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南方】從地方到跨藝術、跨媒介、跨國界──2022 南方影展台南影像獎的觀察

722
2022-10-24

編按:2022 南方影展即將開跑,繼上期選錄之實驗片專文之後,本期《放映週報》繼續關心「南方獎」之台南影像獎,由參與評審工作的作者王振愷提出觀點,文章中梳理台南影像獎之建制始末,也綜覽今年入圍作品,為讀者介紹今年自南方來的第一線跨界影像作品。

※※

近期影集《台北女子圖鑑》開播,戲裡凸顯南北差距的刻板印象引發爭議,相關主題過去常存在在許多臺灣影劇作品中,二元對立確實能使劇本或角色的衝突設定上輕易解決,但伴隨社會變遷這樣的意識型態早已不合時宜。如果從產製面向看,這幾年各縣市政府的協拍機制與補助日趨成熟,許多影劇為爭取相關資源都會在戲裡加入在地元素,擁有深厚歷史與人文風光的臺南,亦頓時成為多部作品的拍攝場景。

不同於大眾視野下的主流影劇,南方影展長期經營的「台南影像獎」作品中,可以看見更貼近在地觀點、更多元形式對於臺南的再現。「台南影像獎」來自影展 2013 年創辦的「台南市民影像競賽」,2019 年改制為「台南影像獎」並納入影展的正式競賽。目前獎項採不分類別徵件,條件為:鼓勵常民用影像述說臺南在地生活的樣貌、需於臺南拍攝或以臺南意象取材之影像作品。

從去年筆者與南方影展合作的「赤崁當代記—南方影像中的地誌學」策展籌備過程中,理解到這個獎項最開始是為結合臺南市政府新聞處長期經營的「社區影像人才培訓」,也就是目前名為「家鄉紀錄手」之專案,嘗試將競賽獎項與影像推廣兩者機制結合起來。 10 年來的累積已成一個現成的影像資料庫,為臺南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進行長期紀錄,彌補了目前地方史誌著重在文字與老照片為主,對於動態影像的缺乏。


(圖/《家庭旅行》劇照;2022 南方影展提供)

今年筆者有幸參與「台南影像獎」的評審工作,從 20 多部作品中其他評審們最後討論出本屆入圍的七部作品。從這些作品中能夠觀察到臺南的地方影像已從單純對於生活週遭的報導、文化資產的忠實紀錄、劇情片中不斷重複的城鄉差距、家庭倫理等敘事,逐漸展開出跨藝術、跨媒介甚至是跨國界等多元的影像美學。

後南鐵時代裡的迫遷陰影:《陸橋下的客廳》、《記憶拆除》

隨著 2021 年夏天,南鐵東移案最後一位迫遷戶黃春香家被強拆,為九年來臺灣歷時最久的公、私權抗爭劃下句點,臺南正式進入後南鐵時代。 今年入圍的《陸橋下的客廳》、《記憶拆除》兩部影片可說是為這個背景留下重要的註解,呈現出抗爭過後的沈默無語、無能為力。

《陸橋下的客廳》是一個勇敢的集體創作,由波蘭當代藝術家卡洛琳娜.布雷古拉(Karolina Breguła)號召關注組成員:李容渝、李亞橋、張釋分一同編導。以黃春香家門前、開元陸橋下的臨時居家環境作為舞台場景,透過讀劇方式結合環境劇場形式,揭露出無所不在的監控和無以名狀的恐怖,以及家屋隨時會被拆除猶如幽魂般的夢魘。這與王國豪導演《記憶拆除》中主角的精神狀態相似,當中以黑白影像再現正在拆除工程的南鐵沿線,帶有彷彿已消逝過往的哀愁,卻在尾段以閃爍警燈、火車廣播與各式影像交錯的蒙太奇,映照出迫遷戶們腦中無法退散的陰影。


(圖/《記憶拆除》劇照;2022 南方影展提供)

家記憶的多面體:《香夭》、《家庭旅行》、《水黽》

家園記憶的消逝與意義的辯證,可以涵蓋本屆多部台南影像獎入圍影片的主題核心,除了前兩部作品處理南鐵東移案的家屋迫遷,《香夭》、《家庭旅行》、《水黽》在相關內容上也展開相當多元的討論。《香夭》為香港移民至臺南創作者黎宇文的舞蹈影像作品,以反送中抗爭現場作為開頭,透過運動時錄下的環境音接合臺灣海峽的空景,以影像蒙太奇手法與現代舞蹈的演繹呈現出香港社運後移民來臺者複雜的內心情緒,濃厚的鄉愁寄託於臺南的沿海地景上。

同樣來自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家庭旅行》為劉紀彤、劉紀汎共同導演的「私電影」,此作最初來自地方藝術節的委託創作(許多未入圍的作品同樣來自類似的產製條件)。當中以過去全家到日本旅遊的家庭錄影帶、兄妹倆跟隨父親回到故鄉的側拍、父親作為導遊自主拿起攝影機自拍等多元的影像素材交錯。透過旅行之名的創作行動、在不同視角與觀點的切換下,逐步撥開「缺席父親」不為人知的身世、移動、工作歷程,也透過他親身的指認表達對於故鄉人事物消逝的感慨。


(圖/《水黽》劇照;2022 南方影展提供)

《水黽》由鹽份地帶出身的蘇意惠執導,同樣也在處理「缺席父親」的情節、也透過臺南沿海地帶景緻寄託情感,卻與《家庭旅行》走向完全不同的美學取徑。《水黽》可以看見學生劇組對於劇情短片上的嘗試突破,整部影片具有一致性的壓抑情緒,呼應著兩位角色們內心的孤寂狀態。導演選擇將台詞和劇情極簡化,讓風景如畫般的長鏡頭自己說話,捕捉下當代漁村的美麗與哀愁,是她給家鄉最誠摯的回望。

民俗祭儀的影像融會:《牽亡》、《共鳴——喚說其語:Ep.1 潛入西拉雅——即時影像》

在初選台南影像獎的過程中,能發現有許多作品來自南部影視科系學生的畢業製作,其中來自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胡博登導演的《牽亡》可說是最大驚喜。劇情雖然不脫學生短片常見「失敗父與單親兒」的情感角力,在執行上每個細節也都相當到位,後段對於死亡意境的描繪處理能夠看見導演的成熟,並且巧妙地融入臺南牽亡歌陣團的儀式展演,為這項重要的喪葬禮儀進行另類的影像保存。


(圖/《牽亡》劇照;2022 南方影展提供)

在賴冠源導演的《共鳴——喚說其語:Ep.1 潛入西拉雅——即時影像》作品中,同樣能看見他透過當代影像技術進行民俗祭儀的保存,也通過影像進行現實與「另一個情境」的來回游移。場景上來回穿梭於原始山林、擺置新港文書的教堂、西拉雅語教學現場等,也穿插著過去正名運動的宣講檔案、不斷出現在背景音的西拉雅語的念誦,導演企圖在母語復興意識高漲的此刻,建構一個保存西拉雅文化的影音博物館。此作品採用VR技術拍攝,在南方影展將以 Playthrough(將 VR 紀錄片體驗過程即時錄影而製)方式進行大銀幕放映,呈現出影像乘載媒介的轉換。

.本篇文章由 2022 南方影展與《放映週報》合作完成。

.封面照片:《香夭》劇照;2022 南方影展提供

王振愷

長期從事電影、當代藝術與南方藝文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著有《大井頭放電影》、《大井頭畫海報》、《光源下放電影》;當代影像策展「赤崁當代記」、「觀光記」;電影文物策展「菲林轉生術」、「電影.有樂櫃」等。聯絡信箱:jkwangar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