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期|編輯室】 .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 第 729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6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電影評論與報導專文。各篇文章連結請見留言處。 . 本期焦點介紹院線熱映臺灣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我們專訪本片監製,同時亦是曾打造《池塘怪談》、《當男人戀愛時》等商業強檔的金盞花大影業負責人金百倫。由製作方的幕後整合思維,為我們一步步解析,除了導演、編劇的創作思考之外,開發、拍攝、後期與行銷的過程,在一部商業電影誕生的背後,是如何地牽一髮動全身。透過金百倫的分享,我們共同探索臺灣電影迎向多元類型的新可能,請見本期精彩專訪。 . 影展活動方面,本次介紹由國家影視聽中心籌辦之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巡迴展,我們分別產出兩篇文章,包括作者張晉瑋對「歌德學院」相關作品的專文介紹,和作者趙正媛對亞洲視野競賽首獎作品《地洞》的電影評論。在影展巡迴期間,《放映週報》也將繼續產出相關文章,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國際影展部分,本期亦有作者林忠模為讀者帶來
2022 Kasseler Dokfest 卡塞爾紀錄電影暨錄像展的第一手報導,請見其中對多部作品的精采評介。 . 對臺灣電影的評論書寫,本期選錄讀者投稿影評一篇,評論近期於串流頻道上線的臺灣電影《小藍》,作者張理晨透過電影,帶出女性身體自主權的討論角度。此外,也不可錯過本期對「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王俊傑的專訪文章,透過金穗獎、電影圖書館、《電影欣賞》創刊等 80
年代事件,我們也能更深入了解今時今日的電影文化如何被當年的藝文精神所形塑。 . 下期《放映週報》將持續對近期上映的精采臺灣電影進行評論與專訪,我們也持續歡迎讀者對臺灣電影進行評論投稿。商業或藝術不拘、指出建樹或進行批判不論,歡迎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 (圖/《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監製金百倫;攝影/吳凱傑) .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3.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