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仁的《超級市民》─八零年代的都市化與城市日常生活

224
2009-09-11
  • 陳平浩

萬仁是臺灣新電影一代中受到忽略的一位導演。臺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無疑是侯孝賢與楊德昌,儘管寫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幾乎位於電影美學風格光譜的兩端,但二者皆以獨特的電影語言備受矚目。相對的,如電影學者葉月瑜和戴樂為所提醒的,除了侯楊二人所代表的「藝術電影」之外,臺灣新電影中長久以來缺乏關注和研究的「失落的另外一半」,像是王童、虞戡平、吳念真,構成了「通俗電影」的主力,甚至生產好幾部票房賣座電影。如果臺灣新電影可以如此分成兩群(從電影研究關注的角度所做的區分),那麼萬仁的位置就顯得曖昧游移了。他不但始終帶有知識份子式嚴肅不懈的社會批判,但是卻採取了較為通俗的電影語法、甚至不少類型電影的敘事元素,這讓他既有一種作者導演的姿態和關注,但是卻並沒有刻意去琢磨建立一整套作者導演的獨特簽名風格(儘管有一些簽名元素)。而萬仁這種電影風格上的「居間性」,也表現在他 80 年代所關注的城鄉議題上,而這使得《超級市民》裡的臺北展現出一種迥異的樣貌。

青年李(李志希飾演)從高雄岡山搭火車來到臺北,尋找幾年前北上找工作、但久失音訊的妹妹。他依循著地址來到了城市貧民窟「康樂里」,卻發現妹妹已經不知去向,於是他決定暫住下來,央求平日以兜售偽造金錶維生、外號「勞力士」的小販 (阿西飾演),帶領他四處尋找妹妹的蹤跡。這一趟在城市迷宮裡的尋人旅程中,李首次見識了首都光鮮亮麗的現代化外貌,也一窺城市底層與背後不為人知的地下經濟與陰暗角落。途中,他偶然結識了一名青春叛逆的龐克少女(林秀玲飾演),二人發展出類似於兄妹的情感。而李在西門町偶遇的一位神秘女人(蘇明明飾演),令他心嚮往之,最後卻發現她其實是一位特種理容院的馬殺雞小姐。被勞力士虛應敷衍和牽著鼻子走、尋妹任務的失敗中斷、苦澀挫敗的性啟蒙、以及親眼目睹貧民窟一個老兵家庭的傾頹瓦解,讓李心灰意冷,準備打包回鄉。然而,在最後一刻,他突然放棄那一列南下火車,在月台上決定留下來,在臺北生活下去,當一個「超級市民」。

萬仁這部 1985 年的電影,處理了臺灣新電影中一個重要的母題:城鄉關係。經濟奇蹟引領下的現代化和都市化,讓「前現代」的淳樸鄉村飽受了威脅和瓦解的危機。萬仁藉由「鄉下小人物進城」的敘事,牽引出這個新電影念茲在茲的主題之一,經由底層之眼,看待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樓,進而展開萬仁對於現代化和都市化的嚴肅批判。事實上,「鄉下小人物進城」這個敘事模式本身,就已經是萬仁不同於新電影代表導演侯孝賢和楊德昌之處。侯孝賢 80 年代的作品裡,城市逐漸退位、成為背景、最後甚至消失(反而是侯導 70 年代末的瓊瑤愛情電影、以及千禧年之後的作品,城市卻佔有顯眼的位置);至於楊德昌這位「都市電影」的能手,儘管始終以臺北作為場景,但始終聚焦在城市中產階級生活,充滿疏離、冰冷的解剖風格。萬仁在新電影時期的電影,尤其是《超級市民》和《惜別海岸》,卻關注大都市底層的小人物(尤其是外來者或城鄉移民),可以說是把侯孝賢電影裡的小人物,帶進了楊德昌作品裡的中產階級大都市,因而在 80 年代的大銀幕上,呈現出一個迥然有異的城市樣貌。

《超級市民》裡的城市貧民窟,其實就是「康樂里」,也就是九零年代中開始被貼上「都市毒瘤」標籤、被鴨霸市長為了迎合中產階級城市規劃觀而強力拆遷剷平、進而「縉紳化」而改建的 14、15 號公園現址。萬仁打從臺灣新電影的號角之作《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起,就已經讓貧民窟康樂里進入大銀幕,以此場景作為急速都市化之後階級問題惡化的濃縮式隱喻。在《油麻菜籽》中,萬仁以家庭通俗劇類型片的框架,講述一個女人的成長故事,並且以此平行對照臺灣戰後的現代化進程;康樂里也成為其中重要的場景,呈現出都市化過程裡城鄉移民、大都市底層小人物的艱辛困苦。九零年代,萬仁在城市空間裡挖掘殖民歷史、批判國民黨白色恐怖暴力的《超級大國民》,是康樂里在大銀幕上最後的身影─此時,它保存了政經權力之下,被遺忘抹滅的歷史與記憶,或者說是它們所殘餘的痕跡印記。那麼,回頭看《超級市民》裡的康樂里,不但帶有城鄉移民的足印,弱勢階級的身影,也還有異質族群共處的記憶,片中那個以悲劇告終的家庭,即是外省老兵與本省婦女的結合,最後一併犧牲了無辜的年幼兒女。

此外,在這部片子中,李跟隨著勞力士在臺北四處穿巷走弄,攝影機也納入了一系列隨著檯面上資本主義商業化的經濟奇蹟、進而暗中攀附衍生蔓延的「地下經濟」城市景觀,比如拆卸改裝車體、汽車零件轉售、贓車漂白轉賣的汽車廢棄場(勞力士也不時偷竊中產階級住宅區的汽車音響到此換錢),比如西門町的「理容院街」和「婦產科街」(這是當時西門町除了「電影街」與「相機街」以外的城市奇觀),比如位於大廈頂層閣樓的陰暗馬殺雞隔間,比如老饕吞蛇膽、飲蛇湯的華西街…等等。不同於新電影時期侯孝賢那明媚柔和、撫慰創傷人與心碎人的鄉村風景,也不同於楊德昌的現代主義式線條冷硬極簡城市空間,八零年代萬仁電影裡的城市,似乎已然預言了九零年代蔡明亮作品中那些更為陰暗潮濕的角落。

電影的最後,李突然決定留在臺北生活,暗示了萬仁對於城市的觀點,在 80 年代新電影時期的脈絡中,其實相當獨特。他並不把臺北視為現代化惡果纍纍的「萬惡城市」,即使它不乏陰暗與敗壞、衍生不少悲劇與挫敗,但是它仍然給予啟蒙成長的希望、真摯情感的可能性、甚至個體的解放。比如馬殺雞女郎雖然讓李的幻夢破滅、但是也使他正視慾望的現實樣貌,比如叛逆少女與李之間的溫馨情感,宛如兄妹,讓家庭關係在城市裡仍然可能成立,比如勞力士受到了李的感動、後來回報給予李的兄弟友誼。於是,在電影最末尾,在劇情正文結束之後,萬仁插入了一長段的、與片尾曲等長的極為特殊的影像:臺北日常生活的側拍式紀錄片段、以及《超級市民》正文裡一二戲劇化的片段,二者交錯,呈現出或悲或喜,或屬於生活例行、或屬於脫軌失序的城市生活樣貌─這似乎說明了,在一個或許已經沒有什麼地方還沒受到城市化影響的現代世界裡(或許已經不存在一個「前現代」的、未受「污染」的、純真樸素的村落與家鄉,這只是我們的想像與鄉愁),我們只能夠接受城市,以及城市所代表的現代生活。但是,或許其實這也無需宿命或悲觀,因為一切都如此日常,包括最痛苦的失落與悲傷。

編按:適逢公視週末電影院自 9 月 12 日起將於週末夜晚,播映一系列經典國片,如虞戡平之《搭錯車》(1983)及《海峽兩岸》(1988)、萬仁導演《超級市民》(1985)與吳念真的《多桑》(1994)等,並訪問各片的導演或演員,分享他們的創作理念與觀點。詳細影片放映時間與精采活動內容請上公視週末電影院官網查詢。

《放映週報》除本期專欄影評《超級市民》外,文末附上另外三部電影相關影評以作延伸閱讀與參考,謹期觀眾再睹老國片風華。)

推薦閱讀:
中央大學「虞戡平駐校導演影展」2007.4.24-6.12)活動網站
台北哀歌-《搭錯車》
(原刊於中央大學「虞勘平駐校導演影展」【影評專欄】、《放映週報》104 期)
香港之夜,兩岸之戀─《海峽兩岸》
(原刊於中央大學「虞勘平駐校導演影展」【影評專欄】、《放映週報》104 期)
歐吉桑拍多桑─吳念真《多桑》 (《放映週報》18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