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第68屆柏林影展那些有趣的非競賽片們

620
2018-04-10

柏林影展不是只有競賽片。紀錄片、短片、實驗片、錄像藝術一應俱全。當然也有劇集的世界首映。我問友人,為什麼今年主競賽找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來當主席,《蘿拉快跑》(Run Lola Run)都過了二十年了,《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跟《雲圖》(Cloud Atlas)也不怎麼樣啊!看看他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合作的近作《梭哈人生》(A Hologram For The King)拍成什麼德性?找他當評審團主席難道只因他是德國人嗎?友人說別忘了人家可是超夯影集《巴比倫柏林》(Babylon Berlin)的導演啊。

我果然還是太電影本位主義了。講述1920年代希特勒掌權之前發生在柏林的犯罪故事的連續劇《巴比倫柏林》,從去年十月起德國首播以來,早已成為全世界劇迷之間最火熱的話題,雖然因為時程關係無法將這套劇集放在柏林影展首映,但邀請湯姆提克威擔任評審團主席,的確是一記高招。

劇集x影展

事實上,柏林影展早在2015年就率先三大影展規劃了正式且獨立的劇集首映單元。今年也不例外,與「特別放映」(Berlinale Special)單元平起平坐的「柏林劇集精選」(Berlinale Series),總共有七套來自世界各地(以歐洲為主)的劇集在此首映,包括披露911事件幕後秘辛、改編自普立茲獎小說,由傑夫丹尼爾(Jeff Daniels)、艾力克鮑德溫(Alec Baldwin)、塔哈拉辛(Tahar Rahim)演出的美國劇集《末日巨塔》(The Looming Tower)。該劇集的導演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得主艾力克斯吉伯尼(Alex Gibney),他執導的紀錄片《零日網路戰》(Zero Days)曾入圍2016年柏林影展主競賽。

此外,今年的「世界電影大觀」(Panorama)單元也挑了輕薄短小的瑞士劇集《犯罪效應(暫譯)》(Ondes de Choc)其中兩部。這套迷你劇的製作概念頗有意思,由四位導演各自負責改編一樁真實發生過的刑事案件,各自拍成一齣60-70分鐘左右的獨立電視電影。坎城影展剛宣佈擔任今年金攝影機獎評審團主席的瑞士女導演烏蘇拉梅耶(Ursula Meier)所執導的《犯罪效應之我殺掉了我的爸媽(暫譯)》(Ondes de choc – Journal de ma tête),取材2009年的少年弒親事件,楚浮遺孀芬妮亞當(Fanny Ardant)飾演收到少年日記而試圖釐清對方犯罪動機的老師,飾演問題少年的凱西摩特克萊(Kacey Mottet Klein)自2008年《邊境家園》(Home)為梅耶所挖掘,梅耶甚至拍了一部紀錄短片獻給他,足見兩人革命情感。

另外一部則是《犯罪效應之受害者名叫馬修(暫譯)》(Ondes de choc – Prénom: Mathieu),由作品向來攸關同志議題的萊昂內貝耶(Lionel Baier)執導。雖然是取材真實刑案,貝耶卻虛構了一名受害者馬修,這名十七歲少年在與女友爭吵之後發生意外,不僅全身是傷且遭到性侵,在民風保守的1980年代瑞士小鎮引發軒然大波。貝耶透過各式各樣的細節與美術造型去重現1980年代氛圍,僅僅六十分鐘長度的影片就從馬修復原說起——肉體上的創傷可以癒合,但是心靈部份卻需要更多時間。馬修看似從遭到性侵的噩夢中醒來,但是他的記憶卻不斷將他推回事發當時,警察追問他兇手面容及身體特徵,每一個問句對他來說都是又一次的撕裂傷口。貝耶以一種憐憫但不耽溺的態度去型塑馬修這個虛構角色,以此告慰1981-1987年間那群遭到侵害的無辜男女。

無標題

無標題

新x舊

衝影展對影迷最大的煎熬就是,想看的片子實在太多,一旦要追完主競賽,時間就會被綁得死死的,其他單元只能蜻蜓點水。偏偏要真狠心放掉主競賽,專注跑「論壇」和「經典回顧」兩個單元,又會有點不甘心,總覺得沒好好看完主競賽,就不算真的來過影展啊。

「論壇」(Forum)加上「論壇延展」(Forum Expanded)琳瑯滿目,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作品,是剛果電影《惡女瑪奇(暫譯)》(Maki'la)。老實說,我會看到這部片,主要原因是它被安排在CineStar影城的IMAX廳放映(入選「世界電影大觀」單元的台片《小美》也有一場安排在這廳),於是激起我的好奇心一探究竟。

《惡女瑪奇》的導演瑪雪莉愛娃邦谷(Machérie Ekwa Bahango)出生於1993年,本是法律系學生,因為發現自己對影像有興趣,開始從YouTube上自學拍片,後來報名參與金夏沙當地的影像工作坊,更有系統性地在專業的指導之下學習編劇和導演方法。她之所以得到執導《惡女瑪奇》的機會,其實與上一屆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得主《費莉絲蒂》(Félicité)有點關係。兩年多以前,該劇組前往金夏沙取景,由於需要懂法語的在地人協助翻譯,所以找上邦谷,進而促成她後來被法國片方看見,得以拿到資金圓夢。

這部講述剛果街頭少女與她的混混男友之間愛情與慾望的成長電影,光看前十分鐘,會有種「這麼業餘像是學生作品的片子居然也能進論壇」的疑惑,然而一旦進入角色情境之後,那些時不時出現的技術性錯誤,便會慢慢被它骨子裡那種即便粗糙卻充滿力量的影像感給覆蓋過去。簡而言之,這是一部遊走於真實影像和肥皂劇般羅曼史敘事間的怪異混搭創作,邦谷創造了一名性格不是那麼討喜,卻活生生血淋淋的主人翁瑪奇,她對於自己的未來有所期待,然而現實卻將她和男友逐步推向深淵……。就故事來說,《惡女瑪奇》堪稱陳腔濫調,但是邦谷毫不理會自己在技術上的不足所可能造成的突兀與難堪,反倒以一種橫衝直撞的自信,讓搖搖晃晃的手提鏡頭,義無反顧地跟著扮演瑪琪的素人演員走。它很莽撞,而且直率,但是非常誠實,所以碰撞出異樣的火花。這是一顆隱藏在雜草堆中的璞玉,倘若看不到半小時就提早離座(事實上我看的那場沒人提早走),可能只看見了雜草的干擾,一旦試著剝開那些雜草,就有機會感受到它那無畏的䓍根氣息與生猛力量。

無標題

至於說到「經典回顧」,就不得不提「威瑪共和電影」回顧。「威瑪共和」指的是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體的德國,於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霍亨索倫王朝崩潰後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憲法(一般稱之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而得此名稱。雖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憲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採取的一體化政策已經徹底破壞了共和國的民主制度,所以威瑪共和國在1933年已經名存實亡。

「威瑪共和電影回顧」總共選映27部那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影展放映場地之一的柏林電影博物館也配合這個專題展出1920年代多項文物收藏。從片單看來,柏林影展致力於透過這批選映作品,去呈現威瑪共和時期的社經狀況,甚至擴及德國當時的國際脈絡。

例如由人類學家古拉非佛(Gulla Pfeiffer)帶著攝影師佛德瑞區達罕(Friedrich Dalsheim)前往當時德國在西非的「前殖民地」多哥記錄了埃維人日常即景的紀錄長片《非洲荒野人(暫譯)》(People in the Bush – A Sound Film of Africa),不免令人想起1922年紀錄片先驅之作《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不過,《非洲荒野人》這部完成於1930年,以詩意影像記錄其「後殖民生活」(於1914年脫離德國)的電影,相較於默片《北方的南努克》,已是一部在聲音表現上相當精彩的作品,無論是自然的環境音、埃維人的民俗音樂、還是學者的言語解說,令這部紀錄片達成其人類學貢獻之餘,亦具有足夠的美學高度。

無標題

另外這個單元也選映了完成於1925年的佛陀傳記電影《亞洲之光(暫譯)》(The Light of Asia),該片是西方技術(主要是攝影器材的提供與德國攝影師的參與)與東方文化(前往印度取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一次結合,對於日後寶萊塢電影更是產生長足的影響。

《亞洲之光》由德國人法蘭茲歐斯騰(Franz Osten)擔任導演,不過影片得以拍攝,該片男主角希芒修萊(Himansu Rai)功不可沒。希芒修萊出身貴族家庭,本來是要當律師,後來去英國留學的時候卻愛上戲劇,促成他興起拍攝《亞洲之光》的念頭。這部講述宗教與命定的佛陀傳記片最有趣之處,一方面在於戲裡從悉達多的妻子視角切入,多了一種既是私密又帶著性別省思的觀點,另一方面片中悉達多掙扎於小我與大我之間的天人交戰,似乎與戲外希芒修來本人必須在法律與電影之間做出決定的人生際遇有些許呼應呢。

憑藉著法蘭茲歐騰的幫助,希芒修萊以《亞洲之光》這部製作成本是十倍於當時一般印度電影的鉅製,奠定自己在印度電影的地位。他後來不僅開設片廠,還娶了大文豪泰戈爾的後代黛薇卡羅妮(Devika Rani),這位女伶被譽為「印度的葛麗泰嘉寶」,也被尊為「印度電影的第一夫人」。至於法蘭茲歐斯騰,則是與《亞洲之光》扮演悉達多之妻的演員席塔戴維(Seeta Devi)繼續合作以泰姬瑪哈陵及摩訶婆羅多為題的神話歷史電影,姑且稱之為「傳說三部曲」,象徵著早期印度電影非常重要的成就。
無標題

如果說上述《非洲荒野人》和《亞洲之光》展現了威瑪共和與亞非等第三世界之間關係,那麼《藍光》(The Blue Light, A Mountain Legend from the Dolomites)和《馬特洪峰愛與死(暫譯)》(Fight for the Matterhorn)兩部登山電影,則是透露出納粹德國即將崛起的微妙訊息。

一生皆是傳奇的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因主演登山電影而為人所知,但是她不甘於當一個偶像,《藍光》是她身兼編導演三職的首部作品,電影完成之後,她親自寫信給希特勒要求會面,進而促成日後爭議的開端——她為希特勒拍攝《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與《奧林匹亞》(Olympia)兩部片。

登山電影在1920年代是非常受歡迎的類型,尤其它們多是實景拍攝,強調翻山越嶺實地拍攝的真實性,以及肉體及心靈上的雙重驚險帶來的感官刺激。完成於1928年的《馬特洪峰愛與死》是一部默片,柏林影展放映4K修復版的時候,特別邀請有著豐富默片伴奏經驗的荷蘭鋼琴家瑪德奈里森(Maud Nelissen)現場伴奏。

《馬特洪峰愛與死》1由德國與瑞士聯合製作,編劇之一是德國登山電影始祖阿諾方克(Arnold Fanck),導演卻是兩位義大利導演納奇歐馬拉索瑪(Nunzio Malasomma)和馬里歐伯納(Mario Bonnard)。故事取材自英國登山家愛德華惠柏(Edward Whymper)在1865年率領七人小隊首度征服義瑞邊境馬特洪峰的真實事件,但是加之以虛構的戲劇性效果。電影真正的主人翁並非惠柏,而是他的義大利嚮導安東,全片從安東的角度出發,描述他對登山的熱愛,因為放不下家庭責任而顯得不得志,直到認識惠柏,兩人一拍即合,展開征服馬特洪峰的準備。電影非常細膩地刻劃了兩位愛好登山的男子之間那種彼此惺惺相惜卻又帶著競爭性的宿命關係,沒想到竟在當時引發敏感的政治聯想(畢竟英國之於德國是敵對關係),也因此上映版本有多處遭到修剪,造成日後在修復上的重重困難。光是尋找素材就費了不少功夫,最後總算在法國與捷克找到倖存的膠卷,再結合早期德國電檢單位留下的字卡,才有今日4K修復版本的問世。


1. ‭ ‬編註:題圖為《馬特洪峰愛與死》另一劇照。

無標題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