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中國電影趨勢——漫談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的挑戰與任務

628
2018-08-13

就像許多創投平台一樣,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以下簡稱SIFF PROJECT)讓青年導演公開陳述,為自己的作品找到一次值得投資的機會。然而,做為一個老牌的電影節活動單元,SIFF PROJECT邁入第十二個年頭,它背靠大陸、放眼世界,可說是任重而道遠。十二年來,SIFF PROJECT從草創到轉型,它回應了中國電影產業風雲變色的樣貌;十二年來,兩岸三地電影工作者齊聚SIFF PROJECT,它搭起了中港台電影人合作的橋樑。回首十二年來時路,我們能不能從SIFF PROJECT的成長軌跡,看到兩岸三地電影產業的變化?

無標題

時間拉回到2006年,彼時中國電影年產量並不高,除了幾家老片廠之外,當時並不像今天有那麼多民營資本進入電影產業。因此,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的草創階段,其實叫做「合拍片論壇」,目的是希望藉由合拍的契機,增加中國電影產量、提供更多創作機會。名義上是「合拍」,拉攏國際電影市場的資源,但整個項目計劃的立場就站在中國電影本土化這件事上,所以到了2007年,活動名稱就改成「中國電影項目創投&合拍片項目洽談」(CFPC & Co-FPC),聚焦了更多對中國電影內容的關注。從2007年到2012年,中國電影產業的氛圍不同了,本土的內容與民營公司逐漸增加。尤其到了2012年,中國電影票房一下衝高,在大量的產業需求下,中國電影需要更多的人才與資金來滿足。也就是在這一年,活動項目正式改名為SIFF PROJECT,一方面適應國際電影節的「創投」概念,同時以「媒合」的方式,培養更多青年電影導演。然而到了2014年,又是一個更新換代的時刻!原來的SIFF PROJECT底下有「合拍片」跟「中國電影項目創投」兩個單元,在這個需要推出新的一批創作者的時候,「中國電影項目創投」變成了今天的「青年電影計劃」,同時取消了合拍片的項目。

2016年,SIFF PROJECT十週年了。在這個相對成熟的時刻,SIFF PROJECT依然認為當下有很多問題必須回應。首先是針對「青年電影計劃」,SIFF PROJECT不希望外界誤解他們只做青年導演的東西,況且那幾年整體產業界對於「青年導演」太過激情,SIFF PROJECT並不認為所有青年導演都具備條件,完成具有工業質感的影片。因此,2016年以後SIFF PROJECT希望更多成熟導演加入,並與成熟製片合作(至少是以項目制的方式合作),提高篩選門檻,以推進下一年的華語電影市場。

無標題

可是同一時間,SIFF PROJECT發現到青年導演普遍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就是他不曉得一個項目該如何做下去?他該如何開始?他會碰到什麼樣的資方?遇到哪些「雷」?以往青年導演公開陳述前,會給半天的培訓時間,但那只能訓練你該跟資方說什麼?至於深層的故事內容、整體製作方向、選擇合適夥伴,這時候才訓練是來不及的!因此從2017年開始,SIFF PROJECT設立了「創投訓練營」,以便青年導演先學習前期項目開發階段,再進入青年電影計劃融資。

那麼,接下來SIFF PROJECT的任務是什麼呢?他們認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有一半是行業活動,另一半是公眾活動。500部影片、1600場放映場次,這是回應影迷的;大量的論壇、三天的電影市場展,這是回應產業的。SIFF PROJECT必須回答產業提出的問題,那就得先回頭定義自身的立場。比較台北金馬影展「泛華語」地區的定位概念,SIFF PROJECT很清楚自己站在「背靠大陸、放眼全球」的格局。在此同時,面對驟變的電影產業,中國政府是祭出政策來規範的。近年影響最大的兩方面,首先就是2017年頒布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再來就是2018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電影管理,正式劃入中共中央宣傳部,升格成國家電影局。這些改變,都意味著中國政府對電影生態的重視程度來到一個新格局,產業規範越來越縝密,也顯示著蓬勃發展的市場生態,SIFF PROJECT有必要主動回答這些面向衍生出的問題。

無標題

不只做青年導演?那可以做什麼?SIFF PROJECT比較了兩岸影展的運作模式,發現台北金馬影展內部從電影學院到創投再到金馬獎,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循環機制,使得華語電影輻射的範圍非常廣闊且統一。所有人拿到金馬獎都很驕傲的,它本身的光環能連帶讓金馬影展其他項目一起受益。不過上海國際電影節面對的情況卻大不相同,主競賽金爵獎針對世界範圍內成熟導演新片的入圍制獎項,亞洲新人獎(簡稱亞新獎)是亞洲範圍內新銳電影人的提名制獎項,而SIFF PROJECT目前還是以推出華語片為主,雖然很難全方位地為兩個競賽單元提供世界各地的優秀作品,但至少已經成為SIFF自身階梯式地扶持中國青年導演的重要一環,比如今年有兩部曾出自於SIFF PROJECT的影片拿下了亞洲新人獎。未來SIFF PROJECT也有規劃長遠藍圖,希望能慢慢有能力吸引更多國際項目,以適應亞新獎跟金爵獎的國際規格!

幾乎每一年SIFF PROJECT的評委會都分別找中港台三地的專家評審,像是今年的評委會成員就有徐崢、許月珍以及廖慶松,不僅來自兩岸三地,也來自導演、監製、剪輯、編劇和演員等多種背景,又都有和新銳導演合作的機會。SIFF PROJECT認為這樣的組合方式是一直以來,也將繼續堅持下去的傳統。同時,幾乎每年都有台灣資深電影人出任評委,比如2017年是編劇張家魯,2016年是導演趙德胤,2015年是導演、監製徐小明,2014年是監製葉如芬。

無標題

「跟台灣還有香港的電影人交流起來很舒服,彼此沒有距離感,這是我比較喜歡的氛圍!所以希望SIFF PROJECT也能創造給大家這樣的氛圍。至少在創投裡面,不管是新人,還是資深的前輩,都是我們的嘉賓!希望在這裏營造平等舒適的交流氛圍讓大家也能在此遇見新朋友!」

SIFF PROJECT無形間搭起了兩岸三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橋樑,或多或少帶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影響與交流。巧妙的是,這些交流竟然產生了一種「共鳴」。

今年的青年電影計劃,新導演們幾乎選擇了親情和懸疑的主題,以銳利的眼光頗析了當代中國的都市生活切面。例如《家庭簡史》解構了都市中「家」的想像;或是《太后與我》講述母女兩代女性追尋自我的故事;《綁架毛乎乎》則利用綁架小孩的事件,凸顯當代中國社會的階級差異。這些頗具作者性格的電影,其成效雖不見得直接反映在票房上,但至少會贏得口碑!從創作方面回頭反思中國電影發展進程的面向,廖桑就提到早些年一批留洋的電影導演,現在也陸續返鄉創作。因此,在一個跨文化的語境下,他們的創作會有一種更普世的情感表達。

採訪同時,筆者與SIFF PROJECT聊起了台灣新電影浪潮的那些電影工作者。

而不曉得是不是這樣的文化追憶,讓廖桑在SIFF PROJECT公開陳述講評的最後,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希望有一天,中國電影新浪潮也能出現!」聽完後,SIFF PROJECT的主管笑著跟筆者說:「這麼說來,還真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呢!」

無標題

分享
字級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