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期|編輯室】 .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 第 770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7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影展報導。 . 本期介紹甫於 2024
高雄電影節閉幕片亞洲首映,導演蘇弘恩首部劇情長片《獵人兄弟》,由徐詣帆、馬志翔、林慶台、許靈勻、巫惠玲與洪金輝等出色演員參與演出,蘇弘恩以臺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家庭回憶做為創作養分,敘述一則當代原住民的家庭故事。同樣有蘇弘恩導演參與,本次高雄電影節另有「南國幻夢短片輯」,由張誌騰、王彥蘋及蘇弘恩三位出色導演創作短片,本期另有精彩專訪,留下三部短片中,導演們對創作的所思所想,歡迎共同關注。 . 在 2024
女性影展,本期刊載兩篇精彩的評論專文,作者趙正媛書寫介紹焦點影人佩姬.阿維許,這位臺灣影迷或許不甚熟悉的女性先鋒創作者,在作者爬梳與影展選映中帶來深刻啟發。而與時局緊緊相扣的「自由巴勒斯坦短片輯」,在作者翁皓怡來回在影展實務工作與評述的身分中,帶我們看見「不只是電影」的景況,在特定脈絡探尋下,讀者得以用不同角度,來觀看本次的放映作品。最後,同樣值得期待的,有即將在十一月初於臺北放映的「台日實驗電影放映」影展,作者李明宇介紹本次影展放映的日本實驗電影創作者芹澤洋一郎七部作品,歡迎讀者一探究竟。 . 最後,甫獲法國藝術與文化勳章授勳的日本導演黑澤清於本月高雄電影節期間造訪臺灣,也帶來他的兩部新作品《仇雲殺機》與《蛇之道2024》。我們在高雄的影展現場與黑澤清進行訪問,除了透過新舊作品的對照,一窺黑澤清對電影藝術的理解,也在其
90
年代的創作脈絡中,再發現臺灣電影與日本當年新銳創作者的交會痕跡。電影評論方面,在院線票房與金馬獎季都大放異彩的《角頭-大橋頭》,揭示幫派電影在臺灣的銳不可擋,本期刊載作者桑妮評論一篇,從臺灣電影的道德傳統切入,嘗試透過《角頭》系列,解析這個類型如何在臺灣以看似衝突的論道方法生根。 . 下期《放映週報》,我們將持續追蹤與評論精采的臺灣作品。歡迎讀者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 (圖/《獵人兄弟》導演蘇弘恩;攝影/彭一航) .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4.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