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愛情裡的寧靜與雋永──專訪《幸福的彼端》男主角 Lily Franky

215
2009-07-10
  • 王玉燕

擅長描繪同志情誼的導演橋口亮輔,睽違七年,終於推出新作《幸福的彼端》,敘述在日本經濟崩盤的數年間,一對尋常夫妻的情感隨著孩子的早夭而產生隱微的裂隙,終而在雙方的告解中重新確認彼此間深刻的倚賴與眷戀。

以《二十歲的微熱》、《流砂歲月》、《男色誘惑》同志三部曲奠定其影壇地位的橋口亮輔,將罹患重度憂鬱症的私密經驗轉化為創作素材,《幸福的彼端》女主角翔子就是他個人的投射。橋口亮輔延攬全方位創作者 Lily Franky 出任本片男主角金男,這是 Lily Franky 首度挑大樑演出,樸實地展現了角色內在纖細的心靈。

《幸福的彼端》製片山上徹二郎表示,橋口亮輔是一位相當重視觀眾和選角的導演,當初寫完劇本後,男主角人選難產長達一年之久,直到橋口亮輔因緣際會讀了 Lily Franky 的半自傳小說《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才赫然發現金男的身影潛藏其中,自此認定 Lily Franky 為飾演金男的不二人選。山上徹二郎曾滿懷自信地對橋口亮輔宣稱:「當這部片選定以 Lily Franky 和木村多江為主角時,事實上,這部電影已經完成了一半。」

《幸福的彼端》描述的是一段不離不棄的伴侶關係,透過金男和翔子這對平凡日本夫婦的際遇,誠實地讓我們看見親密關係中的困阨與救贖。金男和翔子曾育有一子,然翔子因喪子之痛以致精神嚴重耗損,嬰孩之死猶如一深邃的黑洞在她體內不斷擴充,吸吮她的魂靈與生存的意志。翔子長期壓抑地存活著,法庭畫家金男則持續素描各式各樣冷峻殘酷的犯人面孔。拖曳著死亡殘影的兩人似乎逐漸漸行漸遠。終於,一場抑鬱的風暴席捲了這個家庭,然而風雨過後,迎接他們的是無垠的恬淡、輕盈和歡愉。那幾乎是一種愛的真諦。片末的花開有時,伴侶之間的堅貞及日常生活的微甜,彷彿一股涓細的能量,滲透入觀者的心裡。

片中的另一敘事軸線為法庭畫家金男在法院上所觀察到的各種駭人聽聞的社會事件,帶出 1993 年至 2001 年間,日本在泡沫經濟的衝擊下,價值觀和道德感的衰落、崩毀。橋口亮輔以一種荒謬突梯的口吻呈現令人驚異愕怖的社會案件,法庭上加害人對於死亡的輕忽與蔑視,相對於在翔子心中舉足輕重的嬰兒之死,及其不斷孳生的痛,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引人反覆思索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與重。

創作力十分豐沛的 Lily Franky 渾身流露溫馴、良善、平和的氣息,不慍不火地詮釋金男一角,其氣質格外能彰顯金男隨和且安然的性情。初次在大螢幕上擔綱男主角的 Lily Franky 以本片一舉摘下日本藍絲帶獎新人獎,Lily Franky 戲稱,年屆 45 歲始獲得新人獎令他有種返老還童之感,無奈「史上最年長新人獎」的殊榮又讓他頓覺老了回去。本期【放映頭條】特別專訪《幸福的彼端》男主角 Lily Franky,談述他對於金男這個角色的詮釋與理解,以及他眼中的橋口亮輔。

※※

──導演橋口亮輔當初遲遲找不到符合心中形象的男主角,直到細讀《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後,才赫然發現他尋覓已久的男主角身影。您覺得《幸福的彼端》中的金男和小說中的「我」有何共通之處?

Lily Franky:是橋口導演發覺到這兩個人物之間具有共通點,導演認為我的半自傳小說《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中的「我」與《幸福的彼端》的男主角金男身上都有一種力量,他們不去逃避人群,而是選擇面對人群、面對他將遭遇的問題,這是他們個性上的共通點。

──這是您第一次擔綱演出戲份如此吃重的男主角,您如何入戲?導演橋口亮輔如何指導演技?

Lily Franky:電影是從兩個人 30 歲左右開始演的,但是導演讓我們做的練習是從兩人大學相遇時開始,像是主角是怎麼相遇的。但是這段沒有劇本,必須即興演出,有一場練習大學相遇的戲,導演擺了一張長凳,翔子坐在那邊,最初是從金男搭話的地方開始。我不太知道該怎麼做,就說了「要不要到我家來看兔子啊?」。這個過程會在我們的腦海裡印上一直在一起的記憶。「假的記憶」,橋口導演是會這樣教戲的導演。排演時,再將彼此現場說的話添加上去,劇本就變得越來越厚。練習時橋口導演會把我們說過的台詞寫上去。

──橋口導演曾表示:「這次我跟他們兩個人說,希望他們可以藉由角色和自己人生的磨合,來發現這部電影的意義。」演戲的時候,您是否也嘗試將個人的情感經驗投射在角色之中?

Lily Franky:我愈演愈覺得我所飾演的金男這個人和我本身的距離愈縮愈小,有時候甚至會困惑,究竟是金男想要講這句話,還是我在這種時候真的想講出這樣的話,連我自己都開始搞不清楚了,所以情感投射的程度很高。事實上,我從前交往過的對象當中,也有像翔子這種身心受到創傷的女生,在這種情況下,我是可以放下工作,專心照顧另一半的人,所以我個人的經驗和劇中角色面臨的處境確實有雷同之處。

──哪一場戲反覆演練最久?最難忘的是什麼?

Lily Franky:大概有兩個部分讓我特別難忘吧。雖然這是夫婦的故事,但是電影裡面一起出現的戲不是很多,反而是一開始跟後面兩段很長鏡頭──七分鐘跟 10 分鐘兩個人相處的戲,連排練都排了很多天,從早到晚一直排、一直排,所以拍攝的時候,就覺得特別難忘呢,好像已經培養出夫婦間的情感一樣。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兩夫妻經過大風大浪,一起跨越這份痛苦,回歸平靜,那些日常生活中小小的舉動都讓我很輕鬆,有鬆一口氣的感覺。

還有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因為是完全按照劇本的順序拍下去的,沒有跳拍,所以說,等於拍戲的過程也是跟著妻子翔子一起生病,甚至連演員都要得憂鬱症了呢。然後到最後,病好了然後開始畫畫、心情變好、夫婦一起做吃麵啦、畫畫啦,這些小事情雖然都很平淡,反而更讓我印象深刻。

──相較於飾演翔子的木村多江,在片中有相當壓抑、內斂、抑鬱,甚至情緒潰堤的寫實演出,您飾演的金男,展現的一直都是比較清柔和煦、帶點單純憨傻的個性,您個人怎麼看待金男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Lily Franky:關於金男的內心世界,尤其是他在妻子染病後的心理變化,從劇情的一些細節看得出來,金男是一個成長過程中比較缺乏家庭溫暖的人,所以他不善於表達情感,也不容易讓人察覺其心緒變化,可是在和妻子一起對抗病魔的過程中,金男慢慢注意到家庭給予他的力量,他和翔子也都開始意識到對方是自己的唯一。隨著時間的推展,彼此的約束力是愈來愈強烈的。

──您在片中飾演法庭畫家,畫作都是寫實的人像素描,但其中卻有兩張圖畫風格迥異,且是出自您筆下,其中一張是在法庭上繪製,刻意將三個壞人卡通化,這張圖畫在片中是否象徵著什麼?

Lily Franky:因為日本的法庭禁止攜帶攝影器材進入,可是電視新聞卻又喜歡呈現法庭的場景,所以就會出現法庭畫家這個特別的行業。我有嘗試畫過法庭畫,可是基本上絕大多數的法庭畫家繪製時都有一種慣性,知道用什麼方法去捕捉瞬間的畫面、重現當場的氛圍,可是我找不到這樣的感覺,因為坐在現場畫畫時,氣氛會變得很沈重,我的畫風沒辦法跟上去。至於這張畫是攝影機在一旁拍攝的時候,我在現場畫出來的,可能金男或是我自己本身在現場看到的真的是那個樣子。片中金男之所以將法庭上的那三個人卡通化,並不是因為不想認真畫才畫成那樣,而是由於當時的心境帶有一點輕視的意味,所以才刻意把那些壞人畫成同一個模樣。

──金男從一個菜鳥法庭畫家到後來逐漸習慣那樣的工作場域,心境與立場上起了什麼微妙的變化?

Lily Franky:金男從一個菜鳥變成一個老鳥,中間經過 10 年的時間,片末有一個年輕女生新加入法庭畫家的行列,在金男這個角色眼中,那個女生就很像當初的自己,劇本的設定是,他必須以老鳥的身分對菜鳥說話,帶有一點不屑她的感覺,但我在演出的時候其實有點抗拒,因為我覺得金男不是習慣這份工作、習慣這個職場,而是歷經 10 年,自然會變得很老練,在法庭上繪畫時也不會像當初那麼容易因為現場的情感波動而感到憤慨或悲傷。像最後一張圖,我畫了很多人,那張圖看起來沒有什麼情感,有一部份也是過了這麼多年,開始學會去旁觀這個犯罪的世界,認為犯罪就是犯罪、法院就是法院,人性是不會變的,可以保留的可能還是家庭的溫暖。

──橋口亮輔表示他想要透過本片去找尋存在於人與人的連結、羈絆裡的,希望的亮光。您也提到:「我們唯有和人相連在一起,才能消除不安。」您覺得什麼是愛呢?一段穩固的關係該如何維繫?能否用一段話描述翔子和金男的感情關係?

Lily Franky:講到愛的話,它就不限於只是情人或是夫婦,包括家人、朋友或是其他關係也可以稱之為愛,現在時下很多人可能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就馬上與人分手、絕交,我認為這不是愛,真正的愛應該是充滿了包容與支持,不管對方做了什麼令你不開心的舉動,都能夠用愛去化解,這才是維繫關係的最大關鍵。

翔子和金男的關係是我理想中的愛情,因為翔子的親人,不管是媽媽、哥哥,甚至外面的人可能都會在翔子面前對金男頗有微詞,質疑她為什麼要和金男結婚,甚至鼓吹她盡快離開金男,可是翔子始終不會被這些人所左右,而選擇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她的男人。在當今這個資訊社會,有太多的人透過許多外在的聲音去判斷事物,沒有辦法親自去直視他身邊的人,這也是翔子和金男特別難能可貴之處,因為他們一直是以自己的眼睛去直視對方、關照彼此,兩個人自行做出要和對方在一起的決定。

──拍完這部電影之後,對您的生活或價值觀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Lily Franky:首先是橋口導演和木村多江對於作品的認真與熱情感染了我,他們努力的態度令我相當有感觸,也從中學習良多。另外則是在價值觀上的轉變,我體認到對於家庭或很多事情不能存有僥倖的心態,想要維繫好一段關係就必須努力,沒有其他方法,唯有認真去經營才能有好的關係、好的家庭、好的結果。同時我也感受到,愈小的事情可能潛藏著愈豐富的喜悅和幸福。

──您在片中飾演的法庭畫家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觀察者,身為創作者的您,平常應該也是相當關切周遭的人事物。能否請你談談對於導演橋口亮輔的觀察?

Lily Franky:我覺得橋口導演是天才,然而高處不勝寒,他的身上同時也背負著天才的懦弱。譬如說,橋口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男色誘惑》(Hush)和這部作品《幸福的彼端》相隔六年,這期間,事實上橋口導演去法院旁聽了許多案件,他自己也罹患憂鬱症,不斷與自我掙扎。在《幸福的彼端》這部影片當中,翔子就是他本人的投射,戲裡發生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曾經在橋口導演心中衍生的感懷,可能金男這個角色就是導演希望當初能夠陪伴在他身邊的那個人。我所謂天才的弱點,指的就是具備相當的才華,可是卻容易令自己陷入困境。

我認為橋口導演是天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對於電影的態度。很多人將電影導演視為一個職業,因為他的工作是一名導演,所以就去拍電影;然而橋口導演是為了活下去而拍電影,他先要面對自己,才能面對作品,而且必須超越自己本身的痛苦、超越拍攝電影的痛苦,才能繼續活下去,這方面的精神讓我很崇敬。

──在接拍《幸福的彼端》之前,您就已經看過橋口亮輔先前的作品了嗎?您對他的哪一部電影印象最深刻?

Lily Franky: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橋口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男色誘惑》。《男色誘惑》這部影片讓橋口導演在世界上受到矚目,當時有 52 個國家上映這部片,甚至在坎城、威尼斯都有很不錯的評價,如果是一般在國際上受到肯定的知名導演,下一部作品大概就會想要拍一部比較有國際視野的電影,在意識到國際觀眾的前提之下,把很多元素放進去,讓他的作品更國際化,為大眾所接受。然而橋口導演並沒有這麼做,他的新作《幸福的彼端》是以一對日本平凡的夫婦為主角,影片中呈現的素材,如法庭的規範、諸多社會案件等,若非日本人恐怕不會知道。也就是說,儘管來自國際的注目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可是就電影創作而言,他並沒有受到這些讚賞的匡限,依然堅持作品的內涵必須來自自己內在的想法,而非外在的眼光,他在這部份展現出非常強大的力量。

橋口導演的作品基本上主題都很一致,都是在他講他自己的事情,他之前有幾部作品都是處理同志議題,由於橋口導演本身是同志,他也毫不隱藏地在電影中出櫃,作品就是他自己。他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在於,他不只是處理同志議題,而能夠從同志的議題中開始轉為關注人性,由此延伸出《幸福的彼端》這樣的作品,不再藉由同志,而是講述一對平凡的夫婦,身而為人遇到問題時如何因應。《男色誘惑》這部片算是橋口導演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

──最後,請推薦《放映週報》的讀者一個非看不可的理由。

Lily Franky:這部作品描繪的是早期一點的日本,當時日本經濟泡沫化,而如今整個世界陷入金融危機,明顯的不景氣,這是因為地球上的人過度重視名與利,完成沈浸在名利之間,一旦過於追逐名利,無論有錢與否都不會幸福,所以有很多人開始思索真正重要的究竟是什麼,橋口導演也意識到這點,因此將集體的孤單、寂寞呈現在大螢幕上,也藉此提示追尋幸福的可能方向。《幸福的彼端》片中藏有關鍵的提醒,大家可以從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