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金穗】金穗獎入圍劇情片整體觀察,兼談臺灣短片現況

736
2023-05-20
  • 陳宏瑋

編按:2023 年金穗獎於五月的頒獎典禮順利落幕,金穗大獎由《熱帶複眼》張徐展奪得,最佳劇情、紀錄、動畫、實驗片則分別由《大日子》江宗傑、《鯨之聲》張弘榤、《魍神之夜》蔡旭晟與《土星頻道》林仕杰獲得。本期《放映週報》刊載影展總評一篇,作者陳宏瑋以金穗獎劇情類得獎狀況為切入點,總評臺灣現行短片創作體質與未來方向隱憂。請見本期專文。

※※

前言

金穗獎自詡為臺灣電影的搖籃,許多長片導演在此獲獎發跡。從賽制簡章設計阻擋長片導演、二度於各大影展獲獎之導演報名,並給予大量評審團特別獎,區分為一般組與學生組,設置四大類型(劇情、紀錄、動畫、實驗)個別競賽等等,皆揭示金穗獎志在彰顯單部作品被看見的可能,以鼓勵扶植潛力新秀為首要目標。

從 2021 年第 43 屆金穗獎起,承辦單位自國家電影中心(現更名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易主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後簡稱金馬執委會)後,整體賽制維持並延續,但金馬執委會運用其資源進行評審、線上觀影、培育課程、行銷宣傳等面向的改制。

本文將區分下列三大章節依序討論:
1、金穗獎改制
2、劇情片整體觀察
3、臺灣短片現況

金穗獎改制:金馬如何改變短片環境?

宣傳面,除金穗影展外,金馬執委會每一年另外承辦金馬奇幻影展、金馬經典影展與台北金馬影展,共四場大型影展,因此從主視覺、活動包裝、行銷規劃皆做出市場定位區隔。好比金穗影展在主視覺設計刻意新潮、前衛風格,入圍影片 CF 則連三年與街聲 StreetVoice 合作,挑選趙謬〈不如跳舞〉、血肉果汁機〈太子哥〉、13月終了 〈你們長得蠻像的〉等青年世代熟悉的流行樂曲作為配樂。此舉都看得出向年輕人與新銳創作者口味靠攏。另外,金穗影展理解短片關注度遠遠低於劇情長片,特別規劃正式競賽獎項外的會外賽,邀請社群名人與影評人頒發會外獎(aka亞洲電影觀察團下一戰),錄製推薦影片或分享影評,藉其影響力擴散至原先同溫層目標受眾的外圍圓圈。贊助品方面,延續金馬合作廠商,一方面贈送入圍者禮包,使其備感尊榮,另一方面協助產品拓廣年輕TA,締造雙贏。

活動面,不找大使,而是找導師與主持人。自 44 屆起,金馬執委會租下光點華山二樓多功能藝文廳舉辦「穗穗念」沙龍講座,安排編導演製各方面擁有傑出成績的影人擔任金穗導師導師,並串連評審、學長姐與優良劇本講座活動,邀請業界人士近距離且非公開地與入圍者分享經驗互動,不分類型組別入圍者皆可參與。藉此活動鼓舞與傳承經驗,協助新銳創作者更能融入影視產業。更重要地,金馬盛大於意舍酒店餐廳舉辦入圍茶會、交流酒會,邀請所有入圍劇組參加,強化影人、評審、業界人士的互動,並於 WESTAR 舉辦金穗獎頒獎典禮。

典禮面,連三屆頒獎典禮主持人皆是「演員」,並邀請明星蒞臨現場頒獎,創造出話題與新聞點。先前國家電影中心舉辦金穗獎往往受限資源,依據政府電子採購網顯示,第 36 至 42 屆皆頒獎典禮皆以標案形式外包廠商。廠商受限預算、利潤、時程,往往發揮空間不大。好比第 42 屆典禮得標廠商,魔力創意行銷有限公司選擇在華山影廳舉辦,便宜行事,又限制劇組入場人數;金馬執委會承辦後,傾盡工作人員人力並延續金馬獎經驗,以贊助形式互助雙贏方式壓低預算成本,達成盛大舉辦的目標。場地容量寬敞,讓所有入圍劇組人員能夠在同一會場參與典禮,形塑入圍者的榮耀感與大家庭團結感。(編注1)

影展面,金馬執委會用其人脈與現有資源,盡全力提升金穗獎的曝光度與榮耀感。透過金馬線上影院推出「入圍影片線上影展通行證」,打破實體影展的地域限制,提升觀影數量。與此同時,主動邀請業界與發行片商關注金穗獎,讓產業得以察覺未來新秀。實體觀摩影展部分,最大的不同在於,不若國家電影中心舉辦時期會有結案報告 KPI 壓力,導致策劃大量劇集與電視電影首映,邀請演藝人員出席,吸引觀眾索票/購票,提升滿座率,進而讓「上頭長官」看到 KPI 會滿意點頭繼續給資源;金馬執委會整頓此陋習,比方說,邀請金馬獎的長片入圍者放映短片作品並出席映後座談,選映國際影展級短片佳作,或者是播放另三影展屬性較不適合策劃的大師短片選。如此一來,金穗獎變成更純粹的短片影展,同時讓關注短片的觀眾/創作者,有能夠臨摹借鏡的典範。

競賽面,評審選用業界中堅出任,多為金馬獎、國際影展入圍者或得主。評選方式,比照金馬獎規模,決選需於放映室觀賞入圍作品,以電影銀幕規格正視,而非電腦小螢幕。得獎者串連金馬獎活動,「導演、編劇及攝影」個人獎得主者若符合報名資格,即可保送金馬電影學院。 

總總來看,誠如聞天祥老師 2021 年受訪所言:「我們最 care 的還是電影人,還有未來的電影人。」金馬執委會不只是承辦影展競賽,而是以各方面規劃內容行銷策略重塑金穗獎「品牌」,傾盡資源培育新銳創作者。

劇情片整體觀察:我們需要鼓勵什麼樣的短片?

金穗獎採取小評審團制,得獎結果因人而異、因屆而異,無從推論其頒獎脈絡。好比第 44 屆金穗大獎選擇了學生畢製《龔囝》,捨棄入選釜山影展競賽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詠晴》、或是同樣入圍金馬獎的《姊姊》,顯現出鼓勵新銳創作的企圖幹勁。但到了第 45 屆,卻又不負眾望頒發給領先群雄的《熱帶複眼》。演員類個人獎,看似整體多以鼓勵新進表演者,但第 44 屆頒給主演《手事業》的資深演員楊麗音。整體而言,就是評審不同,方向就不同。

就獎金面,金穗獎總獎金高達 540 萬,是臺灣短片獎金最高額的競賽。搭配賽制面來看,除各類別最佳影片外,另有八項評審團特別獎與個人單項表現獎。綜合兩者揭示出金穗獎的鼓勵性質,大方給予無商業市場回收的短片獎勵,並盡可能增加得獎數。以第 45 屆為例,不計重複者,共有 24 部作品得獎(其中最佳製片獎,傅崑閔以《燒》與《野薊》兩部片並列),也就是得獎率高達近 38%,遠遠高於臺灣其他影展競賽。尤其在本屆個人單項表現獎裡,八項中高達六項未在影片獎獲獎,就結果論回推,本屆評審團有意無意進行配獎,盡力鼓勵更多入圍者。


(圖/2023 年金穗獎得獎者合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就劇情片入圍作品整體而論,對我而言,藝文型導演偏多。無可厚非,這與臺灣學院教育的 Refrence 影片(Ex. 電影系必看 100 部電影清單)以及美學養成大幅度正相關。加上年輕導演的生命經驗較窄、較短,以至於普世命題的成長困惑、青春苦澀、愛情啟蒙佔據入圍作品大比例。或者是生命創傷命題,好比同儕爭執、父母離異、摯親驟逝等,都是短片常見命題。當然不乏創作者對於時代、社會趨勢的觀察,《演習》講述兩岸關係的矛盾、《橋頂少年》以南方澳斷橋事件為背景、《鎗聲》聚焦警察執勤現況、《瑪麗快跑》呈現移工角色處境、《念你如昔》以失智長者為主角等。當然,在後同婚時代,青春同志片依舊是臺灣不敗的小清新,如《午夜節拍》、《防⼰》、《悄悄告訴她》、《剃頭,痔瘡,夾娃娃機》比比皆是。此外,看得出初選評審企圖,彰顯產業銜接重要,挑選部分類型元素作品進入榜單,好比喜劇的《大夜》、《有了?!》與《春水奇譚》,黑色喜劇的《祝你未來一帆風順》 ,具備武打動作的《鍵盤俠》等。

製作資金部分,28 部劇情片共有 18 部獲補助,若限縮至一般組,僅有《陀陀》與《是日大暑》是自費拍攝,這都揭示出臺灣短片製作現況。好比這些作品必須提交企劃,經由評審委員遴選給予補助。那依照補助評審口味,作品勢必得有提案創作者與故事的連結,或是有無關懷社會面等等。以結果論回推,這或許代表影展評審偏好一定製作水平的作品;當然並非絕對,因為依舊有大量補助作品無從入圍,僅代表著有一定製作預算較有機會入選。

補助單位 作品名稱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短片輔導金 燒、演習、送行、二重奏、大日子、鍵盤俠、橋頂少年
公共電視台 念你如昔(新創電影)、有了?!(新創電影,與高雄電影館共同合作)、春水奇譚(新創電影,與高雄電影館共同合作)、鎗聲(台語台)、瑪麗快跑(學生劇展)、當哨聲響起(學生劇展)、大夜(學生劇展)、悄悄告訴她(學生劇展)、光榮之路(學生劇展)
高雄市電影館/高雄拍 二重奏
宜蘭縣政府影視補助 橋頂少年
澳門影像新勢力 同床
原住民族電視台 野薊

*僅統計劇情片一般組與學生組

細究劇情作品的編導分工,僅《念你如昔》是編導分職。《跳繩》、《二重奏》、《春水奇譚》、《當哨聲響起》則是導演為共同編劇,其餘 23 部作品,高達 82% 皆為編導合一。當然我認為這與短片的「名片屬性」、臺灣學院教育有高度相關。前者的名片屬性,指的是電影圈用短片作品看導演風格與成就,為了更能夠說自己故事,臺灣短片導演多為只想說自己的導演。當然以製作面視角考量,這也可以省掉編劇費用。這也讓臺灣養出更多(以為自己可以變成是)的作者導演。後者的學院教育,指的是編劇畢業門檻。
好比世新大學畢業製作「影像創作類-劇情片」類別的同學,經全體「劇情片類」畢製指導老師審查,同學可以以(短片)編劇身份畢業。此劇情片類長度限制為 30 分鐘以內,即為劇情短片。但若不參與前述形式,僅以劇本類畢業,則必須創作 90 分鐘之長片劇本,這與絕大多數電影系規範類似。至於在畢製提案裡,(通常)花最多錢的導演,能否接受有編劇加入一起創作故事,則是另外的議題。(編注2)

導演與編劇分工情形 作品名稱
編劇導演分開 念你如昔
導演是其一共同編劇 二重奏、春水奇譚、當哨聲響起、跳繩
編導合一 陀陀、燒、是日大暑、大日子、橋頂少年、有了?!、同床、野薊、鍵盤俠、鎗聲、午夜節拍、瑪麗快跑、Về nhà 南途、防己、演習、祝你未來一帆風順、大夜、剃頭,痔瘡,夾娃娃機、悄悄告訴她、山中怪人、送行、光榮之路、滯

*部分學生劇情片未工作人員名單標注編劇一職,因此推測導演兼任編劇

當大家都想講自己的故事,編導合一者往往缺乏劇本開發能力。弔詭的是,在影集、劇情長片的世界裡,導演與監製、行銷、編劇(團隊)合作是絕對必須。那這段鴻溝、適應與溝通協調,若不從學院開始,只會教出更多缺乏具備執行能力的導演。在這資本主義市場裡,我們究竟需要多少藝術家性格的作者導演、多少向觀眾市場靠攏並懂得協調的執行導演呢?目前來看,夾在中間、不願向現實妥協、企圖兼顧的人,佔絕大多數。

除去編導議題,演員培育的匱乏亦是臺灣影視圈當前問題。為求資方點頭,挑選知名度演員無可厚非;但短片不求市場回收,沒有資方問題,頂多就提案企劃得面對評審口味。可是,臺灣短片年復一年可以看到許多演員輪迴,甚至在同屆金穗獎會有複數作品(太殘忍,我就不點名),究竟是臺灣有該年紀演員的斷層,抑或是導演不願意花時間與新演員團結努力呢?這也許值得深思。

綜述本段討論,我理解評審頒獎是就單部作品評選給予鼓勵。在這臺劇起飛、電影票房開始蓬勃的潮流/錢流裡,學院老師、影展評審們到底希望培育長片導演;還是帶出更多開影像工作室接商案、接標案不再創作的導演呢?這答案或許庸俗市儈,更或者不該以資本利益看待影像創作;但是如果不看,這樣壯大影視環境、提升產業市值、創造臺灣國際能見度的導演,究竟該從何而來呢?

臺灣短片現況:短片的未來在哪裡?

短片是臺灣導演的第一張名片,也是業界認識導演的第一張臉。影展方大張旗鼓地推廣短片,但若把臺灣短片推廣責任賴在影展上,明顯不足與一廂情願。

影展以外,部分人士傾心推廣短片。2016 起,影評人翁煌德逐月策劃梅花鹿影展推廣短片並舉辦座談。自 2020 年起,他受邀於臺灣電影年鑑撰寫臺灣短片總論。並在2022年年末,與影評人謝以萱共同策劃 Youtube 短片頻道「SIKA」,大力向世界推廣臺灣短片。配合金穗獎會外賽的影評人推薦獎評審,短片影評也逐漸增加。當然依隨影評平台 Letterboxd 在臺普及流行化,並搭配金穗獎推出入圍影片線上影展通行證,影迷網友開始聚焦討論短片。

個人以外,線上影音平台「Giloo 紀實影音」,近年大幅度挑選短片上架,並與高雄電影館合作上架高雄拍,堪稱坐擁最多臺灣短片的線上平臺。近期更舉辦 Giloo Fest 眾籌提案大會,企圖協助短片募資。與此同時,金馬執委員運用金馬線上影院,開始推出「短片導演推廣計畫」,以分潤實際支持短片創作。搭配公視每年穩定補助製作短片,並且最後上架至「公視+|公視OTT影音平台」。三平臺加總至少逾越 200 部短片,然而,猛叫人看長片、卻要人拍短片畢業的學院教育,是否看見這些資源,並融入課堂教育了呢?這點我無從查證,只希望臺灣短片愈來愈好。


(圖/《當哨聲響起》劇照;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另外一方面,臺灣短片影展數量龐雜繁複,是否需要資訊與資源的整合,或者是在競賽以外,提升育才與產業銜接的協助呢?好比臺灣單一年的短片影展,扣除金穗獎與綜合影展競賽後,共有高雄電影節、螺絲起子國際學生短片創作影展、關渡電影節、青春影展、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影傳普洛影展、新風獎短片創作大賽、金光短片影展、⾦片⼦⼤賽等等,一字排開琳瑯滿目。然而這些影展的功能究竟是僅只在給桂冠、給獎金,或是讓創作者們獲得更多曝光度進而踏入產業呢?這或許是值得探討的大議題。

針對短片的未來,我想拉出臺灣外討論。鄰近的香港鮮浪潮,制度與產量其實與臺灣電影短片輔導金非常接近,同樣需要企劃提案,過審就獲得補助製作短片。然而香港的選題方向卻與主題重複度很高的臺灣短片有所明顯差距,探討其中原因或許會過於主觀與地圖炮,我就先打住,但這一點絕對值得討論。至於短片與長片的銜接,香港政府為扶植新導演,推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區分為大專組與專業組,曾入圍金馬獎的《金都》(2019)、《手捲煙》(2020)、《淪落人》(2018)、《燈火闌珊》(2022)都由此補助誕生。然而,臺灣長片輔導金儘管有「新人組」,卻沒有名列與固定名額。相較於香港近年新導演作品叫好叫座,臺灣新銳者要拍攝到劇情長片,必須與業界大老們共同競爭補助,這顯得缺乏配套、步履維艱。

最後,針對三大國際影展短片單元、甚至是亞洲最大的釜山影展。若排除 VR 作品,臺灣劇情短片許久沒有作品入圍競賽單元,近期就只有 2021 年入圍釜山的《詠晴》。反倒是中國短片作品成績非常亮眼,臺灣短片出了什麼問題呢?導演們究竟在拍只想給臺灣評審看的短片,還是能夠攝製外國人有辦法欣賞的作品呢?這般國際影展缺席的結果,絕對與美學、命題甚至是電影片長有所有關聯。

這究竟是學院、環境、補助、還是影展,誰的責任呢?沒有人說得準,也沒有人願意承擔面對。但是,如果沒有人去改變、解決與正視,那麼,臺灣短片的未來就不會改變。

.封面照片:2023 金穗獎參與者合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提供

陳宏瑋

編劇、監製、策劃、影評、廣告業務經理,東吳法律學系畢業。長年以筆名波昂刺刺從事評論書寫,領域涵蓋同志電影研究與台灣短片等。連續兩年以編劇作品《金魚缸小姐》、《我的媽媽是網友》獲文化部影視局短片輔導金,前者入圍第 61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曾任台灣國際酷兒影展選片小組、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初審、青春影展初審。一直很常被問:「你真的有時間睡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