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出去,人進來——細看「蔡明亮的凝視計畫」

646
2019-05-23

你多久沒認真看
身邊的一張臉了
──蔡明亮

在前篇影評〈重新凝視臺灣人—《你的臉》的臉龐迴音〉中,筆者針對蔡明亮導演《你的臉》一片進行細部的文本與影像美學分析,而此文將以更廣闊的視野且以一場藝術行動去思考蔡導此次所提出的「凝視計畫」。

 延伸閱讀
 

 
645期【焦點影評】

將時空倒回到2013年,當《郊遊》奪得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後,蔡導宣稱這將是他所拍的最後一部劇情長片,在隔年限量50場的電影院放映後,轉身進入美術館,離開傳統院線體制。出走電影院,這五年來能發現他持續在當代藝術場域耕耘,帶著長期在電影產業的慣習,結合美術館的教育推廣與展示功能,蔡導巧妙地將兩邊的機制融合在他的電影產製系統中,關於這部分更細節的討論可參考筆者碩士論文〈蔡明亮電影進入美術館—論《來美術館郊遊》、《無無眠》展覽〉

此次「凝視計畫」中《你的臉》與《光》兩部作品皆具有後電影形式,目前蔡導以回歸電影院的姿態將它們置放在黑盒子中,使觀眾更能專注地坐在戲院椅上凝視臉龐,也會在觀影中途、微光中不經意地特別留意前排觀眾的後腦勺,或身邊親友的側臉。

未來是否會有美術館的版本?目前不得而知,但如果對照藝術家朱利安·羅斯費爾特(Julian Rosefeldt)《宣言》(Manifesto)一作,這個原本為13個屏幕的裝置藝術,採一鏡一景、近景拍攝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扮演的不同角色,而這組影像作品後來重新剪輯成一部長片,在台譯為《凱特布蘭琪:宣言13》進行院線上映,這樣的手法也許會是蔡導未來的創作模式。

 延伸閱讀
  

 
551期【電影特寫】
 

從美術館回到電影院,能發現電影院才是蔡導心目中電影的烏托邦所在,這也早在他進入美術館前就曾提及:最終夢想還是希望觀眾排隊買票到電影院看他的電影。因此美術館/電影院的二元討論反而像是假議題,這五年來對他來說,美術館更像是他藝術電影的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在主流商業戲院中求生存的另一條路,然而也在這五年間,臺北的藝術院線逐漸勃發穩定,因此構成了蔡導重回電影院最好的條件。

這五年來,蔡明亮以策展人、藝術家與導演三位一體身分在美術館進行個展,在更為自由的美術館場域中開發了相當多元的藝術實踐,因此「蔡明亮的凝視計畫」更像是他把這五年在美術館養成的慣習帶回電影院,透過當代藝術介入電影院空間,使光點華山幻化成為藝術畫廊(Gallery):

將《你的臉》當中的13張肖像從動態特寫轉換成為一張張靜態的肖像攝影,在迴廊區以燈箱裝置進行展出,而穿透電影院來到影院外側,則有大圖輸出方式將肖像依序排列,用靜態的裝置包裹住動態的電影。這樣的概念對曾到過「來美術館郊遊」展覽的影迷絕對不陌生,當時蔡明亮就以枯枝在美術館中造林,並將具有造形的銀幕擺放在叢林堆中。這次在肖像前也放置了他熟悉的創作媒材:枯枝跟椅子,這些椅子以現成物(ready-made)之姿呈現,不僅是蔡導私人的收藏,也提供現場觀眾歇息、沉思之處。

在美術館個展中,蔡明亮也開發了「夜唱美術館」系列活動,邀請知名歌手、藉由流行音樂去消彌藝術電影與大眾的距離。而這次「凝視計畫」蔡導用更即興的方式、彷彿街頭藝人般,隨時將光點的迴廊、華山草皮化為他演唱的舞台,開始高歌。這個關於他與觀眾關係的重新建立,也反映在這次的賣票行動上。在上映前不走傳統預售票方式,改採取現在網路社群流行的募資,並延續著身體力行到各大專院校與企業進行交流賣票,這個蔡導打從2001年《你那邊幾點》就實踐至今,一位藝術導演對抗龐大院線體制的積極行動。

《你的臉》在去年金馬影展閉幕片放映時,正巧遇到婚姻平權公投前夕,在新光影城的大銀幕前,蔡明亮導演娓娓道來他的出櫃宣言,並且公開支持相關法案,半年後《你的臉》正式在臺上映的當天,正巧碰上國際反恐同日,也是臺灣婚姻平權法案三讀通過的日子,二十多年前蔡明亮用電影中的同志身影去對抗僵固的儒教父權,二十多年後他現身立法院前揮舞彩虹旗,喊著:「臺灣好棒!」

《你的臉》冥冥中與臺灣當下的社會情境共時、共感,也為多元和善的臺灣人臉龐留下一個影像註記,就如同法案通過當天,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寫的:「我知道,這項法案的通過,不代表社會從此再也沒有爭議,但請支持的人看看反對的人,請反對的人看看支持的人,我們彼此的臉孔,並沒有那麼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