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漫長告別中的生命意義
第一次知道陳志漢導演新長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約莫是三年前,當時在台北採訪「CNEX華人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初次聽到影片簡介與看到片花,所受的刺激非常震撼。這個震撼不是來自於他拍到了什麼聳動或前所未見的畫面,而是來自本片拍攝主題在觀者心中所刺激的想像。本片探討的主題是「大體老師」的生命貢獻,以及對周遭親人帶來的影響。大體在鏡頭上、故事中的存在,使得生命的消逝讓人特別有感,而捐贈大體的決定,以及這樣的決定對於家人的影響,在在也都是一切相關人等對於的生死、對於人的存在價值核心的扣問,生命與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怎麼讓自己的生命可以產生更大的意義?
這樣的拍攝方向當時變獲得不少製片公司、電視台青睞,還獲得大會推薦參加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紀錄片提案會,除此之外,這個拍攝企劃之後還入圍了2014年的「新北市紀錄片獎」,先完成了短片版。直到今年,《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的長片版終於出爐。
謙卑,請在死亡之前
本片的故事圍繞在大體老師林太太的家人,探討在世者如何看待遺體捐贈對他們的生命帶來的影響。一般大體捐贈都需要先經過一年的防腐處理,等到第二年才能正式提供醫學院學生在解剖課上使用,因此,林太太的先生才有機會不時從嘉義驅車北上,在存放室裡探望太太,陪他聊聊天,而之後遺體正式啟用,並在學期結束後正式舉行告別式、火化,林先生也都陪著心愛的太太。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長版與先前的短版相當不同。短版的敘事焦點與當初導演面對投資著的提案方向接近,影片一開始,他便訪問了解剖學老師談論自己親人捐贈遺體的意願給她帶來的影響,再來則是學生談論他們面對大體老師的心裡感受,影片聚焦在死亡,氣氛較為沉重。
向「沉默的老師」學習
長片版則將說故事的方法轉了大彎,陳志漢導演這次從在世者的生活切入正題,讓我們看到生性樂天的林先生在太太去世後,如何進行著日常生活,也讓我們看到他因為頻繁探望太太遺體,變成解剖課處理遺體的職員的好朋友。而短片之中所沒有的,則是在課程進入尾聲,醫學系準備火化與安葬遺體時,林先生與他的子女討論、安排這為太太、妻子身後一切的過程。
這樣的轉向,大大改變了長片的焦點與氛圍,林先生對於太太的疼愛依然動人,但長版沒有了短版的沉重,多了對於生死、對生命的豁達。看到長短版這樣的轉變非常有趣,就像是一個紀錄片工作者隨著他的題材發展,對拍攝主題越來越深入、成熟。於是乎,《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再也不著迷於死亡,而是關注生活,在世家屬的篇幅轉為敘事重心,讓我們看到他們如何因為大體兩年的存放、處理以及使用,比一般人多了更長的時間,來學習和親人告別,並且也因為他們遺體的貢獻,讓自己反思生命、存在的意義:當我們都終將走向死亡,生前的一切也隨風而逝,那在我們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可以如何讓自己的存在、生命發揮更大價值?
陳志漢導演的作品風格一向親民,因而有時我覺得片中的配樂使用頻率可能稍微多了一些,少了一點點情緒上的留白,但我還是覺得影片中有許多很美的時刻,尤其最後林太太下葬之後(他們決定用一種很浪漫的安葬方式),林先生一家人,以及來幫忙的老師、學生,站在陽光和煦的翠綠山坡上合影,這個鏡頭,具體而微地讓我們看到陪著這家人一路走過的陳志漢導演從中學習到的生命經驗,而家人、學生,甚至銀幕前的我們,也都因為這位「沈默的老師」而學到了寶貴的一課,不是嗎?■
▍延伸閱讀
594 期【放映頭條】
|
*本文同步刊於萬海慈善基金會會刊《停泊棧》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