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北文學.閱影展戲裡戲外:《紅圈》

558
2016-05-27

朱爾斯.達辛與梅爾維爾

2016年這個文學影展的小型刊物各篇介紹文字,我最喜歡《紅圈》裡的字句:在以本片向朱爾斯.達辛(Jules Dassin)法式黑色(French Noir)經典《男人的鬥爭》(Du rififi chezles hommes)致敬之際,依然流露讓.皮耶.梅爾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鮮明的作者印記。

1912年出生的美國導演朱爾斯.達辛,1948年的《不夜城》(Naked City)打破劇情片與紀錄片的界線,成為警匪片的影史經典。1950年代他跟美國導演約瑟夫.羅西(Joseph Losey)等許多藝文界人士受到參議員麥卡錫白色恐怖的迫害,有人坐牢,大多數人失業,達辛流亡法國與希臘,羅西放逐到英國。往後,朱爾斯.達辛的法國電影《男人的爭鬥》贏得1955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1956年的法國電影《勇者之死》(Celui qui doit mourir)與費里尼的《卡比莉亞之夜》分享1957年坎城影展國際天主教事務獎;1970年法國/美國共同出品、法國作家羅曼.葛雷(Romain Gary,1914-1980)半自傳小說改編的《母子淚》(La promesse de l’aube)後來在台灣上映時,與費里尼的《愛情神話》一同被1970年代台灣的《影響》電影雜誌(李道明、王曉祥、張毅是刊物成員)選入年度十大佳片。可惜近年台灣沒有人特地為達辛安排電影回顧展,彷彿只有肥內(王志欽)與我成了達辛電影的少數知音。《母子淚》文學原著近年譯名《我答應》。

《男人的爭鬥》片中,一夥賊潛入珠寶店打劫的那場戲,漫長過程完全沒有對白(否則豈不驚動店家或外人?),為影史犯罪題材電影樹立典範、開展新頁(達辛還用化名Perlo Vita扮演其中一位名叫賽薩的歹徒!)15年後,梅爾維爾的《紅圈》在這方面既仿效、又(向朱爾斯.達辛)致意。

《紅圈》與《仁義》

《紅圈》以往在台灣電影院上映時的譯名是《仁義》,這個中文標題直接移植本片的日本譯名。我不喜歡跟法文原題相去千里,但且看片中的警方冷酷陰狠毒辣,反倒「歹徒」這一方有情有義,《仁義》指的是偷竊珠寶的這夥人,豈不大快人心?好一個反英雄的姿態!中國導演徐浩峰與香港導演吳宇森都深愛亞蘭.德倫(Alain Delon)主演的這部《紅圈》,吳宇森還激賞亞蘭.德倫主演的《武士》(Le samouraï)與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主演的《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電影與觀眾同樣在反體制的這一方,看社會、看人性,並省思警方有多賤!只是,梅爾維爾導演的《武士》以往在台灣上映時的譯名是《午後七點零七分》,可是電影從頭到尾都不提這個時間,甚至完全無關,你我不難想見台灣的發行公司當時有多賤,亂搞中文片名到不擇手段!美國導演亞瑟.潘的《雌雄大盜》多次送新聞局電影檢查部門,都遭到禁映,直到中文片名改題《我倆沒有明天》方才解禁,蔣氏王朝變相鼓勵文不對題才更賤!

偶像在法國、英國電影中的「用」處

《紅圈》的序幕是一尊綠色佛像,外加釋迦牟尼的名言:關於「因緣際會與命中注定的禪理,由於某種難以言說的巧合與緣分,人與人在某處不期而遇,從而共同完成某件事,這種巧合就是一同進入了『紅圈』」。這讓我想入非非,可記得1959年法國導演何內.克雷芒(René Clément,舊譯雷尼.克萊曼)的《陽光普照》(Plein soliel)讓年輕俊美的亞蘭.德倫一鳴驚人,大紅大紫?片中,亞蘭.德倫還順手拿起一尊佛像砸向他所認識的胖子滅口,免得被對方識破冒名頂替隱情。哎呀,佛像在天主教(舊教)與基督教(新教)的西方白人國度,還真好「用」!這次影展,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編劇的英國電影《看門人》(The Caretaker)裡,主角兩兄弟家裡一尊白色佛像,後來不是終歸打碎了嗎?順便扯句閒話,我幼年看英國男演員亞倫.貝茲(Alan Bates)的電影是他已成中年大叔,詭異的是,他在加拿大導演Silvio Narizzano的英國電影《喬琪姑娘》、法國導演Philippe de Broca的《心之王》(Le roi de coeur)、美國導演John Frankenheimer的《我無罪》(The Fixer,取材馬拉末小說)、英國導演肯.羅素的《戀愛的女人》(取材D.H.勞倫斯小說)都有全裸鏡頭。直到2106年見識他1963年的《看門人》,才知原來他也年輕英俊過!

《紅圈》的男男友誼

《紅圈》中,假釋犯勾何伊(亞蘭.德倫飾演)遇上逃犯沃傑(義大利的姜.馬利亞.沃隆代飾演),勾何伊的賜助既似舉手之勞,又可能惹來災禍凶險(如果被警方臨檢發現),沃傑則在勾何伊其他場合遇到殺身之禍危機時趕來解圍。互惠的關係還捲進一位酗酒、頹廢的退休警官楊桑。《紅圈》的傑出與動人,影史早有論述。倒是片中兩位配角演員也各有光燦。

扮演夜店老闆桑迪的是法國名伶佛杭蘇瓦.貝謝(Francois Périer),他演過許多大師電影:考克多的《奧非》(他扮演Heurtebise)、費里尼的《加比莉亞之夜》(他扮演女主角的丈夫)、雷奈的《史塔維斯基》(他扮演男主角身邊的親信)。在梅爾維爾的《武士》中,他是警探;在《紅圈》裡,他被陰險警探(Bourvil飾演)迫害他兒子當交換條件逼他出賣朋友…《紅圈》中,警探(在還沒有手機的年代)到火車站辦公室打電話,走來詢問的站務人員則由讓.鄉畢翁(Jean Champion扮演)。鄉畢翁早先在雷奈《穆里愛》 中扮演老男人阿勒風斯的妻子的哥哥(大舅子),打破「說白」與「歌唱」的界線,「聲音」表演非凡。

《紅圈》裡,不僅有淒美如愛情的男男友誼,我還「偷看」到警、匪各有俊帥美男藏在龍套角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