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影展】《長江圖》譜寫時間長河的魔幻詩篇

545
2016-02-17

今年柏林影展競賽單元之中唯一的華語電影《長江圖》在2月15日進行了世界首映。《長江圖》是中國導演楊超的第四部長片,這部電影片早在2012年前便完成拍攝,直到去年才完成後製。導演說這部影片的從起點到終點的路途很長,「就像是長江的流水一樣,不知道何時停止」製片王彧表示本片在路途中收到很多國際影展基金會的幫助,他也覺得很幸運這部電影最後在柏林影展靠岸。

本片歷經喪父的失意知識青年高淳(秦昊飾)在長江上的一艘貨船工作,在船上找到一本名為「長江圖」的詩集,書中每首詩都是以長江沿岸的城鎮為題。在從長江出海口向上游航行的途中,沿江而上照著詩集按圖索驥,也同時沿著河岸追尋心愛的神秘女子安路(辛芷蕾飾)的身影。

在目前所有已經放映過的競賽作品之中,《長江圖》可說是其中最純粹的影像詩篇,靛藍且幽暗的色調為本片佈下一絲惆悵的基調,鏡頭緩慢移動呼應著江上靜靜航行的船隻。透過光影,鏡頭下的長江時而神秘奇幻,時而悠遠。本片透過男女主角的邂逅、男主角對其的相思,還有他對逝去抱負的緬懷,以及長江今日形貌的變化,這些似乎象徵著本片對中國社會逝去事物及理想的悼念。還有歐洲記者將辛芷蕾在片中飾演的角色聯想到德國萊茵河畔的傳說。

楊超在2005年就寫下了《長江圖》故事的初步構想,靈感來自於他對河流的迷戀,以及他對感情、生活的體驗。劇本從2008年正式動筆,費時四年完成,為了寫作,他自己也進行了一趟長江之旅,並將自己為長江寫下的八首短詩放進這部電影之中。記者會上楊超和媒體分享,在拍攝電影之前,長江在他的心中就不只是一條物理的河流,當他讀到唐詩中杜甫寫下「無邊落幕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時,他就將長江當作一條時間之河,因而,他希望自己也能用當代的電影語言捕捉這條時間長河。「如果這部電影對中國的電影、文化有什麼價值,至少我們應該將長江的這種價值拍攝出來。」楊超表示。

本片劇組花費三個月沿著長江而上取景,一路從上海、南京、四川、直溯青海高原的長江源頭。拍攝期間導演特別交代演員除了聯絡用的手機之外,不要帶任何電子設備上船,這樣的經驗讓飾演船員的鄔立朋在江上的生活中感受到強烈的抑鬱與孤獨感。男主角秦昊表示長江環境的惡劣,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演出,完全沒有可以取巧的地方,有時一到兩天只能拍完一個鏡頭,是他從影二十年最艱苦的拍攝經驗。辛芷蕾因為拍攝本片,才真正認識了長江,也見證了長江在中國發展建設的這幾年間在生態與地形上的巨變。

《長江圖》畫面上的神秘氣息與魔幻色彩令人驚豔,楊超導演將這些功勞歸給台灣攝影指導李屏賓,他表示李屏賓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精深造詣的攝影師,當初嘗試邀請李屏賓合作拍攝,李屏賓以「義不容辭」四字爽快答應。而李屏賓在拍攝時所做出的許多細緻處理,也讓楊超在剪接時對於拍攝的畫面驚歎不已。「他是台灣的攝影師,我是大陸的導演,我們一起拍了中國的這條巨河,對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本片入圍柏林影展的競賽單元,目前歐美媒體對於本片給予平均水準之上的評價,但是能否獲得梅莉史翠普、影評人尼克詹姆士等人組成的評審團青睞,則有待2月20日晚間(台灣時間2月21日凌晨)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