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紀錄片精神,全球最大的紀錄片工作者盛會:記 2022 IDFA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2023-03-15
  • 林木材
    陳婉伶
    楊子暄
    賴慕寧

編按:2022 年 11 月,國際影響力深遠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DFA)於阿姆斯特丹當地舉行,臺灣導演蕭美玲新作《平行世界》也在國際競賽進行世界首映。本期《放映週報》收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同仁林木材、陳婉伶、楊子暄、賴慕寧共同撰寫的展節觀察一篇,由他們實地走訪 IDFA 的第一手觀察,帶我們看到 IDFA 推廣電影的實際做法、臺灣電影在當地放映的現場狀況,還有來自創作者與產業論壇的新資訊。其中亦包括疫情之後,幕前幕後國際紀錄片工作者重聚一堂的交流火花,情真意切。請見本篇報導。

※※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Amsterdam, IDFA)創立於 1988 年,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紀錄片影展,固定在每年的 11 月舉行,今年則因應世界盃足球賽,提前於 11 月 9 日至 20 日舉辦,為期 12 天,邁入第 35 屆。本屆影展共放映 277 部影片,66 部世界首映、37 部國際首映、93 部為荷蘭首映。今年提案會(IDFA Forum)則有 60 個企劃案入選,總共收到將近 800 個提案,數量與 2019 年的收件量持平。其中三分之一是新媒體,比往年來得多,40 部是影片企劃案,其中有超過 50% 的作品為女性導演。

身處在疫情的時代,影展努力試圖找到與疫情共存的方式,並且相信舉辦實體影展的重要性,藝術總監 Orwa Nyrabia 在公開發言時表示,本屆專業人士參與人數幾乎回到疫情之前(約 2,800 名),而收件量超過 4,000 件,數量比疫情前還要多,甚至比往年更多。而本屆影展破天荒選入了三部臺灣作品,分別是蕭美玲《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進入國際競賽,黃邦銓、林君昵的《甘露水》(Kam Loo Tsui)入選 Luminous 單元,陳芯宜的 VR《無法離開的人》入選 DOC LAB 單元,是史上臺灣作品入選 IDFA 最多的一次。

觀摩單元五花八門 從紀錄片看見世界「寬與廣」

事實上,藝術總監 Orwa Nyrabia 上任後,就進行了節目單元的改造,正式競賽有國際競賽、Envision 競賽、短片競賽、學生競賽、沈浸式作品競賽、DOCLAB 競賽等等;觀摩單元部分,「Luminous」單元強調人物肖像,「Frontlight」則些許議題導向,而今年的焦點影人蘿拉柏翠絲(Laura Poitras)曾執導《第四公民》(Citizenfour,2014),其新作《所有的美麗與血淚》(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2022)則獲得 2022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IDFA 也按照慣例,請導演選出了她的 TOP 10電影,作為節目的一部分。


(圖/藝術總監 Orwa Nyrabia 於頒獎典禮致詞,整體氣氛輕鬆溫暖;陳婉伶提供)

觀摩單元另外還有「Master」、「Best of Fest」等,而每屆 IDFA 也會推出焦點單元,今年兩個主題是「Around Musculinity」與「Playing Reality」,前者反映男性權力慾與世界霸權的擴張,後者強調重演等其他方法在紀錄片中所能帶出多重真實的角色。整體來說,節目多樣且五花八門,而且作品來自於全球許多國家,亦關照許多議題,以影展選片呈現世界的「寬與廣」是 IDFA 始終以來最重要的特點。

在眾多獎項中,跨單元的獎項「Beeld & Geluid IDFA ReFrame Award」以鼓勵創作者使用檔案影像為精神,致詞者在頒獎典禮上也說,「紀錄片工作者和檔案影像應該要是好朋友」,Beeld & Geluid 其實正是荷蘭視聽資料館的名字,該獎項由他們所贊助,也說明電影資料館對檔案的開放性。

由於影展規模巨大,放映海量影片,IDFA 本屆特別推出實體讀本,以及所謂的「精選長文」( Long reads),以深度長文讓參與者更瞭解節目策劃,在社群媒體上也有「Programmer’s Pick」為觀眾推薦值得購買的場次。為了弭平數位與實體參與之間的界線,亦有 IDFA 的線上付費觀影平台「Online Collection」線上觀影,而講座類活動多有同步專業錄影,納入線上的講座平台 「Talks Library」,分享給無法與會的人。

臺灣作品世界亮相 
《平行世界》、《甘露水》與《無法離開的人》

今年影展入圍多部臺灣作品,其中蕭美玲導演最新力作《平行世界》入圍本屆國際競賽,在 IDFA 舉行世界首映,是臺灣紀錄片睽違 18 年、繼胡台麗導演《石頭夢》(2004)後,再度有長片闖進主競賽單元。新作乃繼 2007 年《雲的那端》的續集,導演即母親用 12 年記錄與女兒之間的關係,以影像日記和 LINE 視訊影像,拍攝患有亞斯伯格症女兒 Elodie 的成長歷程,同時也透過 Elodie 的創作一窺她的奇想世界。影片分為數條時間線,在時空跳躍中同時交錯進行,在法國、臺灣往返,其中透露母女之間的情感糾結,母親陪伴著女兒自我追尋、自我認同、尋覓出路的過程。

《平行世界》在 IDFA 共有五場放映,其中兩場有 15 分鐘的映後座談。現場有觀眾分享,自己的小孩也是亞斯伯格症患者,好奇臺灣學校或同儕之間提供哪些資源,彼此交換意見,結束後在戲院外深聊許久,觀眾反應熱烈、氣氛溫暖。


(圖/蕭美玲導演於作品《平行世界》放映結束後出席映後座談;陳婉伶提供)

黃邦銓、林君昵所執導的《甘露水》則在 Luminous 單元進行國際首映。影片試圖探究藝術家黃土水同名雕刻作品「甘露水」從 1921 年入選第三屆帝國美術展覽會後,歷經返臺、被棄置、張家保護封藏,直到北師美術館團隊尋得,展開修復與展覽計畫的旅程。黃邦銓導演亦曾於 2018 年時,以短片《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入圍 IDFA 影展之學生競賽單元。
 
《甘露水》與另一部德國作品《Uncanny Me》同場播映,兩部作品的風格與選材皆有顯著差異,但同樣呼應 Luminous 單元以「人物肖像」為主軸的選片原則。因黃邦銓及林君昵兩位導演無法親自前往參展,影展特別邀請兩位導演以視訊方式與現場觀眾連線座談。觀眾提問涵蓋對於導演們創作方法,及「甘露水」雕刻作品經歷的好奇。

陳芯宜導演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則在 IDFA 最著名的新媒體單元 Doclab 亮相。Doclab 今年也集結許多以新媒材探索紀實敘事的作品,競賽部分除了數位敘事競賽(IDFA DocLab Competition for Digital Storytelling)與沉浸式非虛構競賽(IDFA DocLab Competition for Immersive Non-Fiction)外,評審團也會頒發創意科技獎項( Special Jury Awards for Creative Technology)。Doclab 同時展出過去一年在國際上表現優異的作品,本屆非競賽展覽單元中,選入陳芯宜導演榮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之作品《無法離開的人》,以受難者的故事、手稿、影像,透過精密計算,用帶有劇場風格的實拍式 VR 呈現,將 1950 年代肅殺的氛圍,轉化成揪心且極具身體感的深刻體驗。


 (圖/VR 節目依照內容屬性不同,有各種體驗方式,圖為作品《Slumberland》;陳婉伶提供)

非競賽展覽單元的 VR 體驗相當熱門,影展前已有許多時段被預約一空;由於每個體驗時段時長有限,無法在一個時段內觀看全數作品,必須做出選擇,有賴對展出作品內容相當熟悉的現場工作人員,依參與體驗者的需求與喜好推薦不同內容與風格組合。

講座活動榮景
創作者分享與產業議題

作為全球最大紀錄片影展,IDFA 產業活動(Industry Programme)的服務對象甚廣,從人才培育、企劃開發到最終完成的作品買賣的環節皆具,同時亦緊貼產業動態,舉辦論壇、創作者分享講座(Filmmaker Talks)、產業議題講座(Industry Talks)、諮詢顧問(Consultancy)、產業放映(Market Screening)等活動,透過不同角色的專業者交流激盪,暢談各類產業大小事,而國際上各單位亦能組成代表團舉辦小型提案會向與會的專業者介紹作品。

IDFA 今年共舉辦四場 Filmmaker Talks,其中一場邀請到日前訪臺參與 2023 TIDF 巡迴展的菲律賓獨立電影之父奇拉.塔西米克(Kidlat Tahimik)。座談時間一小時,由美國作家暨選片人 Pamela Cohn 擔任主持。現場擺放兩張沙發,氣氛溫馨不嚴肅。塔西米克身穿菲律賓原住民的傳統服飾,年過 80 歲的他氣色很好,對自己的創作理念及作品侃侃而談,並以一段話來表達他的創作及思考:「殖民總是帶來許多的羞恥,被殖民者往往想要變得跟殖民者一樣,但或許有一天,人們會發現:『其實我的祖父母也是很棒、很酷的。』」(Colonization brings a lot of shames, that people want to be as cool as the colonizers. But maybe someday, people would think that their grandparents are cool, too.")

產業講座部分,其中一場講座邀請德國剪接師 Annelotte Medema 與瑞士剪接師 Yaël Bitton 對談。由 Yaël Bitton 的作品案例分享,從成長背景、求學談起,其中包含許多剪接心法,以及與導演的工作模式。

剪接過程常常會想要解釋很多細節,但是通常這些都藏在畫面,必須要留給觀眾想像。挑選的畫面雖然只是一部分,但意義上卻可以呈現其他面貌。若想要談論政治議題,既要可以傳達議題上該有的訊息,但又富含情感層面,並從中產生人物角色。印度導演 Rahul Jain 執導的《Invisible Demon》(2021)是 Yaël Bitton 的剪輯作品,電影探討印度經濟快速成長,劇烈的氣候變遷影響德里 3,000 萬居民。以這部片來說,如何在詩意、經濟和全球暖化的議題上取得平衡,她和團隊最後找到一個故事線,那就是用印度的四季作為基調講述影片。她也提到自己通常習慣和導演一起看素材,透過不斷提問,幫助她釐清故事。

紀錄片旁白的運用常常為人詬病,但 Yaël Bitton 卻不認為,她說有關故事的敘事層面,一是影像本身,再來是剪接,而旁白應該是第三個層面,且可以創造別於前兩者、新一層的意義。


 (圖/奇拉.塔西米克與 Pamela Cohn 的對談現場;陳婉伶提供)

檔案影像在紀錄片的使用中十分常見,IDFA 亦在影展節目中設立跨單元的獎項,鼓勵使用檔案影像創作之作品,同時也有部分創作者在以「Disrupt Narrative, Disrupt History」為題的產業講座中,暢談檔案影像使用的各種思考方向與實務操作分享。與談者包含《Private Footage》導演 Janaina Nagata,她從各處購入陌生人的家庭影像,藉由暴露對這些影像的操弄方式,探討家庭影像作為微型歷史、由小見大解析殖民者的暴力視角;《Shangri-La, Paradise under Construction》導演 Mirka Duijn 則是從旅人觀點出發,以檔案影像探尋傳說中的香格里拉究竟是否存在,也在探尋過程中,開展出諸多意想不到的細節與巧合;另外則是《Colette and Justin》導演 Alain Kassanda,透過殖民者所留下的影像記錄,探尋祖父母的年輕歲月,也帶出剛果獨立後一段善惡交織、層次豐富的政治歷史。

三位創作者雖然對作品的切入角度不同,但在座談中不約而同提到檔案影像近用的重要性,認為這些過往的影像資料「若能更容易讓大眾接觸到,就會有更多再訪歷史的機會」(If you have it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you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revisit history.),此番分享亦令人反思電影資料館作為典藏單位,究竟應該把這些館藏視為「生財工具」,收取高昂使用費,或是讓這些影像與其中的歷史能夠不斷地被重訪、訴說,成為真正的全民記憶。

此外,韓國大概從 2013、2014 年開始,便開始以國家代表團方式帶國內導演、製片以及他們的案子,前往國際上著名的紀錄片提案會,試圖為他們尋找更多國際資源。產業議題講座的「Delegation Project Presentation: South Korea」由韓國傳播振興院(Korea Communications Agency, KCA)和韓國無線電促進協會(Korea Radio Promotion Association, RAPA)主辦。本次參加的八個企畫案從韓國 EBS 國際紀錄片影展(EIDF)所舉辦的提案會選出,這些企畫案在前往 IDFA 之前,已在韓國參加有關故事、預告片剪接和提案方法的培訓。

整體觀察,提案趨於表演形式,簡報經常是唸稿,導演、製片普遍較年輕,案子大多屬於前期開發階段,總共邀請四位委製編審,每人皆需要針對提案做個別回應,其中包括獨立製片人、半島電視台等。


(圖/產業議題講座之「檔案影像運用」講座現場;陳婉伶提供)

紀錄片的盛會
「來自世界各地」的精神匯聚 

IDFA 作為全球最多紀錄片專業工作者匯聚的盛會,無論是主辦方舉辦或是各單位自辦,自然也是彼此連結的好機會,Programmers’ Brunch 便是這樣的活動之一。這場活動約為五年前由比利時 DOCVILLE 國際紀錄片影展選片人 Frank Moens 發起,每年在 IDFA 期間召集來自全球各地的紀錄片影展選片人,讓通常獨自東奔西跑選片的專業者也有彼此見面交流的機會。活動的形式相當簡單,雖名為「早午餐」(brunch)活動,但其實是一段約兩小時溫暖輕鬆的咖啡時光,以咖啡與茶佐極簡單的小點,參加的選片人會一一自我介紹,說說自己與影展的近況,同時每個人也都必須分享自己今年度看過最棒的紀錄片,作為一個非正式「選片人獎」(Programmers’ Award)的統計依據,活動中除了了解彼此選片方向與偏好,也在各自的自我介紹中尋找可能的合作機會。

另外,人權類影展亦為世界上重要的影展類型,與紀錄片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也有許多人權影展工作者會在 IDFA 期間來到阿姆斯特丹,在人權影像網絡(The Human Rights Film Network)所舉辦的活動中相會,這個網絡由 41 個國家的影展組成,其中包含捷克的 One World、馬來西亞的 Freedom Film Fest、烏克蘭的 DOCU DAYS、荷蘭的 Movies that Matter 等眾多以「人權」為主軸的影展。

由於受 Movies that Matter 影展選片人 Maarten Stoltz 之邀前往參加,身為代表臺灣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參與者,我們也藉此機會挑選近兩年與人權相關之臺灣作品,集結並製成宣傳 DM,如《九槍》(2022)、《逃跑的人》(2020)、《庭中有奇樹》(2021)等多部作品皆收錄其中,而陳芯宜導演的最新 VR 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因入選本屆 IDFA,便成了會面時的好話題。活動現場參與人數非常多,目測約有近百人,網絡中的影展代表們應多少彼此認識,現場氣氛熱絡,大家像是很久不見的朋友,或是身處世界各地的「同行」。網絡中的單位代表會獲得名牌及食物兌換券,非網絡中的任何單位或個人也都可以自由前往,因此,現場也有許多創作者在主動向影展方推薦自己的作品。


 (圖/Programmers’ Brunch 活動現場,現場氣氛熱絡;陳婉伶提供)

同時,頒獎典禮上沒有任何官員致詞,藝術總監 Orwa 上台說道:「你們都知道我討厭多元和包容這兩個字眼。我們不用刻意尋求性別平等,因為我們本身就代表性別平等的觀念,我們也不用特別去歡迎酷兒,因為我們本身就體現了酷兒價值。我們策展的節目不用刻意包羅世界的代表,因為我們就是來自世界各地。」接著,他邀請所有 IDFA 的工作人員起身接受觀眾的掌聲。

得獎作品真的來自世界各地,有探討跨性別社群,有阿富汗的難民導演為國家發聲、為伊朗的女性吶喊,有導演要捐出一半獎金給烏克蘭難民,有得獎者表示,謝謝 IDFA 接受這樣一個受過創傷的自己。在這一刻,IDFA 真正展現了紀錄片的精神與意義。

※※

睽違多年回到阿姆斯特丹,穿梭在各場館間,觀眾與專業者紛紛表示,終於再次見到以往熟悉的影展氛圍,有別於過往三年受到疫情籠罩的陰霾,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潮紛紛湧現。在等待會議或放映之間與現場服務人員聊起,原來他們大多是志工,且黏著度極高,有固定的聯繫群組,每年相約回到影展服務,無論是櫃檯諮詢、售票人員、廳口驗票,或是數千人的證件與禮袋領取等,皆有大量志工排班服務。

問起為何年年回來擔任志工,多數人笑答:「因為這裡可以認識很多人,結交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相同興趣的朋友,每年透過群組相約在影展一起工作、敘舊」,或許正是這樣的感受,讓數千位專業工作者、數十萬位觀眾,年復一年地,期待回到這場為了熱愛紀錄片的人所存在的盛會。

.封面照片:2022 IDFA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宣傳海報;陳婉伶提供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

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