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范保德》——父親的秘密,時代的記憶

617
2018-02-12

蕭雅全或許是一位慢工出細活的創作者,從第一部長片《命帶追逐》2000 年發表,2010 年完成了《第36個故事》,到今(2018)年《范保德》入圍鹿特丹影展大銀幕獎,這 17 年間,他只完成了三部長片作品。慢與細也是他的敘事風格。《范保德》娓娓道出的是一則多線敘事、今昔交錯的三代記憶,這記憶表面上看起來,講的是兩個世代之間的父子情誼與記憶,其下則潛藏一個更宏大的背景:冷戰時期台灣社會在全球經濟下追逐財富的時代縮影。

本片的故事發生在嘉義一處鄰里內的水電行、洗衣店與老旅社之間。主人翁水電行老闆范保德(黃仲崑飾)一日發現身體似乎出了毛病,而鄰里上的洗衣店來了一位年輕的女孩幫忙罹癌的老闆娘照顧生意,來自外地的旅社老闆娘郭毓琴(王秀峰飾)當年因為對這間旅館的某段記憶讓她決定從親戚手中接過經營重擔,如今更決定參選里長,因為這些事件的發生,許多過去的回憶似乎也從范保德與好友阿猴(龍紹華飾)的記憶深處被重新喚醒。而或許因為察覺到死亡的逼近,范保德決定在兒子(傅孟柏飾)的陪同下,前往日本打聽離家五十載的父親音訊。另一方面,旅館老闆娘為了選情找來香港的姪子幫忙,但人生地不熟的姪子的背後,似乎還有著他自己也不知道的過去。

黃仲崑與龍紹華兩位資深硬底子演員一沉穩一俏皮的精彩搭配,是《范保德》的最大亮點,蕭雅全在影片開始就讓黃仲崑帥氣登場,他的好身材與導演的運鏡方式讓他飾演的水電工在銀幕上宛如西部牛仔般瀟灑。除了兩位影帝的表演之外,《范保德》的慢與細,也是值得觀眾細細品味之處。它的慢來自於蕭雅全並不急著推進故事,而是讓主角范保德在和阿猴的談話之間一點一點地帶出回憶作為線索,讓觀眾從這些線索裡去挖掘故事主線范保德、支線旅店老闆郭毓琴、洗衣店女孩的故事若有似無地交會的原因。它的細則在於敘事的主線與支線之間的交集雖然看似薄弱,但背後卻藏著一個時代的記憶,還有主要角色之間的情感,以及非常微妙的父子關係,將這些敘事線、人物悄悄地連在一起。

而蕭雅全如此迂迴地在敘事中旁敲側擊主要人物們背後關係的主要原因,或許也呼應了他想要在本片之中透過范保德的回憶所帶出的另一個主題:一個戰後台灣的時代回憶。在范保德的回憶裡,我們知道了他的父親在范保德年幼時便毅然決然前往日本謀生,尋求更快的謀財之道。父親的任性決定起因於他在台灣餐廳工作時,聽到了席間台灣商人與日本公司之間的談話,他們的談話透露了台灣當時便在強國產業中扮演著供應商的角色,而父親到了日本之後的發展歷程,更間接勾勒出一幅冷戰時期的世界強權版圖,以及台灣人為了求生展現的強韌生命力。但在當下的台灣電影環境下,要以一部電影直接回顧那個時代的小人物故事何其容易,最好的方式,或許只能用這樣迂迴的方式,用一個當代的故事夾帶過去的回憶。

無標題

而蕭雅全埋藏在父子故事之下的這個企圖,也恰好讓《范保德》成為台灣當下 40-50 歲這一世代電影創作者(請容我這樣來劃分)從 2017 年起展現的一股創作趨勢:這些創作者開始回頭梳理台灣的歷史——1971 年生的楊雅喆以《血觀音》描繪了台灣解嚴初期權貴掛勾腐敗的社會現象,1974 年生的宋欣穎以《幸福路上》回顧了台灣從戒嚴末期到 21 世紀的社會發展歷程,1973 年生的黃信堯則以《大佛普拉斯》嘗試呈現當代台灣社會的階級差距,1967 年生的蕭雅全則是嘗試回顧戰後的台灣。他們不約而同地嘗試呈現台灣社會在不同時期的處境,並且各都不同程度地在片中梳理了當時的社會脈絡,似乎,他們都希望透過這樣的企圖瞭解台灣社會如何發展成今日的樣貌。

前人的經歷、記憶,或是生物學上的基因,都影響著今日我輩的一言一行,不論我們是否自覺背後的影響,也不論我們是否接受,就像本片的英文片名所示:「Father to Son」,這也讓《范保德》的父子主題與是枝欲和近年兩部探討兩代關係的《海街日記》(海街Diary,2015)與《比海還深》(海よりもまだ深く,2016)互通聲氣。只是完成鹿特丹首映後,《范保德》尚有其它的參展規劃,台灣上映的檔期規劃在下半年初,台灣觀眾可能還要再等等。

 2018 IFFR 鹿特丹影展相關報導
 
617期【放映頭條】
 
617期【焦點影評】
 
617期【焦點影評】
 
617期【電影特寫】
 
 
617期【電影特寫】
 

洪健倫

1984 年生於台中,現任台北電影節選片人、台灣影評人協會成員。碩班時曾經是中央大學英文系電影研究室多年的班底兼飯友。曾任《放映週報》主編、中央社文化組電影線記者。著迷於影像的非語言魅力,持續在電影中尋覓另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