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懸疑假面,直見幽微人心

《命運化妝師》導演連奕琦專訪

313
2011-06-24

《命運化妝師》導演連奕琦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影劇組,擁有豐厚的影視幕後資歷,先曾擔任大愛電視台企編,又持續於鈕承澤執導的知名電視劇《求婚事務所》中擔任製作助理;電影方面,其曾於電影《詭絲》、《松鼠自殺事件》中參與製片工作,更在2008年掀起國片復興浪潮的《海角七號》中擔任副導一職。

這些實務歷練讓連奕琦培養出對戲劇、影像的高度敏銳,期間他也撰寫劇本、拍攝短片,曾獲97年度優良電影劇本佳作獎,在公視人生劇展上推出《夏天到了出去玩吧》,並二度獲得新聞局短片輔導金補助;最新短片作品《你是否聽見花開》描述一名死神急著衝業績好上天堂的故事,以國內少見的奇幻題材、綺麗的視效風格,入選2009金馬影展的台灣短片觀摩單元。

2011年,連奕琦與編劇于尚民聯手推出首部長片《命運化妝師》,描述一樁命案疑雲所掀起的人心風暴與愛恨糾葛,故事中遺體化妝師敏秀意外在大體化妝檯上與高中音樂教師陳庭重逢,過去情感受創的塵封記憶頓時翻攪起來,她被迫面對幽暗過去的同時,還得撫慰陳庭深情的丈夫,並與落魄警員合作,一步步揭露陳庭死亡的秘密。

全片以高概念的懸疑命案為主軸,佐以爭議的生死、禁戀題材,看似詭譎駭人,對角色情感、人心的刻劃卻反顯得真摯、細膩。過去曾獲金馬獎女配角獎肯定的年輕演員謝欣穎、以電視劇《犀利人妻》中謝安真一角爆紅的名模隋棠,在本片中擔綱兩位女性要角,展現出有別以往的表演力度與形象突破。

本期《放映週報》專訪中,連奕琦導演與讀者分享本片的製作緣起、拍攝的甘苦歷程、視覺風格的創意構思,並一一剖析演員的特性,帶您穿越影像的屏幕,一窺本片背後的創作真貌。

連奕琦導演經歷相當豐富,執導《命運化妝師》之前,曾在電視台擔任企劃、於《海角七號》擔任副導、並編導多部短片,當中題材十分多元,有奇幻、青春愛情小品、老年生活……,請問您在挑選題材的時候,吸引自己的主題或元素是?

連:我沒有刻意去挑選特定的題材,主要還是看劇本中是否有自己喜歡、感動的點,但有一點是我自己從未注意、別人提起後我才意識到的,那就是「死亡」這件事。《你是否聽見花開》主角是一名死神、《夏天到了出去玩吧》則是講一群老人意識到死亡跟自己的距離後,決定把握人生最後一段光陰出遊的故事,一直到談遺體化妝師的《命運化妝師》,都剛好和「死亡」有關。



如果要仔細去想這些創作中的核心理念,另一點大概就是談「自我」的省視與改變,《花開》是談一位死神思考自己能否從工作中得到滿足,《夏天》則是描述老人丁強在好友死後對生活態度的轉變,當初《命運化妝師》,主要也是談謝欣穎飾演的化妝師敏秀,如何回頭看待自己與高中音樂老師相處的這段人生經歷。


本片劇本出自於于尚民先生之手,並曾獲得97年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可否談談與于先生合作的源起?

連:我就是在那一屆的頒獎典禮認識尚民,當時自己的另一個劇本《美之晨》也有得獎,因為同樣是寫推理、懸疑類型,所以就彼此結識、交換心得。後來製片找我拍戲,很巧地就是拿他的這個劇本。



本片設定為懸疑類型,內容涉及生死、特殊行業、女同志等題材,此種片型過去在台灣市場的成功案例不多,可否談談本片最初的開發過程?故事題材的取向是否有影響籌資的運作?



連:一開始是總製片王傳仁看到這個劇本,認為可拍性高,找了製作人王子維一同策劃,並循《海角七號》模式由阿榮片廠進行技術投資,後來阿榮的總經理林添貴先生也很喜歡這個劇本,便也在前期加入團隊擔綱製作人。



最早的階段其實有考慮要把女同志戀情拿掉,以便打入中國大陸市場,但這樣劇本近乎要重寫,討論良久後,最後出資人認為與其讓自己喜歡的故事完全翻盤,不如不要顧慮中國市場,尊重原本的故事架構。



國片找錢常遇到的問題是:金主A希望調整故事的這塊、金主B說要調整那塊,劇本一改再改,搞到最後要開拍了才發現劇本有問題。但《命運化妝師》從籌資到開拍的速度還算快,中間沒有經過太長的撞牆期,因為製片對故事的方向很明確,不會刻意為了迎合投資方而更動劇情。


原本獲獎的劇本中,對殯葬業的現實面與鬥爭有更多描繪,請問您在拍攝遺體化妝師、殯儀業的特殊職業領域前,做了哪些功課、調查?

連:我們有找「萬安生命」這家企業化禮儀機構當顧問,也有向一些比較在地的小型業者進行訪談,以進一步定位角色的背景。另外演員也針對他們戲中的職業進行訓練,像是欣穎要學習遺體的修補、化妝技術,張睿家要觀摩警察的業務流程、練習擒拿術,隋棠要重新溫習自己的鋼琴技巧……。我在前置準備的過程中,雖然要找出這些業者與一般人工作、生活習性的差異,但故事說到後來,其實更想挖掘的是「人」的共通性。



拍攝定版的劇本和原先的版本有何差異?



連:尚民原先的劇本比較悲觀,除了懸疑類型的設定外,有更多對社會、業界黑暗面的批判,甚至角色的死亡。並不是揭發黑暗、宣揚正義的負面觀點不能拍,只是真正能觸發、說服我的,其實是故事中比較光明、希望的部份。



好比說這部片的結局其實剪了兩個版本,在沒被採用的版本中,敏秀坐在琴房彈完鋼琴,鏡頭退開,教室中只剩她一人落寞坐著。有些人喜歡這個結局,因為它更悲慘、揪心。但或許是個性的緣故,我不認為生命中的痛苦回憶令人一無所有、不值一顧,主角所面對的過去,必然她身上往後的人生中發生影響,無論好壞,都有其價值存在,該被重視、珍惜,如果換一種心態面對它,它甚至可以提供另一種回顧人生的角度,幫助她走下去。



因此總歸來說,修改後的版本回歸到「人」身上,偏重在幾個重要角色間的關係、心理狀態、與對自我的探詢,而不是只有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或觀眾所期待的懸疑類型元素。


懸疑類型的電影在過去的國片中較少見,您和編劇于尚民對於這個類型的開發有什麼看法、或企圖達成的目標?

連:改編原版劇本的過程中,我們拿掉了一些比較複雜的情節或人物設定,主要是為了釐清角色的動機,讓人物更紮實,也讓演員在表演時比較能進入狀況,而不是只為了懸疑而懸疑。有些觀眾可能會覺得這部片的懸疑成份還不夠,但我個人更重視故事的可信度。比方說在台灣的社會,「偵探」可能就不太是一個為人熟知或信服的元素,相對來說,連續殺人魔在美國卻是成立的,好像國外的確可能會發生這種事。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國外很多講連續殺人魔的電影也不是發生在現代,而可能是重現五、六零年代的事件,因為那個年代監視器少,犯案過程不容易被看到、也不知道兇手是誰,容易營造懸疑感,但現在台灣大街小巷都是監視器,做什麼都會被拍到,觀眾看到一半很容易對劇情產生合理性的質疑,覺得:「這怎麼可能不被拍到?」,因此現實條件會影響到觀眾對懸疑類型接受的反應,而我們的故事設定在現代都會,還是希望能在寫實的基礎上發展劇情。


本片的視覺風格相當突出,開頭車禍現場一景的運鏡手法便充滿動感,畫面色調也隨著不同角色、回憶場景而有所變化,來自加拿大的台裔攝影指導車亮逸(Randy Che)過去拍攝過許多北美的影視作品,您是如何和他討論出本片的攝影風格?

連:我們選擇用不寫實的攝影手法,去呈現大家所熟悉的寫實場景,比方派出所這場戲,我們找了一個陳設相當典型的台灣警察局,但在裡面打上黃色調的光、放很多煙霧,讓場景的光影看起來像洛衫磯。



其實在Randy加入團隊前,我們便已構想在台灣做出「非寫實的寫實」風格,比方說像《無間道》中那種現代時尚都會的冰冷感,但這在台灣的外景很難控制,因為一般商業鬧區充滿五顏六色的招牌和人潮,怎麼看都是熱鬧,而且要在人多的場景要想辦法統一大量臨演的服裝、造型,十分不容易,後來是Randy建議用燈光、影片色調來營造出理想的效果,對我們幫助很大。



與車亮逸共事的過程,和您過去與其他攝影師合作的經驗有何不同?





Randy是受國外的影視教育,手法運用上比較自由、沒有傳統包袱。我記得第一次碰面時,我問他洛衫磯的夕陽是不是比較紅?因為美國電影中那裡的夕陽都拍得很紅,他告訴我那其實是濾鏡的效果,是電影人的主觀選擇。因此我們這次討論出這個策略,想幫台灣的現實加一點「顏色」。過程中雖然玩得很過癮,卻也會擔心玩過頭,怕觀眾認不出這是台灣,必須一直拿捏中間的分寸,在觀眾不被影像干擾的前提下進行大膽的嚐試。



另外,外國團隊習慣在每個場景、每段戲前會做很多設計與規劃,並加以精準執行,但台灣的工作模式比較隨機應變,不一定會按原先預想的設計走,因此我時常要和他溝通、磨合出更有彈性的做法,不過Randy的這些前置設計,在創意面上對我而言會產生更多新的刺激,相當有趣。


本片演員隋棠、楊淇都曾在訪談中形容你是一位給人很多空間、令人安心的一位導演,指導演員的過程你是如何和他們互動、協助他們進入角色?





連:我過去和魏導(魏德聖)、豆導(鈕承澤)過去合作時,發現他們都會有一套教戲的方法幫演員進入角色狀態,但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還沒辦法運用那些方法,所以常常就是等,因為我知道我的演員自己都有能力達到戲中的狀態,所以就是給他們時間。當然我還是會講解,只是我學會不要把自己讀劇本時對角色的既定想像套用在演員身上,比方謝欣穎便常常質疑我對敏秀的設定,認為她不會是那樣說話、行動的人,我就會開始去思考她說的話,讓演員一起參與角色的建立,而他們也往往會丟出比我原先想法更好的設定。


可否進一步談談您原本對劇中幾個角色的設定?以及演員自身的準備與詮釋?




連:吳中天在飾演聶城夫這位心理醫生前,蒐集了許多資料來幫助自己建構角色,對這個角色充滿了各種想像,比方說他一開始設定聶城夫是禿頭、是一個完全和自己不同的人。而當他對心理醫師這個職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時,我要幫助他從這些廣泛的想像中慢慢地「收」回來,讓他能以吳中天的本質去詮釋心理醫生,而不是變成另外一個人來演心理醫生。





隋棠和吳中天的情況剛好相反,她一開始就直覺認定陳庭是個性倔強的人,便從「倔強」這個角度出發去剖析、準備這個角色,她過去在模特、電視劇的經歷中,已經磨鍊出相當的專業度,在鏡頭前的表演專注而充滿爆發力,且能夠在不同場合間轉換自如,她可能在上一場戲裡得崩潰大哭,下戲後還能夠逼自己進入另一個狀態去走秀。



隋棠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注重小細節,設定陳庭的角色要彈鋼琴時,她一開始是抗拒的,因為她覺得準備時間不夠,不過當確定此事後她就卯足全力準備,原本我們還預計讓真正的鋼琴老師彈奏所有的音樂,但後來老師聽過她自己彈的成果後,告訴我們由她自己親自上場是OK的,所以戲裡的鋼琴演奏都是出自隋棠本人之手。



前導預告中她彈琴後崩潰的那場戲從早到晚拍了一整天,故事並沒有太多篇幅去仔細介紹這個角色,光靠表演讓觀眾認同她的狀態並不容易,因此我們原本設想靠分鏡、多角度拍攝來完成這場戲,後來當天拍完後我向她說一定會用她邊彈琴邊流淚的長鏡頭,其他的都白拍了,在那個鏡頭中,她完全用表演說服觀眾接受這個角色的掙扎。





相較下,欣穎是個很特別的演員,她表面上看起來很「散」、不受控制,但其實私下都默默為角色做好準備;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私下生活很豐富,愛玩刺青、網拍,造型亮麗且百變,但為了扮演遺體化妝師,她慢慢讓自己的生活進入一個封閉、壓抑的狀態,並且上下戲都保持那樣的情境與氛圍。



可能有人覺得欣穎的表演很平淡、沒有戲劇張力,或是年齡太輕不足以擔綱化妝師的角色,但就我看來她全身上下每一個小動作、細節都符合角色的狀態,比方說有場戲是她在音樂教室中一邊和隋棠對戲、一邊玩戒指,當下我可能只大概說要玩戒指,有些演員會問說要怎麼玩?玩多久?戴在手指上還是脫下來?拘泥在一些小細節,而欣穎她一點就通,很快就理出一套方法來執行這個動作,而且玩得很自然、毫不尷尬,當下真的會令人相信她是一位十七歲的高中生;而侯孝賢導演看完這部片後,也稱讚說欣穎的演出很有存在感。



我覺得她是那種很仰賴心中直覺的演員,只要抓到那個微妙的感覺,不需要別人提點,演出就可以很到位,之前陪她和遺體化妝師做過幾次訪談後,她和我說差不多了,她已經掌握到準備角色的方向,反而是飾演和過去銀幕形象較接近的高中生時,她會因為年齡的差距而比較擔心。



對於片中女同志戀情的描繪,你做了哪些準備?又怎麼去設定兩人的關係?

連:我從我身邊的朋友圈進行訪談,問完許多人後發現形形色色的答案都有,比方有人說小T通常會追年紀大的婆,但T/婆的關係似乎又不是那麼絕對,因此我後來的設定就比較單純:這是一段類似羅密歐與茱莉葉、不被社會與家庭與接受的禁忌戀情,這兩人除了私奔,否則無法擁有彼此。謝欣穎的角色敏秀就是一個愛上老師、思想單純的高中生,她真心相信愛情是永恆的;而隋棠飾演的陳庭對愛情的感受比較複雜,她是一位27歲的女老師,她不相信永恆的愛情,但和這位小女生在一起時又很開心,彷彿永恆是可能的,但卻擔心它可能隨時會消失。


最後可否推薦《放映週報》的讀者一個進戲院觀賞《命運化妝師》的理由?

連:我希望觀眾可以去戲院裡好好看這些演員的「臉」,我自己拍攝時對演員的表演看得非常開心,用了很多大特寫去捕捉演員臉上豐富、精采的細節,希望這些表情能在觀眾心中留下印象,也許不一定是當下,但你或許會在過了幾天的某些時刻,想起它們帶給你的感受。




以上劇照截取自《命運化妝師》官方部落格:http://makeup2011.pixnet.net

分享
字級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