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個關鍵字讓你成為 KANO 通!

《KANO》歷史背景全剖析

447
2014-02-25

時隔三載,在觀眾的引頸期盼中,首部根據史實改編的棒球電影《KANO》隆重推出,《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轉戰監製,與名製片黃志明再次聯手,並由前少棒球員、金鐘獎導演馬志翔執導,鐵人三角合作揮出精神典範的一棒。《KANO》片名取自嘉農(嘉義農林學校)的日文發音,改編自台灣本土真實故事,描述1931年日治社會下的台灣,當年有一支由漢民族、大和民族和原住民族組成,原本毫無勝績、卻在名教練近藤兵太郎帶領下一路打進日本甲子園決賽的棒球隊──嘉農棒球隊。
據監製魏德聖導演表示,在籌備電影《賽德克‧巴萊》一片的田野調查中,他發掘了許多精彩的史料,而令他大為驚豔的,是在1930 年至 1935 年時期竟是台灣最漂亮的年代──物產豐饒,林礦豐富,國泰民安,在日本極權統治下卻開展出的多元文化,棒球運動在庶民社會中也逐漸蔚為流行,因而有了《KANO》一片的誕生。魏德聖導演笑說:「《KANO》是熱血、榮譽、單純信念的故事,希望帶領台灣觀眾回到棒球的純真年代。」對此,馬志翔導演補充,「嘉農棒球隊打破迷思,不分人種、分人才,它是由三族共和組成,在短短一年之間打到全島冠軍,也是第一支來自濁水溪以南代表台灣前進甲子園的球隊。」嘉農球隊的奮鬥不僅讓台灣人首次進軍甲子園大賽、締造歷史,他們不畏挑戰的精神,更是帶著球隊一路拚搏到決賽。
談及拍攝《KANO》的原由以及片中的靈魂人物、棒球教練──近藤兵太郎,魏德聖導演認為:「在那個族群、階級分明的年代,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這樣一個打破傳統迷思的人物?於是我們希望拍攝此片好好紀念他。」自承魏德聖導演如同近藤教練的馬志翔導演,則笑著表示:「魏導和近藤教練擁有相同的信念,豪邁、意志堅強地往前衝。」值得一提的是,《KANO》上周六在嘉義市棒球場舉行露天首映,近藤教練當年執導過的棒球球員們在看完影片後都上前向導演與監製握手致謝,近藤教練的家屬更是手持教練遺照觀影,帶著本尊的精神回到嘉義,共同感受、重返片中嘉農隊前進甲子園總決賽的光榮景象。
如歷史資料顯示,1931 年的甲子園賽事盛況空前,現場觀賽人數高達五萬五千多名,在冥冥之中的巧合,2014 年 2 月 22 日《KANO》前進嘉義參與萬人封街遊行首映會,現場遊行隊伍兩千五百人、連同觀影民眾高達六萬多人,盛大人潮猶如當年甲子園大賽盛況,眾人一同見證這場別開生面的歷史時刻!
本期放映頭條特別為各位讀者整理了關於《KANO》一片不可不知的歷史大小事,用各種歷史資料為各位重塑 1930 年代的嘉義,讓各位不管在進戲院前後,都可以對於當時的歷史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I. 來自日本的國球

1. 台灣棒球的起源

臺灣的棒球運動是在日治時期傳入,當時有不少來台定居或工作的日本人是棒球愛好者,因而這項運動便被他們引進台灣,做為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後來棒球運動也逐漸被帶進學校之中,但早期仍以掌握較多資源的北部日本人學校為主要參與者。

台灣史上第一場正式的棒球比賽舉辦於 1906 年,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今建國中學)棒球隊出戰國與學校師範部(今台北教育大學)棒球隊。

中南部的棒球運動起步較晚,而且台灣人在一開始對棒球的接受度不高,因為硬式棒球被台灣民眾認為是危險性極高的運動(正如《KANO》片中所示)。後在1920-1930 年代間中南部民眾逐漸接受棒球運動,因中南部公學校球隊成員多為台灣人,因此對上北部日人球隊時,民眾也會將比賽視為一種為台灣人、為鄉里爭光的活動,熱衷支持學童參與賽事。

2. 甲子園

甲子園是日本夏天「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的俗稱(有另一高中聯賽「選抜高校野球大会」因也在甲子園球場舉行,而被稱為「春季甲子園」),此項聯賽自1915年開始舉辦,1924年起將場地移至阪神甲子園,也因此「甲子園」便成為日本高校棒球最高殿堂的代名詞。

台灣的高校球隊要前進甲子園,要先在預選賽「全島中等學校棒球大會」中奪冠,該項比賽於1923年首度舉行,而當年冠軍「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便成為首支打進甲子園大賽的台灣代表隊。在1931年以前,打進甲子園的資格皆由「台北一中」、「台北商校」、「台北工業」等校獲得,而三校歷年球員皆為日人子弟。直到1931年嘉農在全島大賽中奪冠,才是台灣人首度踏進甲子園球場,而嘉農腳程極快的三壘手真山卯一(後改名拓弘山)在該場比賽之中,也達成了台灣棒球史上首度「盜本壘」的紀錄。

除了嘉農棒球隊,嘉義中學(今國立嘉義高中)棒球隊也曾在1937、1939年打進甲子園大賽。

圖:1931年嘉農棒球隊與台北商業棒球隊對戰時的現場盛況,照片中的圖說寫著「一九三一年七月廿三日,嘉農、北商之戰 15000 人觀眾大爆滿」。

3. 嘉農在甲子園

嘉農棒球隊在1931年打進甲子園,除了創下台灣球隊空前絕後的佳績外,也寫下不少紀錄。在八強賽之中,嘉農達成甲子園史上第六次全員安打,也是台灣球隊在甲子園單場得分最高。中外野手蘇正生在比賽中將球擊到全壘打牆上,是為第一位辦到此事的球員。左外野手平野保郎(後改名藍保農)在八強賽時擊出全壘打,是唯一一位在甲子園擊出全壘打(場內全壘打)的台灣人。

在1931年之後,嘉農又分別在1933、1935(同時也獲得春季甲子園代表資格)、1936等年四度代表台灣踏上甲子園球場,僅次於台北一中的五次,可惜成績再也無法突破前八強。 

圖:嘉農對戰札幌商開賽前。

4. 能高團棒球隊

嘉農棒球隊其實並非第一支站上日本棒球場的台灣球隊,在此之前,台灣曾有另一個由花蓮原住民組成的棒球隊「能高團」驚艷日本球壇。能高團在1921年由學校老師林桂興創立,原名「高砂棒球隊」,1923年改名能高團。1924年能高團前往台灣西岸旅遊兼巡迴比賽,在和七地九隊的比賽中,獲得五勝四敗的成績。

1925年,能高團遠征日本,首戰面對二線球隊豐導師範棒球隊,僅僅四局便以28比0提早結束比賽,也逼得日本不得不緊急改變戰略推出強隊應戰,他們在日本出賽九場球賽,獲得四勝四敗一和的成績,而他們的精彩表現也讓不少日本球迷專程到球場為他們加油。

但在1926年主政者易位,主政者無意繼續支持能高團的經營,球隊因而宣告解散,而該隊球員後來多半在日本發展,並沒有將這些經驗與技術在台灣傳承下去。 

圖:球衣胸前印著「KONO」的能高團棒球隊於賽前留影。

II. 1930年的嘉義

5. 內地延長主義/同化主義

要談1930年代的嘉義之前,我們得先了解當時日本對台的殖民政策。當時的台灣社會比起日治初期相對穩定與富足。日本在殖民台灣初期,主要採用武力鎮壓台灣抗日行動,在制度上,台灣被視為日本國土以外的領地,不適用於日本本土的法律制度,而是由武官出身的台灣總督掌握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以極權高壓的方式嚴密監控台灣社會,台灣人也不得參政。

嘉農棒球隊活躍的1930年代是日本政府以「內地延長主義」治理台灣的時代。這是日本於1921年實施的治台方針,希望透過「制度先行」的方式,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國土的延伸,並將日本法規延伸施行到台灣,希望藉此逐漸同化台灣社會,消除殖民地與內地的差異,到1936年九月才改為推行更積極同化的「皇民化運動」。

而在內地延長主義時期,漢人在前期的鎮壓下停止了武裝抗日活動,台灣民間社會也趨於穩定,同時台灣的基礎建設、公共衛生建設也已大致完成,民生穩定之下,台灣民間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與娛樂,諸如「自由戀愛」、「新女性」等等前衛觀念開始進入庶民生活,「民主平等」、「民族自決」的觀念也開始進入漢人知識份子之中,因而仕紳開始結社成立藝文團體,並以「非武力的請願運動」爭取台人參政權,以及更平等的地位。 

圖:1924年台灣議會請願團前往東京表達訴求,代表團與台灣留學生在東京車站前留影。

6. 嘉義農林

嘉義農林學校是今日國立嘉義大學的前身,創校於1919年四月,嘉農原名為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後改為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1928年成立嘉農棒球隊。嘉農在台灣光復後經歷改制高職、五專、技術學院之後,於2000年和嘉義師範學院整合成為國立嘉義大學。

但和現在台灣社會隊體育班學生的印象不同,當時嘉義農林棒球隊對於成員的學科成績是有所要求的,隊員也須在一天所有學科、農作實習等等課程之後才能開始練球。同時,當時台人能夠供給子弟接受中學教育的仍是少數,因而隊上成員多半來自具備經濟能力的書香世家。

 

7. 八田與一 

圖:八田與一。

 八田與一(1886-1942)是日治時期對台灣水利建設貢獻極多的工程師,他自1910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直至過世之前和家人都定居於台灣。他曾參與台北下水道、高雄港、桃園大圳的興建工程,也曾提出興建曾文水庫的構想,同時,他也是「國立瑞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創辦人之一。1942年,八田先生在日本奉命前往菲律賓籌備水利工程,所乘的輪船卻在半途遭美軍潛鑑擊沉,八田的骨灰後葬於烏山頭水庫大壩上。

其妻於二戰日本投降後因拒絕被遣返日本,加上思夫心切,便於嘉南大圳放水口投水自盡,留下遺書「愛慕夫君,我願追隨去」。其遺體火化後部分骨灰便和夫婿合葬於烏山頭。

 

圖:日本男星大澤隆夫在《KANO》中飾演八田與一。  圖片提供/威視

8. 嘉南大圳

馬志翔導演在幕後特輯中談及史實與創作的兩難時,曾經坦承他為了劇情需要,刻意將嘉南大圳的完工日期從1930年,往後延到了嘉農獲得全島冠軍的1931年,也讓我們看到他和監製魏德聖極力想在一部電影的篇幅之內,帶領觀眾了解嘉義在日治時期的歷史。

嘉南大圳是八田設計的重要水利工程,其中還包括了上游的烏山頭水庫興建。這項工程於1920年啟動,1930年完工,是當時亞洲地區最大的灌溉系統,灌溉區域橫跨今日的雲林、嘉義、台南等地,而烏山頭水庫則是當是東南亞最大的水庫。這項工程完成之後,有效解決了嘉南平原的旱災、水災、及鹽害等三大問題,讓嘉南平原地區水田面積增加30倍,在大圳完工四年之後,稻米年產量也提高了4倍。

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時,特地將全家人從台北接至烏山頭居住,以免因思念家人而不能全心投入工程監督。由於工程浩大困難,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的工程也造成134人殉職,八田與一也特地在烏山頭水庫旁,親立殉工碑用以感念台日工作人員的奉獻。

9. 嘉義神社

《KANO》片中近藤教練要球員集合練跑的神社是真有其址,嘉義神社位於現今嘉義市的嘉義公園之中,所在處原為平埔族祭壇,日本政府於1915年在該處設立神社,台灣光復後神社被國民黨政府改作忠烈祠,周邊建物也提供「國軍828醫院」使用,但1994年時神社主建築不幸於因火災中全毀,所幸週邊神社建物幸免於難,1998年嘉義市府於原址建立「射日塔」。周邊建築在整修之後已於2001年開放啟用,名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圖:日治時期嘉義神社外的鳥居

10. 嘉義市中央噴水池

《KANO》片中,嘉農棒球隊練跑時經過的噴水池顯示為正在興建中,這也是編劇和導演刻意的安排,因為根據資料顯示,該噴水池在嘉農進軍甲子園之前就已經完成。

嘉義市中央噴水池現址為嘉義主城城垣與砲台(原為清朝道光年間建立)。到了日治時期,1906年嘉義發生7.1級大地震,在嘉義造成極大損害,此處的城牆與砲台也全數坍塌,日本官方於重建時將該處改建為圓環,其中便設有噴水池,而此處也成為嘉義地標,曾出現在諸如1914年《台灣寫真帖》,畫家陳澄波的《夏日光景》(1927)、《嘉義噴水池》(1933)、《嘉義街中心》(1934),以及早期台灣業餘攝影家張清言(1889-1930)的立體攝影作品等等藝術作品與歷史文物之中。

民國 58 年,時任嘉義市長許世賢(無黨籍),他在拓寬中山路時將噴水池改建為全台首座七彩噴水池,不料籌建過程中遭到來自政黨議員的強力阻撓,意志堅決的許氏向中央政府極力爭取支持,在中央與省政府出面協調之下終於得以完工。後來,許氏每逢選舉便會在噴水池旁舉辦造勢大會,引發多位地方政治人物跟進,使得中央噴水池擁有嘉義「黨外民主聖地」的美稱。 

左圖:陳澄波油畫《中央噴水池》(1933)。
中圖:陳澄波油畫《夏日午後》(1927,圖右為中央噴水池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