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斯之子》:超越敵我的換帖情

507
2015-05-14

2011年,美國反恐戰爭十年之際,這塊「自由之土」出現了一本名為《哈瑪斯之子》(The Son of Hamas)的傳記,作者在當時聽來令人難以置信——竟是巴勒斯坦宗教組織(也是西方世界眼中的恐怖組織)「哈瑪斯」領袖謝赫·艾哈邁德·亞辛(Ahmed Yassin)之子,摩薩‧哈珊‧約瑟夫(Mosab Hassan Yousef)。不僅如此,他在書中所揭露的告白,更是讓人聽來覺得有如諜報小說:身為哈瑪斯首腦嫡長子的他,其實是個和平主義者,因而被以色列情報局吸收,利用多年擔任父親心腹的機會,為以色列提供恐怖行動的情報。後來,他潛逃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並向公眾公開他隱藏多年的秘密,他的家庭也被迫將他逐出家門。

這個故事顛覆一般在人媒體上所見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或美國、伊斯蘭國家「正邪不兩立」的刻板印象,自然成為紀錄片的絕佳題材。

本片英文片名「The Green Prince」與該自傳書名截然不同,也告示著這並非一部全然按照自傳改編的紀錄片。原著傳記由摩薩與美國記者朗恩‧博拉金(Ron Brackin)共同撰寫,對於巴勒斯坦在反恐戰爭時期的生活狀態、反抗活動、以及組織首腦們之間的暗盤交易都有比較詳盡的描寫。而紀錄片則由《尋找甜秘客》製作人西蒙齊恩(Simon Chinn)操刀,以色列紀錄片導演納達夫・謝爾曼(Nadav Schirman)執導,他們以當時摩薩在以色列情治單位的代號「綠王子」為片名,捨棄關於以巴政治與巴勒斯坦國情的細節,聚焦摩薩多年的臥底人生,透過摩薩與當時和他對頭的以色列情報員高能(Gonen Ben Yitzhak)兩人的口述,還原摩薩的經歷。同時,從兩人在言談間所透露出對彼此的信任於情誼,到後來高能不畏情治作業程序與革職風險,隻身前往美國為,摩薩證明他並非恐怖份子,也凸顯了他們之間超越敵我、情同手足的可貴人性。

如果說《尋找甜密客》是一部故事性強烈的紀錄片,《哈瑪斯之子》則更進一步向說故事的目的靠攏,讓他成為一部通俗且快節奏的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不過,本片並非完全靠演出重現摩薩的經歷,大部分的時間,仍是靠著摩薩與高能兩人的「談話頭」(Talking head)來描述每個事件的過程,伴隨大量懸疑配樂,以及以劇情片手法重建的故事場景穿插其間,與許多搭配劇情所插入的新聞畫面、或珍貴拍攝資料,輔助觀眾更深刻體會當時的情境。但或許也是因為影片呈現方式如此如此戲劇化,內容又極度政治敏感,加上主人翁經過多年容貌和當時相去甚遠,以及摩薩描述事件時帶有戲劇性的口吻,讓我一開始還分不清楚眼前所見的究竟是本人現身說法,還是演員模擬摩薩本人演出。但這樣的經驗也再次證明了,以敘事為本質的紀錄片與劇情片,兩者間界線其實可以如此模糊。

話說回來,以巴兩國關係、兩國人民的情感,一直以來都十分複雜難解,在劇情片上,近年不斷有這類題材的佳作問世:伊安瑞克利斯08年執導的《檸檬樹》、伊藤福克斯06年的《泡泡公寓四人行》、昂娜伊絲‧芭波‧拉法雷特10年的《烈火摯愛》,都透過盤根錯節的劇情處理曖昧敏感的國族衝突,尋求和解之道,也力求充分呈現雙方身不由己的種種苦衷。

反觀《哈瑪斯之子》從西方觀點切入,並在力求順暢通俗而簡化敘事與立場,某種程度上還是有風險,好在影片的後半段還是有取得些許平衡。但也因此,我在觀看影片前半段是帶著防衛心的。例如影片描述摩薩如何成為以色列的線人時,沒有花太多篇幅探討他如何面對「背叛」至親的心境(或是他本人不願多說?),一切困難抉擇看來順理成章,讓人還以為這是一部從美國政治正確觀點出發的紀錄片。直到影片後半段,摩薩談到他如何利用當線人的機會,保護他父親免於死於以色列士兵槍下;又或是當摩薩與高能談到以色列情報局的政策轉變,讓摩薩受到的不尊重,以及摩薩初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時所受到的歧視與不公待遇;我們這才看到人性與政治的不同層面慢慢浮現,也才看到影片對於當權者的傲慢與偏見所提出的指責。而影片所希望凸顯的跨越國族、政治界線之下的情誼,這也才愈發清晰。同時,本片也刻意輕描淡寫帶過摩薩受洗成為基督徒一事,也可看出製片與導演在政治與宗教立場上,盡可能保持中立的操作方式。

本片找來以巴情報站中的兩位關鍵人物進行訪談,最終則僅淺觸些微政治層面,主要則仍以兩人跨越重重政治、軍事限制的情誼為主,雖然可惜,但緊湊如商業諜報片般的敘事方式,或許才能觸及更多關注藝術片與紀錄片以外的觀眾,「日舞影展」的觀眾票選講或許也證明了導演與製片的操作方向正確。也希望這部影片可以是更多人開始瞭解以巴衝突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