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式──《駭客任務》研究概況

114
2007-07-05

時間是到西元1999年。柯林頓剛說完他和那個女人沒有性關係,飛人喬丹剛剛宣布退休,清純又性感的小甜甜布蘭妮剛出道,《美國心玫瑰情》在奧斯卡稱雄,全球人口即將突破六十億,世界各國忙著解決電腦千禧蟲問題。大多數人期待著新世紀的到臨,同時也有許多人認為世界末日即將到來。而就在世紀末的狂喜與混亂氣氛之中,《駭客任務》在四月上映了。

是的,《駭客任務》第一集上映至今已經有七年的時間了。《駭客任務》所造成的衝擊隨著時間漸漸擴大,到亞瑪遜網站上隨手一查,光是討論《駭客任務》三部曲的書籍就可列出數十本,相關學術期刊文章不勝枚舉,更別提網路上無數個影迷網站或討論區。

《駭客任務》作為七零年代末《星際大戰》三部曲之後最成功的科幻片三部曲,以其深奧的內容與炫目視覺效果,提振了日漸下滑的科幻片票房。導演華卓斯基兄弟自承他們的目標是想拍部給知識份子看的動作片,片中對布希亞(Baudrillard)理論的引用正好提供了學術論述的起點。作為後現代的社會學與哲學理論家,布希亞在《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一書中探討後現代消費社會中,媒體所帶來的真實的喪失以及擬仿物的勝利。與同年上映《X接觸:來自異世界》(eXistenZ) 、《異次元駭客》 (The Thirteenth Floor)、以及98年上映的《極光追殺令》(Dark City) 類似,(註一)《駭客任務》中母體城市與錫安世界兩者虛/實的對立,以及媒體科技強化、分割真/假的展現,顯而易見成為許多學者熱烈討論的議題。但就像布希亞本人對《駭客任務》的批評一樣,(註二)同時也有許多人認為《駭客任務》只是虛偽地假裝具有意識型態,實際上只是以哲學思想的粗淺理解包裹華麗的動作電影。(註三)

不論如何,《駭客任務》的確為科幻片類型帶來一股新意。除了(偽)哲學思想之外,作為科幻片類型電影,它以後現代的風格重新詮釋了八零年代盛極一時的Cyberpunk科幻小說類型。Barnett認為《駭客任務》不僅讓Cyberpunk起死回生,片中所拼貼的流行文化成分,如電玩、功夫、好萊塢經典電影,更是後現代美學的極致。(註四)譬如,第一集中許多場景充滿了濃厚五零年代黑色電影的味道,片中的女性角色也沿用了黑色電影(Film Noir)的概念。對此,第三波女性主義者Gillis分析了三部曲中黑色電影與Cyberpunk成分,也對女性角色提出獨特的見解。她認為她們的服裝與性格代表了現代女性角色在動作片中的創新與限制。Trinity雖然不為黑色電影中女性被視為神秘未知的禍水此一概念所困,但她卻同時掉入了現代動作電影中英雄的規範與限制之中。(註五)除了黑色電影元素之外,作為新一代科幻片的經典,《駭客任務》使用Cyberpunk重要作品Neromancer的基本元素,拼貼上節奏明快的香港式武打動作以及流暢的飛車,以追逐處理傳統灰暗的Cyberpunk主題。但美國華裔教授Feng認為在本片裡,好萊塢藉著基努李維混血兒的臉孔,將香港武術與片中種族差異等議題悄悄帶過,最後呈現出一個成功的後現代主體:亞裔藉由功夫而成為美國人。(註六)

姑且不論這觀點的爭議性,《駭客任務》中的確出現相當多的東方元素。除了東方宗教氣息之外,導演華卓斯基兄弟對日本動漫文化的熟稔讓《駭客任務》在繼承美國科幻片傳統之外,增添來自太平洋另一端的新鮮氣息。籌拍《駭客任務》第一集時,導演兄弟與製作人喬西佛(Joe Silver)宣稱要製作一部真人版本的《攻殼機動隊》,在影片完成之後,的確到處可見對攻殼機動隊的致敬。(註七)三部曲之外的The Animatrix系列短片則是與多位日本優秀的動畫導演合作,這些舉動都在在顯示了日本動漫文化在當今美國文化中的地位。美日混血的kelt以他在日本美國兩地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指出日本動漫特殊的製作手法以及主題已經成功地攻佔美國電影市場。(註八)

也就是說,《駭客任務》成功之處,在於同時強化了科幻片的深度(片中的各種哲學思想),也擴展了科幻類型片的廣度(片中各種文類與文化的融合運用)。《駭客任務》在世紀交替之際,提供了一個科幻類型片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註一:這幾部片的比較可參閱Jesse Walker的Every Man a Demiurge一文,《駭客任務》與極光追殺令的相似處可見於http://www.retrojunk.com/details_articles/540/

註二:布希亞對《駭客任務》的批評可見於此篇專訪
http://www.empyree.org/divers/Matrix-Baudrillard_english.html

註三:可參閱Andrew Gordon的 The Matrix: Paradigm of Post-modernism or Intellectual Poseur? (Part II) 一文

註四:Chad P. Barnett 認為《駭客任務》讓Cyberpunk重回流行,詳見於他的Reviving Cyberpunk: (Re)Constructing the Subject and Mapping Cyberspace in the Wachowski Brothers' Film The Matrix 一文

註五:參閱Stacy Gillis的Cyber Noir: Cyberspace, (Post)Feminism and Femme Fatale一文

註六:Peter X. Feng, False Double Consciousness: Race, Virtual Reality and the Assimilation of Hong Kong Action Cinema in The Matrix.

註七:http://www.mig81.com/matrixgits/ 提供了非常清楚的兩片場景相似之處。

註八:Roland Kelt的 Japanamerica: How Japanese Pop Has Invaded the U.S. 一書生動地描寫他作為生長於美國的美日混血美國人,接受日本動漫的歷程。他也訪問了許多當代重要的日本動漫公司負責人,導演,以及小說作家。附帶一提,華卓斯基兄弟的新片Speed Racer正是重拍六零年代的日本動畫マッハ Go Go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