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美食的親密時刻──《吐司:敬美味人生》製片 Faye Ward 專訪

314
2011-07-01
  • Gina Wang
    洪健倫

本次台北電影節的主題城市為倫敦,因應「倫轉台北」的精神,選出英國片《吐司:敬美味人生》為影展雙開幕片之一。《吐司》一片改編自英國知名美食作家奈傑史萊特(Nigel Slater)的同名回憶錄,敘述奈傑苦澀的成長與實現夢想的過程。奈傑的母親不擅烹飪,嘗試烹煮新料理時屢屢失敗,但取而代之的烤吐司總是鬆脆可口,簡單卻充滿幸福的滋味。好景不常,母親因病去世,由清潔工升格的繼母卻廚藝一流,奈傑開始與繼母競爭,用美食捉住父親的胃與愛,走上鑽研廚藝的美食之路。《吐司》一片充滿濃濃的英國風味,忠實呈現六○年代英國中下階級的生活樣貌與美食,不只是奈傑本人的自傳,更是全英國人的共同回憶。

本片製片 Faye Ward 因開幕片應邀來台,年僅三十幾歲的她已是經歷豐富的英國新星製片。Faye Ward 在訪談當天穿著一襲白色襯衫與黑色高腰窄裙,談吐及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英式優雅,很難想像如此年輕的她已參與不少知名影片的製作,包括電影《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8)、《聊天弒》(Chatroom, 2010)、《簡愛》(Jane Eyre, 2011)、與英國電視電影《Double Lesson》(2011)等。談及這些作品內容大多與女性相關,Faye Ward 打趣的說,這真的並非商業策略,是因為整間公司大半成員都是女性,她們希望能製作讓自己產生共鳴的故事,因而搜尋的題材便多為以女性為主的小說。談及電影製作過程,Faye 所屬的 Ruby Films 製作公司與許多新銳導演和編劇新秀合作,若公司買到適合導演們的小說或題材,便會直接詢問這些導演與編劇是否有興趣,合作關係從而誕生。

對 Faye Ward 而言,《吐司》一片乘載許多英國人的文化記憶,即使影片以奈傑的兒時記憶為主,她也相信以享受美食為主的題材能夠穿越文化,不只是英國人,世界各國觀眾都可從中獲得共鳴。《吐司》一片已於六月二十四日在台北電影節開幕當天播畢,獲得台北觀眾熱烈迴響,本片將於年底九月底搬上院線,錯過的觀眾屆時可別忘了進戲院欣賞。

本片是根據英國美食作家奈傑史萊特(Nigel Slater)寫的同名自傳《Toast: The Story of a Boy's Hunger》所改編而成,請問是您決定選擇這本小說作為電影題材嗎?

Faye Ward(以下簡稱 Ward):其實不是,是我公司 Ruby Films 的上司艾莉森歐文(Alison Owen)選的。我們公司製作過一系列的改編電影,像是從舞台劇改編的《證明我愛你》(Proof, 2005)、還有小說改編的《金石街》(Brick Lane, 2007)、《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8)……等等。《吐司》這本書是 Alison 發掘的,她讀了之後與我們分享這本書的美好,於是大家都讀了,她也買下版權。

為什麼會挑選這本書來改編成電影呢?
Ward:奈傑史萊特寫這本自傳時,是用食物來記錄他的生命。這是種很巧妙的寫法──食物是如此普世、跨越文化的主題,因此每位讀者、觀眾在閱讀或觀影時都可以了解那種因食物而產生的情感,他們或許沒吃過在片中出現的檸檬派,但他們一定曾享受過與食物有關的親密時刻,這是我們認為本片會讓世界觀眾產生共鳴的原因。

請妳與我們分享一下本片的製作過程。

Ward:題材上,奈傑寫了很多暢銷書,也有許多電視節目,在英國是位知名人物,因此可以吸引到不少觀眾。本片的編劇 Lee Hall 也相當有名,他的作品有《舞動人生》(Billy Elliot, 2000)和其舞台劇版,以及史蒂芬史匹柏的新片《戰駒》(War Horse, 2011)等,因此本片的陣容相當完整雄厚。不過,目前在英國製作電影不太容易,我們的計畫一開始遭到某製片公司回絕,剛好,當時奈傑在BBC有個聖誕節特別節目「Simple Suppers」,當我們將此企劃呈到BBC時,他們認為電影與節目彼此相輔相成,於是接手製作。此外,我們也得到米德蘭西部經濟發展署(Advantage West Midlands)的資金挹注;巧合的是,這家公司所在地與奈傑小時候住的沃福漢普頓(Wolverhampton)都在伯明罕,他們的幫助對我們頗有助益。

由於台灣觀眾對奈傑史萊特不甚熟悉,不知是否可以請您為台灣觀眾介紹一下奈傑,及他在英國大眾心中的重要性。

Ward:奈傑在英國是位知名人物,他不算是名廚,而是美食作家。除此之外,他也常上電視節目,但他並不是教觀眾怎麼做菜,而是教觀眾如何享受食物。他為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撰寫的專欄文章,是《吐司》這本書的前身。他的編輯請他寫些與兒時記憶及食物相關的文章,獲得不錯的迴響,後來就將這些文章集結成冊,成為今日看到的《吐司》。奈傑是個很可愛、親切又靦腆的人,如果你眼尖的話,他在電影最後有露面。

請問奈傑史萊特本人在哪些方面參與了本片的製作?

Ward:首先他將自傳讓予我們做電影改編,接著,他與本片的編劇 Lee Hall 碰面討論劇本,並看了一兩次劇本初稿,給了一些建議;在拍片期間,他也有來造訪幾次。很巧的是,他來訪時,剛好遇上片中兩個重要場景的拍攝,一個是小奈傑與母親在舞池中間跳舞的場景,另一個則是母親去世前,小奈傑在廚房與母親起口角那幕。這兩個場景都讓奈傑情緒激動不已,看到兒時與母親的溫暖記憶再現是件相當令人難過的事情。不過,奈傑本人十分滿意本片改編的成果,他已參與本片多場的放映,與我們一同遊歷世界推廣本片。

奈傑是否讓你們在改編或演繹上擁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Ward:是的,他了解電影是另一種呈現的方式,也對於不同媒介的呈現與製作很有興趣,因此他尊重我們的專業,在改編上給予我們完全的自由。另外,奈傑本身對於事物的細節有一套想法,所以他也和我們的服裝設計師和場景設計師一同討論他小時候的生活情景,我們的服裝設計師問了奈傑許多問題,例如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有哪些?都看哪些電視節目……等等。這些問題都可幫助我們更加深入了解奈傑小時候的生活背景。

您剛剛說奈傑在探班時見到兒時回憶在眼前重現因而感到悲傷不已,請問參與這個製作對他而言是否也是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Ward:如之前所說,要奈傑回顧童年的創傷當然不好受,更別說再度目睹這個創傷的重現,但我認為這對奈傑來說的確是段自我療癒的過程。舉例來說,在書中,波特太太(Mrs. Potter)這個角色被描繪得十分負面,但拍攝前,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我們必須盡可能從各種角度來完整地呈現波特太太其人,特別她比較有人情味的一面;因為故事雖然著重在小奈傑的困境,但某種層面上,波特太太也跟小奈傑一樣的被困、受限,我們希望在電影中也將這點傳遞出來。有趣的是,飾演波特太太的海倫娜(Helena Bonham Carter)第一次遇見奈傑時,希望他分享一些小時候與波特太太相處的溫馨時光,我們這才知道原來奈傑的鞋帶是波特太太教他綁的。雖然這些片段並沒有出現在電影中,這樣的分享讓奈傑重新省視過去,從痛苦的回憶中找出一些正面的面向。

為什麼會選擇將本片先由 BBC One 電視台首播,後來才搬上院線放映?

Ward:有幾個原因,例如財務考量。再說,奈傑在英國如此家喻戶曉,因而我們希望能讓英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這部片子,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上戲院看電影,用電視播放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因此我們認為這個方式較好。BBC One 首播當日,我們總共有五、六百萬的收視人次。

《吐司》是導演 S. J. 克拉克森(S.J. Clarkson)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請問當時選擇這位導演的原因為何?

Ward:S.J. 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女性,她長期在電視與電影圈打滾,有許多相關作品。例如,她是英國知名電視劇《Mistresses》的製作班底,後來也執導了幾集。在《Mistresses》之後,我們很希望有機會與她合作,甚至在《吐司》之前,我們也買了另一支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並商談合作可能。直到《吐司》出現,她向我們提案一些製作方向,她很喜歡《艾蜜莉的異想世界》(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2001)這部電影,她認為《艾蜜莉》和《吐司》兩片十分相似,只是要多著重小男孩的觀點,再將其中魔幻的成分現實化。S.J. 的這個建議對我們而言再完美不過,所以也成為我們的最佳人選。

在本片中,我們可以見到製作團隊花了許多心思在塑造英國六○年代的氛圍及場景,尤其是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我們想請您談一下食物在電影中的重要性。

Ward:基本上,食物造就了這部影片。當電影是根基於某種事物或人物,我們可以為了藝術考量而有所改編,但不能違背這些造就事物的基本要素。在本片中,食物是奈傑生活的動力,料理美食也成為他的志向,所以我們認為忠實呈現當代食物的樣貌是十分重要的。奈傑寫的書之所以暢銷,是因為人們在書中重溫了在六○年代享受美食的回憶。由於英國是個島國,許多食物都由海外進口,而小奈傑在影片一開始與母親買罐頭這件事,正是在六○年代被認為是時髦又健康的行為,和現今喜好有機食物的風氣恰好相反。諸如此類的敘述都讓英國人懷念昔日,回憶那段為了健康、時髦購買罐頭的六○年代,也透過回溯過去,看見世界與食物的改變。儘管電影裡提及的許多美食仍然存在於當代英國,我們仍希望能將它們在電影中忠實呈現,並視其重要性與其他的主角相當。

除美食之外,我們也發現在本片中有許多英國歌手達斯汀史普林菲爾德(Dusty Springfield)的經典歌曲,是否能談談使用這些歌曲的原因?

Ward:在英國,達斯汀史普林菲爾德是位傳奇女歌手,能如此巧妙的搭配達斯汀的歌曲這都得歸功於編劇 Lee Hall。在原書中,奈傑曾提及兒時很喜歡聽母親播放達斯汀的歌曲,某次當 Lee Hall 撰寫劇本遇到寫作瓶頸時,他試著邊寫作邊聽達斯汀,這也給了他使用達斯汀的曲目來輔助電影敘事的靈感。Lee Hall 在寫稿時,在劇本中特別註記哪個段落配樂須搭配達斯汀的哪首歌曲,接著寫下歌詞,使得歌曲與該片段產生共鳴,因此,這都是 Lee Hall 的「發明」。此外,本片的配樂師 Ruth Barrett 也很用心的為本片譜寫了可與達斯汀相襯的配樂,讓達斯汀本身已充滿渲染力的歌曲在片中更具有影響力。

波特太太這個角色十分有趣,由於英國在六○年代時仍然保守且傳統,她在片中卻挑戰當時階級以及道德的界線,能否談談她在本片中的重要性。
Ward:由於波特太太這角色是從小男孩的角度來觀察、描寫,因此是個較為誇張的版本,跟本人相比也許也不甚精確。但對我而言,波特太太只是個與男人相愛的普通人,她也努力的嘗試接納奈傑,但奈傑卻表現得像是個討厭鬼,無所不用其極地讓波特太太嘗到苦頭,就連奈傑本人也承認如此。當然,在這段對立關係中,波特太太也不願意讓奈傑好過,但在這種競爭的狀況下,其實沒有所謂的壞人。

飾演波特太太的海倫娜‧賓漢‧卡特是位知名的性格演員(character actor),扮演任何角色都維妙維肖,想請您談談選海倫娜的選角及合作過程。

Ward:她的確是位才華洋溢的演員,我們很幸運,也很榮幸能邀她擔綱演出。真的很感謝老天她接受我們的邀請,不然我們還不知道要請誰來演。不過,我得承認我們當時有些猶豫是否邀請她,因為她從沒演出類似的角色──帶有口音的勞工階層。事實上,因為沃福漢普頓當地的口音很難學習,海倫娜為了摹擬、習慣這個口音,花了好幾個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口音,她的先生與孩子們都快發狂了。我們與海倫娜合作非常愉快,她的事前準備完善到令人難以置信。她對於角色研究尤其講究,她會與奈傑談上好幾個小時,花時間了解奈傑小時候的生活情況,使自己更加了解波特太太,即使像擦什麼樣的香水這些細節都不放過,十分敬業。

本片中有稍稍談及奈傑的性向,但其處理方式比較偏向輕描淡寫,不曉得您或導演是如何決定如此處理這個其實蠻重要的議題。

Ward:拍攝本片時,我們希望將重點放在小男孩實現夢想的過程,和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因此,我們不希望「性向」模糊了這個焦點。有很多的影片專門探討性向議題,但本片並不是,當然,本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也不可能完全略過不提及,所以我們決定小心的處理奈傑的性向,希望它不會喧賓奪主而模糊焦點。

電影接近尾聲時,我們看到奈傑與已經成為繼母的波特太太產生衝突,並決定離家,請問這幕戲與現實事件是相同的,還是這是為了營造戲劇效果而如此拍攝?

Ward:奈傑發生這件事時我不在場,所以我不曉得(笑)。但在現實生活中,奈傑離開家的那一刻,的確是他最後一次見到波特太太,所以電影的呈現應該算是符合事實的。波特太太本人已於四或五年前去世了,大約是小說出版一年後的事。

本片結局停留在青少年的奈傑去 Savoy 餐廳應徵工作,並且由奈傑本人演出的廚師錄取,且告訴他:「一切都會很好的。」請問這是您還是導演的安排?又為何會決定用這樣的方式呈現這個結局?這是小說的結局嗎?

Ward:我真希望這是我設計的,可惜不是(笑)。這個結局是 Lee Hall 和導演 S.J. 共同設計的,Alison 好像也有一起牽線讓奈傑本人客串。這是蠻有趣的結局方式,因為不是每位觀眾都看出來那其實是奈傑本人,是個小驚喜。這個結局與小說結束的方式並不相同,電影結束的地方比小說要早。在小說中,奈傑後來離開 Savoy 餐廳去飯店工作,有整整一章都在描述在飯店工作的情形。

那為什麼會決定停在奈傑的這個人生時刻?

Ward:第一,我們認為奈傑離開父母的這個時刻已經算是很完整的結局了,奈傑的客串提示觀眾這就是由佛瑞迪漢默(Freddie Highmore)所扮演的年經奈傑未來長大的樣子,假如電影繼續把小說剩下的部分演出,結局便不會如此震撼。再來,小說篇幅很長又豐富,奈傑親自念的有聲書長達六小時,但電影受限於時間,我們必須濃縮內容。

最後,請您給《放映週報》的讀者一個非看不可的理由。

Ward:剛才也有記者問我這個問題,但我當時並不知道要如何回答(笑)。不過,我的新答案是,你一定要看這部電影,因為它保證會讓你胃口大開。還有,這是一部關於相信自己、勇敢尋夢的影片,這正是我們需時時刻刻給自己的提醒。

感謝甲上娛樂提供部分劇照,其它照片截取自 BBC One《Toast》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