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的當代美國夢:《2016美國甜心》

586
2016-12-01

在2016年坎城影展的主競賽單元裡,不少作品將敘事焦點側重在女性角色和社會環境交涉的個人經驗上。從英法文片名來看,至少有六部電影──Elle(《她的危險遊戲》)、American Honey(《2016美國甜心》)、The Handmaiden(《下女的誘惑》)、Julieta(《沉默茱麗葉》)、Ma’ Rosa(《私法居留》)、The Unknown Girl(《沒有名字的女孩》)──開宗明義地告知觀眾,它們的故事主線將交由女性角色來開展。而中文片名則再(有些刻板地)將這些不同的女性面貌凸顯出來:危險的、甜美的、誘惑的、靜默的、游走法律邊緣的、缺乏身份和主體的。女性與既定社會框架的肉身拚搏擦撞出對性、暴力、死亡的深刻體認,使這些電影得以從性/別的微型政治管窺父權、階級、族裔,乃至殖民歷史等相互糾雜的議題。在這波女性電影熱潮裡,亦顯見英國女將安德莉亞阿諾德(Andrea Arnold)的企圖。首度移地到美國拍片的她,從流行歌曲裡拾撿電影片名American Honey。透過這兩個字眼的並置,阿諾德這回打算讓她擅長的底層少女故事同時也成為一個道地的美國故事。

在全球資本流動頻繁的當代,有名望的導演跨國拍片並非新鮮事,但能以外來者的眼光拍出比在地更在地的故事,似乎不多見(馬上聯想到的例子是侯導的《珈琲時光》)。擅於思索並辯證「家」與「他方」之間關聯的阿諾德,對於尋找、移動,以及地方感的塑造一向細膩又敏銳。令人好奇的是,這回經歷了大幅度的遷移,導演的敘事及風格是否也有所轉變?她能說出什麼樣獨到的美國故事,特別當這個電影工業國的銀幕故事已發展成了各種類型的俗套?

阿諾德自短片時期便開始演練底層少女和她們出走的故事原型。2001年的《狗》(Dog)中,女主角離開了母親行使言語暴力的居家空間,逃向男友的懷抱,不料卻目睹男友更兇殘的暴力(虐狗),最終只好回到家裡,重新面對母親。此刻她上演了特異的「流變為狗」(becoming-dog)──對著怒吼的母親兇猛地嗥叫幾聲,將那隻她無法拯救的狗化為自身的一部分,捍衛狗兒應有的能力,同時也保護自己、對抗世界。《狗》裡出現的社會住宅後來成為《發現心節奏》(Fish Tank, 2009)的主要場景;《狗》的少女最終回了家,《發現心節奏》則再次從家屋出發,讓少女往返在自家和廢車場、舞廳、大草原之間。她發現心愛的人早有家庭,憤怒的在男方家客廳撒了泡尿,發洩情緒順道宣示主權。終於她決定離開傷心地,電影便結束在車子駛離國宅、主角自我放逐的場景。當我們在2016年再次見到這位少女,她已身處美國內陸,搭上載滿青年的廂型車,加入他們周遊各州推銷雜誌的行列。這一次女主角星(Star)不再牽掛家裡(她受雇為推銷員的條件之一是「確定家鄉沒人會想念妳」),毅然踏上美國夢的追尋之旅。在《發現心節奏》中段的開車場景,法斯賓達飾演的角色播放了The Mamas & The Papas的經典〈California Dreamin’〉,經由加州夢營造出了短暫的公路片氛圍。到了《2016美國甜心》,音樂再次配上Bruce Springsteen翻唱的〈Dream Baby Dream〉,延續這場美國夢的探索。

要講述道地的美國故事,二十世紀初的童話寓言《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亦提供了具體的參照點。中西部的社會樣態(《綠》開頭場景設在肯薩斯州)、少女逃家/尋家、美國夢的價值協商,這些均是討論《綠野仙蹤》會觸及的議題,也是阿諾德這部美國電影的核心關懷。《2016美國甜心》不但讓年輕一代親口肯認對《綠野仙蹤》的文化認同,更以鏡頭帶到星房內一雙閃亮的紅寶石鞋(ruby slippers),暗示即將開啟的黃磚道之旅,一趟踩踏內陸黃土地、追尋黃金的公路旅程。這趟旅程由德州出發,穿越奧克拉荷馬、肯薩斯、內布拉斯加,結束於達柯塔。途中這群年輕銷售員遍覽社會百態,從中產家庭、牛仔豪宅、石油暴發戶,一路推進到喪失家庭功能的貧困階級,透過鬆散的線性結構,阿諾德輕巧地評論了她的美國見聞。百年前的美國夢已然質變為懸殊的貧富差距,我們看到的是扭曲且著了魔的金錢與價值觀。銀幕上多次出現的孩童和青少年身影亦提醒著這同時是個世代問題。這些觀點有力地凝縮在星對自認擁有基督教精神的中產母親的反擊:「妳女兒才被魔鬼附身咧」(“The Devil has the hold of your daughter!”)。

(在大選後的今天看《2016美國甜心》,很難不注意到片中落腳的五個州均是川普的鐵票倉;若說片中刻畫的人物都是川普的支持者,也並不讓人驚訝。回想片子開始不久男主角對川普的打趣,這部電影除了帶有天真爛漫的童話色彩,它還是一則恐怖的政治預言。)

然而,阿諾德的企圖終究不在於國族或政治層次上的批判。事實上,她更樂於以晃蕩的鏡頭、粗顆粒質感的環境音、風的拂動和髮的飛揚、動植物的共感來捕捉生命當下的情動經驗(此風格很大一部分須歸功於阿諾德的老搭檔,愛爾蘭攝影師Robbie Ryan)。不同於一般公路電影提供的寬銀幕景致,阿諾德仍堅持使用4:3學院比來勾勒她的當代桃樂絲故事。導演在過往的訪談中曾提及,這樣的框對她來說較符合人的尺度,能讓她專注在角色的刻畫與描摹。摒除了遼闊的內陸風景,《2016美國甜心》晃動的方框讓鏡頭前的青年們更顯躁動。它同時也加深遠景的綿延,凸顯從車內觀看窗外景色的前瞻效果。透過低鏡位開拓出來的大片天空,亦模擬了年輕一代悠遊開闊的視感及心理寫實。這樣的視覺風格,在片中男女主角浪漫兜風的兩個片段都有迷人的體現。兩個場景分別在白天和夜晚、在敞篷車和廂型車車頂進行,前者配上迷惑之星(Mazzy Star)九零年代夢幻迷離的〈Fade into You〉,後者用了瑞凡斯合唱團(The Raveonettes)〈Recharge & Revolt〉的前奏。兩個片段都以低鏡位框進大塊的天空,前者藍天白雲,後者則是漸層的寶石藍;方框裡集結了風的湧動、流暢的速度感、空間的無限延伸、抒情的畫內音樂,無疑提供了頂級的公路電影享受。

《2016美國甜心》劇照

兩個兜風片段中,敞篷車這一景裡星直立的背影成為電影宣傳海報的主視覺,以一個戲劇化的影像凝縮了整部電影的意旨。此意旨還原到片中的動態脈絡則值得繼續分析。這個片段發生在男女主角瘋狂洗劫富有的牛仔三人組,並從他們的豪宅裡偷走敞篷車遠走高飛之後。星首度賺到錢,興奮地從座位上站起來高喊:“I feel like I’m fucking America”,慶賀自己大「幹」一票,削了美國一頓。此時,鏡頭壓得極低,使她直挺的身軀襯著整面天空。如此一股拔地而起的氣勢、強取豪奪後的快感,結合性愛的明喻,使畫面有如一個高潮鏡頭,一個真正的「money shot」。爾後在草地上的性愛戲,鏡頭更是直接且持續地呈現了星的性高潮,呈現她幾乎要融進草地裡的模樣。阿諾德將天空與草地、性愛與金錢的高潮都賦予女主角,並能擺脫道德批判的束縛,讓一個普遍陽剛的電影類型有了新的表述,同時也再辯證了美國夢的金錢價值對於年輕女主角可能的積極意涵。相較於《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厭惡、逃避父權而駛上公路,最終卻找不到容身之處的僵局,《2016美國甜心》的女性書寫是更入世、開放、且寬容的。

道地的美國電影除了公路馳騁,亦少不了歌舞的類型元素。1969年的《逍遙騎士》(Easy Rider)結合兩者,示範了嶄新的用樂方式:不再依照好萊塢習以為常的做法,為服務電影敘事,而特別譜寫和劇情相關的歌曲或輔助觀眾情緒反應的旋律。《逍遙騎士》廣泛使用六零年代美國搖滾樂,一方面抒發叛逆世代的反文化情緒,另方面也增強電影社會寫實的意涵,從音畫雙軌思考用藥、嬉皮、自由理想及南方保守觀念的衝擊。《2016美國甜心》承襲此手法,大量採集民間音樂,但不同於《逍遙騎士》多以畫外音樂搭配騎車片段,前者使用的二十來首歌曲全是畫內音樂,由角色和觀眾共享。豐富的歌單除了導演個人的選擇(如囂張地出現了兩次的蕾哈娜──在坎城記者會上,導演表示這是她私心偏好,她的年輕演員們並不喜歡這個選擇),占曲目極高比例的嘻哈及trap均採納自演員旅程中真實聆聽的音樂,由此體現透過集體創作而達致寫實的方法。這些音樂多半從車內音響(或手機iTunes)放出,因此也緊密交織著周遭的環境音,在節奏中融入如周邊行車呼嘯而過、風、昆蟲鳴叫、草葉摩娑、及營火燃燒的畢剝聲響。於是,《2016美國甜心》的聲軌模糊了音樂與環境音的邊界,結合沿途景致營造出更真實的公路體驗;它也將跨國流通的流行音樂回歸到它們原初的泥壤當中,配合角色的合唱、改編、肢體舞動、電影的音畫對位,進行新一輪的再詮釋、再生產。

《2016美國甜心》是對於美國社會問題的凝視,當中不乏對中產與土豪的嘲弄,但它同時也是關於年輕人如何自處、如何在險惡的環境中發展自我意識的故事。電影的最後一幕,再次出現戶外狂歡的場景,這群青年在湛藍的夜色中,跳起火焰之舞。此時音樂配上Raury節奏感極強的〈God’s Whisper〉,歌詞說,「我們是靛色之子/活出自己的選擇」。〈God’s Whisper〉本身即出自《靛色系小孩》(Indigo Child)這張專輯,該詞彙在英語中指涉天生具有敏銳感知、別具心靈洞察力的孩童。這群以靛青之子自許的青年,圍繞著火焰唱著他們的主題曲,重複著「我聽見上帝的低語/呼喚著我的名」、「我是救世主、救世主、救世主……」。在這個帶有濃厚宗教味道的段落中,星逐漸遠離人群,走入夜色。她手捧著一隻青蛙,似乎和牠形成某種共感,隨之緩緩步入水中。她沉浸在池水裡片刻,接著猛力躍出水面,電影就此結束。《2016美國甜心》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收尾。它在公路之旅即將再次啟程前,像是靈光乍現(epiphany)般,在一股靜謐靛藍的氛圍裡,找到了專屬於青春世代神秘的認同、儀式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