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追尋詩的身影

<font size=2>導演林靖傑、溫知儀、陳懷恩談文學電影</font>

303
2011-04-15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之一──由林靖傑導演《尋找背海的人》,是一部透過影像線索,一路追索作家王文興的紀錄電影。上週日(4/10)於國賓長春舉辦的座談會,導演林靖傑更與本拍攝計畫顧問楊照,剖心相談這一路創作過程的甘苦過程。林靖傑描繪他如何透過聲音才能開始抓住王文興「一天35字」彷彿在「真空狀態」的創作歷程。

林靖傑與楊照的對談,點出這個文學電影系列最艱難的挑戰:如何超越影像的記錄功能,為觀眾刻畫出幾位台灣文學巨擘原本就深邃遼闊的靈魂?繼前期刊登由中央大學英文系易鵬教授對其中四部影片的深度介紹後,本期頭條報導要從導演的觀點,近距離帶領讀者體會電影與文學在銀幕上的天雷勾動地火。

除了報導林靖傑與楊照的對談外,週報向這個系列的兩位導演發出兩個簡單的問題:如何設計影片的整體結構?以及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溫知儀在2007年以公視「人生劇展」作品《娘惹的滋味》囊括金鐘獎迷你劇集、導演與女主角三個大獎,是這次「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中唯一的女性導演,也是年紀最輕的七年九班生。她的《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拍攝的對象是詩人楊牧。至於系列中影齡最長的,是自1983年起就扛著攝影機踏入電影圈,拍攝台灣新電影重要作品《兒子的大玩偶》的陳懷恩,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練習曲》,同樣在2007年創造奇蹟,不僅在台北市有近九百萬票房,影片更掀起台灣單車環島熱潮。他的《逍遙遊》要呈現的是著作等身的詩人余光中。聽聽他們怎麼說。

林靖傑 VS 楊照:用電影大聲唸出王文興

王文興並不是一位容易親近的作家。他的小說《家變》、《背海的人》,大家耳熟能詳,但真正讀完有幾人?楊照立刻現場做抽樣調查:「請問,看完《背海的人》請舉手?」兩、三位舉手。「『試著』看過《背海的人》的請舉手?」大夥紛紛相視而笑,舉起手來。



因為難懂,所以要「尋找」。楊照認為,導演林靖傑令他感動之處,是這部電影非常「低調、謙虛」,用一種「我們都不知如何閱讀王文興和他的作品」的「體貼姿態」,規矩地透過各式線索,追索解讀王文興。


林靖傑回應說,其實一開始,他也很想拍出「既好看」、「有風格」、又充滿「林靖傑藝術手法」的電影!所以,他最初設定是找一位「中生代女作家」,她具備「細膩敏感幽微的心靈」,「長得美美的」,帶領觀眾來探索「謎一樣的王文興」。但實際著手行動,深入閱讀王文興的作品,他才發現這想法「太一廂情願了」。林靖傑苦笑,因為「大部分女作家都婉拒,而且露出非常敬畏的神情!」



根本找不到美麗女作家。林靖傑才透析自己,「我發覺,我是在迴避正面面對王文興。所以我妄想交給女作家,而不是自己去面對他。」林靖傑坦白這段內心轉折。「王文興真的很難懂,不只作品,」林靖傑笑說,「他的生活看來也很無聊」,「像修行人」,「平常多只用傳真機對外聯絡」。


聲讀 VS 閱讀:進入創作的真空狀態

當決定親自面對王文興,「其實是很惶恐的」,林靖傑繼續解釋:「王文興像深不可測的武林高人,我想溜、溜不掉,所以只能老實站在他面前,儘量去理解他。」而最好的方法是,「導演儘量隱身,讓作家出現!」但,如何表現作家呢?──這才正是艱難課題。




林靖傑先是透過自己的「創作經驗」,試圖感受王文興所謂的「寫作真空狀態」。因為曾有兩年,林靖傑也完全沈浸在小說寫作狀態裡。「那時我住政大山坡附近,連出門買便當我都覺得很破壞創作!」林靖傑笑道:「店家應該覺得我像遊魂,像磕藥般,老是很恍惚。」但也是這種「非常純粹美好的創作狀態,幫助我克服面對王老師的艱難。」



再則,透過詩人羅葉的幫忙,開啟了他「聲讀」王文興的線索。羅葉曾是林靖傑在《新新聞》的同事。據傳他高中、大學時就已全部讀完王文興的作品!這位道行高手建議林靖傑,「試著讀出聲音來」,更能理解王文興小說。



起初,林靖傑以為「太好笑了,怎麼可能?」但仍試著將《背海的人》帶去咖啡廳,學習羅葉,唸出聲音來。結果竟不知不覺的,竟隨著王文興進入一種「出神」、「享受」、「手舞足蹈」的閱讀狀態。抓住這精髓,林靖傑即刻邀請年輕小說家伊格言跨刀,來協助表達尋覓王文興的軌跡過程。電影中,透過聲讀,透過舞台劇,以及你絕對前所未見的王文興──斗室中他與文字搏鬥,「如音樂般」、「一天35字」、「敲打式」的神祕寫作方式,一種極度震撼,超乎想像的,創作真空狀態。



真空狀態?這會不會太玄了一點?分屬兩個不同電影世代的溫知儀與陳懷恩,他們又是如何透過鏡頭的景框去刻畫文壇大師?


溫知儀 VS 陳懷恩:師者與莊子的典範

溫知儀:《朝向一首詩的完成》這部影片,最早向楊牧老師提案時的名稱是「有人」。當時整個企劃案與劇本的編寫,使用的角度比較偏向中生代詩人的觀點,織羅著眾多受到楊牧影響的後輩的訪問,由比較仰望角度來看楊牧的影響性。後來,總監製陳傳興老師的意見進來之後,也是在第二個剪接的版本裡,我們調整回順著楊牧老師本人的編年史來進行敘事。主題扣回一個學院派詩人,從其師承與其傳承的脈流來看楊牧老師與其創作,也因此更名為「一首詩的完成」。之後,楊牧老師提出「未完成」的概念,建議增添「朝向」二字,呼應著楊牧老師持續不懈前進的創作狀態,是故本片定名為「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整體的文本是這樣的走向,「持續兼顧創作/研究/教學」,認同「師者」身分甚於「詩人」的楊牧,在影像與敘事的進行,也盡量呼應這樣的安排。譬如,在補拍時,希望增添楊牧老師與學生在課堂間的互動,東華大學曾珍珍老師知道我們的構想,在邀請楊牧老師回創英所〔英文系碩士班〕演講時,便特別替我們安排了有黑板的教室空間,而非一般演講的禮堂或其他地方。當然,一開始從影像風格(攝影景深,色調,動態,分鏡鏡位),到後製(聲音處理,配樂)每一個環節都是經過思考設計的,目的都是貼近作者觀點的「楊牧」氣味。



陳懷恩:《逍遙遊》這個作品,一方面是來自莊子,同時也是余先生表達他複雜心境的作品:有逍遙的想法但是不一定有逍遙的事實;希望可以逍遙但是不一定可以逍遙。當初計畫初步擬定之初,主事者是較採取從旁協助,但是整體設計與構想基本上給予導演較大的發展空間的態度。基本的出發點是能夠雅俗共賞的一個作品。這部影片應該不只是一般報導性質的影片,而是一部具有其本身觀點的影像資料。




從導演的觀點來說,是要能夠掌握到如余光中先生這樣著名詩人的詩意形成與內容,同時又能夠兼顧觀眾的接受度,深入淺出的方式。再進一步說,是要能夠允許影片與鏡頭,有什麼說甚麼,這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也是紀錄片所應該加諸在自身之上的期許。這部影片希望能夠讓觀眾像是到一家書店,買到一本書,讀者可以用自己方式,自行選擇閱讀或是放在一邊。只有在適合的時候再去閱讀。


玩樂 VS 挑戰:一首電影詩的完成

溫知儀:影像詩的部份,我們玩得很盡興。前期開始,從導演,編劇,攝影師,美術,到後製音效,配樂,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我們使用戲劇搬演,劇場舞蹈,資料畫面等形式再呈現楊牧老師的詩作。謝謝楊牧老師的創作擁有如此繁美的面貌(即便短詩也充滿戲劇張力),讓這一開始讓人怯步的挑戰,最後可成為眾人盡興合作而成的創作。




剪接師覺得「朝向一首詩的完成」這支紀錄片,是這一系列最溫暖的一支。他的理由是因為導演是女性。其實除了導演之外,主創人員編劇曾淑美與製片許雅婷也都是女性,三人搭配盈盈師母,讓原本不願意受訪拍攝的楊牧老師,最終半推半就地被動完成了這部影片。他甚至說自己遭逢「內憂外患」。



這部影片的確是由女性創作者的觀點有意識地挑選詩作,過濾訪談,選擇剪輯,也因此這部片有其較溫柔與溫暖之處。譬如 : 搬演長詩選擇「妙玉坐禪」,影像詩「故事」由師母在海邊撿石頭演出,搭配楊牧的寵物黑皮與主人的關係……。



陳懷恩:就如之前所說,一方面余老師的著作等身,同時,許多的學者個人也對許多的作品面向以及相關的課題,都有相當詳盡的討論。就算你到網路的世界試圖看看在這領域,也不定能找到可能人跡較為罕至的作品討論或是議題的提出。我們找到的,相當多都是共識而不是歧異。這個現象對於我們的影像工作增加了難度和挑戰。



我們的團隊在這個方面其實經過相當的摸索過程,希望能夠在已重複較多的形象與內容呈現之上,在一個已經有些微制式化的形象之上或之外,找到一個突破點。我們希望能夠呈現一個活生生的余光中,詩人,這是我們一直試圖用各種方式尋找的一個突破。




後來,在一個的靈感下,我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人應該都有脆弱之處,虛弱的點。余老師在眾人面前,總是以受到應得專重的方式出現,以一位智慧長者的形象出現。這個幾近於智者乃至強者的形象,或許也有其脆弱的一面。一個有趣例子就是,余老師與濟慈的關係。余老師在26歲所寫的〈悼濟慈〉裡的濟慈,與他談到的許多詩人,像王勃、李賀都是三十英年早逝這個事實,與他晚近又再度回到濟慈的翻譯的這個情況,似乎可以讓我們進一步去發揮。這個認同與面對詩人死亡的主題,或許可以作為一個幫助我們比較與反省的另一個觀點。



我想人生憂喜參半,紀錄片自然也不太能夠太過於只報喜不報憂。能夠在各種需求,在人生的波折與起伏情節中找到某種脆弱的平衡點,這應該是紀錄片在有什麼說什麼之外,另一個較好的選擇。



(感謝中央大學英文系易鵬教授為本報採訪溫知儀、陳懷恩二位導演)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影展】


上映日期:2011年4月9日~5月6日


上映地點:國賓影城@長春廣場(台北市長春路176號)


官方網站:http://www.poemmovi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