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好萊塢特效的溫馨赤子情──【我的小牛與總統】導演菲利普穆勒專訪提問
帶著可能因狂牛症效應波及的小牛前進首都巴黎要求『總統』特赦…,乍聽之下還真是個異想天開的概念,不過曾經拍過《蝴蝶》的法國導演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yl)把這個既天真又可能被視為胡鬧的想法,拍成了一部真摯動人的溫馨電影《我的小牛與總統》,描寫一個鄉村小孩與小牛間密不可分的情誼,也探討了單親家庭的親子互動與政府保育政策的荒謬之處,當然最令觀眾拍案或感動的部分,還是小男孩純真的想法與為愛付出的舉動,導演穆勒繼《蝴蝶》又拍出了一部充滿童趣與正面教化意義的佳作。
趁著 63 歲的導演穆勒二度訪台之際,放映週報特地專訪了這位全身充滿活力的不老頑童,一方面向他討教揣摩赤子之心的箇中訣竅,分析其電影不靠明星特效便能吸引觀眾進場並滿足其期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請他以一位活躍法國影壇多年的電影人身份,解析法國本土影業在好萊塢衝擊下,政府或創作人士如何對抗美商八大產業強勢,始終保持本土影業在票房、產量與創意上立於不墜之位,足以提供國內電影從業人士借鏡參考,字裡行間盡是珍貴的經驗之談!
※※
──《蝴蝶》和《我的小牛與總統》難得地拍出了不做作的童趣,導演私底下也是個常保赤子之心的大頑童嗎?在創作過程中您是如何精確地捕捉或揣摩出孩子的心態?
菲利普穆勒:我試著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好了。不能說我是一個大頑童,我是一個成人,只不過是個沒有長大的成人。在法國有一句諺語,是用來形容我講的那種狀態,不過帶有一點點負面的意思。他們說「拖著一個煮飯的鍋子」,意思是拖著還沒有剪斷的臍帶,表示從出生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將臍帶剪斷。有很多成人,都認為一定要把臍帶剪斷,可是我不覺得,我認為每個人都要保有一份孩子的心境,也就是所謂的赤子之心。有點像是俄羅斯娃娃,一層一層的,大的裡面有小的,小的裡面有更小的,就像你的心裡會保有屬於各個年紀的內在,每一層都該被保留住。不要忘記我們曾經都是有著夢想的孩子,別因為年歲日漸增長,就把這些夢想給遺忘了。
──《我的小牛與總統》有一個簡單但特別的故事,劇情的靈感從何而來,是否是因為跟導演自身經驗連結,例如說與牛相處過?
菲利普穆勒:基本上不是,完全是自己想像創造出來的,我沒有這樣的經驗。我不知道如何表達,但這不是我的自傳,而是用想像力去揣摩出的故事,你要知道我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哈哈大笑…)。
這個故事靈感來自於柯林頓總統赦免一隻火雞的故事。這你們有看到資料嗎?我發現每次跟台灣人講這個故事,大家都不會覺得那麼荒謬,跟你們的表情差不多(笑)。但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離譜的事。每年感恩節的時候,美國總統照慣例都要赦免一隻火雞,但其實他們每年都吃掉幾百萬隻的火雞。我後來跟朋友談到,這可以當做一個滿好的題材。我還想描述一個小男孩與他心愛動物之間的友誼,願意為這小動物排山倒海,排除萬難的故事。這動物可能是狗、貓、或自己創造的。儘管片中小孩子的要求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其父親爲了表示對孩子的愛,願意接受,並幫助他完成這個願望。
──藉著『狂牛症』這個主題,《我的小牛與總統》是否包含一些對政治或畜牧政策的隱喻或諷刺?
菲利普穆勒:基本上裡頭沒有任何隱喻或諷刺意味,純粹是事實的描寫。狂牛症當時在法國、歐洲非常地嚴重,我們常看到許多農家花了多年辛苦養大的牛隻,但是只因為有一隻被感染,就全部慘遭撲殺,一輩子心血付之一炬,我主要想要描述這樣一個荒唐的現象。
──電影裡頭,牛即將被撲殺時,走的道路有點 The Green Mile 的影子,彷彿死刑犯的最後一段路。又有講到印度教徒對牛的崇拜,我們好奇導演本身是否是保育人士或是素食者?
菲利普穆勒:我是環保倡導者,但不能算是那種去街頭抗議的『激進派』環保份子,也不是素食主義者。你們看到的那個屠宰場不是真的,當你踏入真正的屠宰場,可以立刻聞到死亡的氣息。基本上,這一幕有悲劇性的配樂,我開始拍牛的緩慢腳步,其實這時候觀眾的情緒已經被凝聚了,然後再特寫牠的眼睛,牠的眼睛其實反射出大家的情緒,如果給觀眾別的部位,或許沒辦法感受,但眼睛是靈魂之窗,這裡大家感受的完全是自身被情境所挑起的恐懼。雖然我不是環保激進份子,但很受不了破壞環境的人們,我相當尊重大自然,但現代都市人跟大自然的關係不如以往。就連我這城市居民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除了拍片的機會以外。我非常愛動物。通常你去養寵物,都會善待牠們,如果養寵物卻還要虐待牠的話,那樣的主人絕對是心理上有問題。
──有人說動物與小孩是拍電影最難纏的元素,您卻不只一次選擇他們作為作品的主角,且拍出極佳的效果,您是否可以透露其中的訣竅?
菲利普穆勒:如何精確捕捉揣摩孩子的心態?其實我本身就還保有孩子的心境,因此很容易就可以去捕捉。我又恰好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因此拍起動物來也沒有很大的困難。不過我也不確定下一部片的小朋友是否可以處理的好,但基本上面對這兩種挑戰我本身不會害怕;其實沒有真正的訣竅,但一開始小男孩的選角很重要。如果童星一開始的角色個性選對的話,後面都可以很 OK。基本上我與小孩對話時,不會將自己也當成一個小孩。相反地,我就是扮演好導演的角色,反而把小孩當大人來對待,以大人的口吻對待他們。
──可以順便談一下,拍片時碰到最困難的一幕戲嗎?
菲利普穆勒:因為通常去地鐵申請拍戲的,都是一些去吸毒打架的情節,因此很多要拍電影的申請都被法國捷運局否定。剛好這次有牛跑到地鐵這樣的情節,他們認為還蠻有趣的,申請很快就同意了。但這還是有技術上的問題,譬如說地鐵上面的電梯,那是假的,然後再把牛引到真電梯裡讓牠走出來。動物只有肚子餓的時候才肯演戲,所以一開始用桶裝的食物加上聲音訓練了很久,大概三、四個月,一開始食物必須跟牠很靠近,然後慢慢拉遠,這樣鏡頭才能進去。所以牛後來開始循聲音走路線,才進了捷運站。至於地鐵裡被舔的老太太,是噴上食物的味道,牛才去舔她。還有,本來會擔心車子開動時,牛蹄是否可以站的很穩,後來發現牠比人站的還穩,因為有四條腿(笑)。法國捷運局總共給我們五天拍攝,時間是晚上十二點到早上五點,五天的時間連試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要拍了,因此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後來拍了效果還不錯。這是捷運站的部份。
另外一場戲是我今天第一次講喔!就是遊塞納河的戲碼。非常難拍的原因是因為那邊光線一直不斷在變,加上船本身很不穩定、會搖晃,因此拍攝時花了很多時間在穩定燈光。這是技術上很困難的兩部份。
還有一場戲的難度是在氣氛的營造上,就是小男孩跟他爸爸在公園裡面,愛娃在吃草,爸爸對孩子敘述他對太太很深的愛…。這一幕戲情節雖然很簡單,但如果氣氛,或者是兩個主角沒有對應出化學作用,其實會顯得普通且空洞。我很慶幸最後那幕戲拍出的效果非常動人。
──電影的主題為小牛與小朋友,並非一般賣座片的題材,會不會有票房上的顧慮?
菲利普穆勒:是阿,因為片子的觀眾族群主要針對家庭,這樣的片子通常在假期時會遇到好萊塢強檔電影,不過我從沒看過一個導演或製片不擔心票房的。不過就如同剛才說的,很多好萊塢片非常擅長於拍攝家庭電影,所以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強力的競爭對手,尤其當檔期有所衝突的時候。
──這樣的趨勢會導致法國電影逐漸走向好萊塢化的情況嗎?
菲利普穆勒:基本上不會,因為拍片的財力基本上多數來自法國本地的電視台,所以我們反而要考慮的是,什麼樣的電影最能夠在電視八點檔的高峰期吸引觀眾,所以考慮的多數是國內觀眾的口味。
──不過同樣面臨好萊塢電影的市場優勢,法國電影仍保持著一定的產量與創意,這方面法國政府與電影創作者是否有具成效的對策或態度,可以提供台灣的電影產業工作者借鏡與參考?
菲利普穆勒:基本上,法國對電影工業在財務上有相當的支持贊助,這樣的制度跟系統在世界上算是非常獨特的一個例子。第一,電視台必需強迫性的從營收利潤裡面,提出某個百分比去投資電影(co-production),因為電視台利潤以國內媒體而論是最大的。另外一個是,不管觀眾看的是哪一個國家的片,電影票票價百分之四的稅,都會被抽放在政府的特別帳戶中,作為投資本國電影拍攝之用。美國片賣得越好,當然被抽的稅就越多,但法國電影並不會因為美國片賣得好而蕭條,因為所有的票房都會成為一部分的拍片基金。這些為了國產片而準備的基金,每年可以支付約兩百部片子的成本,而法國片大概有全國票房百分之四十的市場佔有率。但我想,跟全世界大概都一樣,法國年輕人還是比較喜歡看好萊塢的電影。
因為有很多法國片,不可否認的,步調比較慢,劇情對某些人來說比較無聊,有的可能拍攝預算沒那麼多,因此法國片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的。基本上如果沒有像好萊塢電影般的財力的話,在電影的主題上就更要很小心的選擇。拿《蝴蝶》來做一個例子,它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法國小品故事,但非常具有娛樂性,我覺得一部電影具有娛樂性是很重要的。
──可以談談您下一部作品的計畫與題材嗎?
菲利普穆勒:法國有個迷信,沒有成的事情最好不要說,但既然我已經透露給某些人了,我還是乾脆侃侃而談好了。這個故事基本上是講鄉下的一個小男孩和他媽媽,也算單親家庭,獨自住在山上。媽媽比較憂鬱,因為要獨自面對很多事情,以農莊來說,沒有男人是比較辛苦的,又要照顧小孩,因此媽媽常常很不開心。小男孩一直在想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媽媽開心,逗媽媽笑。
當時村莊下有一個特技雜耍團,小男孩便想辦法把雜耍團弄到家裡逗媽媽笑。裡面其實也有動物,有奇怪的表演,裡頭有條狗會唱饒舌歌,需要使用到特效。好像大家對會唱饒舌歌的狗都蠻有興趣的,我本身其實不那麼喜歡饒舌歌,但每次看到饒舌歌手重覆一樣的手勢,就忍不住想像狗來模仿會有多好笑。
──沒有票房明星,您的作品在主流標準下可能會被視為缺乏商業性,您覺得您的作品一貫吸引觀眾的元素為何?
菲利普穆勒:跟好萊塢比起來,基本上在法國不能算有很多大明星,法國人喜歡以演員自居,反而不會強調自己是一個明星。而且比起來,真正知名的明星也沒有那麼多,如果真的找到大明星來演出的話,頂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較大的財力支援,比較多人願意投資,但在法國來說,卻不能算是一個絕對的票房保證。所以就算你只是一個新人,演得好的話,法國人還是會捧場的。並不會只因為電影裡有個大明星,大家就買票進場,這可能跟好萊塢的情況是不太一樣的。
以我的電影來說,也會有預算方面的考量,會盡可能希望找到足夠的拍片成本。舉個例子來說,我的下一部片子《Magic》(暫譯神奇特技團),已經暫定一個年輕男星主演,這位男演員在法國算是頗有知名度的,如果他願意來演的話,就確定可以找到錢拍電影,但這不代表會有票房的保證。所以現況是蠻辛苦的,光是拍像《我的小牛與總統》這樣一部電影,即使不是什麼大製作,就至少需要五百萬歐元的成本,大概可以換算成五、六百萬美金(合兩億台幣),也等於是中高等級的製作了。
──最後,還是要請導演提供一個觀眾非進戲院觀賞本片不可的理由。
菲利普穆勒:這個問題應該昨天就提給我的。這樣我就可以花一個晚上想,給你一個很完美的答案(笑)。(五分鐘後…)看了這部電影,如果你是一個小孩,你會懂得不要害怕去完成你的夢想。如果你是大人的話,你就會知道絕對不要放棄你小時候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