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 期 | 放映頭條】動畫就像接力賽,持續堆疊才能堅持向前──專訪《妖怪森林》導演王世偉

「臺灣動畫一定要像接力賽,一部接著一部,人才跟經驗才有辦法傳承下去。不然這些團隊成員,畫完一部電影後要做什麼?通常就會四散到電視廣告、腳本、或美術設計類的東西,可是畫 15 秒、30 秒的廣告,跟畫一部電影是非常不同的:角色的情緒、走位動線,在 90 分鐘要堆疊、要有連貫,如果過了兩、三年後才有下一部電影,那個手感或思考方式都會不一樣,我覺得很可惜。」
動畫導演王世偉長片作品《妖怪森林》,於 2023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開幕片世界首映,並在本月再於院線登場。故事設定在近未來的臺灣,講述 10 歲女孩菈奇在森林中的冒險奇遇。製作歷時 10 年,歷經原創動畫長片在資金、人才方面的挑戰,也受 COVID-19 疫情影響,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導演王世偉,請其分享針對臺灣妖怪文化的田野過程、兒童配音的挑戰、探索動畫技術的曲折,還有對臺灣動畫人才培養的想法。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752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52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6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影展報導。
本期介紹現正熱映臺灣動畫電影《妖怪森林》,導演王世偉歷經十年製作,推出這部以臺灣民俗傳統、妖怪文化為題的兒童冒險動畫電影,在本期專訪中,與我們一起聽聽王世偉的創作感悟與對動畫技術、工作方法的分享。同樣是近期上映的院線電影,臺灣與新加坡合製作品《明天比昨天長久》由新加坡導演姚志衞執導,本期刊載作者謝璇評論一篇,為我們切入這部靜謐而緩慢的成長傷痛寓言。
國際影展方面,在歐洲,2023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在以巴衝突背景下,掀起一場公關風暴,本期刊載作者謝以萱觀點評論一篇,為讀者詳述本次影展如何由一句標語的宣讀開始,導向大量作品撤銷放映的政治行動,影展是否有其需負起的社會責任?歡迎讀者共同思索。此外,最後一篇 2023 Cinema At Sea 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系列報導,我們刊載與紀錄片《God is a Woman》導演安德烈斯佩侯的專訪,安德烈斯佩侯以十年時間探訪巴拿馬庫那部落,尋找數十年前無疾而終的紀錄片膠捲,背後則是一段當地住民記憶的咀嚼,與紀錄片倫理的反思過程。
最後,本期《放映週報》刊載兩篇作品的精采評論,皆不約而同與離散華人社群相關。羅卓瑤作品《秋月》以一位日本青年與香港少女的相關出發,香港作者失·逃由其離散母題與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帶出這些概念對今時香港之意義。臺灣紀錄片導演李靖慧新作《愛子歸來》走訪紐約訪問華裔住民,去年由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於美國進行放映,作者馬然撰寫評論一篇,為我們初步介紹這部作品,並評析背後一貫的作者關注與人道視角。
下期《放映週報》將持續報導與評論精采的臺灣作品。歡迎讀者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妖怪森林》導演王世偉;攝影/蔡耀徵)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4.01.31
民族記憶與「影像」物質交疊的靈性儀式——專訪《God Is a Woman》導演安德烈斯佩侯

「我意在拍出電影的『物質性』,它作為保存記憶的媒介,是可能會腐化、消逝的。我剪接的方式也刻意模糊它們的來源,讓一切看起來片段片段,在紀錄片敘事裡,找到膠捲之前,我放進的片段影像都是對上一部紀錄片的回憶,也就是『回憶的回憶』,它是再次套層的,也因此更加碎片、模糊。對我來說,這也是我理解到的,庫那人對這段過往的記憶方式。」
2023 年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世界首映、2023 Cinema At Sea 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導演安德烈斯佩侯前往巴拿馬庫那部落,尋訪 50 年前法國導演拍攝的同名紀錄片《God is a Woman》。歷經 10 年的拍攝歷程,安德烈斯佩侯展開一段對「記憶」的探索,不僅是尋找影像,也重新採集當地居民「對記憶的記憶」。本期《放映週報》於本片在沖繩的放映現場專訪導演,從聚焦探索「影像」之於民族記憶的意義,也論及導演的創作感悟,和對於紀錄倫理的反省。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比未來還遙遠的是,遙迢漫長的生長痛──《明天比昨天長久》

「場景從都市邊緣轉至無邊深山,《明天比昨天長久》以此為分界,鏡頭鎖定小明的變化。一個從來找不到自己的身分定位而隨波逐流的青少年,基本上在自己的人生中缺席,淡出之後又被流放,終得靠自己尋找未來的步伐。雖以青少年成長為基底,卻並不以青少年本身的內在觀點出發,而更像以成年人回望自己歷程的角度,重塑一種可能寂寞、空虛,無論當下或後設觀點來看,都壓抑靜謐的生長痛。」
2023 年柏林影展新世代 14plus 單元選映、2023 金馬影展「華語首映」單元作品,臺灣與新加坡跨國合製作品《明天比昨天長久》將於本月在臺灣院線放映。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謝璇評論,敘述這部新加坡導演姚志衞的首部長片,其中風格與名導阿比查邦隱約連結,亦有在痛苦中壓抑的成長命題。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門與心:《秋月》及羅卓瑤與方令正的其他電影

「表面上,《秋月》呈現的本土意識,是經由中西文化合併的『香港文化』,還有處於每個人在香港社會產生的生活經驗所構成的。可是,由於全球化經濟與文化的影響,所謂的『香港文化』和在地生活經驗,實際上已經成為不能脫離跨國資本主義體系和後現代邏輯的產物。故此,《秋月》令人驚艷之處,是創作者如何輕巧嫺熟地將多種繁複和虛空的文化理論,透過影像敍事融入這些日常細節之中,並化成寫實的人物描寫,提煉成為生活的虛空感,從而消除掉文化概念口號化的問題。」
2021 年,羅卓瑤導演以《花果飄零》獲得第 58 屆金馬獎最佳導演,以此為引,其後兩年間,亦不斷出現對於羅卓瑤創作的回顧與重新討論。2023 年,獨立營運的香港民間放映團體「自私放映」自主籌辦對羅卓瑤作品《秋月》(1992)的修復版本放映,並邀請羅卓瑤與方令正座談。本期《放映週報》刊載「自私放映」主辦人之一「失·逃」之評論文章,其先以羅方二人思想脈絡切入,再從文化與離散之於今日香港的複雜意涵,細部拆解《秋月》特出之處。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華裔離散的憂傷樂章與母親群像──淺談李靖慧紀錄長片《愛子歸來》

「儘管《愛子歸來》的主題不再關於臺灣的外籍移工,且主要的拍攝地已經變成紐約,但越境『移動』與『女性』依然是李靖慧導演執著的題材。經過 10 年的跨國拍攝,這部紀錄片所展現的不只是跨越數個世代,且似乎少有人知的華裔離散與越洋移動的微觀歷史;作品也同時並置了幾位身份背景各異的女性主人公——而把她們一一關聯起來的,正是影片中大部分時間只能以電話錄音訪談片段呈現的,身在美國監獄中的華裔重刑犯。」
2023 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於美國紐約舉辦 30 週年紀念活動 REEL TAIWAN,其中放映多部臺灣作品,並輔以學者和導演互動的映後討論,《麵包情人》導演李靖慧最新紀錄長片作品《愛子歸來》亦在其中。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馬然評論一篇,敘述《愛子歸來》如何在李靖慧長期潛心拍攝下,顯現被攝者悠長而細膩的人道關懷,也從美國華裔重刑犯的故事中,看見另一條華裔離散的賞析路徑。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從一句標語、三則聲明,到影展被解放的始末:記 2023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發生在以巴衝突下的公關危機

「超過 700 人連署譴責 IDFA 對標語的錯誤解讀與噤聲、超過 20 位創作者撤銷放映以示杯葛。本次事件可說是現任總監尼拉比亞上任後面臨最大的公關與政治危機。固然亦有電影工作者公開表明理解尼拉比亞身處的艱難位置,然而,無論是在影展機構內部、國際的紀錄片社群與影展觀眾之間,皆反映出相當對立的立場。機構一開始的緘默與失當的回應,皆讓原本潛伏在社會內部的衝突浮上檯面。」
全球規模最大的紀錄片影展,2023 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IDFA)於去年 10 月舉辦,在開幕片《A Picture to Remember》放映前,三位青年舉起立牌聲援巴勒斯坦的標語。應對以色列社群對此事件的質疑,影展方接下來的聲明回應,卻引爆更大規模的抵制與爭議。本期《放映週報》邀請作者謝以萱,以在荷蘭當地對歐陸藝文生態、政治趨勢的第一線觀察,寫作本篇觀點評論。從 IDFA 對於國際事件保持緘默的遠因,到後續電影工作者進行的抵制舉動,與影展結束後的影響餘波。請見本篇報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