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 期 | 放映頭條】第一秒起,就要讓觀眾屏住呼吸——專訪《女鬼橋2:怨鬼樓》監製兼編劇郝柏翔、導演奚岳隆

「我本身是特效出身,會帶來些好處,讓我在劇本階段,就能清楚貼近實際呈現樣貌。一部電影約 600-800 顆鏡頭,《女鬼橋2:怨鬼樓》光特效鏡頭就 500 多顆,比例很高,現場很多是拍空鏡,不熟特效流程容易出錯。運用特效來拍片,若前置不是很精準,你會發現後製費用大多花在修飾失誤,但我們沒有,子彈全花在創作上。」
2023 年 10 月,將於院線上映的《女鬼橋2:怨鬼樓》受邀於高雄電影節擔任開幕片,並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與動作設計提名兩項提名。製作預算加倍,情感張力與特效表現、遊戲趣味性,皆大幅提升。本期《放映週報》專訪導演奚岳隆、監製郝柏翔,暢談《女鬼橋2:怨鬼樓》的成形、如何思考 IP 潛力、沉浸式體驗、國際市場,以及關於恐怖片的各種靈感來源。
閱讀更多
【745 期|編輯室】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第 745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6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電影評論與影展報導。
本期介紹現正熱映的恐怖電影《女鬼橋2:怨鬼樓》,由導演奚岳隆、監製兼編劇郝柏翔,一起跟我們分享「女鬼橋」系列的發展方向,還有在本片當中嘗試的技術挑戰,以有意與好萊塢主流恐怖電影較勁的技術信心,打造毫不遜色的類型作品。另一方面,本月剛剛在聖賽巴斯提安影展獲獎的電影《春行》,由藝術家彭紫惠與導演王品文共同執導,以「殘缺的美」為題,發展對時間的探索,與在當代格外珍貴的戲院經驗,兩位導演接受本期《放映週報》在西班牙的現場專訪,歡迎對本片感到好奇的讀者朋友,先以訪談一探神祕面紗。
在影展季節各放異彩的作品,在本期也有多篇精采評論與報導可供參考。第 30 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推出「重返時區:三十週年特別企劃」單元,本期有作者翁皓怡對其中三部作品的評論一篇;2023 桃園電影節策劃的焦點影人單元: 「金門戰不戰」董振良,則有作者張晉瑋針對其作品進行總體評論。剛剛在本屆高雄電影節進行世界首映的三部新銳導演短片作品《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如果時間在此刻停下》、《注意看,這個女人……》,則有統整性的專訪報導,歡迎讀者參考。最後,本期亦刊載作者趙鐸,重觀奇士勞斯基《十誡》後的長篇評論,在金馬經典影展結束之後,也提供讀者別樣路徑重新思考奇士勞斯基的傳世作品。
下期《放映週報》將為讀者帶來更多其他精采文章,亦歡迎讀者對臺灣電影進行評論投稿。商業或藝術不拘、指出建樹或進行批判不論,歡迎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圖/《女鬼橋2:怨鬼樓》導演奚岳隆;攝影/蔡耀徵)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3.10.15
【2023 雄影】人生好難,此題何解——專訪「後難題短片輯」導演林劭慈、吳季恩及丁啟文

「《如果時間在此刻停下》劇情講述離鄉多年的主角歸返、《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描述房仲業務與性工作者宣洩慾望過後,開啟一段扮演遊戲、《注意看,這個女人……》文本聚焦在職場性侵的流程處理,這三位 1990 年後出生的新銳導演,林劭慈、吳季恩及丁啟文,以 90 世代創作視野闡述當前處境或社會觀察。」
公共電視與高雄市電影館合作系列主題「後難題短片輯 The Post-90s Generation」,於 2023 高雄電影節進行世界首映,《我可以暫時逃跑一下嗎?》、《如果時間在此刻停下》以及《注意看,這個女人……》等三部作品,呈現來自新世代的「難題」。本期《放映週報》分別專訪林劭慈、吳季恩及丁啟文等三位導演,從各自不同的作品風格與創作主題出發,拼湊出來自新生代導演的世代觀察。請見本篇專訪。
閱讀更多
【2023 女影】流動,拼貼,觸摸:《水戲》、《日日月月》、《腦內風景》的女性影像質地

「《水戲》、《日日月月》與《腦內風景》的實驗均發生在對影像、創作媒介,和它們與創作者心境連結的探索,有一種存在影像之外的動能。『記憶』不再只是影像畫面的『內容』,在這些實驗電影中,它有材質與觸感。因此當這些擲地有聲存在的『記憶物質』在銀幕上流動、被觸碰、被拼貼、相疊加,時間自然就被攤展開來,而這,就是女性影像的質地。」
2023 年,第 30 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推出「重返時區:三十週年特別企劃」單元,重探多部女性影展 30 年間選映的臺灣作品。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翁皓怡評論一片,以《水戲》、《日日月月》,和《腦內風景》三部皆帶實驗性質、打破傳統敘事的短片為書寫對象,討論這三部影像特殊的「質地」,以及其如何影響這些女性創作者理解外在世界,更甚是以自己的「觸覺」、「拼貼」,等手工,建立她們私我的內在感知和時間。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2023 桃影】成為手段的電影:試論董振良音像實踐的一些傾向

「作品雖各有可議之處,但董氏在影音形式上的實驗精神,確實不可忽略,直到最新作品《N不O》仍貫徹著此種拍片姿態,觀眾總能在導演的電影中,瞥見某些特殊的音畫形式。不過,形式上的演化與更新,並不意味導演擺脫了前述提及之問題。最為嚴峻的兩個例子,是本次選映的《閩戰之歌》與《N不O》:前者抽離任何台詞與劇情,以導演於金門隨機拍攝的建物影像與兩岸不同的愛國歌曲組成電影;後者則完全脫離電影的範疇,使影像成為紀錄導演口中『行為藝術』的影音工具,表述自身強烈的反戰思想。」
2023 桃園電影節策劃焦點影人單元: 「金門戰不戰」董振良,選映導演董振良包括《單打雙不打》、《X島嶼之兩門相望》、《穿上脫下》、《閩戰之歌》,和新作《N不O》等五部作品,追蹤其長期關注金門的影像創作。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張晉瑋專題評論一篇,在重訪導演作品後,以批判性觀點進行整體評論,期望打開對於董振良電影的更多討論方向。請見本篇評論內容。
閱讀更多
愛你的鄰舍:《十誡》中的影像與他者

「公寓這一個承載不同生命形態的居處空間,作為這 10 組故事上演的場景,正是讓我們可以意識到那些尚未被連結的可能性,是如何作為這 10 組故事本身得以發生的背景,而使得這 10 組轉移不同的主觀視點,必然形成特定模組的觀看模式,能夠有著自我解構又重新組裝的感知潛能:換句話說,觀眾看完這 10 組故事,會意識到仍有許多可能的故事被壓抑,而只能以潛在的方式出現在背景,使得《十誡》成為一個抹除單一視點,使個體差異最大化地在影像當中表現出來的『生態-影像』。」
2023 年七月至八月,金馬經典影展於臺北、臺中舉行,本次影展以「奇士勞斯基導演全集」為題,放映作品包括其為電視台拍攝的 10 小時電視劇集《十誡》。本期《放映週報》刊載作者趙鐸評論一篇,重觀《十誡》之後,梳理作品中的誡令如何產生相互連結;而故事中最關鍵,卻又最不可被辨認的「上帝」,是如何在缺席與現身中,產生一體兩面的面貌。請見本篇評論。
閱讀更多

透過底片材質,探索消逝時間與「殘缺的美」──專訪《春行》導演彭紫惠、王品文

「拍攝《春行》時,我提到一個概念是 wabi-sabi(侘寂),是不完美、不恆常、不完全的,面對不完美的美。我想在這個作品中,找到一個滿慈悲的角度來看生命。我也希望攝影師能想像他是一個幽靈,在男主角欽福家,凝視他們的生活。」
導演王品文、彭紫惠,首部劇情長片《春行》不單入圍聖賽巴斯提安影展(Festival de San Sebastián)主競賽,更獲以 Claire Denis 為首的評審團垂青,贏得「最佳導演」。這是近年來,少見在大型國際影展中的主競賽部門得獎的臺灣電影。《春行》使用超 16mm 底片菲林拍攝,是一部描繪失去親人的經歷。邀請觀眾放慢腳步,觀察生活的變化和時間的流逝。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