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也要辦,獨立影展的獨立精神──專訪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FIDFF)節目總監橘愛加

768
2024-09-30

編按:本月在日本福岡舉行的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FIDFF),選映四部臺灣「高雄拍」短片作品,而本屆福岡獨立電影節的節目總監,是長期在福岡耕耘影展工作,也曾在臺灣定居的橘愛加。本期《放映週報》專訪橘愛加,在這篇輕鬆的訪談中,他與我們分享從無到有踏入影展工作的經驗,也透過對於日本獨立影展生態的敘述、臺日兩地的影展比較,讓我們更接近影展的不同面向。請見本篇專訪。

※※

談到日本影展,許多人都會優先想到東京影展、大阪亞洲電影節這些比較知名的大影展。但如果去一趟地方獨立影展,有時反而更能看出電影文化的能量。

筆者在今年稍早前往了第 16 屆(2024)福岡獨立電影節,這是一個小而美的影展,儘管規模不大,但卻明顯能看見主辦方的用心與工作人員的熱誠,主視覺與周邊的設計也很精美。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其實是一個完全沒有獲得政府補助的影展,甚至主辦核心成員也全部無薪,憑藉著對電影的熱情進行籌辦,必要時甚至會自掏腰包。這樣的作法,在臺灣影展界,幾乎是聞所未聞的事情。

不過,福岡獨立電影節的節目總監橘愛加卻跟我說,這在日本卻算是常態,撇除掉某些大影展,獨立影展由志工自發籌辦影展並非罕事,甚至可能有上百個影展是如此運作。曾經旅居臺灣的橘愛加對臺灣文化了解頗深,也能以中文進行基本溝通。為了吸收影展籌辦的經驗,她曾在臺灣全臺跑透透,參加各個大小影展。至於她最喜歡的臺灣影展是哪一個?答案也絕對讓讀者驚訝。專訪全文如下。

※※

──請問您對影展產生興趣的契機是什麼呢?

橘愛加(以下簡稱橘):你一定會很驚訝,我一開始對電影一點興趣也沒有。在大二的時候,我去「亞洲焦點福岡國際電影節」擔任志工,負責接待來賓,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影展。原本我對電影沒興趣,但在當時看到了很多有趣的電影、接待一些有趣的人,就開始對影展產生興趣了。我還記得,那時見到了臺灣演員吳朋奉,他是一個很親切又迷人的人,經常來志工休息室跟我們串門子,也會到影展的事務局聊天。

多虧了他,這讓我對臺灣人的印象非常好,覺得臺灣應該是一個很棒的地方。當時我對臺灣了解不多,還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叔(笑),志工們會親切地稱他為「吳先生」。我還記得,臺灣的張昌彥老師每年也會來參加電影節。因為「亞洲焦點福岡國際電影節」是在九月舉辦的,現在想來,正值中秋節。他每年都會帶「月餅」作為伴手禮,我總是很期待。

在大學三年級時,我以觀眾的身份參加了幾個在釜山舉辦的電影節,包括釜山影展。我開始覺得影展真的很有趣,從釜山的交換留學回來後,便被邀請參加「福岡獨立電影節」的志工。

當時,邀請的理由是:「我們和釜山獨立電影協會簽了協議,釜山的作品會過來,能不能請你幫忙翻譯?報酬是我們會請你吃飯!」於是,我負責了三位當時還是大學生導演的接待與翻譯工作。福岡獨立電影節與釜山的獨立電影節交流已經持續了近 15 年。我當時協助翻譯的其中一位導演,後來成為了韓國歷史悠久的「釜山短片電影節」的事務局長。

在翻譯工作結束之後,我開始擔任營運總監,負責活動管理、志工管理等各種事務。 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我暫停幾年志工活動,從 2019 年起至 2023 年,我擔任影展的事務局長一職。 任內職責包括整體管理、內部的作品協調、預算管理、與參展者的聯繫、必要時處理宣傳事務,甚至負責韓國和臺灣作品的字幕翻譯與審核,涉及範圍很廣泛。現在我是影展的節目總監,負責電影節方向性的決策,並接受事務局長、代表以及其他工作人員的諮詢,確保整體方針不會偏離。我也負責與釜山和高雄之間的交涉,並審核字幕,維持電影節的品質。除此之外,我也致力推廣影展品牌。


(圖/吳朋奉紀念專題放映於第 15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舉行;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提供)

回到剛才提到吳朋奉的事情。在 2019 年,我來到了臺灣,看到了吳朋奉參演的許多作品,這時我才驚訝地發現:「哇,原來吳先生是這麼了不起的人!」所以當他去世的消息傳來時,我真的感到非常震驚,尤其福岡有很多人對吳朋奉先生懷有親切的感情。為了紀念他,我一直希望能夠策劃一次他的專題放映。於是在 2023 年,我實現了吳朋奉先生的特別放映。放映當天,許多認識他的人也來現場幫忙了。

──原來有這樣的一段過往,原來吳朋奉在日本這麼受到歡迎。接著也請談談福岡獨立電影節的緣起。

橘:緣起是希望能夠創立一個電影人可以互相交流與發表的場所,影展主要有兩個主力的創辦人:西谷郁和金石智宏。我們的影展沒有任何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參加,不限日本人。我們也跟釜山影展建立很好的關係,所以,也跟釜山做了 15 年的交流單元,很多曾經參與過交流的影人,現在在電影圈已經頂天立地了。

──這個影展是不是也能夠激勵福岡本地的電影人進行創作呢?

橘:以今年的觀眾來說,大家都覺得很有趣,有很多的粉絲是從九州那邊過來,也有很多長者和學生,都是每年都會來的熟面孔,也有些人是從志工一路變成正式的工作人員。

我想一部電影的完成是必須要讓觀眾對看到的,如果沒有被觀眾給看到,這部就不算完成。很可惜的是,這些獨立電影很多時候不會被觀眾給看到,拍完就塵封了。對於福岡的人來說,這些製作獨立電影的人,有些人也是跟這裡有地緣關係的,參加這個影展,也是想要讓當地的朋友知道自己現在有了新作品,所以,這個影展跟當地有非常緊密的連結。

──請問目前這個組織的人數大概是如何?

橘:大概有七個人是核心的工作人員,志工有 20 人左右。但其實,每個人都是志工。

──在臺灣,很多影展工作人員都會到處支援其它臺灣的影展,很少人會一整年隸屬於某一個影展組織,在日本也是這樣嗎?

橘:以福岡獨立電影節來說,大家就是因為喜歡這個影展才一起下來做。您所提到的狀況,有可能會在東京影展或大阪亞洲電影節發生,的確有些人會去別的影展接一些臨時的工作。但是,就我們這個影展來說,大家都不是專職員工,職業是很分散的,就像我們核心的七個人裡面,有人是網路設計師,我自己以前是做廣告的,或者也有家庭主婦。也有人在在船運公司工作,所以,他有時會說,「我的工作時間,要看船什麼時候開喔」(笑)。

──如此一來,是不是代表工作人員的薪水也比較拮据?

橘:基本上我們的影展是不給薪的,影展收入是來自報名作品所繳交的申請費,然後這些申請費就會拿去支付禮金,例如幫我們的影展設計主視覺的人的酬勞,或者拿去支付版權費,和上字幕的費用、廣告費等等。但是,其實我們給的費用,也不是這些人平常的正常價碼,通常對方也喜歡影展,所以願意拿比較低的薪資表達支持,但理想上,我希望我們可以負擔他們理應獲得的報酬。

我每年都在努力,希望不要讓這個電影節負債。剛開始創立的時候,兩位創辦人都是用自己的錢來營運,在我上任之後,就開始思考要怎麼去控制預算,現在,我們會懂得在徵件完畢之後,去思考我們現有的收入可以支付多少錢,再去調整活動規模。

有的時候預算實在沒有到位,但是想要邀請某位電影人,已經邀來了,剛好可能有某位志工是這位賓客的粉絲,他就會願意自動去「認養」這個人的所有交通費、住宿費,這樣。好比之前邀梁益準導演來的狀況,就是這樣。電影節,對我來說就很像是大人版的園遊會,就是因為這樣,大家才會這麼用心地去做吧!

──這樣的形式在日本很常見嗎?

橘:大的電影節,像是東京影展,工作人士是會有薪水的。但是,據說大多數電影節都沒有給薪,甚至志工還要自掏腰包。日本的影展大多數都是屬於這個類型,可能有上百個影展是屬於這個形式。

──那沒有考慮政府或企業的補助嗎?

橘:福岡獨立電影節今年沒有拿到政府任何的一毛錢,就算有,也很少。可能只能邀請兩、三個導演來。老實說,是沒有什麼用。雖然很困難,但還是會去申請,畢竟不無小補,也可以補貼一些影人的旅費。

企業部份,小的電影節也是很難拿到贊助的,即便是比較大的影展,也很難拿到贊助,日本企業基本上沒有贊助藝文活動的風氣。如果是美術活動還有可能,電影的話,真的是很少聽到。有些很小的影展,有可能會拿到一些當地小小企業補助,很有可能是因為那個企業的社長本身就很喜歡電影,例如,他可能是曾經就讀電影系,但是迫於現實,沒辦法從事電影,是像這樣的人。否則,一般來說是很難拿到錢的。

──以臺灣來說,大家也常說即便能拿到政府補助,多少也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

橘:日本也是的,像我們去年就有拿到政府補助,所以就有好多的限制,被規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今年沒有拿到,反而自由,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圖/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大獎由描述短片《ヒコットランドマーチ》獲得,圖左為導演 chavo,圖右為節目總監橘愛加;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提供)

──讓我們來談談您在臺灣生活的契機,為什麼之前會選擇來臺灣定居呢?

橘:一開始搬到臺灣是五年前,是因為老公的工作要來臺灣,所以才來的,其實一開始不是我的意願。剛好我大學的第二語言是中文,不過真的覺得太難了,所以放棄。因為到了臺灣,就再度開始學習中文。

──您來到臺灣之後,也參與了很多影展,看到臺灣的影展文化,有什麼覺得特別感到文化衝擊的部分呢?

橘:第一個文化衝擊是觀眾真的好多年輕人,這點非常的衝擊。然後,覺得臺灣的影展設計普遍都很漂亮,不像日本的影展普遍視覺都很醜、很土。也會在臺灣看到很多去影展約會的情侶,這點我覺得很特別。像是我們自己的影展,觀眾大多都是長輩。

──不過,福岡獨立電影節也有很漂亮的周邊商品。

橘:這個說來有趣,做這些周邊商品的預算都是來自工作人員個人的投資,例如有工作人員會說:「我要為電影節設計這個包包」,收入就給電影節運用。不只是一個人,大家都非常的積極,我覺得大家有點像是「影展笨蛋」,我常常會想說:「這樣真的可以嗎?」然後他們會說:「真的沒關係,我可以來做,真的很喜歡電影節,這就是我的興趣啊!」

──請談談看哪些臺灣的影展,讓您覺得格外印象深刻。

橘:臺灣我最喜歡的電影節,就是關渡電影節和高雄電影節,關渡電影節大多數都是學生,然後他們會自己去找投資,我有問過這些學生,發現他們未來都是想要從事影視產業的人,他們可以透過這個電影節知道要怎麼去跟產業交流,有點像是幫自己的未來打基礎的感覺,我覺得非常棒。

至於高雄電影節,我有強烈的感受到他們有想要培育下一代電影人的企圖。我也很喜歡女性影展,然後,我也去過金穗影展、桃園電影節、酷兒影展、台中國際動畫影展等等,還有很多很小的影展。

──今年福岡獨立電影節邀請了幾部高雄拍的短片進行交流放映,請談談今年跟高雄電影節的合作契機吧。

橘:其實從去年就開始合作了,因為我實在太喜歡高雄電影節的短片,所以就寫了「情書」給他們,問他們能不能促成在我們影展的放映。

臺灣的短片品質都很好,我想這是因為大家都能夠拿到很多補助。如果這麼好品質的作品在日本看不到,那會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我也想要讓日本人看看高品質的短片是什麼樣子。我們電影節的主旨就是交流、發表和培育,我很希望能夠透過影片的交流讓臺灣的影片帶給日本的導演不同視覺文化的衝擊。

──我也觀賞了今年福岡獨立電影節的得獎作品,發現是一個比較欠缺資源的獨立短片作品。這反映了日本短片常見的狀況嗎?

橘:日本的獨立影片一直以來都是沒錢的,《一屍到底》(One Cut of the Dead,2017)的導演上田慎一郎我也認識,大家一直以來都是沒有什麼錢,每天都在想該怎麼用有限的預算把故事說好,儘管很困難,但這也是做獨立電影有趣的地方。如果一部作品品質沒有很好,但是要傳達的訊息,跟我們的影展是相輔相成的話,我們還是會選進來。

──那,您有沒有觀察到臺灣影展有哪些令你覺得比較不解,或者像是缺點的部分呢?

橘:倒是也沒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地方,只是有件事情,讓我覺得臺灣的觀眾很辛苦,就是每次的票都超快賣完,每次都搶票搶到很辛苦。我每次都會覺得,為什麼會馬上賣完呢?真的很神奇,臺灣影展客群真辛苦啊。

──剛才提到臺灣的影展很多年輕人,臺灣反而一直以來都有人在討論,為什麼影展比較少看到中老年的面孔。

橘:我覺得,臺灣影展的觀眾以年輕人為主對我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可以從他們年輕的時候開始培養。我曾經想要做過類似的研究,但是不知從何開始做起。

──日本影展的志工好像很容易找到老年人,但是臺灣影展幾乎不會。

橘:有趣!有趣!

──能不能帶我們稍微了解一下今年福岡影展的單元規劃呢?

橘:在 1970 年代,福岡有一群人會自己拍攝實驗電影,然後拍完之後我就會找地方放映,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做了這樣的事情,所以今年我們希望可以向他們致敬。其中一位我們致敬的對象是福岡出身的導演伊藤高志,他現在已經退休了,今年他來我們的影展上台的時候打趣地說:「大家好,我是領老人年金的伊藤。」

──就我所知,現在日本業界中生代導演以前不少都是拍攝獨立電影起家。

橘:那個時候的實驗片,就是靠著這群人支撐起來的,不只是影響福岡的電影,也影響整個日本電影產業。其中,很幫助我們的導演犬童一心,也是拍攝獨立電影出身,他高中拍的作品就在 Pia 影展得獎。那時候在做獨立電影的人,就支撐整個電影產業的人。

那個時候 Pia 影展培育了非常多導演,包括導演也是受惠於這個影展。那時候真的有很多年輕人會拍攝獨立電影,比方雄切和嘉、黑澤清、橋口亮輔、石井裕也,拍完之後自己找地方放,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人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小型電影節的原因,或許有 100 多個。

而當時這些年輕人之所以可以成功地完成自主放映,也是多虧了很多大人願意幫忙他們。有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有些電影人會願意在一些名不見經傳、很小型的日本影展當評審,其實就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出來的,他們會覺得說他們願意去幫助下一代。


(圖/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獎項得主於頒獎典禮合影,後排左二為橘愛加;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提供)

──真是沒想到日本有 100 多個獨立影展都是這樣,臺灣其實也很需要這樣的影展(笑)。

橘:很困難,花錢,還是不要比較好(笑)!我都跟大家說,電影節就是以興趣為主,不要真的太投入喔,否則會很辛苦的。因為我很希望把電影節一直傳承下去,所以反而不希望大家花太多錢下去。

──目前,福岡獨立電影節未來的困難和挑戰是什麼?目標又是什麼呢?

橘:雖然福岡市政府知道我們這個電影節,也會給予一些協助和資源,但是沒有補助金可以拿,這還是一個我們需要克服的問題。沒有補助金很不好做事,今年我們的事務局也有改革,開始請工作人員們不要為了這個電影節太過勉強自己,不管是金錢還是精神上都是。

未來目標的話,距離這個電影節 20 週年還有四年,在這個電影節還很小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導演在業界成名了,有很多人有商業作品的產生,我想要把這些人找來做一個對談,讓大家知道,我們這 20 年來培育出了哪些優秀的電影。
 
.封面照片:「福岡獨立電影節」核心團隊成員合影,前排左一為橘愛加;第 16 屆福岡獨立電影節提供

翁煌德

台灣台北人,經營部落格、臉書粉絲專頁無影無蹤,關注影壇脈動,平日熱衷於獨立策展、電影文史題材寫作。

分享
字級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