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看似童趣,卻充滿日常哲學的大人味動畫──專訪日本動畫導演山村浩二

721
2022-10-06
  • 採訪
    陳沛妤
  • 陳沛妤

編按:2022 年,日本獨立動畫導演山村浩二獲邀為臺中國際動畫影展(TIAF)焦點影人,不僅選映榮獲  2022 安錫國際動畫影展另類長片大獎的首部長片《北國奇遇記》(Dozens of Norths,2021),也放映山村浩二九部精采的短片作品。本期《放映週報》專訪親自來到臺中的山村浩二導演,請他分享自己的藝術養分,還有對獨立動畫製作的理解與期盼。

※※

談起動畫對生命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感動,來自山村浩二於 10 歲時第一次接觸到動畫的經驗,他感到非常神奇,對於畫能「動」這件事,充滿好奇。日本在 1970 年代,開始有雜誌介紹動畫,許多技術與創作資訊因此慢慢流通,1978 年,電腦技術仍不普遍,山村浩二嘗試以家用 8mm 相機,一格一格拍攝、製作動畫短片,開啟他的創作之路。

創作養分 與藝術史的改編

大學就讀美術相關科系的山村浩二,最初在透明膠片上,使用水彩類的媒材來手繪作品,後來的動態動畫技術,則完全是自學而成。縱使在實驗過程中不斷失敗,他仍然不停嘗試,直到現在,3D 技術的出現已經讓動畫創作較為便利,他卻發現在紙上繪圖仍然更能夠將想法精準地表現出來。

1970 年代後期,山村浩二開始從透明膠片改為使用紙張來製作動畫。自小受到加拿大、俄羅斯的抽象繪畫作品影響,一開始就不打算朝商業動畫發展,且他做動畫的目的,以及想說的內容,本來就與商業動畫不同,他的畫風也刻意呈現比較抽象的感覺。回顧自身的藝術涵養,約莫在高中開始受到抽象繪畫的啟發,當年老師會在課堂上讓學生瞭解歐洲的美術文化,並經常播放短片動畫,主要以加拿大的短片動畫居多。平日在家,山村浩二經常閱讀百科全書,特別對於美術科目有興趣,經常研讀美術相關的文化與資訊,同時也看很多漫畫,當年曾立志要當漫畫家,經常在漫畫中學到美術知識與歷史。例如,山村浩二曾讀過藤子不二雄的短篇漫畫《馬格利特之石》,故事來自漫畫家在二手書店發現一本與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有關的書籍,看完之後,便決定畫一篇短篇漫畫。

大學時期,山村浩二開始受到電視台的邀請,讓他有機會嘗試技法跟想法,在 90 年代,便曾經為了小朋友繪畫很多不同的作品。之後,山村浩二開始思考製作讓成人也能瞭解的動畫,便製作出之後廣為人知、並入圍 2003 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的《頭山》(Mt. Head,2002),他在作品中畫了很多動物,想挑戰除了人之外的題材。《頭山》的靈感來自他在很小的時候,讀過的一個落語段子,故事內容相當吸引他,進而決定改編。往後,山村浩二便漸漸以改編不同的文本來當作動畫創作的劇本素材。


(圖/《夢畫》劇照;2022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提供)

舉例來說,《夢畫》(Dreams into Drawing,2019)參考自 200 多年前的浮世繪,那些畫中人物讓山村浩二覺得相當可愛,思考到漫畫與動畫都是自古以來就延續下來的,他認為,浮世繪就是漫畫最原創的開始,促使他想漸漸將之改編成動畫。製作這件作品時,畢竟是以「做夢」為題材,他認為,浮世繪描述夢境與現在是很不一樣的感覺,繪畫或是夢境的紀錄,從古時一直變化至今,跟現代的日本人的表達方式完全不一樣。對他來說,希望可以透過創作,更瞭解古老的日本文化,特別是在製作過程中,一邊研究過去的歷史,一邊創作當今的動畫作品。談及浮世繪,是以卷軸的視覺動線,來呈現故事的敘事發展,用靜態繪畫來記錄動作或劇情軸線,比方說從左一路閱讀到右,就可以欣賞完一篇故事。如何將紙本敘事,轉換成動態的影像敘事,成為最重要的創作轉折。事實上,他曾以浮世繪的卷軸概念製作作品《北極熊 熊無聊》(Polar Bear Bears Boredom,2021),在創作過程中,先將許多張畫好的作品連接在一起,再使用相機從左到右連續拍攝,來呈現動畫感的動態效果,也像是透過動畫,欣賞一幅獨特的卷軸作品,就像閱讀浮世繪卷軸緩緩地從左到右,產生連貫性的效果。

此外,他也經常改編西方的文本作為自己的創作,例如《卡夫卡:鄉村醫生》(Franz Kafka’s A Country Doctor,2007)、《邁布里奇的繩子》(Muybridge’s Strings,2011)與《怪物學抄》(Notes on Monstropedia,2016)等。山村浩二表示,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改編理由,純粹被十九世紀末的歐洲文化所吸引,也會參考當時的作曲家,因為喜愛,才決定要改編這些故事。如果要進一步比較現代的歐洲文化,山村浩二則認為,現代文化較沒有吸引力,反而是對 100 年前感受到較為真實的情感流露,進而產生改編動力。

由於自身喜歡動畫,山村浩二對映像本身相當有興趣,促使他製作《邁布里奇的繩子》,講述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James Muybridge)在拍電影之前是一位攝影家,他如何把東西做成如同映像/映畫/電影一般的呈現,令山村浩二相當好奇。對他來說,這就像是動畫的根源,因此特別選定這位導演的故事來製作。片中,主角愛德華殺妻的動作,是因為妻子外遇,也可能是因為兩人年紀差距過大,而拍電影的動作叫 shoot,開槍的動作也叫做s hoot,作為一個比較隱晦的寓意。不僅如此,片中的左輪手槍,類似簡諧運動,在山村浩二看來,平常拍電影也是一種簡諧運動,使畫面流動。這些隱藏在動畫中,看似與攝影無關的圖像,都是導演刻意透過不同物件,來進行圖像語彙轉化的美學。


(圖/《邁布里奇的繩子》劇照;2022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提供)

將靜態圖像 化為如夢般的流動幻境

除了對電影史的熱愛之外,山村浩二年輕的時候會看手塚治虫、柘植義春、白土三平或歷史相關的漫畫。對他而言,比起漫畫平面的動作表達方式,能讓人物動起來的動畫相對有趣,也是他創作的出發點。創作過程中,山村浩二會參考漫畫猶如分鏡表的方式來表達故事的連續性,並思考如何使用像電影一樣的敘事方式,來呈現他的繪畫。對山村浩二而言,動畫需要很多的技術能力,也正是這種沒有邊界的技術探索,讓動畫本身變成一種獨特的存在價值。不斷力求在動畫表現方式開啟更多突破的他,最近更開始嘗試製作 VR,因而在創作過程中試著導入一些 3D 的特效動畫。山村浩二作品都是以手繪進行,最近開始試著與動畫師合作,從 2D 變成 3D,挑戰虛擬實境在 3D 動畫上的結合實驗。

現階段的他,最喜歡看電影與閱讀書籍,每日會看至少一到兩部片,電影類型並沒有特別限制,無論是電影史的經典,或是當代的新片都會關注,相較於看日本片,他會看更多美國或是歐洲的電影,亞洲電影也會欣賞,無論是什麼樣的類型的電影都想看看,也成為他日常生活中擷取創作靈感的來源。

山村浩二的每一部創作,都是他生命中的不同切面,但若用平行線的角度來看,作品本身有自己的連貫性,卻不是時間線性,而是針對不同的生命經驗的邏輯來製作。特別是最新長片《北國奇遇記》中,與其說故事中有一個世界觀,不如說是他將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一些小事,化做微小的靈感,再用動畫的方式實際呈現出來。一個人可能平常看到某個物件的尺寸很小,但是在動畫世界中,則轉化為不同大小被呈現,讓觀眾在看的時候產生顛覆印象的感覺,而這些物件,單純只是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事物而已。


(圖/《北國奇遇記》劇照;2022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提供)

許多人好奇,導演為何將人的器官與身體拆散在畫面中,有時候是故事的場景,許多眼睛、臉、手等身體部位,都變成像是立體雕塑的感覺。事實上,山村浩二認為,自己在創作過程中並未特別思考原因,純粹想呈現他的喜好,將正常人覺得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或物件,拆解開來,變成不一樣的東西或是形狀,並期待這種方式會給觀眾留深刻的衝擊。

《北國奇遇記》在創作時並沒有特別參考範本或藝術風格,不過,導演一直以來都喜歡中古世紀的藝術家,依然潛移默化他的創作發想,不自覺地將作品元素應用在他的創作中。其中,馬格利特是他較為喜愛的藝術家,在他的畫作中,有一位固定的男主角,永遠都是呈現一樣的表情,卻一直在不同的場合重複出現,這對山村浩二來說,就像在作夢,與現實生活是不一樣的感覺,因而對這種獨一無二的創作手法所吸引。而作品《北國奇遇記》在文字的應用上相當特殊,將文字融入繪畫之餘,也加入倒數時間條,他認為,每個人在唸文字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讓大家知道文字多久之後會消失,是很重要的提示。其實早在另一件作品《薩蒂的遊行》(Satie's "Parade",2016)中,山村浩二也使用過圖像文字,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將不同的次元串連在一起,是導演想要交給觀眾思考的觀影體驗。

對日本動畫藝術的觀察 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東京藝術大學任教已經 15 年的山村浩二,期間見證許多世代交替,對現代年輕人的未來發展有許多感觸,特別是那些他指導過,現在已經 30 來歲出頭的導演或藝術家們,目前在業界都相當活躍。對比自己用比較抽象的動畫製作模式,且採相較於主流動畫產業更難被接納的獨立製片,一路走來相當辛苦。如今數位時代,網路發達,人的創造力與想法因為受到資訊的刺激而更加多元豐富,即便再辛苦,山村浩二認為好的機會越來越多,也更容易被看見,期許自己的創作,能在未來的影像世界中殺出一條血路,也鼓勵獨立製作的動畫導演要繼續堅持下去。

.封面照片:《頭山》劇照;2022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提供

陳沛妤

現為獨立藝文工作者,觸及藝評、攝影、藝術行政等相關執掌,興趣廣泛海納科技藝術、影像藝術、萬物有靈、動植物與人的關係等,希望可藉此探索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的未知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