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資源窮極真實,回歸拳擊本身──專訪《倒數回擊》導演洪子烜
2023 桃園電影節開幕片,以「女性拳擊電影」為宣傳主力的《倒數回擊》,近期於串流平台上線,故事描述年屆 30 歲的前國手佳陽(温貞菱飾演),因參與地下黑拳而斷送選手生涯,多年後她決心拾回所愛、重返拳擊場,並懇請昔日教練麗月(丁寧飾演)以參加比賽為目標訓練自己。
本片由曾以《狂徒》(2018)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洪子烜執導,在本篇專訪中,他細細分享從接到案子、修改劇本到確定選角的發展歷程、拍攝現場狀況如何與預期來得不同,還有剪接時於「正確」及「好看」之間擺盪的兩難。訪談尾聲,他也感嘆在臺灣製作動作類型電影的不易,並提及下部長片及現正籌備中的作品。
※※
洪子烜對動作片的熱愛從還是學生時便顯露無遺,尚就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時,他推出短片《欺逃人》、《破賊SYSTEM-A》等,隨即獲得業界矚目,使他以 27 歲的年輕之姿執導首部長片《狂徒》,並順利獲得金馬獎提名認可。
首部長片的良好口碑,並沒有讓洪子烜的下一步走得較輕鬆,他坦言自己主創的案子都是犯罪動作類型,在臺灣籌資十分不易,需要花費多年時間籌備,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倒數回擊》找上了他,一開始,他想拳擊也算是種「動作」類型,應在自己擅長範圍之中,便接下這次任務。
然而,實際拍攝後,他發現若要掌握好正規、體制內的拳擊,所有拍攝都必須處理得比想像中更精細,如果打得不符規則、不像專業拳手,觀眾很快就會發現,並不像過往拍攝的武打,可以加入更多花俏、絢麗且不見得符合真實情況的創意及想像,洪子烜也很早就決定,這次要挑戰不用太多運鏡及具強烈風格的攝影方法,他認為那樣可能會讓拳擊變得 MV 化、音樂節奏化,進而阻撓鏡頭捕捉真實的練習及對打狀況。
為了呈現「真實」,團隊除了動作指導外,還特別聘請曾指導奧運金牌國手林郁婷的拳擊教練曾自強於現場監看,動作一有不對就會糾正,直到畫面捕捉到正確的動作,不過礙於預算及拍攝時程的限制,沒辦法用大把時間重來、累積素材供剪接時揀選,洪子烜因此面臨兩難──要選用看起來好看、但沒那麼對的動作?還是要用正確、但沒那麼好看的動作?
「以往拍動作戲,不用在乎『對不對』,看起來好看、打起來像就好,但拳擊不行」洪子烜補充道,通常「好看」的動作戲會追求大開大合、弧線漂亮,但真實拳擊動作要快、狠、準,藉此減少曝露弱點給敵人的可能性:「曾教練也希望我們不要拍得太嗨,讓動作只為了表達情緒而出現。」兼顧真實性及觀賞性的困難,是他一開始接手本片時沒預想到的,也與以往拍動作片的經驗差距甚大。
不想拍「帶有拳擊元素」的其他電影
《倒數回擊》的劇本從 2020 年開始醞釀,歷經多次調整及推翻才變成現在的版本,仍由編劇林珮瑜主創,洪子烜則參與討論及修改台詞,他們皆有不想讓作品變成「帶有拳擊元素的其他電影」之共識,試圖讓電影就是拳擊電影,劇情也因此得儘量貼著拳擊手本身。
編劇過程中,修正主要是針對刪減支線,例如女主角佳陽原有戀愛支線,最後決定刪除,將重點回歸到她與教練身上:「原本劇本的都會感較強,和現在差很多,有佳陽是因為戀愛、甚至婚姻等原因,放棄拳擊的版本,但我自己希望拳擊這件事本身能被強調,不想借題發揮、把拳擊當工具使用,才冒出『黑拳』的設定,希望她沒打拳的原因仍與拳擊有關。」
關於黑拳的田調,洪子烜私底下請教曾自強教練,並觀看真實的黑拳比賽影片,教練表示臺灣的確存在類似狀況,對拳手來說,打黑拳是種快速獲得收入的方式,雖然危險性較高。然而黑拳多半涉及賭博、賭博則牽扯到黑道,為了防止警察臥底進入或有心人士舉發,沒有相關人脈的一般民眾通常難以進入現場。洪子烜也安排場景儘量依照真實情況進行設計,不過為了演員安全,片中仍讓他們戴著拳擊手套,而真實黑拳為了追求更刺激、更暴力,常常是不戴手套打的。
先是拳手/教練,再是女拳手/女教練
影史中不乏以女性拳手為主角的經典,例如讓希拉蕊史旺二度獲得奧斯卡影后的《登峰造極》(Million Dollar Baby,2004),或三宅唱執導、以聽障拳手小笠原惠子為角色原型的《惠子不能輸》(Small, Slow but Steady,2022),但這些電影多半仍會安排男性教練來協助主角適應重視速度、力量、耐痛等陽剛特質的拳擊場域,而現實中,近年於國際比賽屢屢奪牌的臺灣女將們,教練也幾乎都是男性。
談起劇本「女教練」的設定,洪子烜認為,儘管傳統的男女教練訓練方法可能都是打、罵、不近人情地把選手操到累翻,但同性與異性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定有差異,例如片中一場大段爭執戲,若將教練換成中年男子,對於清楚表達自身情感或許就會有很大的障礙,相較起來,同性之間能更快理解彼此,進而將劇情帶往和解、再次走上積極訓練的路途。
不過,洪子烜並沒有藉此片翻轉性別印象的企圖,甚至想稍微將性別抽開來看,角色就只是拳擊手和教練,而不是「女」拳擊手和「女」教練,他先建構角色的職業及個性,再順著角色,考慮性別可能造成的影響。
難企及的「運動員狀態」
談到温貞菱與丁寧這對化學反映極佳的選角,洪子烜坦言全片拍攝時間只有短短 15 天,團隊自知資金和規模皆有所限制,不可能像好萊塢作品花一年時間讓演員慢慢練拳,必須找本身協調性就很好、有運動習慣的演員。温貞菱和丁寧都是非常喜歡運動、對運動有熱情的演員,表演能力也都很好,因此不用花太多前期訓練時間,能更快讓整齣戲上軌道,再加上兩人原本私底下就很熟,相處自然、沒有隔閡,她們開拍前甚至正在一起排練故事工廠的舞台劇《四姊妹》,可省去建立默契時間,很早就確定找她們出演。
「運動員角色最難演的就是『運動員的狀態』,演員的體態及氣場,放到畫面中,一看就知道有沒有運動習慣,要能逼近這種真實,演員準備上就不可避免地需要瘋狂、大量的訓練。」洪子烜憶起温貞菱嚴格的自我要求,是到會做超過雙倍建議量的程度:「她得想辦法折磨自己,直到看起來有運動員的狀態出現。」
雖然温貞菱已經達到超乎團隊預期的狀態,但最後一場在場上跟真正拳擊手對打時,現場仍看得出差別,畢竟訓練幾個月和訓練 10 幾年的功力不可能相提並論,這時便需要用影像拍攝技巧為其增色:「演員也希望自己看起來像真的拳擊手,而不是做一些很大很帥的動作,電影裡的『真實性』需要時間去累積,時間多寡則與預算有關,我們已在限制中 push 到最真實的極限了。」
金字塔頂端之下的「前閃」
「前閃」,顧名思義為「向前閃躲」,這個拳擊招數在片中多次被強調,似乎成為體現出整部電影的精神,前閃違反一般人閃躲時往後的身體直覺:「這個概念對我來說蠻有意思,我們向前面對事件,反而能逃過事件對自己的衝擊,不論是佳陽打黑拳而放棄拳擊、或麗月把學員弄傷而封閉心房,『前閃』都是蠻貼切的隱喻,能為她們帶來啟示,因此把它做成訓練的主題。」但洪子烜強調,前閃不是向前挨打,而是向前閃躲,並且前閃成功後,是很有機會反擊的,但相對來說風險也較高。
另外,田調時也發現,拳擊招式會隨時間流行不同風格,不同教練也有不同習慣的打法及流派,而現在真的比較少選手會使用前閃,洪子烜遂將這個發現納入劇本中。
電影最後,佳陽對上奧運銅牌選手時說道:「我知道我不會贏,但也沒想過要輸」刻畫出她不以贏為目標導向、而是真正喜歡拳擊的性格,在一般運動電影中較少見,本片也有意識地避開奇蹟式獲勝等熱血套路,對此設計,洪子烜表示:「不管在真實世界或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只看到最後站上金字塔頂端的人,但在頂端之下,有很多像佳陽這樣的人,在很前面就輸掉了,那對這些人來說,他們參與運動並執著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感到好奇,並想藉由電影傳達的。」藉此角度,也能將焦點更回到拳擊本身──如果不是為了拿冠軍,拳擊才對主角顯得重要、她才憧憬拳擊,那她就是真心熱愛這項運動,以純粹之心擁抱喜愛的事物。
在臺灣,堅持拍動作片
儘管洪子烜是後來才接手執導《倒數回擊》,並非故事的原創者,但片中為協助父親還賭債打黑拳而淡出體壇的徐佳陽,與《狂徒》因暴力事件終止職籃生涯的廖文睿,兩者之間似乎存在同為「體制外」墮落運動員的相似性。談到這個巧合,洪子烜認為運動是職涯活躍時間特別短暫的少數職業之一,只要在短短 10 年之間出了一個差錯,職涯就可能毀滅:「很多職業不是這樣,或許到 50、60 歲還有發展、轉圜空間,但運動員基本上 30 歲之後就定調了,不管是廖文睿打架、徐佳陽打黑拳,或職棒選手簽賭,都會直接斷送運動員生涯,那種衝擊性很大,在瞬間把你這一生唯一專精的技能拔除,我喜歡這樣的衝擊性,對角色也會是個有趣的切入點。」
洪子烜創作不喜歡做預設,但事後回顧作品,他發現自己的確特別喜歡處於人生低谷、充滿挫敗感的失敗者角色,甚至連預計明年推出、尚在後製階段的新片《96分鐘》主角也有一點這種傾向,只是沒那麼魯蛇。
最後,談起臺灣影壇的動作片處境,儘管「動作指導」這個職位愈來愈活躍且被重視,但臺灣的商業片,卻仍很少能明確被歸類為動作片的例子,洪子烜承認,動作片是最麻煩的類型之一,花錢又花時間,需要比其他類型更多資源,而在臺灣,動作片還沒被業界認可是能穩定賺錢的類型,比起較有賣座前例及公式可依循的鬼片、青春愛情與黑幫片等,籌資上的確比較辛苦。
「但我手上開的所有案子都是犯罪動作類型,而且我還喜歡走短時間內營造緊張感的型態,所以開發週期都拉特別長,甚至可用別人的倍數來計算。」關於臺灣電影盛行且近年來時不時被詬病的「溫情主義」,洪子烜的經驗是,就算籌拍動作片,還是會被資方詢問能否加入溫情及愛情元素,而他觀察國外業界案例發現,他們較注重「高概念」特不特別,如果概念很有創意,即使題材偏小眾,也能吸引投資:「但臺灣的氣氛好像是,有創意等於沒看過、沒拍過,就不敢做。」
儘管《周處除三害》(2023)去年取得亮眼的全球票房,開始吸引一些製作方的興趣,但目前而言,籌備動作片仍是件難事,明年即將推出的《96分鐘》,劇本比《狂徒》更早完成,前後卻弄了八年。除了《96分鐘》之外,洪子烜手上還有一個劫獄題材的案子,也是從 2018 年籌備到現在:「在臺灣好像不管拍什麼,都容易成為第一個做這件事的人,當第一個雖然很酷,但會面臨前人都沒做過的迷惘及不確定。」■
.封面照片:《倒數回擊》導演洪子烜;攝影/古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