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萊塢式美夢成真──《貧民百萬富翁》
從一月的金球獎四項提名四項全中(最佳劇情片、導演、編劇、配樂),到二月份奧斯卡十項入圍八項大獎,尤其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獲全勝,也讓片中小童星們登上世界鎂光燈中心,他們出身的貧民窟及家人也成為媒體注目焦點。《貧民百萬富翁》佔據了連續兩個月以上的西洋影劇新聞版面,投注大筆宣傳費用的發行商想必也迫不及待地想享受亮麗票房的甜美果實。誰想得到沒有任何明星、全片在印度孟買拍攝、故事的一大半場景在貧民窟的一部電影可以成為2009年的話題之作?導演丹尼鮑伊 (Danny Boyle) 就有這樣的眼光!從2008年11月份在美國以十廳的極小規模上映,累積至09年二月底高達一億一千萬以上的美國票房,所謂的「夢想成真」不僅是電影情節,更是現實世界的奇蹟。被美國影評人譽為十年萊「好感度第一名」(the feel-good film of the decade),預告片中也不斷地強調「希望」、「命運」、「愛情」等最具市場性的主題,究竟看完這部片是否真得讓人有好感覺呢?
電影的前半段,場景巧妙地交錯於男主角在警局受詢問、在猜謎節目上過關斬將、和童年的重要片段回憶之間。被刑求的殘酷現實與電視的炫麗美景形成強烈落差與一絲苦澀的反諷感,在情節上達成的懸疑感讓觀眾馬上一顆心懸在憨厚卻又倔強的男主角身上;而貧民窟回憶中的躲警察遊戲馬上讓攝影機帶著地球另一端的觀眾們深入孟買貧民窟的生活角落。瞬間飽滿的情緒張力以及驚人的貧民窟生活/活力,確確實實一開始就讓影迷feel good! 接下來,一段段訴說流浪生涯的悲慘故事則是讓西方世界觀眾一窺貧童成長經歷的不可思議。宗教衝突、集團式操縱孤兒作乞丐、青少年加入幫派等沈痛的社會現實也在男主角的回憶過程中揭露於世。電影的前半段讓我不禁想起描述巴西里約熱內盧貧民區孩童如何捲入黑幫發展的《無法無天》(City of God, 2002),只是《無法無天》裡的暴力場景與殘酷現實完全不經修飾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貧民百萬富翁》中男主角的良善固執則為辛酸的成長史增添許多幽默氣氛。但當故事回到當下的時間點,男主角原來是為了傳遞訊息給從小心儀的女孩,因而上了全國最熱門的電視益智猜謎節目。種種光怪陸離的情節包括哥哥加入黑道、心愛女孩淪為黑道老大的禁臠、窮小子被迫與最愛分離,這樣最俗濫的情節設定就要帶著觀眾進入愛情戰勝一切的簡單邏輯裡。最後窮小子一夜致富、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希望能讓普羅大眾心滿意足地離開戲院,繼續面對各有困難挑戰的現實人生。越是不景氣的年代,越是需要激勵人心的電影,從《貧民百萬富翁》在英美獲得的票房佳績看來的確是如此。
可是若誤以為導演、編劇是為了討好觀眾才做出這樣的情節安排設定,那可就冤枉了丹尼鮑伊為拍攝本片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備受阻撓的愛情(尤其窮小子與富家女)、兄弟檔正邪對立、以及歌舞表演其實一直都是寶萊塢(Bollywood, 印度可媲美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最愛的題材,也確實是票房保證。本片在孟買拍攝,也找來寶萊塢許多一流人才加持,甚至演員人選也有許多是寶萊塢明星。導演在接受訪問之時更明確指出哪些寶萊塢電影是他拍攝本片時的參考對象,除了傳統歌舞片外,也包括了都市警匪片。鮑伊這樣融合寶萊塢類型的手法可以說是市場考量、對寶萊塢致敬、甚至對印度本土文化的尊重;在西方市場上,的確也獲得廣大成功。對本片的批評聲浪主要針對「貧民窟的消費」,片中的貧民窟場景彷彿一種奇觀,甚至延燒到真實世界中對於小童星們的發展安排。本片在印度國內上映並無法與純正寶萊塢影片匹敵,卻也激起了不少民族主義式的討論聲浪。究竟一部劇情電影該對現實世界負責任到何種程度?有些人可能批評這樣的電影並無法給孟買貧民窟真正的幫助,或者愛情戰勝一切的中心思想太過天真;若單看這部影片引起的社會輿論,以及影迷們對印度寶萊塢的一窺門道,我想他們企圖達成的效果已經足夠了!就如同魏德聖導演當初也不可能預見《海角七號》締造國片影史奇蹟,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能有這些電影人堅持夢想,盡全力創造出他們堅信值得被看見的故事,已經是這個社會莫大的幸福。綜合觀影過程與延伸的現象看來,這的確是一部讓人感覺良好的電影,但這種良好並非自欺欺人,而是讓人感受到戲裡戲外都確實存在的熱情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