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北影】跨國合製下,地方議題、全球思潮、大師承繼的交集場:評 2023 年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

739
2023-07-07
  • 王振愷

每年的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作為臺灣唯一面向國際的長片競賽,可說是國內影視圈最直接與國外新銳導演交流的重要時刻。伴隨全球疫情和緩、各國邊境解封,今年可以看見許多國際影人特地飛抵臺北,來到影展現場並踴躍出席映後座談,逐漸回歸疫情前熟悉的影節模式。
 
重新翻開官方「國際新導演競賽」的簡章主旨提及:「期望藉由國際競賽與交流,發掘與鼓勵新導演的影像創作力,刺激台灣年輕創作者,並讓在地觀眾認識優秀的新銳創作者。」因此,這項競賽對我來說更大的意義是,給予國內新銳影視工作者面向國際影壇趨勢的接軌、同世代國際影人的較勁。不管在作品形式與內容上,還包括產製面向上的借鏡,新導演如何有意識與有策略地尋求資金完成人生第一部長片,甚至進一步踏上國際影壇都能在此找到一些參考。
 
本文為筆者有幸擔任本屆「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評審、觀看 12 部入圍長片後的觀察思考,並結合文本分析通論今年入圍的精彩作品,最後點示出這場新銳競爭場中臺灣電影代表的優與劣。
 
從地方出發,入圍作品出品國的多樣性
 
首先,我必須高度肯定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初選團隊在入圍名單上的選片策略。光在主要出品國上就具高度多樣性,從來自 97 國、545 件報名脫穎而出的入圍作品分別來自:東亞地區的日本(《呼叫愛美子》(Amiko))、馬來西亞(《虎紋少女》(Tiger Stripes))、臺灣(《默殺》(A Place Called Silence)、《黑的教育》(Bad Education))佔四部;中東與北非地區的葉門(《腹荷》(The Burdened))、摩洛哥(《我要人生金包銀》(The Damned Don't Cry))、突尼西亞(《無花果樹下》(Under the Fig Trees))佔三部;美洲地區的加拿大(《思念是一種塗鴉》(The Maiden))、巴拿馬(《姊妹夏日絮語》(Sister & Sister))佔兩部;歐陸地區的烏克蘭(《以父子之名》(Pamfir))、斯洛伐克(《我是被害者》(Victim))、德國(《禁羈綺想》(Piaffe))佔三部。

 


(圖/《禁羈綺想》劇照;2023 台北電影節提供)

 
從中能發現這些作品並非來自過去熟悉藝術片的中心出產國,相對於東亞的韓國、東南亞的泰國、中東的伊朗,再到西方的美國與法國。在非中心的地緣背景下,這次入圍作品的故事多數取材自新導演的原鄉,從「地方」(local)出發進行長期縝密的田野調查,加深了劇本的人文厚度與獨特觀點,也在封閉的世界裡建構出較能掌握的場面調度。
 
其中,獲得最佳影片的《無花果樹下》可說是上乘之作,來自艾莉吉.舍希利 (Erige Sehiri)這位長期深耕紀錄片女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光是第一顆鏡頭就採取巴比松畫派(École de Barbizon)的逆光畫風,進行破曉時分農人開工的精細構圖。全片以一天的勞動日常作為線性敘事,在素人群戲且多為特寫近鏡頭中交織出愛情、親情,還有勞雇等多重關係的辯證。當中還目睹到職場 PUA(Pick Up Artist)的現場,展現出女性勞動者對於男性資方的抵抗,也以無花果的脆弱和被支配狀態比喻中東農工接駁超載的長期問題,優美的風景裡帶著哀愁與社會觀察。
 
跨國合製下,以地方議題緊扣全球當代思潮的交集

 
用跨國資金講述地方的故事已成新導演創作趨勢,「越在地、越國際」從來不是口號。即使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出發,但這些新導演仍貼合目前全球共同關注的人文議題與當代思潮,如過去被現代性潛藏的神秘主義釋放、人類世下人與自然關係的反思、社群網路裡回教女性的意識抬頭、地區型戰爭的時事探討等,都讓從在地觀點出發的作品具有普世價值。就現實層面來看,這不僅容易在國際影壇被認證與流通,也包括在前期創投、尋求資金上的加分。
 
這次入圍作品就有高達七部是取得兩個國家以上的資金拍攝,《虎紋少女》更高達八國合製。來自馬來西亞的主創團隊在映後就特別提及,疫情期間多國的後製團隊包括臺灣都採線上討論模式進行,可以預示疫情後跨地域的合製與資金流通將更為普遍。
 
如果以「地方故事、跨國資金」這個角度切入,我認為《無花果樹下》、評審團特別獎《腹荷》、《我要人生金包銀》與《虎紋少女》可以共同參照討論,四部影片都有高達三國以上資金挹注,其中《腹荷》配樂為大師陳明章、《虎紋少女》的製片與後端團隊部分來自臺灣。另一個共通點在於,導演們共同關注到回教世界裡當代女性的樣貌,她們身處在更為自由且具性別意識的社會環境中。影片中也都不約而同地呈現,女主角們透過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上進行身體的展演,她們不再被頭巾束縛、被父權壓制,自信地展現主體意志。
 
「國際新導演競賽」三大關鍵字:女性、移民與成長
 
女性電影可說是這次入圍作品的大宗,而且呈現的樣貌也相當多元。除了前述四部關注回教世界的當代女性浮世繪,獲得「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的《呼叫愛美子》與唯一具實驗片類型的《禁羈綺想》,對我來說是這次評審過程的兩大驚喜!

 


(圖/《呼叫愛美子》劇照;2023 台北電影節提供)

 
前者細膩刻畫女孩愛美子的童年經歷,素人演員大沢一菜(Kana Osawa)不著痕跡的天才演技宛如當年《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Nobody knows,2004)的柳樂優彌(Yagira Yuya)。在她的身上映照出日本小家庭與教育體制的疏離感,清新的表面下潛藏著不同層次的成長暴力,觀眾很容易找到投射,共感著女孩的喜怒哀樂及孤寂感。當中還混雜著喜劇、鬼片、歌舞等類型元素,可以看見導演森井勇佑(Morii Yusuke)過去長期作為副導的紮實基礎功。
 
後者延伸自安.歐倫(Ann Oren)短片《迷幻擬音師》(Passage,2020),以擬音師(foley artist)作為角色原型進行超現實的奇想,跳脫如《鈦》(Titane,2021)與《虎紋少女》等近年影壇常見以肉體恐怖(body horror)包裹女性成長類型的路線。此片架構在極為寫實的場景中,進行相當前衛的跨物種(Cross-Species)、跨性別(Transgender)的辯證,並援引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Eadweard James Muybridge)《飛馳中的薩利》的跑馬即時攝影、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的影像裝置等媒介考古,更特別的是運用 16mm 膠捲拍攝呈現出既古又新的後現代氛圍,在眾多入圍影片中是個難以忽視的獨特存在。
 
延續對於烏俄戰爭的關注,台北電影節去年就即時規劃「電影萬物論:聚焦烏克蘭」單元。今年入圍「國際新導演競賽」的《以父子之名》與《我是被害者》不約而同地聚焦烏克蘭移民的處境上,從一個家庭的視角擴大到歐陸集體的社會情境:前者以黑幫片類型包裹邊境偷渡客犯罪的背後成因、後者則聚焦移民母親所面臨到複雜的人性與社會難題,兩部片最終都以子女之愛提升到「反戰」的政治隱喻。在此我也必須向這些身處緊張局勢底下,仍勇敢創作與拍攝的創作者給予最高敬意,電影更成為他們對外部世界發聲最直接的管道!
 
不同於戰火頻繁的東歐與中東地區,這次入圍的《思念是一種塗鴉》與《姐妹夏日絮語》來自相對安定的美洲地區,這兩部片也確實呈現出閒散、安逸的氛圍。同樣都以成長電影作為基底,能看見美國 YA(Young Adult Movie)片種的影子,卻都走向如呢喃核(Mumblecore)般的家庭電影氛圍、敘事薄弱、壓抑情感的路線,捕捉日常的細微、映照出青少年的內在世界。這樣的影像風格值得與近期出現的《日麗》(Aftersun,2022),或是台北電影節另一個單元「未來之光:加拿大」交互參照與討論,值得持續追蹤這批在美洲逐漸凝聚成的一股新勢力。
 
兩部臺灣商業片置放在「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優與劣
 
這次評審看片過程,最大的感慨還是要回到台灣電影本身,這次入圍的兩部國片分別為最終獲得觀眾票選獎的《默殺》,以及柯震東演而優則導、改編九把刀短篇的首部作品《黑的教育》。前者我認為可以與近期《罪後真相》(2022)的出現一併討論,它們都為臺灣製作團隊採跨國資金挹注的大成本製作,挑戰華語片較為弱勢的懸疑推理片種,在執行度上都相當成熟;後者與九把刀共用同一組主創團隊,混雜著黑幫與成長類型,但能看見柯震東走出自己的路,聚焦在一個夜晚的經歷,深刻挖掘角色們的內心黑暗面,最大的驚喜就是蔡凡熙、宋柏緯、朱軒洋三位演員平分秋色、多層次的精湛演技。

 


(圖/《黑的教育》劇照;2023 台北電影節提供)

 
與去年選擇《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2021)與《小藍》(Little Blue,2022)不同,很明顯上述兩部入圍片都偏向商業路線。這樣的選擇確實反映出近年來台北電影獎,或是整個臺灣電影產業都在鼓勵的片種,能期待未來臺灣電影在商業與類型電影的建構上,體質將更加健全、穩固。
 
不過以形式來看,這兩部入圍國片放在今年「國際新導演競賽」的競爭平台上,我認為稍嫌吃虧,雖然很容易在觀眾票選上獲得斬獲。綜觀來看,其他作品仍以藝術電影與獨立製片路線為主,而且它們都繼承著各區域大師的風格遺贈。我能在《無花果樹下》看見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的自然詩意、《虎紋少女》有著阿比查邦(Aphichatphong Wirasetthakun)神秘與寫實的兼容並蓄、《腹荷》裡有法哈蒂(Asghar Farhadi)對於家庭倫理與神性上的複雜辯證、《呼叫愛美子》帶有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清新下潛藏的社會暴力等。
 
大師的痕跡常見於新導演作品上,這當然也是在國際影壇的競逐場上,或是在創投會議尋求跨國資金上能被快速標記的方式。我期待後續臺灣新銳也能奠基在華語片大師的風格之上,進行更為勇敢地突破,並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線,或是如加拿大新銳集結成一股影壇新勢力,以團體戰的方式重回國際影壇!

.封面照片:《無花果樹下》劇照;2023 台北電影節提供

王振愷

長期從事電影、當代藝術與南方藝文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著有《大井頭放電影》、《大井頭畫海報》、《光源下放電影》;當代影像策展「赤崁當代記」、「觀光記」;電影文物策展「菲林轉生術」、「電影.有樂櫃」等。聯絡信箱:jkwangar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