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馬為金穗服務──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談2021金穗變革

699
2021-09-21

2020年底,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以下簡稱影視局)主辦的金穗獎與優良劇本,宣布承辦單位由長年委託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國家電影中心/電影資料館/電影圖書館),轉交給金馬執委會。這也讓這座指標性電影獎——自1978年創立,無數投身台灣電影的人才,均在此跨出創作生涯第一步——儼然走入下一階段1。 儘管首屆由金馬承辦的金穗獎,即遭受疫情攪局,原訂五月底至六月初舉辦,被迫延至九月,但也因此開發出實體與線上並行的混合影展,進而擴大觀眾接觸面與討論度,頒獎典禮也在幾天前(9/18)於台北君悅飯店風光舉行。 本篇訪談於疫情前進行,很榮幸採訪了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請他由這次金穗變革的發生談起,暢聊金馬執委會的因應與分工,如何讓金穗與金馬穩健的四大主軸(金馬獎、金馬國際影展、金馬創投會議、金馬電影學院)產生鏈結,從中再確立金穗催生「新銳」的不可取代位置;以及今年設立的兩個會外獎,影評人推薦獎與別出心裁的社群名人推薦獎,對於現在這個影像世代,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期許與好奇。


1. ‭ ‬金馬影展原本也是電影資料館的業務,在1990年移交給新成立的金馬執委會(下設於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辦理至今。

變革:用金馬的態度來做金穗
辦公室內的世代交替

——金穗與優良劇本改由金馬執委會承辦,怎麼促成?

就我這邊的理解是影視局來找我們,我愣了一下說回去想想。先跟影視局確認好,國影中心(即「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已決心不再承辦後,跟內部同仁討論的重點:一是時間、體力有沒有辦法?全年已有相當工作量,多了金穗有一定loading;二是為何由我們做?

無標題

局長跟我討論時提到,希望金馬可以給金穗帶進一些東西,我很容易被這種話煽動(笑)。我們可以帶進些什麼?想想可以,比起國影中心的朋友,我們跟產業的鏈結較深。金穗由我們來做,一方面可以從業界帶一些資源過來,另一方面也可以藉由我們的角色,去鼓勵與刺激業界來此找東西。作為產業跟短片的橋樑,我們比較有自信,應該比所有單位容易做到,又沒有任何利益瓜葛。

我們的想法一般是把「對電影和電影人的服務」擺在前面。不是要把金穗變成金馬的一部分,主辦單位還是影視局,事實上金穗也沒有擺在金馬的網站裡,是獨立出來的,比較是相反的思考:金馬可以為金穗服務什麼?

金馬本來就有些資源,例如我們有一個放映室,先把時間卡下來,也跟評審談好,雖然這是金穗獎,但過程和金馬獎是一樣規格,決選要進放映室用大銀幕看。不過這是一整條鏈的問題,牽一髮動全身。要用大銀幕看,要先轉成DCP,可是又不能要求入圍者都有DCP,未必每個短片都已去了很多影展,一定有這個放映規格,也很熟怎麼做。因此,我們幫忙把入圍作品都轉DCP,還開課教他們怎麼做DCP,等他們進入更大的競賽,就懂怎麼做。

轉DCP是一筆支出,很多年輕創作者沒有這樣的資源。這筆錢對我們雖非九牛一毛,但我們可以做,我們來做方便點,對評審也能有較高要求,也會讓評審覺得我們很在乎。例如,有時你沒有用「電影」規格看,評技術獎有點怪。

無標題

另外,我也有一點私心。金穗相較下比金馬的規模小非常多,可以讓一些已有些實作經驗,可是在金馬獎比較被分工到細部,而不是handle整體的同仁,有機會主導。今年金穗,三十歲的世代是主力,五十的先退下。讓年輕一代自己做,會讓他們更快把我們淘汰(笑)。

——這樣很好,金穗不只是對外的電影產業的世代交替,也是金馬辦公室內部的世代交替。

所以今年我也好,各部門總監也好,都比較是等著被問。這些年輕一輩,對外面來講很資深,但在我們這裡還沒扛大旗過。金穗讓他們試試,例如找誰做視覺、節目怎麼安排等,都他們先想。我只有提一個,就是「星馬名導看從頭」單元,但也是由他們執行。做經典影展的同仁看了米洛斯福曼(Miloš Forman)的早期作品,覺得不適合放經典,就跟他們提議放金穗。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早期短片是他們自己找的。有些我們會起個頭,不過一定是他們發展。

在節目組成上,前幾年起,金穗就和一些短片影展密切合作2,我覺得不能斷,不能因為負責單位不同就切斷。我不覺得一個影展應該因為策展人、策展單位的不同,就好像要另起爐灶。有做出一定成績、也符合影展特質的,當然繼續。我也會提醒他們不要亂找片,你的影展特色是什麼,要把這個特色建立起來。我們手上已經有夠多牌子了,有小金馬(奇幻影展)、經典影展、大金馬、金馬獎,金穗應該是什麼就是什麼。比如,我們做米洛斯福曼和馬丁史柯西斯,一定是放他們早期的短片,若是放成名後拍的短片,就沒意義了。

 


2. ‭ ‬金穗過去就跟鄰近的亞洲短片影展有密切合作,如香港鮮浪潮,還有新加坡的製作公司「新戲院」(Sinema Media)及其創辦的新加坡青年電影獎。今年金穗仍延續這些合作關係。

無標題

——分工怎麼進行,金穗主要是由負責金馬獎的競賽部同仁來做嗎?

去年決定接下時,就跟各部門談好,影展部的loading已經很大,其實經典影展已經不是影展部的專項,今年是由做大師課的行銷同仁和影展部的一個同仁,合組的另外小組來做。經典比較沒有太複雜的選片問題,只要定下題目和區塊,剩下是聯絡和找片。找片比較麻煩,但不是要一直大量看片再來選。

決定金穗和優良劇本由金馬承辦時,就說優良劇本進入創投,金穗由金馬的競賽部(負責金馬獎)主導。但所謂的主導,是指他們可以去要求其他部門的人協助,因為還沒到年底大金馬,分工還沒到很細。要當一個常設的影展人,應該整年都在run影展,只是不可能你每個都是策展人,那一定會累死,所以有時由你主導,我就在旁幫忙,一定要讓某些人休息,後面才運作得起來。金穗跟競賽部比較有關,金馬獎本來就有短片,有些入圍者競賽部本來就熟,讓金穗進入競賽部,也能讓競賽部對台灣電影的掌握更廣一些。

——因為金穗的加入,金馬的預算與人員有增加嗎?

有。影視局沒有因為金穗給金馬而加預算,以前給國影中心應該是金穗加優良劇本1900萬左右,但裡面一半是獎金,剩下才是執行費用。不過我們在增加人力的邏輯上,不會是增聘一兩個人,當所謂的「金穗專員」,說你就是做金穗,就是做優良劇本,做完不用做其他事。

我們要的是,你就是影展人,你就是可以一整年都活在這個狀態裡非常悠遊自在的人。

金馬這幾年可以留下來的常設人力越來越多,有一批本來就是下半年才進來,因為多了金穗,不可能用原有人力來吃,所以能讓一些本來下半年才進來的人提早來,甚至成為常設人力,這樣也能保證你所有福利。但我們也會要求你upgrade,在你原本懂的事之外,能不能開發其他可能。

無標題

——前幾年金穗的頒獎典禮是外包出去的標案,現在是金馬自己做?

典禮我們也可以做啦。第一,我們不習慣、也不太喜歡做標案;第二,我們是可以不做金穗的,既然找我們做,應該就是覺得我們可以做好,既然如此,那我們盡可能都做。比方說,我們會預想頒獎典禮主持人(蔡嘉茵)是誰,要讓她看完所有入圍片(笑),跟她開會討論。金穗不是金馬,金馬入圍片本來大家就熟,金穗很多要從頭做功課。我們也沒有要把金穗獎做得像金馬獎,比較是要發揮它的特點,借用我們過去的經驗,例如典禮場佈規劃等。

——光從入圍記者會來看,入圍片單的字卡都是比照金馬獎,讓入圍者覺得備感尊榮。

希望是這樣(笑)。我們希望用類似做金馬的態度來做金穗,但也希望找出金穗的特色,所以最近才會跟入圍者蒐集小故事跟有趣的數字。因為在行銷上,很難從片名跟導演、演出者名號,就引來觀眾注意,才要開發新方法。也因此,希望多做一些會外獎,透過會外獎評審們的文筆也好、聲量也好,多帶些關注進來。

定位:屬於「新銳」的影展
為電影人創造更多溫暖與連結

——台灣現在電影獎非常多,老師會希望金穗站穩哪個位置?

影視局最希望我們強調的不是短片,是「新銳」。所以金穗有規定,得過兩次的導演,無論你得的是金穗獎、金馬獎、金鐘獎、台北電影獎的最佳影片還是導演,都不能再參加。這是之前就有的規範,要更確立這個服務對象的位置。

比如今年不找大使,不找人來拍照跟賣票,而是找以前拍過短片、現在拍長片的前輩來做「導師」。這群金穗入圍者,我想多少好奇怎麼跨到長片吧。當導師沒很難,就是頒入圍證書當天早點來聊天。沒有規定入圍者一定要到,自由參加,沒有規定只有導演才能來,劇組都可以,不對外開放,像一個金穗小家庭。從導演(黃信堯)、監製(瞿友寧)、演員(莫子儀)的方向,請這些有充足短片經驗的典範人物來聊。題目讓入圍者自己提,有些是只有創作人才care的問題,無論是很現實、很實際或心理層面的。

無標題

另外,再請這些「金穗導師」與「金穗學長姐」做一場對外開放的映後專場。比如談監製的瞿導,《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大家聽多了,那來講講怎麼跟當時還是學生的徐漢強拍《請登入線實》吧,怎麼合作?怎麼讓漢強拿金鐘?

會特別關注金穗的,我想除了興趣極度廣泛的影迷,就是還抱著進入業界期望的短片工作者和學生。所以你們來,願意多做一點、多說一點,不至於對自己有太大消耗,可是對這些影迷來說,會很溫暖,會很有幫助。大家也很幫忙,這也是金馬的好處,互信基礎很高,他們相信我們不是要濫用名號。

我們最care的還是電影人,還有未來的電影人。若你正式評審團沒得獎,得了社群名人推薦獎,就去問問唐老師(唐綺陽)為何頒給你?或者拿了影評人推薦獎,我想影評人很樂意聊。這些連結很珍貴。前陣子收到一個驚喜的email,是八年前去香港鮮浪潮當評審時,一個得了特別獎的人,後來用email交流了對他作品的看法。這麼多年後,他寫信告訴我要重返電影圈,他中間去做YouTube,在商業上成功,但一直不太滿足,正在寫電影長片劇本,他還摘錄了我當時寫給他的email,我有點震驚,因為我幾乎快忘了。我希望多塑造一些這種機會。這些年輕影評人,絕對能比我更努力、更專心在這件事上。當你有相當的精力和時間願意投入,會比很多老師、大老、專業們,提供更誠懇有力的意見。

無標題

——剛才老師談到金穗定位是關注「新銳」,但外在環境一直在變,例如電影獎生態,台灣電影產業的環境等。

當年電影資料館找我去想部落格達人推薦獎,就是有感於電影獎越來越多,金穗好像沒啥人注意,媒體本來就沒有太多報導,連影迷都有點冷掉。最主要的影響不是金馬,是北影。台北電影獎那時四大項入圍各十片,有點像現在金穗的分法,幾乎吃下金穗部分功能,還包括部分金馬。百萬首獎人人有可能,常有驚人結果,讓金穗的能見度吃虧。比如百萬首獎給了《無米樂》,同時入圍的有《天邊一朵雲》,可能有人好奇是誰贏了蔡明亮,就注意到《無米樂》。

雖然產業環境一直在變,但金穗還是不能被取代,因為還是只有它,是那麼專注地,關心台灣所有短片創作。如果我們還相信這些短片人才,有一些很可能成為未來產業的佼佼者,就該穩固金穗。只不過,電影的定義一直在變,金穗未來會不會受衝擊?

老實講,YouTuber是可以報名金穗的(笑),你拍一個影片放在YouTube是符合金穗原則的,只是你要不要來、敢不敢來的問題。新設社群名人推薦獎,也希望引起一些效應。

——對比上屆還有一些變化,例如最佳導演的入圍名單消失了。

有花點時間跟影視局討論,如果要入圍名單,就要全部有,只有導演比較怪。沒有入圍名單也不代表不選導演,我們甚至多一條,讓最佳導演得主只要符合報名資格,能保送金馬電影學院,這對導演更有意思。我們還多了一個不分類的金穗大獎,這也花了點時間討論。既然很多人說,學生組常比一般組好,那首先就讓獎金一致,再來更刺激點,給一個不分類大獎。有點回到以前台北電影獎的百萬首獎不知會給誰,而且今年的做法是,你只要拿了某類首獎,就不會是大獎3。沒聽到名字,希望越大,大家都要等到最後一刻(笑)4

無標題

獎項上的安排,我們給評審最大的自由度,這些評審團特別獎、個人單項獎,他們可以決定要給誰,或給哪些項目。你怎麼知道今年最適合給攝影,如果今年美術或哪個部門特別好呢,就讓評審自行決定5

 


3. ‭ ‬相較於台北電影獎的百萬首獎,是由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的四大類首獎來角逐。
4. ‭ ‬首屆金穗大獎由入圍紀錄片單元的林佑恩執導作品《度日》獲得。
5. ‭ ‬2021金穗獎得獎名單:https://ghsa.org.tw/gha/competition/winner

——今年正式評審多為業界中堅,看得出讓業界看見、有助接軌的背後思維。好奇的是在這屆評審名單內,好像沒有特別以實驗片掛帥的專業,會成為比較欠缺的一塊嗎?

 延伸閱讀
 

 
497期【放映頭條】
 

有想過,但覺得不是問題。實驗電影的定義模糊是眾所皆知,很多電影獎已捨棄這塊。今年更發現,很多來報實驗類的,在其他電影獎報劇情或紀錄。也有其實是紀錄片,只有4分鐘勉強說有實驗性,可能覺得報實驗較有機會就來了。因此,實驗類沒有嚴重到必須由某個人來辨識才行;相反地,要讓大家在裡面發現可能性才是。加上評審有張耀升、作為評論系統代表的Ryan(鄭秉泓),我完全不擔心。初選就知道他們的能耐是沒有問題的。有些也有實驗片創作背景,如決審有可尚,他的《噤聲三角》根本就是實驗片(笑)。所以才會在表面上看起來,有邱立偉代表動畫、李家驊代表紀錄片,卻沒有實驗片代表。不過,我也不覺得他們兩位能決定動畫跟紀錄片的結果,至少從入圍討論來看不是這樣(笑),討論會有很多變數。

——前面有聊到優良劇本進金馬創投,有何規劃?

對於劇本的最大期待是被拍出來,所以進金馬創投。以前的優良劇本也有安排類似媒合會,但我們來做比較容易有效果,創投經營很久了,清楚誰是真的有興趣投資。創投已經有幫年輕製片上課,幫他們了解提案慣例,怎麼做簡報,請老師來先電你,理解投資人怎麼看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幫優良劇本,甚至在金馬創投舉辦期間,在劇本還沒找到製片、導演前,先讓來創投找案子的人,正在拍片的投資方、製片方都來看看。這樣的鏈結比較複雜,不是找資深的人告訴你我怎麼走過來,是直接把正在創作的、正在找創作夥伴的、有錢想投的都帶來。當然我們沒有要求每個劇本都要參與,若你顧慮idea被偷走,也可不參加,只是希望讓實踐可能性大一點。

因此,今年找的優良劇本評審,比較不只是評劇本寫得好不好,除了傳統會找的編劇、導演,還找了製片和演員。劇本本來就不是只有編劇跟導演自己在寫在看,投資人、製片人、演員可能帶出過去沒有的角度。

無標題

會外獎:影評人推薦獎與社群名人推薦獎
「找用影像造成影響力的人,來當影像競賽的評審」

——今年一共有三個會外獎:影評人推薦獎、社群名人推薦獎、觀眾票選獎。前面有提到希望會外獎多帶來些關注,前二者的評審選擇邏輯為何?也是三十世代的同仁先丟出的名單?

對,他們先丟,我們再討論。當年建議金穗做部落格達人推薦獎,也是觀察到當時的金穗獎評審,平均都太資深了,資深不是壞處,但有的關注電影的時間有點久遠,可能已不夠敏銳。相反地,那時影評發表的地方有了變化,但我又很難用「影評人」這名稱說服,才用「部落格達人」。其實就是要強調,更特別、更生猛、更活潑的電影文字,可能已不在傳統印刷媒體上,轉到網路上去了。那時部落格很紅,才用這名字。

 延伸閱讀
 

 
531期【電影特寫】
 

部落格達人推薦獎停了一段時間,我們想變更清楚,直接改回「影評人推薦獎」。找人也有區隔,一屆內的同質性不能太高,比如這屆找了長期關注短片的翁煌德(無影無蹤),就不會再找太多亞洲電影觀察團出來、比較偏傳統影評的朋友;我也希望在裡面有影評人色彩最低的人,林子翔(24電影誌)是臥底在金融界的怪咖影迷,孫志熙是很關心短片的特立獨行個體戶。我們還強調另一件事,現在的影評形式又更活潑,以前不過從印刷變網路,現在更多元,可能發表在Facebook、IG、甚至用影像。因此,需要有像一頁華爾滋部長這種當年做部落格達人推薦獎時尚未出現,但影響力不容小覷的發表形式。

——社群名人怎麼找的?反正我很閒跟電影圈近,較可理解,其他像是HOOKHowHow唐老師呢?老師之前就認識這些YouTuber嗎?

HowHow當然知道,反正我很閒跟唐老師也熟。HOOK我知道,但也只看過他跟小魏(魏德聖)PK台灣史,想都沒想過要找HOOK,同事提出時我也覺得「蛤,有可能嗎?」,我們通常都先問有可能嗎?他們願意嗎?我們也是很懷疑唐老師有時間嗎?媒體也在問,怎麼可能找到她!是砸大錢吧?沒有,大家都有點挺我們(笑)。

對他們也是新鮮吧,他們也會疑惑「蛤,我們可以去做這種事?」,為什麼不可以?你們本來就是社群名人,本來就不需要提出跟正式評審、影評人一樣的名單。請你來就是請你告訴我,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有些你根本看不下去也沒關係,這才正常。正式評審才會要求不能遲到早退,一定要乖乖在放映室看完,會外獎還好。就像觀眾票選獎,你高興就給五分(滿分),討厭也不見得要提出一篇文章,給一分就對了。我容許影評人推薦獎或社群名人推薦獎這樣,大家會議再來吵吵看。

無標題

評審會議是我當年做部落格達人推薦獎最有趣的地方,我絕不參加討論,光在旁邊聽就覺得有趣,為什麼這麼激動?為什麼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事?光這些就非常純粹,非常感人。金穗又比金馬適合做這件事,沒那麼大包袱。我說的包袱是,金馬你會考量非常多,有產業、美學、社會,各式各樣、不同比例的側重。雖然大家都覺得我就是在選好電影,但什麼是好電影?那會挺複雜的。有影評人跟社群名人推薦獎,就是希望更活潑一點,只是名稱想很久。

——是先有名單才有名稱?

是先有方向。一開始就想到找社群名人,我們當時都覺得這點子非常好,但主辦還是影視局,要跟他們報備,他們也都OK。隨著大家溝通管道變化後,我們就希望把YouTuber拉進來。找用影像造成影響力的人,來當影像競賽的評審,對我來講很合理。只是他們不需要有太多所謂電影美學的包袱,以及很了解整個短片界或台灣電影產業,這就太重了,這就交給評審團吧。

有電視媒體之前還不知我們會找社群名人,就問我們現在很流行找網紅,會不會找網紅啊?我就說,我找的這些人是網紅,但找他們不是因為他們是網紅,而是因為他們是有知識、有品味、甚至在影像上面應該是有些特別想法的人。

把部長放在影評人而不是社群名人,也是再強調影評形式的變化。以前在國外,電視或廣播影評人的影響力比平面更大。台灣一直因為廣告的關係沒敢做。現在很多人在YouTube上肆無忌憚,但也有些已有包袱(笑)。我倒是希望透過這個活動去看看,有沒有可能在所謂的新世代、新種類的影評當中,引起一些些效益。多少不敢想像。部長為什麼願意來?為什麼他們有興趣?那個領域對我來講還比較陌生。說不定部長可以把他的經驗再傳播出去,那都是另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