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豢養了媒體巨獸?

電影中的新聞媒體(二)

373
2012-08-31

上週《放映週報》刊出〈無冕王的典範與借鏡:電影中的新聞媒體(一)〉,回顧影史上新聞前線人員的英雄典範與不肖反派形象;本週頭條延續此專題,一覽國內外劇情、紀錄片裡所刻劃的媒體經營者、政商勾結、以及業界生態實況。
這些電影呈現的議題與現象之中,無論是媒體大亨借勢借端、廣告收益主宰新聞走向、跨國集團併購帶來的媒體集中化(media centralization)、政治勢力操弄媒體……,都使得新聞媒體原應制衡政府的「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理想,顯得遙遠而蒼白。此種態勢下,新聞媒體不僅淪為為政商勢力發聲的鷹犬,更是一隻難以被駕馭、無形中侵蝕言論與思想自由的駭人怪物。
跨國界、跨媒介平台的商業媒體托拉斯,此時已不只是大銀幕上搬演的虛構故事,而是此刻迫切無比的民主危機。9/1記者節當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即將發動「你好大、我不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活動訴求不只是要求特定媒體集團自律且道歉,更要反對媒體壟斷,呼籲主管機關NCC進行更積極的監督與修法。
媒體巨獸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閱聽人的長期冷漠、對新聞內容的被動接受與缺乏批判,無形中都助長了劣質新聞文化的日益壯大。透過這些電影,希望讀者對於新聞媒體的本質有更多省思,開始關心那些不見於主流媒體的重大議題,並且願意積極實踐自己的公民角色,以具體行動反制黑心商人,拭亮蒙塵已久的「新聞媒體」,使其重新成為反映社會真實、促進民主的一面明鏡。

《大國民》(Citizen Kane)



1941/美國/Orson Welles

查爾斯.肯恩(奧森.威爾斯飾)年輕時滿腔熱血入主「每日詢問報」,他不但站在人民陣線對抗社會權勢,還效法競爭對手以煽情手法報導社會事件,更從挖角對手所有的當家記者,使得原本如風中殘燭的詢問報成為最全國受歡迎的大報。隨著報業帝國愈發壯大,肯恩掌握了社會言論的主導權,意氣風發的他也愈發自負,他認為他能塑造人民的想法,甚至還能順勢當選州長,但他的政治夢卻在大選前隨著婚外情醜聞爆發而夢碎。



選後,他轉而欲透過將第二任妻子打造為歌劇名伶來證明自己的影響力。他為愛妻蓋了一座歌劇院,請來名師指導,並發動旗下所有報紙大肆吹捧,但此舉卻讓不願發表違心之論的好友同事李蘭反目求去,他的妻子也受不了肯恩的操控而離開他。最後,失去民心的詢問報也撐不過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而黯然收山,肯恩則孤單地在自己打造的碩大皇宮中度過餘生。



雖然肯恩靠著為平民發聲對抗權勢的抱負建立報業王朝,他卻也受媒體附帶的權力給迷惑,以為透過報紙言論塑造民意,便能讓他呼風喚雨,這樣的本末倒置的自負使他漸漸地背離了他的初衷,也背離了民心。當一家新聞媒體失去人民的信任,它就很難再走下去了。雖然說肯恩的野心和慾望來自於內心的童年缺憾,其情可憐,但是他借勢指鹿為馬的作為無疑是媒體經營的最糟示範。



順道一提,當年《大國民》出上映之時,其故事還引來美國報業大亨威廉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對號入座,在憤而下令旗下100多家報紙拒刊《大國民》的電影廣告與相關評論,還利用關係阻礙影片發行,重挫電影票房,赫斯特當年作為的正是現今社會對於媒體巨獸最擔憂的。



而《大國民》從1952年開始便蟬聯「史上10大經典影片」的第一名,其地位直到今年才由希區考克的《迷魂記》(Vertigo, 1958)取而代之,《大國民》一甲子的肯定已遠超過當年的票房失利。(洪健倫)


《醜聞頭條》(Scandal Sheet)



1952/美國/Phil Karlson

美國影史中的知名編導山繆.富勒(Samuel Fuller)在進入好萊塢影業之前,曾經在紐約晚報(New York Evening Graphic)裡當了二十多年的記者,洞悉報業百鬼夜行之亂象、企業主為了銷量不擇手段等等仍舊蔓延持續至今日的現象;而他自己的電影作品也繼承了這些在報刊雜誌當中打滾的經驗,帶著那股聳動卻又不失敏銳洞察的衝擊力度,揭開深埋於社會的亂象。他在1944年所出版的《黑暗報業》(The Dark Page),曾經在五零年代被知名的B級黑色電影導演菲爾.卡森(Phil Karlson)改編為《醜聞頭條》,直白地批評了報社為了「數字」而拋棄原則的作風。



電影從俯瞰紐約的日景開始,以警鈴帶出了在紐約某處發生的一樁謀殺案。男主角史提夫假冒自己是警方的一份子,藉著利用受害者親屬的預期心理,順利地從家屬口中問出第一手資訊與獨家消息。而後,我們將會知道他這種看似精明冷血的作風,正是他獲得《每日紐約》總裁馬克重用之原因。馬克上任後,靠著減少頭版有意義的文字、增加各式各樣聳動的圖片來讓大眾滿足於五花八門的腥羶色頭條中。這部作品當中最重要的敘事線,便圍繞在馬克如何利用自己的謀殺案來為《每日紐約》增加銷量;然而,他也知道,隨著他得力助手史提夫調查出越來越多線索、越來越靠近真相之時,伏法之日也將來臨。(于昌民)


《螢光幕後》(Network)



1976/美國/Sidney Lumet

「收視率」能不能殺死一個人?聽起來很扯,但《螢光幕後》告訴我們這或許並非天方夜譚。



這部曾獲得四項奧斯卡大獎的電影,儘管情節走向瘋狂、諷刺意味濃厚,導演薛尼盧梅卻以連珠砲般的高密度機鋒對話、寫實的場景調度,冷銳剖析了媒體業界的光怪陸離,精準勾勒出其追求收視率而不擇手段的扭曲生態。



資深新聞主播畢爾,因收視率屢屢下滑而慘遭開除,悲憤的他於離職前夕情緒失控,在鏡頭前揚言要「公然自殺」,隨後更在節目中痛罵自己的人生、播報的新聞都是「狗屁」。然而,這番「爆走」的言論卻意外使收視率飆高,對大眾風向敏銳的節目部女製作人(費.唐娜薇飾)看準商機,說服老闆將晚間新聞改成畢爾的個人脫口秀,將他塑造成對時局不滿的「憤怒先知」,並在節目中穿插怪力亂神、占星算命的綜藝橋段,讓畢爾從窮途末路、精神崩潰的新聞主播,一夕變身為當紅名嘴。另一方面,她更與極左派恐怖份子合作,以「實境秀」(reality show)形式拍攝他們搶劫銀行、挾持人質的實況,使革命份子瞬間淪為藝人,成了幕後和製作團隊協商合約與表演時間的螢光幕布偶。



有趣的是,本片早在七零年代就預示了「媒體併購」的風潮,當畢爾在節目中火力十足地將矛頭指向自家老闆,要求觀眾一同抵制跨國集團買下其所屬電視台的併購案時,集團總裁大為火光,使得他的新節目與人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也讓兩個平行的故事線在結局高潮有了意外諷刺而悲涼的交會……。



主角畢爾在節目中抨擊時局,要求觀眾打開窗戶大吼「我非常憤怒,我再也不要忍受了!」( 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nna take this anymore!),意外引發觀眾共鳴而成為熱門口號,儘管這股人民火大的不滿能量,在片中被操作成衝高收視率的民粹潮流,卻也揭示了觸發「改變」的潛在動能,說明大眾並非全然無知且麻木。此時此刻,我們不該只當冷眼旁觀的犬儒(cynics),或激情地在沙發上跟著電視名嘴怒罵政府,而該走出家門、身體力行,將憤怒延燒成具體的改革行動。(楊皓鈞)


《桃色風雲搖擺狗》(Wag the Dog)



1997/美國/Barry Levinson

荒謬喜劇《桃色風雲搖擺狗》無疑是對當今媒體影響力的最大諷刺。美國總統因在競選連任前一周爆出性醜聞,找來危機處理專家康洛德(勞勃狄尼洛飾)拯救總統選情。而康洛德為了轉移媒體焦點,決定捏造一場不存在的戰爭,並且藉此讓總統演出一場好戲,打造更好的形象,反將對手一軍。



他找來金牌電影製片史丹利(達斯汀霍夫曼飾)和各路人馬依商業片發行規模籌備偽戰爭新聞的宣傳,準備打造一場可歌可泣的史詩新聞。不料,新聞播送沒多久對手便拆穿謊言,但史丹利和康洛德卻見招拆招,捏造出另一齣「總統搶救戰地英雄」的劇本,成功地抓回社會焦點,讓全國人民忘記總統的醜聞,並使總統聲望來到前所未有的高點。但在最後一刻,史丹利不甘自己無法在這「完美作品」掛名,一心想讓世人知道幕後「大師」的廬山真面目,他的執著卻讓他賠上了小命。



電子媒體出現之後,新聞媒體和政治人物的關係就變得更密不可分了。因為當媒體越來越嗜血,越來越煽情的同時,它們也越來越健忘,因此,誰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媒體的目光,誰就掌握了民心,訊息的真偽不重要,訊息曝光的那一刻對政治人物形象的影響究竟是正面還是負面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桃色風雲搖擺狗》便是一齣以這般倒果為因的思維演出的荒唐鬧劇,但最可怕的是,他們的計謀還得逞了!但仔細想想,讓他們得逞的不就是新聞媒體和民眾對於處理社會消息越來越娛樂化的態度嗎?(洪健倫)


《解密福斯:梅鐸的新聞戰爭》



(Outfoxed: Rupert Murdoch's War on Journalism)



2004/美國/Robert Greenwald

蔡衍明是近來傳媒的熱門關鍵字,但比起梅鐸(Rupert Murdoch)這位來自澳洲的媒體鉅子,其操弄公器的手法與引發的爭議,恐怕還只是小巫見大巫。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經營版圖橫跨全球,擁有多家電影、報紙、雜誌、電視網、衛星電視系統以及網路媒體;他的經營風格首重利潤,過去曾買下許多歷史悠久、但財務營收不善的專業新聞報業,將他們轉變成色彩鮮豔、圖文聳動的八卦媒體;2011年,他旗下的英國「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lrd)因為竊聽醜聞而引發軒然大波,最終被迫關門。



其實,這位媒體大亨早在2004年就遭人非議,紀錄片《解密福斯》將其於美國經營的《福斯新聞台》(Fox News)種種有違新聞倫理、立場偏頗的手法一一進行剖析與批判。



梅鐸從不掩飾自己親保守派的政治立場,《福斯新聞台》所任用的執行長艾爾斯(Roger Ailes)曾歷任尼克森、雷根、老布希等多位共和黨領袖的幕僚,黨派色彩明顯親右。諷刺的是,福斯新聞卻不斷在節目中以「公正平衡」(fair and balanced)、「我們報導,你決定」(We report. You decide)等口號美化自身形象,也因為極端的立場、衝突的風格,擄獲右派民心而獲得廣大收視率。



新聞理應著重事實,經營者不應對編輯台作業有所干預,「福斯新聞」內部卻不斷有高層下指導棋,決定新聞內容與走向;比方當2003年美軍虐囚事件爆發,引發大眾譁然,各家新聞都深入追蹤該事件時,「福斯新聞」高層卻要求編輯台轉移焦點,播出「美國人質被矇眼」的畫面,以暗示手法合理化軍方虐囚的行徑。該台新聞節目表面上不是全然的一言堂,但受邀扮演對立觀點的自由派來賓,往往辯論能力薄弱,或是出現頻率少到不成比例;主持人面對來賓言論若有不滿,更常粗暴地予以打斷、麥克風消音。



該台新聞主播常以夾敘夾議的形式,將主觀論點融入新聞報導,扭曲大眾對事件的觀感,統計顯示,福斯新聞台的觀眾中,在大量新聞轟炸洗腦後,幾乎有約八成認為伊拉克海珊政權與蓋達組織、911事件有所牽連(雖然此非事實)。此外,他們更常利用宗教、文化戰爭的爭辯(例如同性戀平權、女性墮胎議題),來激化人民對立,反而忽略更多切身相關的實質施政問題。



最後,《福斯新聞台》高層更視利益迴避為無物,時常雇用特定的政治人物親信上節目扮演專家顧問,例如該台200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分析員,竟然就是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的親表弟!開票日當天他根據手中內幕消息,率先公告布希於佛羅里達州勝選,眾家電視台為求收視率只得跟進,在選舉結果尚未正式公布時,就已於大眾之間塑造布希當選的印象(尤其佛州在之後又產生計票爭議)。媒體鉅子由上而下操作新聞、引導公意的失序行為,進而引發的民主程序瑕疵,可見一斑,不可不慎。(楊皓鈞)



◎ 其他推薦:


《歐威爾不得安息》(Orwell Rolls in His Grave)


2003/美國/Robert Kane Pappas




全片以歐威爾(Geroge Orwell)的科幻小說《1984》為引,說明當權者如何藉由一再掩蓋真相、重複謊言,進而控制大眾思想的恐怖光景。當美國媒體成為華府政客發聲的重要平台,其也成為強大的政治勢力,民主的基礎便逐漸陷入危殆。儘管表面上媒體百家爭鳴,但跨國集團經營的媒體集中化趨勢下,其實背後的媒體老闆屈指可數,新自由主義式的商業趨勢,無疑正對言論自由市場產生反噬。本片也探討了2003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試圖解除媒體經營權管制(deregulation of media ownership)的修法過程,並對之多有批判,對照此時NCC與旺中併購案的爭議,是頗為值得參照的借鏡。


《有怪獸》(TV Monster)



2006/台灣/蘇啟禎

這部公視《紀錄觀點》的作品,有條不紊的分析了台灣媒體亂象的種種成因。其回顧了九零年代初媒體解禁,頻道、報章百花齊放後,眾家媒體為爭取微小廣告市場,而產生的劣質競爭。



影片開始,一一回顧了當時腳尾飯假新聞、倪敏然死後夏禕被媒體包圍公審、「毒蠻牛」千面人在鏡頭前被要求下跪、女明星家暴案、名人緋聞……等事件,這些新聞24小時輪播轟炸,觀眾看得反胃,卻又目不轉睛。



旁白接著指出,媒體沉淪的首號幫凶,就是收視率宰制的廣告商業邏輯,外商尼爾森公司引入的收視率調查機制,號稱可精準計算閱聽人「每分鐘」的收視行為,但其背後樣本的代表性卻令學者質疑。因為,安裝個人收視器的家庭可接受有線電視費用的補助,換言之,調查樣本可能大多是低社經地位的家庭,但他們卻決定了全台灣電視台的廣告經費分配與新聞走向!(有趣的是,尼爾森以保護樣本隱私為由,拒絕導演拍攝收視調查的實況。)



另一方面,政商大量向媒體購買置入性行銷「專案」、「業務配合新聞」,以乍似客觀的新聞面貌傳播其理念與政績,塑造虛假的表象。當政府部會能堂皇編列廣告費,成為電視台「業主」時,無疑蠶食了新聞本身「第四權」的監督功能。



此外,影片也談到了2004年320總統大選開票時,除了公視之外,幾乎所有電視台都參與了一場集體「灌票」的荒謬劇,因為轉播票數跑得越快,收視率就飆得越高,但此般造假的行為,卻使民主的關鍵時刻蒙上爭議陰影。此外,影片也探討了當時《中國時報》大量裁員,卻同時間擴張事業版圖,向國民黨買下中視、中廣等「三中」黨產,所引發其「抱馬腿」、「政媒交易」的爭議;這當中揭露,原來資本主義思維不僅影響新聞內容的呈現,更牽動背後經營權的移轉、政商間的私相授受,甚而波及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影片末段將公共廣電集團的建制,視為一劑遏止媒體亂象的良方,但對照先前公視董事會延任十三個月死不下台,近日新任名單再度難產的新聞,似乎顯得有些諷刺。(楊皓鈞)



◎ 其他推薦:


《那一天,我丟了飯碗》


2005/台灣/廖德明




本片曾入圍2006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紀錄了台灣新聞史上重大的勞資抗爭事件。導演廖德明從自身經驗出發,描述2001年中國時報相繼裁撤中、南部辦公室後,使百名員工一夜之間生計全無,進而組織自救會,爭取恢復工作權的慘烈過程。當時許多工運團體對這群新聞從業者予以聲援,相較於主流媒體對過去勞工議題的漠然處理,令人不勝唏噓。



對照近日資方惡性倒閉所引發的多起勞工抗爭、旺中事件引發的一連串風波,記者們或許該辨清自己「白領文字工作者」身份背後的勞工本質與抗爭動能,不能事事甘願淪作資方走狗,任主管與經營高層對新聞作業上下其手、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