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 期 | 放映頭條】走人生的劇本,寫自由的喜劇──專訪《導演你有病》導演李幼喬

「違反古典好萊塢法則的構圖順序、低限表演下的乾癟喜劇效果,比起看準臺灣喜劇市場空缺後的商業出擊,更接近於李幼喬對主流模式的反骨心態。『就是一個直覺啦,如果我覺得那樣剪會很無聊、我不想看那樣的東西,我就避開。』李幼喬解釋,如果只是『一、二、三』,就在等三後面是什麼;但如果一後面接七、不是二,就會想一跟七中間有什麼,可能會有一點拼錯,但會自己去消化。」
徐愷、唐從聖、馬力歐主演,混搭喜劇、恐怖、科幻等多元類型,曾執導多部知名廣告的導演李幼喬,與伴侶蔣蕙蘭合作推出新作《導演你有病》。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導演李幼喬,聽其分享相隔二十來年再拍劇情長片,中間籌備的幾經波折、對時下喜劇電影風格的想法,與從廣告人身分切換至電影人之觀察。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766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66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5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活動報導。
本期介紹知名廣告導演李幼喬,將於九月帶來的最新電影作品《導演你有病》。兩千年初曾執導電影作品的李幼喬,時隔多年,再以類型混搭方式,帶來異想喜劇,在本期的訪談中,李幼喬分享自己的創作心法,與對電影敘事的想像,歡迎讀者共同探索。
導演訪談部分,本期另有兩篇精彩的亞洲導演專訪,分別是今年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獎得主,即將在九月登上臺灣院線的日本電影《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細緻地與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關注,包括連貫的命題探索、視覺設計,與兒童演員的互動方式。在今年於鹿特丹國際影展世界首映的新加坡電影《夜宵噤時》,導演許瑞峰、演員楊彥絢、演員兼美術設計 Irfan Kasban 一同接受專訪,與我們分享這部探索新加坡歷史暗面的作品,其背後的創作方法與關注。
最後,本期刊載兩篇精采評論,分別是作者陳宏瑋觀察近年臺灣恐怖電影趨勢,並以《鬼天廈》、《嘎啦》兩部電影為例的批評性觀點。還有作者詹育杰對寫王兵兩部作品《青春(春)》與《黑衣人》的系列評論第二篇,以王兵在當代藝術的多元媒介嘗試切入,爬梳王兵的創作歷程。請與我們一起閱讀本期的精采評論。
下期《放映週報》,我們將持續追蹤與評論精采的臺灣作品。歡迎讀者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導演你有病》導演李幼喬;攝影/古佳立)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4.08.31
【2024 北影】「I 人」獨立製片指南:《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訪談

「製作這樣的電影,能讓我想起已經忘記的事情,一些偶然的記憶片刻。製作電影的過程讓我將所思考的事物『語言化』;拍完上一部電影之後,我進入業界,拍了很多廣告、MV,以及影集。我覺得,拍攝電影,透過記錄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知為何忘記的事情,我們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閃亮,對他人更加友善。」
日本導演奥山大史新作《我心裡的太陽》,近日將在臺灣上映,本片入選 2024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最終獲得含評審團特別獎在內的三項大獎。電影由日本影帝池松壯亮主演,描述發生在北海道小鎮上,一段與性別氣質相關的冬日溫暖故事。本期《放映週報》刊載導演奥山大史專訪一篇,由個人經驗出發,再談及電影中連貫探索的命題、與是枝裕和導演的連結,還有電影產製的美學判斷與背景。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向未來的時光訴說:專訪《夜宵噤時》導演許瑞峰、演員楊彥絢、演員兼美術設計 Irfan Kasban

「片名取自流亡詩人羅克.道爾頓(Roque Dalton)的詩作。詩中的敘述者談論他永遠不會經歷的未來時光,對著一名他不認識的讀者說話。他訴說讀者應該在他死後如何行動。這讓我很感動,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在對誰說話。我想拍關於這種情感的電影,關於一個人對著銀幕外的另一個人說話,他們之間如何將各自的主體身份投射到對方身上。」
導演許瑞峰第四部長片,新加坡電影《夜宵噤時》於今年鹿特丹國際影展世界首映,並在六月於台北電影節進行臺灣首映。許瑞峰曾以楊修華作品《幻土》提名金馬獎最佳剪輯,本次與演員楊彥絢、Irfan Kasban 合作,帶來這部處理新加坡歷史暗面的電影作品。本期《放映週報》刊載許瑞峰與楊彥絢、Irfan Kasban 於鹿特丹國際影展期間受訪之專訪一篇,談論本片的音畫設計,和許瑞峰的創作方法與新作計畫。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傳記表演中的歌劇魅影:《黑衣人》

「王兵總是以極為低限的形式拍攝訪問,我們縱然可以猜測面對受訪者極為『戲劇性』的悲慘敘述,導演刻意『去』戲劇性的形式設計,避免任何戲劇化的形式手段,但也正是在這種極端的形式,如同《黑衣人》刻意呈現作曲家去上廁所短暫消失在門後,或在《何鳳鳴》起身如廁時,攝影機一動不動繼續拍攝空鏡,產生另一種強烈的、偶然的戲劇性,導演捕捉到倖存者當下的日常與過去幾乎『不可能』再現的災難浩劫。」
2023 金馬影展,選映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王兵的兩部作品,分別是入選坎城影展主競賽的《青春(春)》與拍攝中國文革流亡作曲家王西麟的作品《黑衣人》。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詹育杰對寫兩部作品的評論之二;在本篇《黑衣人》評論中,作者更進一步地回顧王兵與當代藝術的連結,與過往在不同媒介、放映形式中切換的可能性,如何產生出更寬闊的創作路線想像;最後,以一路呼應這條向外擴延的創作自由路線,對於王兵如何再現歷史進行評述。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當恐怖類型成為免洗巢臼:談《鬼天廈》與《嘎啦》

「故事取材民間信仰與都會/鄉野傳說取材,成為模仿和複製的典範公式。製作公司前仆後繼快速攝製,幾乎逐年都會有二至三部的國產鬼片問世。當產製者發現了行銷宣傳操作比起劇本細緻雕琢來得有效時,連帶造就粗製濫造的當前局面。弔詭與現實的是,就算評價慘烈,觀眾口碑不佳,鬼片票房竟然多數都遠高於國片票房平均數。」
近 10 年來,臺灣以鄉野傳說、凶宅,或既有恐怖文本為題材進行改編的恐怖電影大量出現。在市場需求存在的前提下,恐怖電影成為臺灣發展頗豐的電影類型,在各異的選材與製作成色中,也吸引不少討論。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陳宏瑋獨立評論一篇,以今年度兩部鬼片作品《鬼天廈》與《嘎啦》,評論其各自之成敗,也以對恐怖類型目前發展的綜觀來看,為此仍在成長中的商業方向留下評述紀錄。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