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東西文化的正面衝突

張釗維談 2013 CNEX 年度影展【教育?教育!】

423
2013-09-02

這些年,台灣社會對教育的看法正快速地改變,有人漸漸看清學歷迷思,轉而重視技職教育的實用價值。但同時,十二年國教鬧得沸沸揚揚,明星學校、菁英教育、聯招考試該廢還是存?我們不要學生只重視考試分數,但為了因應家長盼望孩子擠進名校的需求,又將學生的各個性向數據化分出等級,作為招生評比依據,使得「補興趣」成為補習班的新產品。於此同時,台灣也出現了非主流的教育機構或方式──華德福學校、森林小學、在家自學,這都是我們當下除了沉悶的國民教育之外的新選擇。究竟我們的教育到底變成了什麼怪模怪樣?又該往哪裡去?家長或是未來打算生小孩的年輕人,都得審慎面對此一難題。
由CNEX基金會主辦的「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前「CNEX主題紀錄片年展」),今年以【教育?教育!】的大哉問為題出發,鮮明主題緊扣住當下社會的焦慮源頭。而今年的影展選片工作由年輕的策展人賴珍琳負責,十分年輕的她曾於媒體出版業界工作,並出國進修電影理論與紀錄片研究。賴珍琳表示,主辦單位在此次選片時的確想兼顧台灣社會對教育這個議題所要做的思考和探索,以及目前社會關注最熱門的面相。但當選片團隊以此方向尋找相關紀錄片時,卻發現全世界的相關紀錄片探討大多是教育不平等的狀況,例如偏鄉教育,或是少數族群的教育狀況,但是這些影片不一定符合台灣社會當下的立即需求,為尋找符合台灣教育問題的影片,他們轉向電視台的報導式紀錄片尋找,並找到了一些篇幅較短,卻切中要點的影片。
最後,策展團隊便以這些素材規劃了各個主題鮮明的單元,諸如探討革新教學方式的「翻轉教室」;探討教學資源不平等現象的「上學大不同」;針對高學歷低就業社會現象規劃的「畢業!失業?」;探討家庭教育的「親子蹺蹺板」;呈現教育價值衝突和校園霸凌的「震撼教育」;以及瞭望年輕世代出路的「為自己出征」等主題單元。
本次【教育?教育!】影展策展人賴珍琳背後還有一個關鍵人物,主導了今年主題的初始方向,他就是主辦單位CNEX基金會的製作總監張釗維,自1997年開始從事紀錄片導演工作的他至今已完成超過50部作品。而除了拍片之外,他更不時以文字發表對於社會的觀察與反思。這次張釗維導演也為本次影展主題拍攝了紀錄片《教改學堂》,探討台灣當下教育改革所遇到的困境。本期放映頭條為讀者訪問這位紀錄片工作者與文化評論家,請他和各位分享他在發起「教育」的主題背後,他對於華人社會和現代教育價值觀之間矛盾衝突的看法,以及他在拍攝《教改學堂》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台灣教改窒礙難行的最核心的問題。
在本次訪談的最後,《放映週報》也嘗試以學生、家長、老師等不同立場設計對於教育的疑難雜症,邀請兩位影展核心成員就本次放映影片為各位讀者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影片。
(刊頭圖片:參展紀錄片《中國門》劇照。)

您在本次影展的主題制訂中扮演了關鍵的主導角色,可否請您分享當初的構想?

張釗維(以下簡稱張):我們每年都會針對年度影展訂定主題,今年的【教育?教育!】是我們所訂的第六個主題,而這些主題也會在具體與抽象之間交錯登場,因而,在去年較抽象的「青春與公民」主題影展結束之後,我們都認為教育是華人社會裡面,怎麼樣都繞不過去的問題,所以就決定今年來處理這個題材,而這也是我們做到目前為止,最具體的題目。

為此,我們兩年前就開始進行徵案與補助,這些拍攝成果也穿插在今年影展的各單元中,例如台灣的《宅私塾》、香港的《子非魚》、中國大陸的《廟》和《上學歌》。而過去的主題徵案中,也有一些和教育有關的,例如中國大陸的《中國門》,我們便也把它擺進來。而在兩年前訂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們也都沒有料到,在今年,恰好就是十二年國教爭議很厲害的時候。

您說教育是我們在華人社會中,絕對繞不過去的問題,請問您認為我們對於教育的何種面向是需要更多了解的?

張:雖然我在台灣長大、受教育,但我過去幾年都在北京生活,對台灣的狀況不是那麼熟悉,對於教育改革,我知道有些爭議,但也不太清楚它的確切內容。一直到我為這次的影展做了一部《教改學堂》,才真的面對了近年教改的爭議。而拍這部片的時間很短,總共只有約四個月的時間,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去分析十二年國教政策的細節。所以我便嘗試用另一種思路去了解台灣的教改所面臨的問題。

在這個思路之中,我認為台灣的教改有一定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它至少讓台灣社會真的多元,帶來較多可能性,但是它也帶來許多麻煩、問題。總的來說,我認為台灣的教育問題,不是教育部門所能解決的。很多更大的問題,就如同我在《教改學堂》中所點出的,可以歸納成三個方面:一個是社會中傳統的倫理與文化價值觀,第二個是經濟政策和環境的走向,第三個是公部門的失能。這三個問題都不是教育部門所能解決的,但他們都直接讓今日的教育政策動彈不得。

例如倫理文化的問題,儘管你再怎麼引進西方的教育方式,台灣社會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在片中訪問了兩位家長,一位是反教改的,一個則是支持教改的,但是他們都提到了傳統文化或倫理的不可違逆或難以踰越,這其實是一個滿有趣的現象,意味著我們若不正視這個問題,引用再多西方的方法,也只是徒增學生的挫折而已。

在台灣經濟上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我認為如果我們經濟部門的社會菁英們,每天仍是擔心台灣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國家競爭力排行是進步還是退步了,那你就不要怪我們的小孩每天只在乎他的分數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也不要怪家長送小孩受教育,只會擔心他們的小孩是否考上建中、北一女,心裡面在乎的還是排名。全台灣從上到下在乎的都只有排名而已,在這樣的功利氛圍下,你能夠為台灣的教育開放/解放,打開多少空間?這些根本的問題都不是教育部門所能夠解決的。公部門的失能更不用講了,這是台灣自解嚴以後,政府職能、政治鬥爭、加上媒體和政府的關係,這些全部都攪在一起了,所以這不是單一部門所能解決的,這是我對台灣教改的看法。

這部片子還在最後的後期精剪,早上我還在跟同事討論這部片子的定位。雖說大家惠期待在這部片子裡面看到一點出入,我的回答是當然是會有一點出入,但是這些根本的問題不去處理,肯定是不會有什麼有效的成果。

您剛剛說到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倫理,您是怎麼去看華人社會之中的倫理觀念?

張:這個我還沒想清楚,畢竟我們都還是身處於華人的社會之中,我雖然出過國,但是時間短暫,但不可否認的,我們都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深,念書時念的也是西方的理論,我們也經歷過戒嚴到解嚴的變化,解嚴後的民主化、憲政、社會多元、媒體開放等,很多作法都是來自西方的觀念。

我自己有一個看法,雖然後來因為太難處理而沒放進《教改學堂》裡面,但我認為台灣的教改是華人社會這一百年來,東西方文化根基真正的首次正面交鋒。中華民族雖然從五四運動的打倒孔家店、新文化運動以降,有過很多這類全盤西化的辯證,但這些都還是在知識份子的層次上討論。後來因國民黨撤退台灣時,也有些知識份子跟著過來,這些概念也影響了台灣,因而到了六0年代,都還是可以在台灣知識份子之間看到這樣的辯論,例如早年的胡適,與後來的李敖都主張過全盤西化,但也仍是止於知識份子界的辯論。

而這是一直到教改這件事情發生後,這樣的東西方文化衝突矛盾才真的透過政策,貫穿到一般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你若細看教改的過程和內涵就會發現,它在做的,說穿了就是在改變華人社會原有的傳統倫理關係和文化關係,這就是過去的一百年他們一直在討論的是否該推翻的,而這是到了台灣的教改推行,才真的滲透到每個人身上。從這角度來看,台灣還是在五四運動強調的反傳統、新文化運動這個領域中,走得比較遠的一個,因為你到大陸的教育體系裡面去看,他們雖然施行的是現代的教育體制,但是裡面的倫理關係,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傳統價值。只是說,對台灣社會中的我們而言,一切來的太突然,我們都沒有經過那個自我革命的過程。在西方,他們可能花了兩百年去完成,這是一段文化革命的過程,不只是政治、經濟的改造。因為這樣的東西方文化衝突,使得教改的會出現這麼多爭議,是必然的、可以理解的過程。不單是因為政府的失能、少子化、網路文化的衝擊等社會因素所造成。

我拍紀錄片這麼多年,在拍教改這部片時,竟然遇到了一個不曾碰過的狀況,那就是不管任何人聽到我在拍教改,都有很多意見想跟我分享,但當我問他們要不要接受訪問時,卻有一半的人斷然拒絕。我沒有細究他們拒絕的原因,但我想應該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會是一個這麼深層的問題,因而不知道如何把它變成一個公開討論的話題。我這次的訪問對象除了一定要訪問的教改相關人員,其餘的老師、學生、或家長,多半沒經過刻意挑選,也是在這樣的訪問過程中,我才發現這樣的問題,已經遍佈在每一個人身上。

再舉個例子,我在這次拍攝過程訪問了我攝影師念國三的女兒,她的一句話讓我很訝異,她說「我喜歡補習班更勝於喜歡學校。」這是單一現象嗎?恐怕不是,因為我還訪問了一位台南的補習班老師,他告訴我,現在補習班老師要管的不只是學生的功課,還有品性──原來在整個台灣,我們繳稅成立的學校體系在教育上的功能,已經失去了一半,另一半要由補習班來承擔,我觀察到的好像就是如此。那麼學生家長送小孩上學、上補習班,他們白天掏錢,晚上也要掏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教育的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說是老師、家長、或哪一方有問題,這些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去探討他們為什麼會有問題,這才是更困難的課題。例如,每一個家長背後都由多種身分組合而成,他可能是資方、勞方、消費者、選舉時的樁腳,而他又可能是用從祖父母輩傳下來的方式管教小孩,如果今天我們想要改變家長的想法,我們就必須從這些方面同時下手,若真要去做真的是很難,所以我覺得,我們還是要跟教改再糾纏個二、三十年吧。

但一些對於教育的價值觀的扭轉,卻又得透過教育去達到。

張:這就是最弔詭的地方,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所以有些人會希望我在這部片子去討論教育政策,但我後來就不想去處理這些東西,因為做不完。而且我們把這些問題一一拆開來看,對於教育學者可能是有幫助的,但對於一個如我這般關心台灣未來發展的普通公民而言,我只是想了解關於教育在整體社會中的狀態是什麼。所以我這次在有限時間中想做到的,就是盡量提出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很難給出解答,因為這個問題比我原先想像的更嚴重。


賀照緹《303》劇照,本片關注新住民學童的教育問題。

CNEX希望透過選擇的主題達到什麼效果呢?而又希望今年的影展能為大家在教育這個議題上有什麼影響?

張:我們希望觀眾在這麼多年的爭議之後,可以藉這個機會調整腳步。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在心態、知識、觀念上有一些新的調整。因為教育改革的問題,可能不僅僅只是台灣要面對的問題。台灣的教育改革其實有兩個脈絡,一個是從戒嚴到解嚴的過程,另一個是在 20 世紀末的時候,全世界都在進行教育改革,例如日本、韓國,甚至美國也不例外,而歐洲可能更早就發動了。例如我和一位荷蘭導演聊到教改,他說他們的教育改革也是在1970年代時推動,吵了20年才穩定下來。我猜想歐洲的教育改革應該是從戰後的第一代,也就是68年學運那一代之後開始,然後一直延續到今天。
 
大概只能這麼說,關於教育的議題,台灣近年也有非常多的相關書籍出版,也有推出相關電影,但台灣的教育環境並沒有明顯起色。所以當你問我說,我們這個影展能做到什麼,我不免悲觀起來,大概只能說「盡一己之力」吧。但重要的是,其實台灣還是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位子上為教育的未來努力,而我們這次影展所選的影片,應該是一種對於他們的努力的呼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這些影片落到社會本身,否則我們只是看一部片子,看完就算了。希望將來若有機會進行巡展,我們可以讓在這個艱困的教育現場努力的老師或家長看見這些片子,等於是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告訴他們「你們做的是對的」。
 

本屆影展主題著眼於議題的討論,而在各種紀錄片形式中,對於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也是多數紀錄片工作者所著眼的,請問您認為在社會進行公共議題的討論時,紀錄片扮演著何種角色?

我認為它的角色是提問者。一個好的紀錄片,最重要的是它要問好問題,也問對問題。另外,用紀錄片提問也牽涉到紀錄片、甚至電影敘事的方式。在我們東方社會開始接受西方說故事的方式、媒介之後,我們說出來的東西,和西方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個根本的問題,因為東方的電影強調的是「品行」──關於勇氣、打拼、美、激勵人心的故事,它仍還是一種道德訴求,的確,我們的社會可能需要這種東西。

而西方社會不論紀錄片或是劇情長片,很多在最後雖也是回到這樣保守的東西,但是他們講故事的方法卻是在碰觸「倫理」的問題──同性戀和異性戀的關係、男女的關係、人類和動物的關係、人類和外星人的關係、過去跟未來的關係,很多種形式,這些電影就是讓這樣的倫理關係扭轉,形成她們故事核心的重要哲學。

但回過頭對應很多我們自己的電影,即便我們的紀錄片在挑戰或批評某個東西,但是它的狀態也還是在強調品行──自己的道德正當性、純潔、堅持、無悔──這當然是必要的,但你最終必須要思考的,並不是一面倒地強調自己品行的純粹性,而是如何去造成一個對話的空間,在影片中留出一個給他者的空間,去處理你要攻擊的、或是你所不觸及到的那一面,告訴觀眾它和你的關係是什麼。而這關係若無法很好的被放到故事裡頭來時,這部電影會是封閉的,我們看的時候可能會很感動、流淚,被它激勵到,但對於我們進行公共議題的討論,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它可能激勵我們要去面對這個議題,但接下來我們要怎麼面對、處理這個議題,我們的影片並沒有帶我們走到這一步,因為我們的敘事傳統中對於倫理的處理,都還沒到西方的那個程度。這又回過頭來呼應到教育中、或東方社會中的倫理問題,我們都還沒做好心理準備面對它,認同它是一個急需處理的問題。


參展韓國紀錄片《教師改造實驗室》劇照。

《放映週報》這一次嘗試以學生、家長、老師的角色提出這三種角色對於教育可能會有的疑難雜症,請總監和策展人一起以本次影展影片為讀者開處方,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如何從這些影片中找到可行的方向。

 

學生篇

1. 上課超無聊的,而且我恨透了考試、背課文,考試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上學又到底為了什麼?

推薦:《教改學堂》

張釗維導演的這部影片遍訪教改倡導者、行政者、批判者,以及教師、學生與家長,它試圖回顧教改的歷史意義,或許能讓你了解我們這麼倚重考試制度的原因,以及它之後衍生出現在的問題。如果你這麼不喜歡考試,或許教育改革後的世界是你所嚮往的,但這部紀錄片帶你透析目前教改所面臨的困境,與背後的深層因素,層層深入教改的核心,也深入台灣社會文化改革的核心。

2. 我唸到了高二,卻仍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我該怎麼找到未來的方向?大學的文憑到底有什麼用處?我畢業後應該選相關的行業嗎?

推薦: 《無業世代》、《出路》、《中國門》

關於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無業世代》以瑞士的教育作為借鏡,瑞士的學校在學生就學階段,很早就開始職業教育的養成與分流,瑞士的國民大約在15歲,全國的青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進入高中,而高中也被當作攻讀大學的預備學校,而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進入擁有多元選擇的職業學校,而瑞士也是一個工匠精神發達,職人的待遇和地位都很高的國家,所以他算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可以讓大家從這個國家的教育方針思考我們是否要選擇繼續跟隨目前的主流體系。

 
《無業世代》劇照。

 

家長篇

1. 我的小孩要到新學校了,很擔心他在新環境的適應問題,我該怎麼準備?

推薦:《美好前程 American Promise》、《瑪莉安的心事 The Quiet One》

美國紀錄片《美好前程》是導演費時十三年記錄自己小孩和鄰居的小孩在菁英學校就學的過程,導演是非裔美國人,妻子則是波多黎各裔,他們將小孩送到白人菁英學校就讀,在片中就有許多活生生的文化衝突例子,小孩子甚至到最後還有一點分裂,當他在學校時講的是一個口音,在社區和朋友打籃球時講的又是另一個,而鄰居的小孩在拍攝過程中則選擇轉學。關於這部影片我們也舉行了一個講座,因為台灣有許多家長也在思考是否該送小孩去私立學校,我們可以以這部片做為借鏡。

瑞典紀錄片《瑪莉安的心事》講的是一位伊朗移民女孩在學校中的適應問題,瑞典的學校雖然為她安排一位會講伊朗母語的教師專門一對一教這個小女孩,但她在適應上仍是十分困難。在導演跟拍這個小女孩的過程中,我們會看到她在學校中發生的所有問題,其實都是為了要融入環境,例如她後來欺負別人其實是為了交朋友。媽媽們或許可以由這部片了解,我的小孩被老師報告有行為問題時,背後或許有他的苦衷。

《上學時間》橫跨七國記錄七個小孩六年間的變化,探討了全球教育資源的落差,其中探討的因素包含性別、社會經濟條件、國家環境等,讓觀眾看到世界各地學童不同的命運。


左上:《瑪莉安的心事》被記錄的伊朗移民女孩;右上:《美好前程》中兩位被紀錄學童。
下圖:《上學時間》劇照。

 

2. 我的小孩要開始上小學了,但是台灣的教育環境這麼亂,我好擔心。

推薦:《宅私塾》、《教改學堂》

這兩部都是比較新的作品,都是在呈現當下台灣教育的現象,尤其《宅私塾》終究是有一群父母因為這樣的理由,覺得台灣教育環境不好,就決定自己教小孩,他們雖然可能會遇到困難,但後來也發現沒有那麼難,因為這個環境的配套已經慢慢成熟了。


左圖:《宅私塾》劇照;右圖:《教改學堂》劇照。
 

3. 為了孩子的未來,我該送小孩進明星學校嗎?又,明星高中必須存在嗎?

推薦:《美好前程》、《教改學堂》、《等待超人 Waiting for "Superman"》

《等待超人》其實是可以搭配《美好前程》一起觀看的影片,它對於明星高中提供的是另一種思考方向,父母都會想把小孩送進最好的學校,而《等》也提供了一些有力數據顯示就讀的學校不同,對於日後在社會的成就的確會產生極大的差異。社經環境比較好的父母,對於整體國家政策感到失望時,私立學校就會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但是對於一般中產階級、甚至不是中產階級的家庭而言,學費卻難以負擔,私立學校也有一些文化、社會背景,可能也不是這些中產階級家庭父母所喜歡的。所以在《等待超人》和《教改學堂》都有提到一些特殊的「公辦民營」的學校,這些就是由一些有新的教育理念的人所創辦,但卻是可以在公立的框架下經營,所以和私立學校的最大差別,一個就是學費可以維持和公立學校一樣的水準,但是教學內容卻可能是體制萬的教育方式。

 

4. 我家那個小子一天到晚只知道打電動(跳舞、玩音樂),這樣下去怎麼有前途?我該怎麼辦?

推薦:《電競高手》、《成名之路》

所謂教育不只是書本、知識上的競爭力,課外活動或是競賽活動也能讓學子陶冶品格,甚至是尋找人生出路。韓國紀錄片《電競高手》將鏡頭對準這個國家培育電競國手的過程,這些選手都從很年輕就開始接受栽培,對他們來講,這也是個培育、教育的過程。對他們來說,這已經不是遊戲,是他們的工作。

中國大陸紀錄片《成名之路》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班成員徵選畢業製作的過程,影片也帶到它們畢業之後每個人後續發展的差異。這些學生所受的教育和之後所要走的路很明顯的就是戲劇、甚至明星這條路,這部片不只看到想要擁抱明星夢的中國年輕人的發展過程,也看到了當下中國獨特的社會現象,例如90後年輕人的想法和上一輩是如何不同,而他們和台灣同年紀的人有何異同,這部影片可以提供大家很好的發掘。


《成名之路》劇照。

 

教師篇

1. 教育部為什麼規定教科書要一綱多本,我們大家都用同一本課本不是比較好教嗎?

推薦:《教科書戰爭 The Revisionaries 》

美國教育並沒有一綱一本、一綱多本的問題,但是他們在討論的是一個很獨特的狀態,基督教的信徒經常會質疑教科書中達爾文進化論,因為這跟基督教神創萬物的教義牴觸,而德州有位新任教育局長是基督徒,他想要動用全力在中小學教科書中加入「達爾文不完全是正確版本」的條文,《教科書戰爭》前半部記錄了很多場聽證會,兩造在辯論該不該這麼做。《宅私塾》之中也有一個家庭是因為這個原因將小孩子帶回家中自學。而在美國,約有三分之一的自學家庭是基於宗教,表示宗教的價值觀和教育系統中著重理性、啟蒙主義科學精神是抵觸的,但宗教對於有些家庭很重要,所以他們選擇自己教育。

《教科書戰爭》對於這個題目的互動在於他的思考模式。教科書除了是上課用的課本外,還有不同的涵義──它代表了國家對於什麼知識才是「典範」或「正確答案」有一種固定的解答或想像。一綱到底要幾本有很多爭議,但最近在歷史課本中也有一個爭議呼應了教科書在國家體制下的涵義,就是政治人物對於甲午戰爭到光復之間的時期應該被稱做「日據」還是「日治」的爭辯。相關的議題更還有去年香港的「國教事件」,所以Text book DOES matter,我們常會覺得誰會相信它,但當有些意識形態想進入教科書時,我們又為何選擇抵擋或同意,我們可以從這部片中找到思考的方向。


《教科書戰爭》劇照。

2. 現在的學生只愛上網、看影片,都懶得閱讀了,我該怎麼調整我的教學?

推薦:《翻轉教室future learning》、《數位國度 Digital Nation》、《絕版危機 Out of Print 》

數位時代下,學習的知識來源早就不只是課本、老師、或學校。這三部影片都在探討:這時代中知識取得太容易,因此教師的角色需要改變。以前教師與學校或許是知識的提供者,但在這個年代中,或許應該要變成知識的把關者,或者是陪讀員的角色,改由小孩在家看影片上課,小孩到了學校後反而在做作業,由老師在旁輔導,這是一個把教室、學習翻轉過來的概念。這時候再去討論一綱一本又有不同的意義。

《翻轉教室》訪問了全世界所有的教育革新者,例如「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創辦者,或是印度籍的 TED 得獎者 Sugata Mitra,他們使用最先進的科技做了教學的革新,所以只愛上網看影片不見得會影響孩童的學習能力,怎樣調整教學,影片裡也提供了一些參考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