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世光影

──經典災難毀滅電影大集合

365
2012-07-06

2012年,馬雅人曆法預言第五個太陽紀結束、世界末日的說法,在網路與小報傳媒間沸沸湯湯,雖然其被專家斥為空穴來風,但各種更真實的天災人禍,卻在我們身邊中不斷襲來:異常的豪雨、頻仍的地震、無藥可治的新型傳染病、嗑藥後「僵屍化」的噬人罪犯、各種恐怖攻擊與戰爭,乃至官僚體系與科技專家無法應對的核子災變……,都讓「末世毀滅」的光景有了更具體的形貌與延伸想像,甚至可說「比電影更像電影」。
作為大眾心理的集體投射,電影中的災變不只突顯自然力量的凶猛反撲,它們往往更肇始於人性的自負、愚蠢、貪婪。當災難發生後,電影除了呈現主角化險為夷的應變能力、救助同伴的道德勇氣,另一方面也常突顯人性黑暗面,描寫群眾面臨威脅時為求生存不擇手段的自私自利,或是強將災禍歸咎於代罪羔羊,藉以移轉恐懼的偏執心理。
此類型的濫觴可追溯至1901年的英國默片《火災》(Fire!),隨後也有不少依據真實事件改編或虛構想像拍攝的各式災難片;而70年代可謂災難電影的黃金時期,描寫空中飛航爆炸危機的《國際機場》(Airport)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而隨後1972年的《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1974年的《大地震》(Earthquake)與《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更接連引領一股災難風潮。
沉寂十多年後,災難類型片在90年代中後期捲土重來,挾視效工業所帶來的強大真實感,在銀幕上幻化出各種震撼的災難奇觀,例如:《龍捲風》(Twister)、《火山爆發》(Volcano)、《天崩地裂》(Dante’s Peak)、《鐵達尼號》(Titanic)、《世界末日》(Armageddon)、《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而近年的《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12》等片,證明這場災難潮流仍方興未艾。
本期《放映週報》為讀者整理七大災難類型與相關經典作品,除了跟隨主角觀點一路殺出險境,體驗刺激情節所帶來的腎上腺素快感外,或許更值得觀察的,是「人」在災難中所映照出的繁複面貌與真實人性,進而從中思考面對災厄時,我們究竟該如何自處。


第一災、惡水肆虐 (撰文:林忠模)

《昨天再見》(The Storm)



2009/荷蘭/Ben Sombogaart

取材歷史事件的電影《昨天再見》,故事背景是1953年發生在荷蘭的北海洪災。,據估計,這場洪災淹沒了20萬公頃土地,造成近2000人死亡、70000人失去家園的災情;也令荷蘭政府認真檢討水利設施的缺陷,建造日後知名的「三角洲工程」(Delta Works)。作為一部災難電影,《昨天再見》的可看之處,在於不玩弄震撼特效,而聚焦在女主人翁在水患中尋找幼兒的焦急心情,同時穿插描寫女主角先前未婚生子被鄰里鄙視,也無法被父親諒解的背景。一場生死交關的水患,雖然造成命運捉弄的遺憾,但也讓女主角與倖存的親人消解隔閡,並重新獲得愛情的幸福。悲喜情緒的交織,令本片的人文肌理更為細緻。


《卡崔娜紀事》(Trouble the Water)



2008/美國/Carl Deal、Tia Lessin

2005年襲擊美國紐奧良市的卡崔娜風災,造成堤防潰堤,令該市將近80%的地區被水淹沒,更有45000人受困於該市的超級巨蛋(Superdome)無法撤出,過著缺乏食物、飲水、醫療援助的生活。《卡崔娜紀事》透過利用一對黑人夫婦提供當時事件的DV素材,以及貼身記錄他們的事後經歷。還原了這些原先就居於弱勢、缺乏交通工具的小人物,在風災來襲時,因為市府缺乏大眾運輸疏散措施的規劃,及聯邦救難總署(FEMA)的過慢反應,導致在本身國內孤立無援的處境。水災現場驚心動魄的畫面,援助行動與補助金程序的顢頇、無效率,對比的卻是災民在危難裡彼此扶持、打氣的動人時刻。他們儘管覺得權益刻意被政府忽視,卻並未失去重建生活的勇氣與決心。


《決堤之時:四幕安魂曲》(When the Levees Broke: A Requiem in Four Acts)




2008/美國/Spike Lee

相較《卡崔娜紀事》,美國導演Spike Lee相同題材的紀錄片《決堤之時:四幕安魂曲》,以更宏觀的架構剖析卡崔娜颶風造成災害的源由,在這部長達4小時的作品裡,除了詳細指出高層官員對於此事的輕忽及狀況外,同時深入描繪受困居民在這樣的情況下演變為暴民,為了求生不惜與紐奧良警方發生暴力衝突,令城市失序的局面。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介入後的撤離行動,更是一場欠缺配套的鬧劇,不只任意拆散家庭,還對災民在新居地的生計置之不理。令人直呼荒謬的種種跡象,顯示風災的不可收拾,不僅因為堤防的年久失修,更可源自經費分配的結構性剝削,而背後隱藏對於種族及底層的漠視心態,可能才是更驚人的洪水猛獸。



◎ 其他推薦:



1.《終浪》(The Last Wave)


1977/澳洲/Peter Weir


本片以澳洲荒野中詭譎的異常天候開場,隨之而來的是席捲雪梨市區的狂風暴雨,災變之中發生了一起謀殺案,身為律師的白人男主角收托為原住民嫌疑犯辯護,卻在辦案過程中遭遇一連串迷離的夢境與神祕預言,冥冥之中彷彿預告著一場滅世洪水……。



2.《日本沉沒》(Sinking of Japan )


2000/日本/樋口真嗣


與風災、地震造成的水患有別,本片背景設定為板塊運動導致陸地下沉,將島國居民潛藏的不安定感,包裝為一則關於生死及家園的動人篇章。



3.《末日毀滅》(Flood)


2007/英國/Mikael Salomon


扣掉某些近似電視影集的轉場不說,完整雙碟版片長達3小時,但節奏掌控卻很得宜。而對政府應變災難來臨時的無力及沉重感,也描寫得細緻而不帶偏見。


第二災、海上驚魂 (撰文:Gina Wang)


《冰海沈船》(A Night to Remember)




1958/英國/Roy Ward Baker

1912年時,號稱海上之城(Floating City)的鐵達尼號由英國南安普敦開往紐約,本處女航除了擁有全球最奢華的海上享受和最快的航行速度,最重要的,是為彰顯人類戰勝了自然。但人類的自傲終究被自然擺了一軍,眾人認為不可能沉的鐵達尼號竟釀成世紀災難。早在蘿絲與傑克在鐵達尼上戀愛前,黑白片《冰海沈船》改編自 Walter Lord親自收集相關資料、及訪談倖存者而集結成的同名小說。跟柯麥隆版本比,本片更加聚焦於各種終釀大難的各式巧合人禍──鐵達尼號不停傳送的私人電報不但淹沒鄰近船隻送來的冰山警訊,也讓其他船隻因其頻繁的訊號而停止接收,最終忽略鐵達尼號的求救電報;求救信號彈被誤認為煙火;鐵達尼號將鄰近船隻的燈光詢問信號解釋為燈光閃爍,沒有理會而錯過求救;救生艇數不夠、甚至未滿載即下放…等,各種小巧合和誤會致使災難規模更增,最終無法挽救。本片早於1958年上映,其特效令人驚艷,尤其是鐵達尼號風光在海上航行的雄偉模樣。此外,柯麥隆在其版本中也向本片致敬,例如:安德魯先生最終停在時鐘前的那幕是一模一樣的,令人感受到他的難過與懊惱。


《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



1972/美國/Ronald Neame, Irwin Allen

《海神號》改編自美國作家 Paul Gallico的同名冒險小說,描述高級渡假老郵輪海神號(Poseidon),由紐約開往雅典的航程中,於新年前夕,遇到海底地震而引發的海嘯而船身翻覆、船腹朝天。由金哈克曼演的牧師一角在這突發狀況中,帶領幾位願意試著向上走往船底最薄之處求救的乘客,展開以信心為念,並與不停淹湧的海水以命相搏的旅程。本片精彩之處,不只描述因面臨災難而展現出的良/惡人性,編劇更立體塑造各個主要角色(信心不足的牧師、固執又脾氣暴怒的警察、從良的妓女、自我放棄的中年婦女、一生單身想找人來愛的船員…等),顯露人因身分與背景不同,面對劫難時被迫使處理跟面對自身的缺陷,並從中找到個人價值。因此,本片不單單只是特效逼真的船難片,其對人性的刻劃比一般災難片更為深沉與個人化。本片最新版本為前幾年重拍的《2006海神號》,但1972年的原版電影仍被視為永恆的經典。


《天搖地動》(The Perfect Storm)



2000/美國/Wolfgang Petersen

《天搖地動》取材自同名小說,但同時也根據史實改編。描寫由比利船長掌舵的漁船安德麗雅號和其漁人,為彌補屢次出海卻稀少的漁獲量,於1991年十月冒險遠航至遙遠、天候多變的佛萊明角,卻不幸於回程時遇上打破美國史上記錄,由三個超強颶風結合成的「完美風暴」,以致船長及船員全數罹難。本片上映時強打由喬治克隆尼領軍的明星陣容(馬克華柏格、黛安蓮恩…等)和其驚心動魄的特效,尤其是最後安德麗雅號正面遇上高達數十公尺的巨浪,小船與海平面幾近垂直,欲爬上浪頂征服巨浪的畫面令人動容。本片除逼真呈現完美風暴的猙獰面貌,也加進漁人在工作與家庭間的掙扎與無奈。



◎ 其他推薦:



1.《浩劫重生》(Cast Away)


2000/美國/Robert Zemeckis


聯邦快遞的系統工程師查克在一次出差時卻飛機失事,本欲使命必達,卻漂流到無人島嶼,挑戰文明人在野蠻世界中求生存的本事,也在孤寂中逐漸明瞭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



2.《海猿》(Umizaru)系列電影


2004/日本/羽住英一郎


由日本知名漫畫改編,描述欲城為海岸救難員的仙崎大輔,加入日本海岸保安隊訓練、海上救人…等各種驚險的海上經驗。本片之後被改編成電視劇,也有另外兩部電影續集。


第三災、山中劫難 (撰文:萬修安)

《攀越冰峰》(Touching the Void)



2003/英國、美國/Kevin Macdonald

山難有別於其他類型的災害,若非伴隨豪雨、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土石流或山崩,受難者多是「自願」陷入險境,即是在已知其形勢險峻的前提下,抱以超越極限的雄心踏入群山之中。改編自真實事件,《攀越冰峰》敘述兩名英國青年征服秘魯安第斯山脈斯拉格蘭峰,以毫不留退路的攀登方式踏入白雪靄靄的高山,選擇前人從未留開發拓展的路線,風險加劇。幾乎是在明知危險就在腳邊,卻仍一意邁步向前。



全片以記錄訪談的片段和登峰劇情穿插鋪敘,將攀登者劫後所感與日記式的紀實影像接合,同時呈現主角的內在心境,並還原外在陡峭山峻的真實樣貌。本片的可觀之處,除半紀錄的敘事手法揭露人類渴望與自然搏鬥的赤裸慾望和克服極惡之境的心路歷程,精彩細膩的攝影技術更捕捉山巔的儀態萬千。撼動人心的極致山景對比主角遇險時山中險阻的殘酷,深刻反省現代文明生活的過份安逸,也迫使觀者直視人類立於浩大山麓中無可脫逃的渺小與脆弱。以紀錄片形式客觀地陳述生命面對嚴峻考驗的韌性,高山風雪無情且冰冷,但兩位主角夥伴情誼的堅實無疑是一幅更為真摯溫暖的動人風景。


《1997勢不兩立》(The Edge)



1997/美國/Lee Tamahori

本片敘述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億萬富豪查爾斯陪同模特兒妻子前往阿拉斯加山區進行拍攝工作,卻意外和攝影師巴布(亞歷鮑德溫飾)等人在前往深山探險的途中發生意外,迫降在杳無人煙的荒山野嶺。查爾斯在旅途中逐漸察覺妻子和攝影師間不尋常的情愫,困於山中加速催化二人的嫌隙。荒野求生的外部危機和三角關係的內部角力是推動電影故事發展的主力,垂危之際,人性本質的善良與瑕疵皆得以彰顯、暴露。安東尼霍普金斯將查爾斯對外的求生智慧和內在的道德情操演繹的恰如其分,不慍不火地的角色詮釋使本片成為山難電影中的經典,呈現錯落有致的山景和精彩冒險旅程之外,更開啟格外可觀的人性思辨視野。



◎ 其他推薦:



1.《顛峰極限》(Vertical Limit)


2001/美國/Martin Campbell


妹妹安妮為了完成父親的遺志,決定征服全世界第二高峰K2峰,卻遇上雪崩、受困於山中。哥哥彼得領著一干夥伴前往救援,引出當年兩人隨父親登山,父親於眼前喪命的傷痛陰霾。電影於海拔二萬多英呎的高山上實景拍攝,動作冒險與人性衝突共冶一爐、相得益彰,實為此類型電影中的佳作。



2.《127小時》(127 Hours)


2011/美國/Danny Boyle


採取主觀敘事和攝影的手法,以意識流的影像語言刻劃、再現山難者內心的不安囈語。詹姆斯法蘭柯的演繹可圈可點,本片當年獲金球獎和奧斯卡等大獎提名入圍肯定,值得一看。


第四災、生靈逆襲 (撰文:楊皓鈞)

《鳥》(The Birds)



1963/美國/Alfred Hitchcock

自然界中無法溝通的生靈,毫無來由地群起攻擊人類,造成群眾恐慌的類型電影,算是各式災難片中最驚心動魄的一類。這股源於蠻荒的凶殘力量,除了使人們陷入險境、造成死亡與破壞,更體現了人類心理對無法被文明馴化之野蠻事物的恐懼;更甚者,它正代表了我們心中那塊被壓抑、忽略的瘋狂與陰暗面,當我們身陷弱肉強食的殺戮遊戲中,人類所自豪的文明、禮教、理性成了脆弱的表象,社會秩序也隨之崩解。



希區考克的《鳥》可謂此類型電影的先聲,故事始於看似愛情喜劇的情境,年輕律師進寵物店要買愛情鳥作為禮物,想不到冤家路窄,與之前在法院結下樑子的美麗名媛相逢,惡作劇把她當作店員戲耍。不願罷休的名媛記下律師車牌,查出住址後搭船到島上找他,一連串神秘的鳥類攻擊事件也隨之在島上發生,使得當地居民人心惶惶……。



全片有許多經典災難畫面,例如猛禽攻擊引發加油站失火,造成人群恐慌四竄、交通大亂的一場戲中,希區考克以一連串多方向性特寫鏡頭的快速剪輯,呈現被困在電話亭中的女主角,以及天羅地網般襲來的恐怖鳥群。除此之外,群聚孩童遊樂場的大批烏鴉,對困在教室中的孩子們虎視眈眈的冷冽肅殺;鳥兒將主角一家人包圍在密不透風、被釘死的黑暗斗室中,並以尖銳鳥喙突破層層防禦的駭人畫面,都令人膽戰心驚。


《大白鯊》(Jaws)




1975/美國/Steven Spielberg

希區考克《鳥》中的攻擊行動,往往被精神分析流派的電影學者詮釋為「占有欲強的母親」對於美麗外來女子的焦慮與拒斥。如果說《鳥》中交纏了男主角與多名女性的複雜關係與陰性恐懼。那麼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便是美國社會中不同階層男性之間的雄性鬥爭故事。



如同所有70年代後的動物災難電影,故事總發生在遠離城市的純樸小鎮,並以夏日中求愛交歡的無知青年男女作為開場的犧牲祭品,進而引發全鎮恐慌。然而意外發生後,恐怖的並非巨獸威脅本身,而是為了經濟利益而不惜犧牲大眾安全,持續開放海灘供遊客戲水的愚昧鎮長。



影片攝製於越戰挫敗、水門事件之後犬儒社會氛圍,大白鯊顯然被視為某種恐怖外來他者的化身,然而儘管全鎮出動大批人馬、使用科技儀器與武器,對於水中神出鬼沒的凶魅仍束手無策。懼水的警長象徵了主流的白人男性英雄理型,他左手抨擊說謊官僚,右手會同菁英科學家與藍領階級船長,一同闖入陌生海域面對心中恐懼、獵殺食人巨獸,進行一場隱喻著化解社會集體焦慮的「除魅」儀式。



◎ 其他推薦:



1.《金剛》(King Kong)


1933/美國/Merian C. Cooper、Ernest B. Schoedsack.


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來自蠻荒叢林的黑色巨獸,被奴隸主帶回大蘋果之都後暴走作亂,左手狹持白人美女、右手掐碎戰鬥機,儘管種族主義潛台詞不言而喻,卻是必然得膜拜的動物災難片經典。本片於1976年再度翻拍,金剛不再只是龐然巨獸,與Jessica Lange飾演的女主角有更多情感互動,紐約摩天樓攻頂的場景也從帝國大廈換成世貿中心;而Peter Jackson在2005年的版本,雖然多了金剛大戰恐龍的愚蠢橋段,但情感深度與人性描寫更上一層,金剛的人性對照人類貪得無饜的獸性,令人頗多感觸與省思。



2.《食人魚》(Piranha)


1978/美國/Joe Dante


《大白鯊》之後有不少跟風之作,被史匹柏稱讚為最好的抄襲版本便是1978年B級恐怖經典《食人魚》。本片於2010年挾3D視效威能重現江湖,導演是拍過《顫慄》(High Tension)、《魔山》《The Hills Have Eyes》的法國恐怖片年輕鬼才Alexandre Aja,有趣的是《大白鯊》中飾演海洋科學家的Richard Dreyfuss也出演本片。



3.《小魔星》(Arachnophobia)


1990/美國/Frank Marshall


昆蟲是許多人心中避之唯恐不及、卻又無孔不入的夢魘,除了1978年以非洲殺人蜂為主角的B級恐怖/動作片《狂蜂末日》(The Swarm);另一部講述變種毒蛛侵襲小鎮的《小魔星》更值得一看,本片除了有毛茸茸節肢動物的群起侵襲,更有趣的是其在災難恐怖氛圍下,所融入的黑色幽默調性。


第五災、瘟疫蔓延 (撰文:陳俐瑋)

《危機總動員》(Outbreak)



1995/美國/Wolfgang Petersen

1976年在非洲剛果爆發的伊波拉病毒(Ebola),為人畜共通的病毒,因為擁有高度的致命率而被美國疾病管制局視為最高等級的生化武器之一,從爆發到至今,仍未發展出有效的疫苗可以根治。1995年由達斯汀霍夫曼、摩根費里曼所主演的《危機總動員》,故事便是描述一種類似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病菌-莫塔巴病毒,在非洲薩伊的部落被發現,並造成了幾乎滅村的恐怖影響。而因為一系列陰錯陽差的過程,莫塔巴意外的傳遞到了美國,並在一個西部沿海小鎮上急速擴散,導致死亡人數不可載的慘劇。然而,這個恐怖疾病的背後,其實醞釀著美國軍方的陰謀論。伊波拉病毒曾在冷戰時期,被美軍考慮製造成生化武器以對付蘇聯政府,而莫塔巴病毒在此片中,便是美國軍方不惜犧牲自己人民的性命也要保護的重要軍事資產。雖然《危機總動員》採用了戰後英雄式的結局方式試圖消弭觀眾的恐懼感,但片中感染疾病後,七孔流血、器官溶解、怵目驚心的恐怖模樣,絕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忘懷的畫面。


《全境擴散》(Contagion)



2011/美國/Steven Soderbergh

2002年及2009年爆發的全球性傳染疾病SARS及H1N1,使民眾在當時陷入無窮無盡的恐慌之中,人們因害怕被感染而不願踏出家門、醫護人員因接觸病患而相繼病逝、無數人被迫接受隔離治療,這個瀰漫著猶如黑死病般死亡氣息的時期仍然歷歷在目,成為人們心中最大的噩夢。2011年上映的《全境擴散》,呈現給觀眾的就是這麼一個動盪不安、人人自危的混亂社會,當未知的疾病在人與人之間迅速擴散,人們心中的唯一念頭,只剩如何自保自救。這個未知的疾病,比SARS的傳播更為迅速,比H1N1的死亡率高出更多,然而政府高層在疫情大爆發之前,只忙著隱匿疫情,罔顧人民的性命而導致更多人因此喪命。自私的人心,絲毫不比恐怖的疾病遜色,綁架勒索、強盜殺人及集體暴動,是這個無政府社會氛圍下的生存守則。而隨著疫情的迅速爆發,研發疫苗的過程中,官商勾結、利益結盟及謀取暴利成為人性本惡的極致表現。在疾病肆虐的世界裡,所謂善良仁慈的「人性」早已蕩然無存。《全境擴散》所帶給觀眾的震撼與恐懼,不只是來自駭人疾病所造成的威脅,更是來自它赤裸裸揭露人性最深層、最醜陋的黑暗面。



◎ 其他推薦:



1.《恐怖拜訪》(The Invasion)


2007/美國/Oliver Hirschbiegel


本片改編自19955年Jack Finney出版的科幻小說《The Body Snatchers》,也是繼1956年Don Siegel的恐怖經典《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78年《變形邪魔》、1993年《異形基地》之後的第四度翻拍之作。此次編劇把利用豆莢「複製」宿主形體的外星變種植物,改成了孢子般的外太空傳染病菌,在睡眠中一步一步侵蝕人們的心智與靈魂,被感染的人在外觀上並無異狀,卻已成為行屍走肉般的冷血生物,喪失人性本質。



2.《盲流感》(Blindness)


2008/美國/Fernando Meirelles


本片改編自葡萄牙作家喬賽薩拉馬戈(Jose Saramago)的諾貝爾獎得獎同名小說,本片描寫某座不知名的城市中,不知名的神祕傳染病竄起,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居民陸續眼盲失明,全城陷入恐慌,患者通通全被趕入廢棄醫院隔離,脆弱的社會結構與人性也隨之受到試煉。


第六災、生化異種 (撰文:黃怡玫)

《毛骨悚然》(Shivers/They Came From Within)



1975/加拿大/David Cronenberg

以結合「科技與感官」,「恐懼、暴力與心理分析」兩大主題聞名的大衛柯能堡第一部科幻恐怖作品,主題上已顯露出對於現代科學與理性生活的挑戰,但故事設定可謂目前當紅殭屍片的先鋒。獨立設置於小島上的公寓大廈,具備有現代化的設施與管理,讓住民無需離開小島即可享有完善的便利生活;未料一位少女的謀殺案讓原本完美平靜的社區生活豬羊變色。原來一位教授認為現代人為科學所限,過著過度理性的生活,而將某種寄生蟲植入人體,以強化人的性慾與感官體驗,但決定殺死宿主終結實驗時卻為時已晚,寄生蟲早已透過性交接吻等行為擴散傳染。柯能堡的題材大膽與挑釁道德邊界果然在極早期作品中便力道十足;片中受感染的人們急切地尋找性交對象,男女、男男、女女、老人配對無一倖免,但甚至有小孩性交與祖孫亂倫的暗示,大膽程度令人咋舌。但這並不是一部色情片,所以請不要抱著錯誤的期待,視覺上嚴格來說這還是一部恐怖片。為何說是殭屍片的先鋒呢,由於故事尚嫌薄弱,對現代理性生活的質疑也未能達到深入或自成一家的論述,因此當大批大樓住戶們袒胸露背地爭相湧向還未受感染的生鮮肉體,那景象完全如殭屍片中,受病毒感染的活死人們飢渴地湧向健康的人們,巴不得將他們生吞活剝的樣子,看電影過程實在很難叫人不感到荒唐的趣味。至於三十七年前的未達五百萬台幣的製作經費可以做出什麼樣的寄生蟲特效呢?噁心的效果確實有達到,而更切合主題的是,那寄生蟲長得還真像陰莖。


《變蠅人》(The Fly)



1986/美國/David Cronenberg

要談影史上的肉體恐怖(body horror)經典的話,《變蠅人》絕對名列前茅,但其恐怖並非單純地為刺激觀眾感官,就科幻意義上來說,也許反而是較為「真實」地呈現了跨物種基因混合的變形過程與後果。跨物種基因混合現在在好萊塢科幻片或漫畫改編電影中幾乎成了老梗;最新的《蜘蛛人:驚奇再起》中的反派是人類與蜥蜴的結合,但瞧那蜥蜴人光潔的外表,壯碩的體魄,尤其藥效退去之後,似乎沒有任何後遺症。《異形》之父雷利史卡特最新作品《普羅米修斯》電影一開場就是動人心魄的跨物種基因混合重組的特效場景,美極了但與主要情節斷裂。《變蠅人》當中二十歲就與諾貝爾物理獎擦身而過的科學家發明了可將物質透過電子傳輸而到達另一處的機器,正如同所有電影中過於躁進的科學家一般,以自身做人體實驗卻在過程中不小心讓蒼蠅進入傳輸室,而導致人類基因與蒼蠅基因混合。接下來便看科學家的外貌如何改變,從感官、運動能力的進化到褪去人體外型逐漸變形為昆蟲,其間血肉模糊的過程,即使在今日的電影特效中看來仍是震撼力十足。但柯能堡的電影從來就不是要單純地驚嚇觀眾,科學家如何從感受肉體進化的喜悅到研究解決方法的執著與掙扎,看人類如何面對科學帶來的未知後果,如何試圖操縱知識,以及最後殘餘人性的展現,讓《變蠅人》成為有血有肉還有靈魂的科幻劇情片。



◎ 其他推薦:



好萊塢在1950年代大量製造了科幻恐怖片,如《變蠅人》主題的也有《The Fly Collection》(The Fly、Return Of The Fly、The Curse Of The Fly)三部曲,另外也有在考古過程中發現古生物巨獸或怪物,或是進行外太空探險遭遇外星生物攻擊,雖大多是B級製作,但結合羅曼史、推理懸疑、冒險獵奇、特效奇觀眾多元素,相當有意思。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尋環球影業發行的《The Classic Sci-Fi Ultimate Collection》


第七災、核災危機 (撰文:吳若綺)

《當風吹起的時候》(When The Wind Blows)



1986/英國/村上吉米

這部看似樸實溫柔的動畫電影,從一對在鄉村生活的退休夫妻觀點來呈現戰爭爆發前後的對生活的影響。丈夫全然遵守政府所告知的防核庇護準則,在家興建了一棟庇護所,正以為幸運躲過戰爭的核彈轟炸時,卻毫無知覺的慢慢死在核輻射的毒害之下。片頭一開始以真實世界的實景帶出故事背景,遠在天邊的鄉村卻毫無都市因戰爭而緊張的氣氛。片中前半段大多採用平面繪畫方式呈現出鄉村的平靜與都市的疏離;戰爭爆發後,屋子裡除了庇護所外,大部分皆採用實景立體的方式呈現,畫風也趨於寫實,這樣的手法暗示了核彈爆發的毒害也正在實質影響這對夫妻的生活。這部電影不僅藉由多元的畫風將這對夫婦的心靈變化與輻射無色無味的殘害具體化,更藉由兩位的對話與死寂的環境,諷刺政府的大話與剖析核戰的可怕與悲慘。


《K19》(K-19: The Widowmaker)



2002/美國/Kathryn Bigelow

本片由《危機倒數》金獎女導演執導,改編自蘇聯第一艘核潛艇K-19的核洩漏真實事件。背景是60年代美蘇冷戰最為白熱化的時期,蘇聯建造了第一艘彈道核潛艇K-19,並在北大西洋試航時進行導彈試射,成功達成任務後卻意外發生核洩漏事件,進入核反應爐維修的七名船員因承受大量輻射而身亡。電影前半段經由密集的危機演習,凸顯出新舊船長的個性與領導風格的迴異。導演使用大量的特寫鏡頭在前半段呈現出兩人衝突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氛,後半段事故發生後,則著重在船長與士兵的表情和局部動作,細膩呈現壯士斷腕的英雄精神與掙扎。片中不忍卒睹的地方在於士兵們遭到大量核輻射之後的身體,劇烈嘔吐與皮膚潰爛呈現出核輻射毀滅性的破壞力量。片末回到大家在意外前為了慶祝導彈試射成功所拍下的團體合照,照片上一個個士兵的笑容與美好人生都淪為美蘇劍拔弩張關係下最無辜的犧牲品。



◎ 其他推薦:



1.《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1964/英國/Stanley Kubrick


諷刺意味濃厚的反核戰黑色喜劇,看英國經典喜劇演員Peter Sellers一人分飾三角的精湛演技非常過癮,電影運用了幾個簡單的場景與荒謬的對話,引人發噱的同時,也呈現出核戰與政治的愚蠢。



2.《大特寫》(The China Syndrome)


1979/美國/James Bridges


電影敘述核能公司高層為了利益企圖掩蓋核洩露的危機。電影最後一景利用導播機所呈現類似分屏鏡頭(Spilt-Screen)的效果,暗示右邊的陰謀與實情企圖被輕鬆的商業廣告掩蓋。核能危機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為了利益而製造的脆弱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