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期|編輯室】 .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 第 777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5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 . 本期刊載多篇以不同形式探索電影邊界的實驗電影相關文章。訪談部分,去年甫以《難忘的形狀》獲得 2024
金穗大獎的藝術家李亦凡,在本期的專訪中,重新爬梳自己跨媒介的創作歷程,以不同的形式展出、放映,不同的考量,如何影響他的創作方法,可見於本期的精采專訪。短片作品《暫棲》導演 Tiffany
Sia,則在年初於鳳甲美術館的放映拜訪臺灣,本片回訪臺灣武俠名導演胡金銓作品,以地景為題,進行對電影景物的再訪,也觸碰並探勘「武俠」與國族神話的邊界,在本期專訪中,同樣有精彩詳盡的梳理。 . 本期專訪中,另有訪問臺灣導演黃明川,在去年完成以短篇影片串聯之作品《愛上地板》,以公共空間的穿梭為引,對當今的公共空間與社會文化提出觀測與建言,黃明川導演以嚴肅中不失幽默的批判性路徑製作影片,也期待讓紀錄片發揮不同於傳統形式的影響力。而在去年開始,臺北市立美術館的「TFAM
放映計畫」,將藝術電影帶往美術館,本期刊載作者陳沅綦電影評論一篇,以近期放映的《在凡妲的小房間裡》為評論標的,為讀者切入名導佩德羅科斯塔的創作理路。最後,在去年於金馬國際影展與臺灣觀眾見面的阿蘭吉侯迪《慾望迷蹤》,本期刊載去年於坎城影展進行的訪談報導一篇,歡迎讀者透過本篇訪談,深度探索酷兒名導阿蘭吉侯迪的最新作品。 . 下期《放映週報》,將繼續關注近期上映的臺灣電影,帶來更多訪談與評論。歡迎讀者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 (圖/《一部動畫》複合媒材裝置,2013
年於松山文創園區「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展出;李亦凡提供) .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5.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