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期|編輯室】 . 各位《放映週報》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 第 730 期《放映週報》的文章,已經全數於網站上線。本期共有 5 篇精彩文章,包括影人專訪與電影評論。各篇文章連結請見留言處。 . 本期焦點介紹臺灣生態紀錄片《山椒魚來了》,《黑熊來了》麥覺明導演以 17
年時間拍攝完成,面對知名度不比「黑熊」的「山椒魚」,拍攝背後更有意想不到的艱辛,與一段將生命奉獻給山林的研究者故事,請見《放映週報》本期的專訪。另外,也不能錯過於院線重映的《悲情城市》4K 數位版,本期我們邀請本片的行銷統籌,同時也是在《悲情城市》登上威尼斯影展舞台那年,於第一線現場報導的記者褚明仁,為我們談談這 30
年來的見證,還有本次重新上映的背後契機。 . 「短片視野」專題,本期專訪近期推出作品《蜃樓記》與《通往世界的起點》的導演陳君典,請他談談跨越動畫、紀錄、實驗、劇情的創作方向、關於世代的反思,還有對於建築背後政經文化的思考與詮釋。歡迎大家跟著《放映週報》,探索短片創作者的創作心思。 . 電影評論部分,本期邀請到香港影評人──同時是資深霹靂布袋戲劇迷──作者陳子雲,以比對正劇與電影風格的分析方式,為我們重新探索去年由霹靂布袋戲改編的臺灣電影《素還真》。此外,在去年剛結束的「芳華虛度」影展,我們同時邀請林文淇教授協助策劃「芳華虛度.楊凡評論專題」,精彩的評論文章將於接下來數期陸續刊載,首篇評論由作者孫世鐸書寫,評述楊凡於臺灣拍攝的《淚王子》,觀察電影中對「白色恐怖」的處理方式,亦看見當代臺灣國族認同下的分歧記憶。 . 下期《放映週報》亦會繼續產出臺灣院線電影的影人專訪,並也將有來自
2023 柏林影展,多篇精采的亞洲影人專訪。此外,我們持續歡迎讀者對臺灣電影進行評論投稿。商業或藝術不拘、指出建樹或進行批判不論,歡迎來信交流。《放映週報》的信箱為:funscreen@gmail.com,編輯室會再行回覆。 . 如同以往,祝福讀者觀影愉快,在電影中產生更多發現與回饋。 . (圖/《山椒魚來了》導演麥覺明;攝影/古佳立) . 放映週報編輯室 2023.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