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陽》:在天地之間尋找痛苦的意義

641
2019-03-08
  • 林子翔
  • 華聯國際提供

繼《生命之詩》(Poetry)之後睽違八年推出新作,《燃燒烈愛》(Burning)幾乎可以說是韓國導演李滄東最成功的作品。對亞洲觀眾來說這部片是名作家村上春樹作品改編,對歐洲觀眾來說是坎城影展影評評價最好的作品,對北美觀眾來說有他們熟悉的韓裔演員史帝芬元(Steven Yeun)參演,種種因素加成之下無怪乎此片成為李滄東的作品中獲獎量與發行廣度最多、最廣的一部。許多觀眾藉由此片牢牢記住了李滄東的名字,但在熟悉他的影迷眼中看來,他神乎其技的編導才能早在前面幾部作品當中就已展露無遺。

其中《密陽》(Secret Sunshine,2007)便是這些傑作當中重要且特殊的一部。這部片是李滄東辭去韓國文化觀光部長之後再度回歸導演身分創作的作品,並讓他首度入圍坎城影展正式競賽,也助女主角全度妍成為韓國史上第一位坎城影后。

李滄東對演員指導的強大能力眾所皆知,演員到了他的電影中總是能有不可思議的表演。全度妍也不例外,《密陽》裡這個角色似乎像是為她量身打造一般,表演幅度驚人,觀眾無不對她撕心裂肺的演出印象深刻,可以說電影需要她,她也成就了電影。最佩服的是她各種「一滴淚」的表演,極力壓抑無法排解的痛苦,痛苦卻還是不受控地滿溢而出,一滴淚就這麼緩緩流下,不用聲嘶力竭地哭喊也教銀幕前的觀眾心有戚戚焉。

批判宗教抑或辯證信仰?

《密陽》故事敘述一位單親媽媽李信愛(全度妍 飾)帶著兒子俊到亡夫的故鄉密陽開設鋼琴教室開始新生活,但電影進行沒多久劇情急轉直下,兒子俊被綁架撕票,信愛陷入痛苦的深淵。沒看過本片的朋友不用擔心被爆雷,因為這不是一部緝兇懸疑片,兇手馬上就揭曉且被繩之以法,說明李滄東的野心遠大於此。

而後信愛尋求宗教的慰藉,以為就此解脫,但導演並沒有要放過她。老實說第一次看這部片時,我感覺到李滄東嚴厲甚至有點挑釁的批判與諷刺。在教友眼中那個充滿真善美與撫癒功能的宗教信仰,最終還是拯救不了深陷悲慟的信愛。當信愛以為自己信教之後獲得的平靜與喜樂已經足夠忘掉悲傷與仇恨,決定到監獄裡原諒兇手,沒想到兇手卻說他也信教了,並且自稱已經被上帝原諒。

這場戲出現時不禁讓人倒抽一口氣,李滄東真的太狠了,那種讓人以為看到了救贖的光亮卻又狠狠摧毀的心靈折磨,其痛苦恐怕不亞於喪子。接著信愛開始報復性的瀆神行為,偷竊、色誘教會長老、自殘,甚至闖入宗教集會改放音樂大聲播送著「都是假的!都是假的!」,無不讓人聯想到導演藉由這個角色表達對宗教偽善、無用的控訴。

但是近年越看《密陽》,越對導演的詮釋產生不同的想法。與其說這部片意圖「批判宗教」,倒不如說是「辯證信仰」,差別在於宗教本身是中性的,而信仰則因每個人解讀宗教的方式而有所不同,就如女主角信愛對待同一宗教前後產生的轉變。電影並沒有醜化篤信基督教的人們,他們虔誠、狂熱,真心希望身邊的非教友也能遇見心中的上帝,只是在信愛身上顯然起不了作用,倒不如承認有些痛苦是無法和解的,人的生命在經歷痛苦的過程中似乎有更珍貴事物等待被挖掘。

犀利的觀察與視野呈現生命的多樣可能

李滄東曾在訪談中談及本片的宗教性:「我並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會去教堂禮拜禱告,如果問我有宗教嗎?我的回答是沒有。但是呢,美國有個機構進行過有關宗教的一項調查,他的問題並不是直接問你有沒有宗教,而是問你覺得人生中經歷的痛苦有意義嗎?如果回答有的話,那就是被認為是有宗教性的人。如果拿這個問題問我的話,我也會回答有。這麼說來,我也是個有宗教性的人。因為我覺得人生中經歷過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上帝的存在與否?生命的意義?痛苦的意義?仇恨能否被放下或原諒?電影中一個個無解的大哉問,李滄東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解答,倒是留下了許多玩味的鏡頭。例如女主角總是抬頭對著天空喃喃自語,她對抗的可以是那個背棄她的上帝,也可以是逝去的丈夫與兒子帶給她無法抹滅的痛苦。而在理髮店巧遇兇手女兒後,走出店外也抬頭看了一下天空,這是上帝對她褻瀆行為的懲罰嗎?或這是明知兇手女兒無辜卻又無法衷心原諒的仇恨感在心中拉扯呢?

李滄東的犀利就在於此,他的曖昧並不是語焉不詳,而是透過描繪一位女性的痛苦,展現了人對於生命以及信仰的各種可能性,至於哪一邊才是真理,就待全知的觀眾自行去體會解讀。

秘密的陽光

在電影一開始,信愛曾問愛慕她的修車廠金老闆(宋康昊 飾)「密陽」這個地名代表什麼意思?金老闆不明所以,她則回答是「秘密的陽光」。這個解釋也與其後的兩場戲產生有趣的對照。

首先是片中有一場戲,藥局老闆娘曾就上帝的存在與否對信愛這麼解釋:「所有的事情裡都有上帝的旨意,你看連旁邊的一絲陽光都藏有上帝的旨意」,信愛則回答:「除了陽光我什麼都沒看到」。而電影結尾最後一顆鏡頭,一抹陽光照耀在泥土上,像是在問女主角也問銀幕前的觀眾,先前認為陽光裡沒有上帝、什麼都沒有,那麼到了電影結尾經歷這一切之後,你認為陽光裡有的是什麼呢?

你可以把這顆鏡頭單純地看成一個象徵,頹敗的泥土是歷經滄桑的女主角,而照耀其上的陽光代表她即將展開的嶄新人生。但如果你記得電影的第一顆鏡頭,是一個朝向天空拍攝的空鏡頭,而結尾時是拍攝土地,隱約透露我們尋找的意義也許不在天上(上帝),而是在現實生活裡。

那麼如果真的像藥局老闆娘所說陽光裡藏有上帝的旨意的話,我想最後那顆鏡頭裡的陽光也許是在暗示信愛一路上所渴望的救贖,不是宗教本身,而是那位平凡粗俗的金老闆吧。他即使被信愛輕視、忽略,依舊充滿善意與包容,總是守在一步之遙的地方等待著給予援助,最終也笑臉盈盈地站在信愛面前。

我願意相信這是李滄東在如此痛苦的電影當中留有的一線曙光。

林子翔

金融界的怪咖影迷、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麥克李在台推廣協會執行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