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感受力,拾回好奇心,走進「蔡明亮的凝視計畫」
專訪蔡明亮導演
如果你最近經過華山光點長廊,可能會碰巧遇上正在布展的蔡明亮。若幸運與蔡導不經意地有了眼神交會,無論你認得他,或者不認得,他將親切的走向你,坦率地問:「要不要看我的電影?」當你露出疑惑的表情,他像是找到了一片全新、尚未播種的田地,期待你打開好奇心,接下這份邀請。
「來看電影吧。」
近年,蔡明亮的作品多番走進美術館,暫別院線系統一段時日的他,在這個月大張旗鼓宣告「重返電影院」。有趣的是,「來美術館郊遊」與「無無眠」兩次在北師美術館舉辦的蔡明亮大展,蔡明亮將美術館打造成夢想中的電影院;而這回新作《你的臉》及《光》聯映的「凝視計畫」,則反過來提出要將「電影院變美術館」。
這個回歸,我視它為一種電影院的革新行動。之前我把我的電影帶進美術館,讓美術館成為了電影院;現在,電影院也可以變成美術館。這行動,就叫「蔡明亮的凝視計畫」。 |
來回於美術館與電影院之間
▍延伸閱讀
551期【電影特寫】
|
2014年,蔡明亮選擇讓他的劇情長片作品《郊遊》在北師美術館「上映」。「去美術館」看似道別了電影院,但蔡明亮很清楚,自己並不是放棄電影院,而是揮別長年以來排擠了藝術電影的院線體制。美術館之於蔡明亮,是一個帶來「質變」的機會:「去了美術館,大家突然間『認同蔡明亮是個藝術片導演』,而不是『反對他是一個藝術片導演』」。
蔡明亮認為,許多電影導演並不知道美術館、藝術圈在做甚麼,跟他可以產生甚麼連結;相對的,藝術圈的人也可能覺得電影跟他們沒有關係。長期以來,兩個領域壁壘分明,而他也曾經站在電影的那一端,缺乏美術館的概念。
「我們從來不缺電影院、不缺娛樂事業,大家看電影的概念非常工業化。而我自己的人生歲月裡面,有半生沒有美術館的概念。」
直到藝術圈對蔡明亮發出邀請,作品進入美術館後,在觀眾心目中的狀態起了變化,蔡明亮一掃一度帶有貶意的「藝術片導演」之名。與此同時,美術館打破院線排片的機制,且能用較低的票價吸引更多觀眾走進、相遇。與其在院線系統掙扎,蔡明亮轉換了與觀眾對話的形式——先是打破電影院與美術館之間的疆界,再更進一步地,拉近了藝術和一般大眾的距離。
抹去疆界,勤勞的播種
「我們的環境長期缺少一些東西,但我們自己不知道」,美術館就是其中一個。蔡明亮相信,重新開始重視美術館的概念,是改變觀眾態度的根本。如果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會帶進美術館,他們將用自己的小身體和大空間對話,把心靈的白紙暴露於不被定義的繽紛之前。蔡明亮說:「我覺得這個過程,會使得這個小孩比較柔軟、心胸比較開闊、好奇,也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東西、更容易認識世界。」相對的,另一種孩子從小在家打電動、專注於讀書,追求成為社會菁英。蔡明亮認為這兩種孩子看他的作品可能都看不懂,但卻會有兩種反應:「一個覺得喜歡,有感覺、有思考;一個就是我不要看、看不懂」。
蔡明亮企圖打破的,是那一道我們預設給自己「我看不懂」的疆界。對於不懂的事情,我們無法抱持開放的態度去理解時,反而成為造成更多社會問題的根源,他因而認為「光是美術館就可能有質變的機會」。
再觀望台灣社會近況,蔡明亮笑稱:「可能大家想的就是發財,我也想知道,要種甚麼才會發財?」在這句玩笑的背後,他早已開始播種,自2014年「來美術館郊遊——蔡明亮大展」、2016年「無無眠——蔡明亮大展」,一路種到5月17日起即將於華山光點發生的「凝視計畫」,蔡明亮在台灣種的是並不會讓他發財的「美術館」。
「我要人家來戲院的時候,心裡生起了一個『美術館』的概念,不是真的把它變成一個美術館。」
再度重返電影院,蔡明亮沒有放下要播下「美術館概念」的種子,而是打通了電影院與美術館之間的通路。他更進一步提問:「我們的公共空間,為什麼不能是一個『藝術的概念』?」這一回,「凝視計畫」要抹掉的是人們對公共空間的理解。無論是戲院,還是電視台,是不是可以走在觀眾前頭?而不僅止於提供觀眾喜歡看的。
蔡明亮從不為了討好觀眾而創作,卻不代表他要遠離觀眾。從過去在電影院上映作品,到進了美術館,他未曾停下親自賣票的腳步。「我不會浪費時間。賣票也是要有效的」,蔡明亮知道自己能夠賣出的數量有限,但他不走出來,一般觀眾又怎麼會知道他的電影?怎麼會有機會走進來看?秉持這個信念,與其演講給影視相關科系學生聽,蔡明亮更傾向主動走近各種科系的學生。
「我的想法是要擴散」,選擇在用餐的時間到大學餐廳快閃賣票,讓任何科系的學生都有可能買到他的電影票。親自賣票,十年有餘,蔡明亮更打趣地說:「大學生很難改造啊,但我起碼要讓他知道美術館很重要,起碼要在她懷孕的時候想起『蔡導演說小孩子去美術館胎教是最好的』。」
所謂有效的賣票,是播種,而非求效率或業績。蔡明亮強調:「有些事情是有業績,有些可以不要有業績的,教育就是沒有業績的,是長期的。」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卻又心心念念著大環境的困境,自從打通了美術館通路,蔡明亮實是將藝術教育推廣的工作,也往自己身上攬。
用作品、用行動和界線對話
新作《你的臉》,是純粹的13張臉孔特寫和中山堂光復廳的空景。當電影回歸最純粹的影像,且只有14個鏡頭,電影還可以是甚麼?蔡明亮的凝視計畫,從募資開始,就向觀眾拋出「顛覆『看』電影的想像」。
「我一直在做這種,其實是在抹掉一些界線、抹掉一些框架的概念,使它變得更有可能性。」
蔡明亮指出,《你的臉》拍攝時,並未預設要在戲院上映,起初只想著起碼能在美術館放映。因此從創作開始,此片就已不存在疆界,既不是劇情片也不是紀錄片,對導演來說,這就是一件「蔡明亮的作品」,無需分類。
唯有抹除了疆界,創作才是自由的。縱然《你的臉》難以歸類在既有的電影分類框架中,蔡明亮認為影展願意接受它、放映它,就是鬆動疆界的第一步。當此片在去年(2018年)於威尼斯影展世界首映,但未能入選主競賽單元,而蔡明亮也不懼與影展做更進一步對話。「影展不只有劇情片才能成為競賽片,也可以有紀錄片」,他向威尼斯影展主席說:「我認為還可以有更多的可能。」
蔡明亮通過自己的作品,意圖讓影展重新省思「電影可以是甚麼?」,伴隨影像的數位化,電影與當代藝術的影像創作出現大量交會,影像藝術的分野持續不斷被打破。而蔡明亮電影,則是少數帶著台灣觀眾走在前頭的先鋒。
《你的臉》會決定重返戲院上映,也源於電影節看見觀眾反應時的一念——「有一些影像,它還是適合在戲院看的,適合坐著長時間觀看。」在影展映演,感受在大銀幕靜靜凝視的魅力,蔡明亮想著「電影不就是要這樣看嗎?」
設想,《你的臉》放在美術館,觀眾可能傾向以瀏覽而非沈思靜觀、分心而非全然投入的態度來面對作品,看不到一張臉就離開。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蔡明亮便在心中決定,這部片要去戲院上映。觀眾在戲院看到睡著了也罷,這一次他要觀眾在黑盒子中被限定的位置上,不受干擾的凝視大銀幕上一張張特寫的臉,破除觀眾認知電影的既定框架。不僅於此,他還要將在華山光點的上映行動,做成一場藝術展覽。
五月初進行訪談的這天,蔡明亮坦承5月17日即將開始的展覽,他自己也還不知道究竟會是甚麼樣子,一邊思考、一邊實驗。「我都在做這種沒有計畫的事情,可是沒有計畫,我有方向」,蔡明亮認定的方向清晰肯定,從他的作品本身,到來回於美術館及電影院的實踐,以及他不厭其煩地親自走向民眾賣票,無不是環繞在訪談中他不斷提到的「不要歸類」、「打掉疆界」這個核心精神之上。
而究竟戲院如何令觀眾生起美術館的概念?倘若順著蔡明亮所稱的「一種電影院的革新行動」推敲,他所欲打破的,是否將是觀眾被放在商業院線觀看電影的機制?作為觀眾,通過目前還「未知」的展出,我們是否願意更開放的重新開啟自己好奇心感受電影、接住蔡明亮的邀請?試著別無所求、不帶目的、不去預設或期待這一場電影/展覽將帶給你甚麼,驚喜、意外、出乎意料才有可能發生。這或許是蔡明亮持續拋向我們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