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知止而神欲行——台灣武俠片的幾條脈絡

708
2022-02-22
  • 蒲鋒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正在舉辦「島嶼江湖—武俠在台灣」的特展,選映了27部台灣武俠片,對認識台灣武俠片很有意義。我曾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工作,很了解辦影展會遇到很多限制,包括能否找到適合放映的拷貝,版權持有者是否願意釋出放映版權,收多少版權費等,都令策展人無法達致一個心目中理想的放映片目。我在過去研究武俠片時,曾經見過一些重要台灣武俠片,這次都不見選映,自然明白當中很多客觀因素使然。但難免感到可惜,這裡介紹其中幾部重要作品,並由此帶出台灣武俠片一些獨特的特色和風格。

我相信對策展人而言,最可惜的是未能放映江冰涵(郭南宏與辛奇合用的藝名)執導的《鬼見愁》(1970)。1960-1970年代,台港武俠片兩個最有名的原創角色,一個是「獨臂刀」,另一個就是「鬼見愁」。《鬼見愁》香港首映時票房超過130多萬,是該年香港華語片第四名,比起邵氏的不少武俠片尤有過之。以一家獨立公司的出品言,那是非常了不起的票房佳績。它引發了一大批仿作。除了江冰涵的正式續集《百忍道場》(1971),還有劍龍(洪信德)執導的《盲女決鬥鬼見愁》(1970)、《鬼見愁決鬥鬼見愁》(1971)、《黑劍鬼驚天》(1971),傅清華執導的《鬼見愁決鬥獨臂刀》(1971)等。最特別的是劍龍為聯邦公司執導的《武林龍虎鬥》(1971),把「一代劍王」蔡穎傑和「鬼見愁」肇慕天來一次「集匯」(Crossover),一決雌雄。「島嶼江湖」選映了《武林龍虎鬥》,相信已考慮到鬼見愁在台灣武俠片的重要地位,但《武》片的歷史重要性到底比不上原片。

 vspace=

《鬼見愁》的特點是它是反派來命名的。由易原演的鬼見愁,兩條濃眉,托在肩上的劍,形象相當強勢。更獨特的是他沒有作奸犯科,只是想找高手挑戰,印證自己。他找到「武林至尊」孟亭山(馬驥飾),在公平比試中擊敗他,結果惹來孟的百忍道場弟子不斷要殺他報仇。他對很多來報仇的弟子,都用一種睥睨的眼神看著,不出劍,甚至對交戰毫無興趣。但到出手時卻所向披靡,這樣一個氣派極大,傲視一切的絕世好手,雖是影片中的反派,卻異常有性格魅力。江冰涵在打鬥設計上也有其用心處。孟亭山被人圍攻,用叠影配合加速的剪輯把緊張氣氛推向高峰,然後孟的眼睛特寫,見到兩個敵人在瞳孔內向前進,跟著接全景他圓揮一劍便把圍攻的敵人悉數殺死,是相當創新的電影呈現手段。此外,像巫敏雄演的二弟子斷臂,特寫下的斷臂手掌還有一下動作,也是很細緻而刺激的視覺效果。《鬼見愁》在當時的武俠片中能脫穎而出賣座,有其道理。

影片還有值得深入討論的地方。相對於鬼見愁總是單獨挑戰對手,百忍道場的門人,為報師仇完全不擇手段,沒不講甚麼公平較技的原則。在鬼見愁手無寸鐵時暗算他,在路上偷襲,在酒樓內圍攻。結局時,武功最高的四名弟子聯手圍攻他,依然不敵。然後已練成絕技的弟子關劍(江彬飾)趕來出手,與鬼決一對一決戰,一落下風,眾人又聯手夾擊,其中一人鎖著鬼的劍,由關劍把鬼擊殺。百忍道場之所以可以這樣理直氣壯的不斷圍攻鬼見愁,是因為孟亭山說鬼用的是「邪劍,邪心邪道。」其他幾個重要的老角如鬼的師父也宣稱鬼是大魔頭。但從行為作對比,孟亭山被人圍攻時,也是把對方誅殺殆盡,毫不留手。鬼見愁殺人如麻,但除了與孟的決戰,其他全是應戰,他還劍下留情,百忍道場幾個較強的門人被敗都沒有殺死。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正邪看法。孟亭山及百忍道場的弟子,擁有一種自然的正統地位,相信自己比鬼見愁道德優越,於是用任何手段對付他都是正當的。鬼見愁唯一的罪行其實是用自己的實力挑戰了用道德權威遮掩下的虛弱力量。也因為如此,後來的各種鬼見愁續作仿作,都把他的「罪行」加多,令他更似一個反派。《鬼見愁》可以見到一種獨特的文化心態,那是面對強調不斷進步應付挑戰的現代世界,通過道德化的否定而抗拒適應的保守態度。古龍的武俠小說,像《多情劍客無情劍》或《圓月彎刀》,專門寫堂皇的正派高手背後見不到人的腐敗墮落,正好像是對其批評和對話。香港的美亞公司曾出版《鬼見愁》的DVD,或許版權仍在它手上。但DVD的畫面比例是4比3而不是寛銀幕,應該不是原片的比例。假如《鬼見愁》已沒有原來的拷貝,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vspace=

潘壘的《天下第一劍》(1968)和《劍》(1971)在票房比起賣座的《鬼見愁》有一定差距,但是潘壘對武俠有他自己一套獨特的看法,這兩部影片自成一格而又有著很豐富的蘊藉,都是台灣武俠片的珍品。《天下第一劍》是邵氏兄弟公司出品,但全片在台灣拍攝,幕前演出都是台灣演員,像主角魯平(即奇峰)、祝菁、高風(即高鳴)都曾演過台語片。影片述已有「天下第一劍」之譽的「南劍」丁夢豪(魯平飾),因經怪老頭收伏及鍛練,由殺人從不手軟變成一個珍惜別人生命的劍手。儘管如此,他仍不斷受人挑戰,往往還是逼於無奈殺人,內心很痛苦。於是改名換姓到柳家莊做個石工。結果柳家莊被土匪攻擊,丁的仇家找上門,齊名的「北劍」邱一星(高風飾)來挑戰,令到丁夢豪還是無法退出江湖,殺戳依然。最後只好在與邱一星決鬥後裝著同時死去,以重過新生。

郭南宏的《一代劍王》的結局已有主角與對手作「天下第一劍」之爭的對決。但是潘壘的《天下第一劍》把這個情節發展為一個成熟的模式:無數劍客嚮往「天下第一劍」的地位,不斷向當世的天下第一劍挑戰。「天下第一劍」縱然厭倦了不斷的殺戳,仍然無法逃避。他深深明白到「天下第一劍」這個美譽其實是一種咒詛,必然要無盡止地取他人性命,直到有天死於別人劍下。這個模式在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主演的西部片《霸王血債》(The Gunfighter, 1950)最初出現,主角自然是西部槍手而不是劍手。《天下第一劍》中,丁夢豪遇到金劍幫少幫主挑戰,見他只有18歲,不忍殺他一場,與《霸王血債》的開場尤其相似。《天》片劇情另有發展,並非原封不動地抄襲。潘壘建立的「天下第一劍」模式,在後來的台灣及香港武俠創作中多番出現,而且往往都是佳作。像古龍的小說《三少爺的劍》及其改編電影,邱剛健編劇、華山導演的《殺絕》(1978),張玲主演、陳明華導演的《決鬥者的生命》(1978)、譚家明的《名劍》(1980),都是這個模式的變奏。

除了立意開創了武俠新模式,《天下第一劍》對人物的處理也有很多優點。例如丁的挑戰者「北劍」邱一星,雖與主角敵對,卻不是反派。他不知丁的身份時,見他被人鞭打不還手,會拔刀相助。有人捉了柳家莊主女兒要脅丁,邱也代為解決,是個相當磊落的漢子。但他還是為了要分出誰是天下第一劍而堅持與丁作生死決。武俠片的劇情核心是鋤奸,但很多武俠片就是簡單的把角色分成忠奸兩個陣營,奸角盲目地做壞事,不考慮利弊,不審時度勢;忠角為除奸人則可以不擇手段,為所欲為,導致人物刻板,劇情寡味,甚至情理不通,價值混淆。《天下第一劍》的角色行為都依其身份性角各有分寸,劇情發展便不致突兀,這方面比起當時的武俠片(其實也包括文藝片)都優勝得多。《天下第一劍》也有其不足。潘壘的武俠片,優點本不在招式的新奇,打鬥的熱鬧及動作的刺激,但《天下第一劍》的一些打鬥場面,特別是祝家莊主父女被仇人圍攻,丁夢豪現出真身一段,在拍攝時顯現鏡頭不足,在剪接時補救也難以完全掩飾。

無標題

潘壘的《劍》是更上層樓之作。背景是戰國時代,王羽飾演晉國大將軍的後人夏侯威,痴於找尋最好的劍。由於忠於故國,本來對滅了晉國的韓王拒不見面,但韓王以名劍「太阿」為餌,他便忘記原則參加韓王安排的比武。其後得知太行山隱者關陀(葛香亭飾)有一把「天下最好的劍」,他便跑出韓境求劍。見誠意打動不了便偷,誰知被關陀打傷,苦練一年劍術,不惜毀掉深愛自己的關陀女兒隱兒,逼關陀決鬥,以決定劍的主人。用今天的說法,這是一部「反武俠」之作。它把武俠片常見主角追求寶劍以完成使命的立意完全相反,講一個劍士為了痴於劍,幹盡不忠不孝,兼負約寒盟的事。更反諷的是結局,夏侯威犧牲了一切得到的這把天下最好的劍,卻不是他心目中的神兵利器,而是一把沒用20年已成廢鐵的劍。這把劍是最好的劍,是因為它20年沒有傷人性命。這樣的處理,除了為劇情提供一個合情合理的轉折,也是一個相當好的哲理,為主角夏侯威做成一個很好的醍醐灌頂式頓悟。儘管夏侯威是個罪人,傷害了無數人,影片卻並不呈現他是個壞人。他對劍至誠,為了劍可以禮下於人,謙恭自守,但也可以為了劍殺人背信。潘壘對主角維持中立的處理,不臉譜化成簡單的忠奸黑白,處理得很洽當。

《劍》的優點並不止於劇本()。影片背景是戰國時期,服裝、佈景、道具尤其兵器都有相當考究,整體以古樸為主,做出一個相當厚重的古代氣氛。演員演出也莊重沉實,沒有輕浮誇張的演出。簡樸並不簡陋,王羽起初臉龐白淨,一身白衣,是俗世佳公子。求劍不成回家沉迷練劍,到最後再去取劍時,衣服已變黑,鬚眉不修,眉毛加粗加長至幾乎成一字眉。便是形象化了他的心魔。影片有些電影技法亦很大膽。夏侯威與關陀決鬥時背對背站,待隱兒琴聲一斷開始。夏侯威在前面向鏡頭而關陀在後景背向鏡頭,琴聲未斷而關陀已轉身面向鏡頭一劍偷襲夏侯令他濺血。但鏡頭一轉,關陀依然背對夏侯站著。剛才畫面所見,純屬夏侯心魔。把一些教觀眾驚奇的場景拍出(例如主角被殺)然後再呈現原來不過是幻象,是近年很多電影慣用的手法。但這種手法放在1970年代,卻是非常前衛的。《劍》可歸入那個年代最好的一批武俠片之列。潘壘視之為個人代表作()。我大膽打過比方,《劍》堪稱得上潘壘的《秋決》(1972)。

無標題

《劍》值得重視,除了代表潘壘導演在武俠片的地位,也因為主演的明星王羽。王羽以《獨臂刀》成為香港的大明星。1970-1971年間,王羽由於與邵氏合約未滿而離開,官司輸掉後不能在香港拍戲,遂來台成為台灣演員,極少再演出香港電影。在1970年代,他是台灣武俠片和功夫片的超級巨星,演過相當多武俠片,當中亦有不少突出作品。談台灣武俠片,不宜忽略他的貢獻。

 延伸閱讀
 
674期【焦點影評】

王羽演的台灣武俠片,有一個與人不同的個人特色。許是由於《龍門客棧》極度賣座開了頭,台灣武俠片的煞科(殺青)大戰,最慣常的做法,是主角聯同三、四個重角一起圍攻武功超級的大反派。很多時圍攻還是勝不了,其中一人遂犧牲自己,用身子承擔大反派重擊鎖著他的兵器,再由主角作致命一擊。就以「島嶼江湖」影展選的影片來看,《三鳳震武林》、《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大地飛鷹》、《十萬金山》、《武林龍虎鬥》都是圍攻收場。再隨便舉些例子,像《鬼見愁》、《萬里雄風》(1971)、《黑劍鬼驚天》(1971)、《保鏢》(1976)、《俠士鏢客殺手》(1977)也如此。有時這種慣性處理顯得欠缺思量。好像《武林龍虎鬥》,一代劍王蔡穎傑與鬼見愁肇慕天,兩個代表性的角色集匯一起,很自然是兩個絕頂高手的對決。《武》片中,蔡穎傑也說過肇的劍法不特別強,只是擁有的追魂劍厲害,於是千辛萬苦找了柄足以對抗的太陽劍。但蔡找到劍之後,與肇決鬥,卻是與石淑貞(上官靈鳳飾)三師兄妹一同圍攻,恃多為勝,蔡「一代劍王」的外號頓然像個笑話。王羽的一個特點,容或出於他自恃其巨星身份,也可能是他隨張徹成名,所以一直強調個體英雄主義,絕大多數結局,他都是單對單的對決,甚或以寡敵眾,偶然破例也只是二對一。

單對單以至單對眾的對決,不止是一個人數問題,而是要建立主角完成獨立個體的儀式——一個人義所當為時,便要通過毅力提升自己,有勇氣去克服強敵,體現出個體的意志和價值。這是武俠片其中一個美學核心。就好像我們看網球比賽,誰會想看費德勒或納達爾多找一個幫手來對抗對方的比賽。武俠片只是通過忠奸的定位幫觀眾找到他們認同的對象。古龍是完全理解這個道理的。所以李尋歡不會以鋤奸為由,和阿飛聯手對付兵器譜排名在自己之上的上官金虹,而是「自己打仗自己上」。「島嶼江湖」中的《刺蠻王》,開場時看似卑下的金山戈(唐威飾)一步步擄獲劇中人和觀眾的心的進程,正因為他有堅毅的意志憑一己之力把強敵一個個拔除。我們不必把這種單對單的個體美學絕對化,因為武俠片還有另外的美學價值。王羽以其對個體英雄形象的堅持,增加了台灣武俠片的面相。《劍》中他的表現雖好,但由於是反武俠的主題,反而不能代表他的個人風格。他自導自演的《戰神灘》(1973),戰爭片的橋段,全男性的角色,最後仍是由他與倭寇主將單對單決鬥,打鬥的場面調度也好,很能代表他。除此之外,他還主演過一部奇片《獨臂拳王勇戰楚門九子》(1979),讓自己著名的獨臂拳王角色,把邵氏改編的古龍小說英雄逐一打敗,饒有奇趣。就好像今天大家想看《關公大戰外星人》一樣,而《獨》片也出色過《關》片許多。

無標題

台灣武俠片有一個很獨特的技術成就,就是它出產了三部立體武俠片(),分別為《千刀萬里追》(1977)、《十三女尼》(1977)和《飛渡捲雲山》(1978)。但今天放映舊技術的立體電影可能已不容易,「島嶼江湖」並沒有選映。我當年在戲院看過《千刀萬里追》,其中一幕,方丈和人對打,把袈裟束成像棍子,往觀眾方向刺去,感覺就像要刺到自己,看得出導演張美君掌握到立體電影的刺激效果。我自己最期望的是看《飛渡捲雲山》,這部羅維執導的立體武俠片,由未成名的成龍主演,合演的還有「火雲邪神」梁小龍,相當有紀念價值。

「島嶼江湖」還有個「焦點影人:徐楓」的小專題。這也是個值得談談的話題。比起美國的西部片,日本的鬥劍片,華語武俠片的傳統本來就是以女俠為主,上海、香港、台灣均無分別。1967年後,香港武俠片經過張徹《獨臂刀》的陽剛革命,大為改變。而台灣武俠片則仍然保持很強的女俠傳統,因此台灣特別多女俠明星。與徐楓具有同樣代表性地位的另一位女俠明星是上官靈鳳。自《龍門客棧》成名後,延續到整個1970年代,她都是台灣最知名的武俠女星。「島嶼江湖」也選映了她主演的《龍門客棧》、《一代劍王》、《十萬金山》和《武林龍虎鬥》。由於學了跆拳道和空手道,除了武俠片,她也演了大量功夫片。有趣的是,他既演過諸葛四郎(1978年的《諸葛四郎大鬥雙假面》),又主演過《雲州大儒俠》分支出來的電影《苦海女神龍》(1981)。這兩個代表跨媒介的台灣武俠作品都曾由她主演,由此可見她的重要性。

徐楓和上官靈鳳兩位全面性的女俠代表外,台灣武俠片還有兩位階段性的女俠明星。第一位是張清清。張清清原本演台語文藝片,國語武俠片興起,她成了郭南宏導演的愛將,因演出辛奇導演的《盲女勾魂劍》(1970)而更為有名。說起來,台灣的「女盲俠」淵源特深。盲俠座頭市是日本的創作,首先出現女盲俠的應是邵羅輝導演的台語片《女盲劍客》(1966),由江青霞演女盲俠。其後的香港,樂蒂在《太極門》(1968)飾演的盲女劍客因為盲了反而可以破反光劍法。兩片之後,才有日本的松山蓉子四集「盲女劍」(めくらのお市)系列。張清清演的《盲女勾魂劍》是受到松山蓉子《盲女神龍劍》(めくらのお市物語 真赤な流れ鳥,1969)的影響。本片之後,台灣武俠片忽然間盲女俠大盛,劍龍連拍了《盲女金劍》(1970,李璇主演)、《盲女決鬥鬼見愁》(1970,張清清)及《黑劍鬼驚天》(1971,巫明霞演盲女)三部女盲俠電影。「島嶼江湖」選映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特刊也有提到她的孝女白瓊雖是原著所有,但已結合了她的女盲俠形象。我們看《雲》片,最後有一段由孝女白瓊追入墓中獨鬥大反派的戲,很明顯是要突出她這個女盲俠。但張在1973年退出影壇,不再演戲,只能算是前期武俠片的女俠。

無標題

另一位階段性的武俠女星是張玲。她的成名作電視劇《保鏢》在台灣和香港都是現象級的受到歡迎,於是成了1970年後半期的武俠女星。電影版《保鏢》、續集《冷月孤星劍無情》(1977)及《決鬥者的生命》我都因為由她主演而看了。幾部影片她都不談戀愛,有個很獨特的自主女性形象。其中《決鬥者的生命》她更一直以中性的男裝出現,走路一拐一拐像《邊城浪子》的傅紅雪,雙手特別作了起繭的化裝,以呈現角色習武時的強度,一般女俠片都盡量保持女俠的柔美一面,像她這樣粗獷的處理,在女俠中是非常罕見的。影片也是環繞天下第一劍的主題而有所發揮,打鬥從不糾纏,一刀奪命,是部相當有特色的作品。

武俠女星有兩類,一類是以形象勝,徐楓、張清清、張玲都可歸入這一類,一類是以技藝勝,受過訓練,可以演出特別的武打身手,上官靈鳳屬這一類,她以外還有茅瑛和嘉凌。茅瑛本身學京劇刀馬旦,由香港嘉禾公司發掘,原想培養成武俠女星,演過武俠片《鬼怒川》(1971)。功夫片出現,由於受過京劇訓練,身手了得,她極速建立打女形象,成為功夫片女星。後來回台灣也演過一些武俠片。嘉凌同樣是京劇刀馬旦,一出道演功夫片成名,後來也演過不少武俠片。「島嶼江湖」有選入二人的影片,茅瑛有《迎春閣之風波》,嘉凌有《刺客》,但都是配角。茅瑛和嘉凌其實都是復興藝校的學生。茅瑛原藝名茅復靜,嘉凌原藝名劉復雯,二人曾合演過《飛燕雙嬌》(1978),兩個系出同門的一代打女合演,是很有紀念性的一次演出。復興藝校出來的武俠明星有很多,除了二人,我所知的還有秦祥林(他在國泰公司演過很多武俠片)、李藝民(原藝名李復民)、汪強(另有藝名龍世家),連王復蓉在黃梅調電影《王寶釧》之外,也演過《天王劍》(1968)等幾部武俠片。若再加上陸光的儲陸峰、夏光莉,人才就更多了。如今仍是有名動作導演的郭追則是出身歌仔戲。即使以我這方面簡陋的知識,也見到京劇及歌仔戲訓練出來的藝人,對台灣武俠片的貢獻之大。我總覺得有天如能打開1960-1970年代幾間藝校的學員名冊,找出誰人拍過電影,一定可以畫出一幅很深廣的武俠電影及武俠劇人才關係圖。

其實,除了邵氏公司,國泰公司也曾用台灣人才在台灣拍武俠片。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王星磊導演的《虎山行》(1969)和張曾澤導演的《路客與刀客》(1970),其中《路客與刀客》票房和評價尤其高,只是它關乎武俠片和功夫片之間的討論,已非本文所能包含在內,以後有機會再談。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