影展一起工作、敘舊』,或許正是這樣的感受,讓數千位專業工作者、數十萬位觀眾,年復一年地,期待回到這場為了熱愛紀錄片的人所存在的盛會。」
2022 年 11 月,國際影響力深遠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DFA)於阿姆斯特丹當地舉行。本期《放映週報》收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同仁林木材、陳婉伶、楊子暄、賴慕寧共同撰寫的展節觀察一篇,由他們實地走訪 IDFA 的第一手觀察,還有來自創作者與產業論壇的新資訊。其中亦包括疫情之後,幕前幕後國際紀錄片工作者重聚一堂的交流火花,情真意切。
閱讀更多

【芳華虛度】「唯美」電影導演的革命之花──談楊凡《妖街皇后》、《海上花》與《遊園驚夢》

「從《遊園驚夢》、《海上花》和《妖街皇后》之中,我們看到,楊凡導演作為創作者的決心,堅定地選擇一條人跡更少的路。他鑽進了女性、性少數群體的故事,不以性別二分將角色禁錮,他拍出各個角色的動人之處,不論是外表的美,還是感情上帶給人的觸動。」
2022 年九月,活躍於中港臺三地的華語電影導演楊凡在臺灣舉辦回顧影展「芳華虛度」,選映七部生涯中的代表作品。《放映週報》於近期策劃評論專題,邀請不同作者以文字評述,回應楊凡電影作品的作者性、美學風格與政治傾向。本篇文章作者蔡欣佁切入三部楊凡形貌各異的作品:《妖街皇后》、《海上花》與《遊園驚夢》,並從中閱讀出楊凡突破傳統二元框架的作者關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