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精彩更勝於競賽:縱觀 2014 柏林影展
亞洲電影稱霸柏林競賽項目
影展競賽的陰晴圓缺一向是讓影展持續發熱的重要談資,今年在柏林笑到最後的無非是八獎取四的亞洲電影,一舉抱回最佳影片、最佳攝影和男女演員四個大獎。這四個獎中三個由中國電影獲得,婁燁的《推拿》靠著模擬盲人觀點的各種特殊鏡頭將攝影師曾劍在頒獎典禮上先下一城,刁亦男的《白日焰火》 則在新聞中心一片意外的沉默中接連拿下了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影片金熊獎。
圖:刁亦男《白日焰火》劇照。
|
《白日焰火》是中國電影少見的黑色懸疑警匪類型片,廖凡飾演的落魄警察為了追蹤一樁多年前以為終結的碎屍案,在調查過程中與桂綸鎂飾演的死者妻子產生了複雜的感情糾葛,處處陷阱的愛情在一個又一個的陰謀中交織出層層的線索與真相。東北媒礦小鎮的黑冷色調加上導演刻意營造的豐富色彩正好搭配人性的黑暗與誘惑。廖凡除了大幅增重之外,對劇中角色的缺陷性格與複雜情緒轉折的拿捏正是受到評審團青睞的主因。
《推拿》是婁燁首次在柏林影展亮相的影片,透過一間盲人按摩中心裡的人物描述人類共有的生活狀態:希望與失望、相聚與離散,或平淡或激烈地度過每一天。影片大量使用旁白呈述角色狀態與心境,就連片頭的演職員表也以旁白方式呈現;攝影則使用各種黑畫面、失焦、過曝等手法盡力呈現盲人的視覺觀點,可以看出導演讓盲人有機會更接近電影,同時也希望讓明眼人更理解盲人的企圖。
圖:婁燁《推拿》劇照。
|
《小小的家》(The little house,暫譯;山田洋次)故事從一場葬禮開始,交錯現代與二戰前兩個時空,現代時間中姑姑對姪子講述年青時在東京幫佣的故事,並在去世後留下了從來不為人知的遺物。拿下最佳女演員銀熊獎的黑木華則飾演過去時間中在戰前從鄉下到東京幫佣的少女,意外發現女主人的婚外情,卻也因為戰爭的爆發,席捲而來的一切不可知改變了這個小而洋派的屋子裡的所有人。
林克雷特花12年捕捉時光足跡 奪下最佳導演
在各家媒體針對競賽片的分數評比與影評中,李察林克雷特的《少年時代》(Boyhood,暫譯)無疑得到很多好評,這部片與「愛在」系列在導演對時間的拿捏上呈現出奇妙的對照。持續12年、每年拍攝一周的奇特制作方式堅實的記錄了男孩從六歲到上大學的生命片段,觀眾好像他們的鄰居,長期觀看並偶爾介入他的生活。劇情平淡卻紮實的捕捉到時間的流逝(看看當年帥得可以的伊森霍克!),以及我們總是把重要的時光珍藏在心中。導演對於主觀的時間與客觀的時光的兩種處理,讓他順利拿下最佳導演獎。
競賽片普遍平庸 拉斯馮提爾出盡鋒頭
如果今年的鹿特丹影展競賽讓人遺憾,柏林影展的競賽則是讓人失望,主競賽單元23部影片,討論最多最激烈的大概不是這些電影本身,而是在競賽單元卻不是競賽片的拉斯馮提爾新片《性愛成癮的女人》(Nymphomaniac)。片中的性愛畫面數量、真實度,或是導演大辣辣穿著坎城影展踢恤的挑釁行為和男主角西亞李畢福的諸多怪誕舉動皆在第一時間成為媒體報導的最重點。但造成此一狀況的恐怕不只是《性》片劇組的行銷策略,而是評價一片「普通」的競賽片。去年的柏林競賽雖然已嫌落寞,但起碼還有《天堂:望》或是《青春殘酷練習曲》等較具衝擊性的亮點影片,在連柏林影展選片人都大嘆找不到好片的狀態下,今年競賽片顯然無法滿足各方看客,只能眼看《性》片獨佔媒體版面。
影展單元概況
除了長短片競賽外,柏林影展的單元多年來幾乎是固定的,由「電影大觀」(Panorama)、「導演論壇」(Forum)、「世代單元」(Generation)、「德國電影新秀」(Perspektive Deutsches Kino)、「電影經典」(Classics)以及「終身成就獎」(Hommage)組成,然而範疇廣大的單元名稱搭配影展對策展論述採取「盡在不言中」的態度,使得不論新舊影迷或專業人士都不容易明白影片被分在某些單元的真意,僅能以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如何如何」的方式來判斷單元與單元間的分野。
上圖:李察林克雷特《少年時代》劇照。
下圖:拉斯馮提爾《性愛成癮的女人》劇照。 |
大器萬象的「電影大觀」
「電影大觀」見文知意的能夠理解是年度影片縱觀的單元,近 60 部電影被等分成「電影大觀單元特別放映」、「電影大觀」以及「電影大觀紀錄片」三個部分。整個大單元的選片方向通常擺放「相對而言」拍攝規格較大、較為通俗,或是議題性較軟調的影片。例如惡魔教室男主角尤根沃格爾主演的德國懸疑動作片《身歷聲》(Stereo,暫譯;Maximilian Erlenwein 導演)、有歌無舞的寶來塢公路電影《愛情險路》(Highway,暫譯;Imtiaz Ali 導演)、金馬影展去年選映過的美國同志片《愛滋長》、台灣導演卓立的《白米炸彈客》與趙德胤的《冰毒》等。另外許多已具國際知名度的導演作品也被羅列在這個單元,包括蔡明亮導演的新片《西遊》、林超賢的《魔警》、劇場大師羅勃勒帕吉把舞台劇作《眾生喧嘩》(Lipsynch)搬演至大銀幕的《三生三事》(Triptich,暫譯;Robert Lepage & Pedro Pires 導演)、韓國導演李宋喜一的《夜間飛行》(Night Flight,暫譯),片單一攤開就可以感覺到一種熱鬧紛呈的狀態,不愧大觀之名。
今年頗受好評的片子包括首映後幾乎一票難求的美國片《住進你心裡》(Love is Strange,暫譯;Ira Sachs導演)以同志結婚為引,描述兩位已屆耄耋的同志在紐約通過同志結婚法案後卻得勞燕分飛回到原生家庭,面對如何在老年與家人相處的課題。陳果改編自網路小說的科幻片《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則一反過去寫實的拍片風格,以世界末日發生導致全香港人莫名消失,唯有一群坐上紅VAN(小巴士)的人存活下來,但倖存的人也開始一個個怪異的死去。無人的香港街道奇妙地塑造出另類的懸疑氣氛,雖然影片長度偏長,但是看完後不得不提醒自己下次去香港還是別坐紅 VAN 為好。
圖: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劇照。
|
「導演論壇」開拓影像新視野
「導演論壇」往年台灣慣於翻譯為「青年導演論壇」,但以該單元目前羅列的影片來說並非僅有新導演,而是比較傾向於議題或手法風格較新穎的影片,掛在此單元下的「導演論壇延伸」(Forum Expended)更是囊括裝置藝術、影像藝術、實驗電影,並且連展映的場所都延伸至戲院以外的小型展演場所。本單元不像「電影大觀」把紀錄片獨立一區,而是將各種類型影片並列,刻意模糊劇情片與非劇情片之間的界線。年度選片包括三部已故日本導演中村登的作品《傾盆大雨》(When It Rains, It Pours,暫譯;1957)《甜蜜家庭》(Home Sweet Home,暫譯;1951)、《黑夜陷阱》(The Shape of Night,暫譯;1964);今年鹿特丹焦點導演 Heinz Emigholz 的新片等。
《誰綁架了米榭韋勒貝克?》(The Kidnapping of Michel Houellebecq,暫譯;Guillaume Nicloux 導演)是既瘋狂又好笑諷刺的偽記錄片,米榭韋勒貝克是法國當今文壇最強大的話題作家,2011年以把自己寫死的作品《誰殺了韋勒貝克》得到法國龔固爾文學獎後沒多久卻人間蒸發,這次他脫離作家改當演員,在片中扮演自己,又真又假的揭密當年綁架案真像。愛沙尼亞電影《自由限度》(Free Range,暫譯;Veiko Õunpuu 導演)描述一心想當小說家的年青人面對社會規範的不妥協,讓人思考人生於社會中是否真能擁有無限度的自由。《未完成的百科全書》(N-The madness of Reason,暫譯;Peter Krüger 導演)則以近似實驗風格的畫面描述企圖在非洲完成百科全書未果的法國鬼魂對非洲大地的鐘愛。
圖:《未完成的百科全書》劇照。
|
「世代單元」種下電影種子
「世代單元」是柏林影展非常著名的特色單元,顧名思義是給小孩與青少年的電影單元,並在部分外語場次提供現場德語念白,讓尚無法閱讀英文字幕的新一代觀眾可以提前領略外國電影的美好。這個單元幾乎每個場次都可以看到老師帶著各種年齡層的學生歡樂吵雜的來看電影,讓人不禁對電影的未來充滿期待。「德國電影新秀」則是身為地主國的主場優勢,年度優秀的德國電影盡在其中。
「電影經典」回顧技術發展歷程 肯洛區獲頒終身成就獎
「電影經典」(Classics)今年再度與德國電影資料館合作,推出的光影藝術回顧單元以 16 部各國影片細數 1915 到 1950 間的電影燈光技術。另外也包含7部重要修復電影:小津安二郎《秋日和》、德瑞克賈曼的《浮世繪》與《聖賽巴斯提安》、印度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 )的《英雄》(The Hero,暫譯,1966)《德國,蒼白的母親》、《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與《養子不教誰之過》。「終身成就獎」(Hommage)則獻給了英國大導演肯洛區。
紀錄片處處驚豔
相對於劇情片缺少亮點,今年的紀錄片倒是可圈可點,兩部描述埃及革命的《我們的廣場》(The Square,暫譯;Jehane Noujaim導演)和《革命光景》(Scent of Revolution,暫譯;Viola Shafik 導演)都是女導演作品。前者用幾乎是劇情片的結構,高潮迭起且完整的說明了埃及這三年來持續革命的來龍去脈;後者則是從四個各有特色的被攝者觀點切入,道出埃及政治的遞嬗及人民面對政治的態度。韓國的《絕非杜撰》(Non-fiction Diary,暫譯;Jung Yoon-suk 導演)從連續殺人到百貨公司倒塌,探討摧毀生命的沉重,此前已在釜山拿到最佳紀錄片,亦在柏林拿到一個會外獎。
「電影大觀」觀眾最佳票選記錄片則是《這圈子》(The Circle,暫譯;Stefan Haupt導演)精彩呈現由歷經納粹與二戰的同志刊物《Der Kreis》衍生而出的社會脈絡與當年不可告人的愛情險路。《偉大的博物館》(The Great Museum,暫譯,Johannes Holzhausen 導演)精彩呈現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裡的豐富館藏與修復之路。話題度極高的還有「英倫歌德之王」尼克凱夫的貼身記錄片《地球上的兩萬個日子》(20,000 Days on Earth,暫譯;Iain Forsyth & Jane Pollard 導演)。
非提不可的是奧地利導演 Hubert Sauper 的殖民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我們是朋友》(We Come as Friends,暫譯),記錄剛建國不久的非洲國家南蘇丹目前面臨的狀況,從提供外援的各個國家到外來的商人到傳教士,每個外來者都打著「友好」的名義在別人的國家企圖達到各自的目標,當殖民從軍事變成經濟與文化,瘋狂的程度絲毫不減,令人既心碎又憤怒。
上圖:《我們的廣場》劇照。
下圖:《我們是朋友》劇照。 |
票價高、規定多而雜 柏林觀影大不易
今年的頒獎典禮上,影展主席開心宣布今年影展的售票數字再創新高,達到三十三萬張,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尤其理解柏林影展的購票方式之後,更是對諸位觀眾肅然起敬。雖然有便利的網路排片系統跟購票,但是票價並非統一,更不像鹿特丹影展有眾多折扣,票價依單元與不同的戲院而有不同(競賽單元最高約 10-13 歐元,世代單元針對小朋友所以最便宜只要 4 歐元,另外有活動的場次就是更不一樣的價格,例如今年有跟米其林廚師合作的美食單元,每張票價是85歐元!),不過網路購票一律每張加價1.5歐元。若想省下這個加價,現場購票只開放購買三天內的票券,使得很多觀眾日日在票亭熬夜,只為買到一場想看的電影。
雖然是不劃位的售票,但是柏林人看電影排隊也很隨興,旁邊的人前面一點後面一點也無所謂,只要進得去就沒問題。不過相對於台灣影展有開演後20分鐘不得進入的規定,柏林影展可是嚴格更多,電影一開演就關門,關了門還有保全坐在門口,想衝進去之前可能都得要先再三考慮。影展期間戲院內可以吃的東西並不多,甚至連爆米花都暫停販售,要吃東西得離開戲院到附近尋找,幸好都不太遠。不過今年影展方特地找來一些小餐車擺在戲院之間的道路上,讓趕電影的人可以簡單吃吃,也算是一種新的德政。
左圖:準備夜宿票亭的觀眾。 |
|
周邊活動全方面涵蓋電影產業
在柏林影展有趣的不只是看影展,其實在這裡還有非常多的產業活動在進行,包括僅次於坎城的歐洲電影市場(European Film Market,EFM)及下屬的國際合拍片市場(Berlinale Co-Production Market)每年都有近一百個國家,四百多家電影製作發行公司參與;柏林新秀營(Berlinale Talents)被全球年青電影工作者視為聖殿;國際電影基金(WCF, World Cinema Fund)和柏林駐城計畫(Berlinale Residency)則分別資助優秀影片與藝術工作者。可以說從產業頭到產業尾的創作、制作、發行、映演與人才培育,柏林影展都絲毫沒有放棄的全程參與,而且從本國到國際都能在這些產業活動中找到自己的需要並得到提升,這才是這個世界三大影展龍頭之一能夠持續傲視全球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