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移工》:跨國工作者的港灣——在工會歌唱生命的女移工們
勞動人口的跨境移動是全球化的主要現象之一。社工出身的導演何穎賢以澳門印傭工會(ATKI)為主要拍攝對象,從多位女性印尼移工不同的遭遇呈現2008年前後印尼女性移工在澳門的勞動狀態。台灣自1980年代開始引進移工,迄今(2018年)人數已衝破七十萬,而且持續增加中,台灣觀眾對移工議題或許並不陌生,但卻不一定知道移工自主團體或工會的存在。「2018勞工影展」選映的《女移工》除了描述印尼女性移工所遭受的不合理待遇之外,也彰顯了移工自主團體所具備的多重角色及重要意義。
片名出現之前約莫五分鐘的畫面,精準地濃縮了移工從離鄉到返鄉的重要階段以及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包括行前訓練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落差、人力資源中心表裡不一的說詞,其中最複雜的是移工與被照顧者經年累月相處所建立起的感情以及工作本身的剝削——Jusjus前雇主的母親與她一起受訪時說自己疼惜她一如女兒,但在下一個鏡頭Jusjus卻透露了她沒有被善待的真相,《女移工》開宗明義地表達了與移工為伍的立場。
貫穿整部片的主要元素是澳門印傭工會,以及到澳門工作三個月後即與其他印尼移工一起成立工會的Jusjus。透過工會對個案的介入和協助,移工如何受制於法律制度、仲介、和(或)雇主昭然若揭。影片以四個移工生命情境為題的小章節組織而成,這些生命情境都關乎選擇的有無。Marliah在沒有選擇的狀態下被仲介和雇主剝削施暴,但她無畏身分曝光的風險也要發聲「吶喊」;Lin因為婚姻不幸必須自力更生而離鄉背井,爾後又因故鄉一家老小的需要而「歸」,她的選擇是被生存所需策動的;被一場火災意外奪走性命的Indah差一點連以伊斯蘭儀式入土為安的機會都沒有,只願靈魂不會跟著無法落葉歸根的肉身繼續「漂泊」;Christina因為懷孕被終止工作契約而影響了居留身分,但與寶寶在一起的目標讓她因為「寄望」而有了動力。幸而有工會的協助和介入,她們困頓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選項,但工會對移工的意義不只於此。一場慶生會中壽星發自肺腑的感性發言,見證了工會為移工提供了歸屬感和情感支持,是他們在海外的另一個家。
除了蹲點式的追蹤紀錄與訪談,在影片中占了相當比例的歌曲令人印象深刻。音樂是被壓迫者在使用言語之外另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無論是鄉愁的誘發、對母國的質疑、或者是對戰鬥的號召,穿插於片中的歌曲既讓移工們抒懷,也以深具感染力的方式讓觀者可以感同身受移工們心境。中印雙語字卡的運用是本片另外值得一提之處,因為雙語字卡讓這部片除了是向非印尼移工傳遞訊息之外,也具備了為印尼移工提供勞教的效果,這個雙重性正是社會紀錄片的重要特徵。紀錄片並非都要以客觀中立的觀察為方法,社會紀錄片追求的正是說服和鼓動。《女移工》除了邀請觀眾從印尼家務工的角度同理她們異鄉打拼的艱辛並有感於她們所遭受到的不平,也鼓勵了印尼家務工團結起來以集體行動爭取權益,而自主工會是集體寄望之所在。■
2018勞工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Labor Film Festival
2018勞工影展以「換民主進入公司」為核心,規劃有《打破金蛋神話》、《被劃掉的工人》、《看不見的職災》、《我們一起分大餅》四大主題,試圖透過影像來打破經濟(金蛋)神話,引領觀眾看見非典型勞動現場,並以提出合作經濟作為一種可能的解方。10月20日到10月28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國家電影中心,一共15部來自各國與勞動議題相關的電影,免費入場!
時間|2018/10/20 – 2018/10/28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國家電影中心
官網|https://www.tilff.taipei/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ILFF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