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與聽》百大名片之爭
睽違十年,電影史上歷史最悠久的《視與聽》(Sight and Sound)百大名片榜單,即將在今年夏季推出他們十年一度的更新。《視與聽》雜誌自 1952 年開始就邀請了影評、學者與導演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電影與導演,合計評分統計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十部作品。這份榜單的權威性來自於其忠實地反映出學術思想、影片潮流、影響與開創性等等不同的文化與美學面向;而在六十年後,其樹立「權威」、「經典」或「標竿」影片的意義在網路上激起了許多知名影評人與學者的爭論,這些人包括了 Jonathan Rosenbaum、Roger Ebert 到 Steven Shaviro 等等,讓這些博學的影迷們都貼出了自己的十大榜單,並就這份榜單所隱含的意識形態與爭議提出看法。
當 1952 年《視與聽》雜誌選出十大電影時,他們選出的作品包括了《單車失竊記》(高據首位)、《城市之光》、《淘金熱》、《戰艦波坦金》、《忍無可忍》、《路易西安那故事》、《貪婪》、《日出》(卡內)、《聖女貞德的審判》、《相見恨晚》到《遊戲規則》。這些作品首先讓我們看到當時的評論者對於自己當代作品的重視,選出了許多十年內的作品,更由於當時尚未有人引入亞洲電影,因此能夠看到這份榜單的西方本位的思想型態。到了 1962 年時,溝口的《雨月物語》入選、威爾斯《大國民》躍至榜首、《情事》則排名第二,如此變動首先讓我們看到了評論者如何觀察到《大國民》對於美國四、五零年代類型作品的深刻影響,再者《情事》則是標誌了一個新時代的開端,也逐漸有非歐美作品進入這份榜單之中。
1972 年時,各國的現代主義作品則更加地入侵到這份榜單之中,包括了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柏格曼的《假面》與《野草莓》,展示出電影語言的創新對於評論者美學口味的影響。1982 年則是讓黑澤明的《七武士》與福特的《搜索者》入榜,西區考克的《迷魂記》也加入了經典的行列之中。黑澤明作品當中的史詩風格與構圖與這時正要起飛的商業鉅片有著呼應,《迷魂記》與《搜索者》分別呈現了學者對於類型電影的重新思考與審視其豐富的符號網絡,同時不再把「藝術電影」提昇至更高尚的領域當中,並提昇了類型作品的重要性。1992 年的榜單則將導演與影評的列表分開,顯示出拍片者與看片者之間的差異,甚至是直觀與反思之間的斷裂。也因如此,史柯西斯、柯波拉與黑澤明成為了導演的最愛;影評人則在亞洲作品當中繼續發掘重要與深刻的作品,小津的《東京物語》和雷的《大路之歌》應聲上榜。
2002 年的榜單似乎讓許多影評都大失所望,選入的作品都已歷時二十五年以上,而評論與導演的榜單上似乎沒有出現任何令人驚喜的作品。時逢六十年,這份榜單的父權中心(忽略了多數的女導演)、西方本位(忽略了非歐美的作品)都被人詬病。另外,為了讓自己喜愛的導演與影片上榜,也有許多學者會放棄自己最珍愛的電影,轉而投向多數人支持的作品。更甚之,榜單反映出當代電影潮流的功能似乎也喪失在經典的論述體系之中。諸如此類的問題都在網路上掀起波濤 … 然而,眾人仍引頸期盼今年出爐的榜單到底會獎落誰家,是否《大國民》會拿下又一座勝利獎盃?或是會有令人訝異的新血進榜?謎底即將揭曉!■
相關的討論可以參閱:
Indiewire的學者圓桌
知名資深影評人Roger Ebert的網誌
Criticwire的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