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期 | 放映頭條】共感封院風暴:穿越銀幕上的黑,再次回到日常——專訪《疫起》監製李耀華、導演林君陽、編劇劉存菡

「電影故事是我們虛構的,但不管是恐懼、善意,當年都發生過。我們不還原歷史,我們還原當下的各種情緒,透過戲劇讓觀眾靠近那些情緒。我自己認為,看這部電影它有點儀式感,我期待的是通過這兩個小時,當你最後看見陽光時,能有種好像真的可以離開疫情的感受。」
甫於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世界首映的臺灣電影《疫起》,以 2003 年 SARS 在臺爆發「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為題材,在 2020 年拿下金馬創投百萬首獎後即備受注目。本片由《我們與惡的距離》林君陽執導,臺前、幕後陣容亦可謂一時之選。本期《放映週報》專訪本片監製李耀華、導演林君陽以及編劇劉存菡,論及故事的切入角度與製作歷程,也涵蓋美術、攝影、燈光等設定分享,直搗電影的創作核心。
閱讀更多
【733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33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6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電影評論與影展報導。
本期焦點介紹甫於金馬奇幻影展開幕首映,隨即在院線熱映的臺灣電影《疫起》,電影以「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為題,從與「COVID-19」遙相呼應的「SARS」時代記憶為背景,探索共感的可能性。我們在本期專訪監製李耀華、導演林君陽以及編劇劉存菡,從不同創作位置的角度切入,帶讀者共同探索《疫起》的緣起與思維。除此之外,藉導演雲翔來臺宣傳新作《屍房菜》、《十三門徒》期間,我們也與他進行專訪,請他聊聊創作路上一路走來堅持「純粹」的體悟,還有他轉換在臺灣、香港、泰國、澳洲等多地的思維。請勿錯過精彩影人訪談。
評論方面,本期刊載作者謝鎮逸評論香港電影《白日青春》,不只談論議題與社會背景,也從導演劉國瑞的作者特色切入,敘述其短片創作脈絡,以「公路性」與「紀錄性」重觀《白日青春》,歡迎讀者共同以不同角度賞析本部作品。在 2023 FIPADOC 紀錄片影展,作者林忠模則從中選出多部形貌各異的特色作品,與讀者分享來自歐洲、不同題材與表現方式融會的新刺激。本期「芳華虛度」評論專題則選錄作者陳亭聿評論楊凡《妖街皇后》與其創作者位置,同樣值得閱讀。最後,本期亦選錄作者桑妮對《看海的日子》與《小逃犯》的回顧重探,分析當時兩部處在「新舊電影之間」的作品位置,歡迎讀者共同關注對不同類型、不同年代臺灣電影的討論。
下期《放映週報》,將刊載前往世界不同區域進行交流與探索的作者經驗,敬請期待。除此之外,我們亦歡迎讀者對臺灣電影進行評論投稿。商業或藝術不拘、指出建樹或進行批判不論,歡迎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疫起》監製李耀華、導演林君陽、編劇劉存菡;攝影/古佳立)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3.04.15
《白日青春》的尋家香港:劉國瑞的世界交換與公海交匯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街巷、住所品質都擁擠不堪,幅員小得只能是港九新的無盡迴圈,實難拍攝所謂的『公路電影』。以至於《白日青春》的『公路性』,並非以漫長的時空版圖管控來突顯,而是採取往返於『離家—返家—失家—逃家—尋家』的幾種精神層次中來回遊移,逃亡進程也以跨族裔、跨社會位階來強化其公路特性。」
定居香港的馬來西亞電影工作者劉國瑞,首部劇情長片《白日青春》在 2022 年金馬獎獲得最佳新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等三項大獎,並於 2023 年三月於臺灣上映。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謝鎮逸電影評論一篇,以劉國瑞的作者角度切入《白日青春》,關注其個人經驗與電影的可能映照,並分析電影中的「公路性」與「紀錄性」如何與其創作脈絡互文。

閱讀更多
當「鬼家人」遇上雲翔——談《屍房菜》、《十三門徒》及其他

「同樣來自童年經驗,在雲翔電影裡少不了演員的裸身,他說自小就對男性軀體有著迷戀,更清楚記得第一次夢遺的夢境裡站著一位手捧大魚的強壯華人少年。他認為身體就像是一張畫布,裸體能看見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細節,退去衣物和外在束縛可以更加誠實純粹,演員也能更加專注,觀眾得以接近事物的本質。」
創作範圍橫跨世界各地,曾執導《永久居留》、《安非他命》的導演雲翔,在 2023 年四月,以生涯倒數兩部作品《屍房菜》、《十三門徒》與臺灣觀眾見面。本期《放映週報》由兩部雲翔新作切入,也請他一路談及背景養成、關注母題、導戲方法,還有近年對線上「網黃」產業興起、亞洲情勢轉變等看法。
閱讀更多
望向歐洲東北、紀錄影像的活用實踐:記 2023 FIPADOC 紀錄片影展

「撰寫劇本、找來演員對回憶錄作更深演繹,豐富了觀眾對當事人內心狀態的理解;文字無法詳述的,也憑藉這一形式,詮釋出更多事件中一觸即發的氛圍。」
甫於今年年初結束的 FIPADOC 紀錄片影展,在法國西南部城市比亞希茲(Biarritz)舉辦,前身是 1987 年法國導演及編劇 Michel Mitrani 創辦的 FIPA(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Programmes Audiovisuels,國際視聽節目展,亦稱 FIPA TV),在 2019 年調整方向聚焦紀錄片領域,並更名為 FIPADOC。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林忠模展節觀察一篇,從本次 FIPADOC 影展挑選數部值得關注的國際作品進行評論介紹。
閱讀更多
【芳華虛度】那若旅館老闆的溫柔:楊凡的《妖街皇后》

「論其本質,楊凡在《妖街皇后》做得更多的,其實是由裡而外地以『秀場』概念顛覆上述寫實獵奇,它顛倒地以劇中劇的型態,讓展演跟真實的關係更為反覆和混亂,創作製程的繁複,使得虛實更顯雜混和難以『回歸』,也同步以某種展演本身成為認同的效果,質疑了是否有回歸所謂正典認同、記錄真實之必要。」
2022 年九月,活躍於中港臺三地的華語電影導演楊凡在臺灣舉辦回顧影展「芳華虛度」,選映七部生涯中的代表作品。《放映週報》於近期策劃評論專題,邀請作者以文字評述,回應楊凡電影作品的作者性、美學風格與政治傾向。本篇文章由作者陳亭聿評論楊凡以跨性別性工作者為題的作品《妖街皇后》,梳理其與角色同在而非抽離批判的電影關注。
閱讀更多

【TFAI X 臺灣電影】新舊對倒:《看海的日子》與《小逃犯》,兩種「舊電影」倫理位置的新形態

「無論在陸小芬還是楊惠姍的案例,都能找到一些奇特的舊敘事體,以『翻新』為表象來存續下去。這尤其適用於張佩成與他的《小逃犯》,因為早在《小逃犯》之前,張佩成可能是用相同的技法,創造了新的臺式軍教片種。在這裡,兩位『社會黑片女王』受肯認的形象翻新只是出發點,終點是辨識新舊影像風格間的演化關係。」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近期首映由張佩成執導、蔡明亮參與編劇的《小逃犯》(1984)數位修復版;並在「在歷史的荒地造景:王童導演回顧展」選映《看海的日子》(1983)臺語配音版,這兩部作品分別讓楊惠姍與陸小芬兩位女星,於 1983 與 1984 年奪得金馬影后。
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桑妮評論一篇,以兩位女星在當年的「形象翻新」為引,進一步細究《看海的日子》王童與《小逃犯》張佩成兩位導演的脈絡,為這兩部位在「新舊之間」的作品留下觀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