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 期 | 放映頭條】拍電影要一群人,走紅毯也要是──專訪《香巴拉》、《睡覺時眼睛睜開》製片王思靜

「看了很多電影,你會知道說,其實所謂的好電影,是自己去創造出來的──就是說,你要去創造那個潮流,而不是去符合三大電影節的口味,因為他們口味一直在改變。要去證明:我做的電影最厲害,你應該選我,然後我會幫你創造世界潮流。」
入選 2024 柏林影展的兩部作品,《香巴拉》與《睡覺時眼睛睜開》,製片名單上都有臺灣製片王思靜的名字。跨國合製,參與各項行政、協調,解決拍攝現場的疑難雜症,完成導演願景,也找到與自己氣味相合的珠玉。本期《放映週報》專訪《香巴拉》、《睡覺時眼睛睜開》製片王思靜,由影展經驗出發,爬梳早期於獨立電影圈累積工作經驗、師從賈樟柯,之後回到臺灣,以合製心法挖掘新可能性。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755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55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5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影展報導。
在剛剛落幕的 2024 年柏林影展,兩部入選作品《香巴拉》與《睡覺時眼睛睜開》有臺灣製片王思靜的跨國參與。在本期《放映週報》的專訪中,王思靜與我們分享自己早期從獨立紀錄片工作圈與影展工作中成長茁壯、跟隨名導賈樟柯工作,在開闊國際視野之後,近年返臺從事製片工作的完整經驗。甚麼是電影工作中開闊視野的關鍵?歡迎讀者透過本期訪談,一起聽聽王思靜怎麼說。
影展方面,即將舉辦的第 11 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本期有作者趙鐸對其中入選作品進行評論,針對以「兒童」為題的觀看方式為延伸,從入選作品中,嘗試細究關於「兒童的觀看視角」是如何被建構與被作品回應。而作者王振愷則以電影展覽「影像慢速力」為引,進行對於去年在臺灣討論熱烈之「電影展覽」概念之另一層回應,從展覽對於「慢影像」的選擇,打開另一條對臺灣電影史的觀看角度。
評論部分,本期另刊載兩篇近期上映之華語電影評論,分別有臺灣與新加坡合製作品《明天比昨天長久》,作者張理晨以「電影中的五道光」為題,借用哲學家列維納斯之思想來觀看電影之鋪排,看見故事主角的主體性。作者黃香則評論近期上映之香港導演許鞍華作品《詩》,透過兩個主要詩人受訪者個別反應之身分與時代角色,作者再從電影中看見導演許鞍華之關注本色,也展開對於文學紀錄片的理解。請見本期的精采評論。
下期《放映週報》,我們也將持續報導與評論精采的臺灣作品。歡迎讀者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香巴拉》、《睡覺時眼睛睜開》製片王思靜;攝影/古佳立)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4.03.15
剪黏《消失的情人節》:電影展覽「影像慢速力」裡的歷史編撰,以及時間性的多重轉向

「當串流與各式媒介使得電影無所不在,美術館儼然成為電影藝術的另一個庇護所在。在臺灣語境下,我也發現電影展覽似乎有著電影院/黑盒子與美術館/白立方過度二元的場域特定思考,在展覽形式上也跳脫不開上述『作者論導演轉身成為藝術家』開展的策展策略。同年底,臺中窯座——這座當代藝術替代空間所舉辦的『影像慢速力』,或許能作為另一種臺灣電影展覽路徑的想像方案。」
2023 年,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合辦「一一:重構楊德昌」、北師美術館舉辦「蔡明亮的日子」,「電影展覽」在臺灣接連發生,由此切入,相關的概念討論也隨之興盛。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王振愷評論一篇,由策展人沈裕融的「影像慢速力 Still force of images」展覽切入,由研究到策展,見沈裕融開展之「影像慢速力」,如何再以展覽形式,針對電影藝術進行回饋。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謎底就是以謎題的樣子現身:2024 第 11 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入圍作品觀察

「多數入圍的作品,為了能夠抓住孩童的注意力,並且回應其對於現實邊界與範疇之間的主從關係尚屬於模糊的狀態,無論是劇情片、紀錄片還是電視/網路節目,都會有實拍與動畫穿插的影像處理。然而,有幾部作品能夠將動畫與實拍的混用,從對於內心世界的積極虛構以使其成為可見的層次,上升成為對其影像回應的問題一套積極的方法論。」
2024 年,即將於本月底舉辦的台灣國際兒童影展以雙年影展形式邁入第 11 屆,本屆影展共選入 84 部作品,並設有「劇情長片」、「劇情短片」、「動畫長片」、「動畫短片」、「電視劇/網路節目」、「最佳紀錄片」以及「台灣獎」等七組獎項。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趙鐸評論一篇,不以總體評論形式進行,而試圖從本屆兒童國際影展選映作品中,發掘一道關於「兒童觀看視角」的評論路徑。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明天比昨天長久》:生存之謎與生存者之痛

「當明從生存的疲憊中甦醒,隊友卻消失了。消失的基夏德,好比列維納斯思想中『不在場的大寫他者』,生存者可以棄之不顧而不被譴責,也可以視之為應當肩負的責任,在承擔起責任的『瞬間』,生存者的主體性破蛹而出──這是『我』主動肩負的責任。明不再提出獨我論式的疑問:『我從哪裡來?』,而在與他者的關係中,活成了責任主體,展現出人性的高貴。」
新加坡導演姚志衞的首部長片、臺灣與新加坡跨國合製作品《明天比昨天長久》於今年一月在臺灣院線限量放映。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張理晨投稿影評一篇,作者以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為引,別出心裁地提出「電影中的五道光」做為破題,細述在本片意象中感知的所得所見。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離開的人告別曾經凝視的時代——許鞍華紀錄片《詩》

「《詩》的主要受訪人黃燦然、廖偉棠都是離開的人,以不同的理由——黃燦然自嘲『經濟流亡』深圳郊區,或許是想以較低的生活開銷換取財富自由;廖偉棠移居臺灣在大學任教,活躍於文化界,應該是為了言論自由。這看似刻意的選擇其實是因為只有他倆相對願意在鏡頭前暢所欲言。黃燦然與廖偉棠的出走反倒讓兩人敞開胸懷言說;身處香港的詩人,其『沈默之聲』映照出故鄉一言難盡的壓抑與險惡。」
2023 年,香港導演許鞍華以紀錄片創作《詩》,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於今年三月於臺灣進行院線放映。《詩》以淮遠、飲江、鄧阿藍、馬若、西西與也斯等詩人做開篇,黃燦然及廖偉棠為骨幹,青年詩人黃潤宇和導演許鞍華本人當結尾,展開文學紀錄片的想像與理解。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黃香之電影評論一篇,探索《詩》中細緻之處,與其之於當今之反映。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