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 期 | 放映頭條】一部電影的完成:《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婁燁坎城訪談

「疫情,帶來最初的感覺是:電影完全不重要了。我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感受,電影完全沒有必要。後來我試圖把這種感覺記錄下來,『所謂的電影』也已經改變了。......我們做《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就是為了測試,我發現電影的寬容度還是很高,電影語言還是相當寬闊的,可以包容很多東西,包括『反電影』(anti-film)的東西。」
中國導演婁燁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於 2024 坎城影展世界首映,隨後又於本月前往多倫多國際影展進行北美首映。本期《放映週報》刊載婁燁於坎城影展世界首映前進行之訪談一篇,由作者沈怡昕在坎城影展現場參與,記敘婁燁分享這部在疫情期間,針對「電影」本身進行反芻的創作。訪談內容經作者整理,詳實敘述婁燁對作品的敘述。在作品有機會與臺灣觀眾見面之前,歡迎讀者透過本篇訪談,一探婁燁新作面目。
閱讀更多
【768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68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5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活動報導。
本期介紹甫於2024 坎城影展世界首映的婁燁電影《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中國疫情封控期間,婁燁再以非常規的製片模式完成新作品,揉雜紀錄、虛構,與疫情影像的使用。在坎城影展的首映現場,婁燁與《放映週報》在內的眾媒體進行訪談,歡迎讀者透過本期文章,先一窺婁燁新作的面貌。
評論部份,本期刊載兩篇於本月登上臺灣院線的精采紀錄片作品評論。作者萬孟賢以人物角度書寫《無米樂》導演顏蘭權新作《種土》,時隔二十年的連貫命題中,人物形象與其面對的鮮明挑戰,成為紀錄片有機會反射嚴肅議題的可能空間。作者翁皓怡則對剛於 2024 台北電影獎獲得媒體推薦獎的《雪水消融的季節》進行評論,從紀錄片的公私面向出發,敘述導演羅苡珊的敘述歷程。請見本期的兩篇精采評論。
影展方面,四部臺灣「高雄拍」短片作品剛剛於本月前進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FIDFF),本期也刊載福岡獨立電影節節目總監橘愛加專訪一篇,以輕鬆的方式分享日本的獨立影展常態狀況,也從有別於大型影展的選片或營運策略,看到電影人熱情的不同面向。而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則有夏威夷影評人 Emerson Goo 書寫展節評論一篇,本篇文章以英文書寫,於「MUBI」《Notebook》刊載,並由《放映週報》刊載中譯版本,歡迎透過外界觀點,再度回顧本屆 TIDF 的節目與活動位置,也重新探索亞洲獨立紀錄片精神。
下期《放映週報》,我們將持續追蹤與評論精采的臺灣作品。歡迎讀者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種土》電影劇照;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4.09.30
紀錄片的情感承載與社會功能──平衡人物與議題的《種土》

「到了《種土》,顏蘭權選中的兩主角則呈現鮮明對比,他們都是跳脫傳統農業,試圖尋找人與土地更平衡關係的『理想型』農人,分別是已過六旬、攜全家轉型有機農業逾 20 載的安和哥,與 30 歲後段班、從竹科工程師帶著妻小改從農的阿仁。......電影在『拯救臺灣農地』大目標一致的前提下,鎖定兩位做法不同的被攝者,因而拉出具備張力的清晰軸線。」
時隔 20 年,《無米樂》導演顏蘭權完成新作《種土》,再以臺灣農民處境為題,由「阿仁」、「安和哥」兩位主要人物為軸,瞄準土壤問題,深度探索臺灣農業環境的當下困境。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萬孟賢評論一篇,延續與前作《無米樂》的對照關係,描述《種土》主要被攝者的特質,如何讓紀錄片產生強烈的人物關注,吸引觀眾情感投射,也藉此彰顯背後的社會議題。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以私我的紀錄身體抵抗公眾記憶的遺忘──《雪水消融的季節》

「......原來這是最坦然、真誠的『紀錄所不能』。《雪水消融的季節》以極為私密、個人的視角出發,羅苡珊看似用紀錄回返、再走一次摯友劉宸君生命中最後一段路徑/時間,卻其實創造出了另一種時間感與故事時空,當這兩種時間感交織、相會,某種『沒辦法』的紀錄,反倒成了『活下來的人』能夠說故事的一種方式。」
獲得 2024 台北電影獎媒體推薦獎,並前往瑞士真實影展、韓國全州影展、科索沃 Dokufest 影展,導演羅苡珊首部紀錄長片《雪水消融的季節》本月於臺灣院線上映,敘述在 2017 年,摯友發生山難之後,羅苡珊以影像面對事件的歷程。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翁皓怡評論一篇,以紀錄片中的私人與公共性質出發,結合事件結束之後的影像與出版作品,敘述羅苡珊在作品敘事中,因直面紀錄影像之極限,方得以完成的紀錄主體交接。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自掏腰包也要辦,獨立影展的獨立精神──專訪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FIDFF)節目總監橘愛加

「做周邊商品的預算,都是來自工作人員個人的投資,例如有工作人員會說:『我要為電影節設計這個包包』,收入就給電影節運用。不只是一個人,大家都非常的積極,我覺得大家有點像是『影展笨蛋』,我常常會想說:『這樣真的可以嗎?』然後他們會說:『真的沒關係,我可以來做,真的很喜歡電影節,這就是我的興趣啊!』」
本月在日本福岡舉行的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FIDFF),選映四部臺灣「高雄拍」短片作品,而本屆福岡獨立電影節的節目總監,是長期在福岡耕耘影展工作,也曾在臺灣定居的橘愛加。本期《放映週報》專訪橘愛加,在這篇輕鬆的訪談中,他與我們分享從無到有踏入影展工作的經驗,也透過對於日本獨立影展生態的敘述、臺日兩地的影展比較,讓我們更接近影展的不同面向。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2024 TIDF】以外來視角,看第 14 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文化機構唯有為這些被此種國際概念抹去的人騰出空間,才能對抗這種致命的掌控和世界的削減。待在臺灣的時候,我不禁好奇:臺灣本身與『國際』的關係乖舛多變,外交處境詭譎,這樣能否能助我思考如何建立一個真正屬於『世界』的電影社群。」
第 14 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於 2024 年 5 月舉行,本月 24 日,來自夏威夷的影評人 Emerson Goo 於電影平台「MUBI」發表本次前來臺灣參加 TIDF 的影展觀察。本期《放映週報》獲授權刊載本篇文章中譯版本,作者 Emerson Goo 以電影與政治環境的密切關聯切入,重返小川紳介、塔西米克的〈亞洲紀錄片工作者宣言〉精神,並以此為據,用長約萬字的篇幅,為本次 TIDF 的節目策劃與相關活動,留下書寫紀錄。請見本篇展節觀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