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之子的真相

542
2016-01-15

電影始於一張字卡描述主角的身份,集中營工作隊(Sonderkommando),德語字義是特別分隊,又名「守密者」,一群知道真相的人。

開場是一名男子走到近焦處。(鏡頭存在的確認),隨後攝影機緊跟著他運動,下一幕場景拉開是一列開至此地的列車,正在處決猶太人的納粹集中營,耳際充斥轟隆無情的機具聲及喝斥聲。男子邊走邊引導下車的猶太人進入集中營,對於周遭被棍毆、驅趕、號泣的人群,不發一語,顯然訓練有素。猶太人面孔的他也是死囚,工作服背後有怵目紅漆畫上「X」的記號,被打叉號的人約可多活命四個月,「非人」苟活的他是會呼吸、為殺人魔工作的機器。

本片是匈牙利導演拉茲洛那米斯(László Nemes)的第一部長片,曾任貝拉塔爾(Béla Tarr)助理的他,加上電影世家的背景,果然出手不凡。電影大量的長鏡頭令觀眾宛如置身在集中營殺戮現場,畫面卻幾乎固定在男主角臉上,像一個遮罩,這名知道真相的人彷彿「掩蓋」了犯罪現場,我們在景框的邊角或移動的間隙中,甚至畫外音的捕捉中,拼了命要第一手指認難以想像的暴行。男子是共犯,卻一臉冷漠。

匈牙利曾在納粹屠殺猶太人行動中被指控是幫兇,光是奧許維茲(Auschwitz)集中營就「協助」葬送五十五萬條性命。如同前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的小說《暗店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也刻劃一群法國佔領時期選擇與邪惡為伍的人。這些諱莫如深的真相都是創傷,必須透過藝術淨化,而誕生這些作品。儘管納粹集中營題材電影早被各種型式拍攝呈現過,《索爾之子》卻能拍出新意。不只在技術層面上,在題旨上亦然。共犯何罪?為了倖存迫不得已的犯行何罪?處決他國死囚何罪?集體犯行何罪?上帝在哪裡?

本片海報上以布料罩住口鼻面色驚慌的男子(編按:參見本文主圖),那一幕正是他聽見從毒氣室虎口下脫生的男孩的呼吸聲。這是全片的引爆點,在親眼目睹納粹徒手殺死自己國家的孩子時,終於明瞭到自己犯的罪、助紂為虐,而且瞬間清醒自己求生無望、渴望贖罪。他上前告知工作隊死囚同僚,指認男孩是他的兒子。 

這是他人性覺醒的轉捩點,也是他瀕臨瘋狂的起點。隨後我們知道了主角(格扎羅利格飾)的名字叫「索爾」,電影便在刻劃一名訓練有素的「凶手」,因覺醒而瘋狂,長達一百分鐘走在地獄邊上的瘋狂歷程。索爾發了瘋地希望能找到拉比(猶太導師,學習過正規宗教教育),可以誦詠祈禱文(Kaddish)。因為猶太信仰下屍體不能火葬,必須完好地入土,所以又必須阻止納粹將他解剖歸檔(研究為什麼毒氣無效),他必須一來藏匿男孩的遺體,一來找到拉比為他祝禱入土為安,在有限的生命裡,成為他唯一在乎的事,足以置死身於度外的大事。誦詠祈禱文顯示他視男孩如至親,顯示他想尋回身為猶太的身分覺醒,並且他對神的信心幾乎瓦解了。

於是我們便在大銀幕上看著索爾如何一步步在時間逼迫下益發瘋狂,導演編寫了多重的戲劇衝突,並令觀眾毫無喘息空間地結合長鏡頭,呈現集中營當下的混亂與暗潮洶湧,在工作隊的鬥爭中(其中一組可能會先處決)、在死囚逃生的計畫中(爭取在工作隊醞釀叛逃)、在納粹加速屠殺的瘋狂中(一天五千人,用毒氣室太慢,直接挖土坑就地擊斃後掩埋)。在這個如加速運轉壓力鍋爐的集中營現場,唯獨索爾目標與他人不同,他發狂到幾乎令人發笑地只想找到拉比。

直到最後,用基督教的話語:「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46)。莫大的絕望之際,當大限已至,當他看見驚皇失措孩子的臉孔,索爾如何反應呢?索爾微笑著。孩子不是死神,彷彿是天使,索爾不是無聲無息死在無名地獄裡。他已見到救贖,他希望安撫孩子,不再恐懼。

一個寫實主義必然的結局,悲劇的宿命早已寫下。但直到這一刻,我們發現索爾不是冷血的人,不是自私的人,因此甩開艾拉的手不是冷漠無情。人由他的行為決定 。拉比完成誦詠將是最後希望。當年這些匈牙利的「幫兇」們都在這歷史共業中揹上複雜程度不一的罪,血染雙手。地獄如果能被影像化,這裡就是了。當我們見證罪人的贖罪之路,也同時見證了比求生更大的迎向命運、自我認同的勇氣。

《索爾之子》呈現了一名新導演無庸置疑的天才、無比的長鏡頭調度活力,更重要的是無畏的道德力量。它並不訴求審判或自憐,「如臨現場」地重現納粹屠殺猶太人,卻透過一個工作隊成員的角度,從反省到「反轉」,從濁臭混亂到戶外,從個人救贖到集體救贖。這是他以電影藝術,身為匈牙利人對自我歷史認同所做的反省,如今他的反省活動將喚醒更多人疲乏的道德勇氣。

看了無數納粹題材的電影,讀過無數小說,包括《呼吸鞦韆》(Atemschaukel,荷塔.慕勒著,2009)、《暗店街》到《Nightingale》(克莉絲汀‧漢娜著,2015),《索爾之子》依舊讓我感覺新鮮,像一個快爆掉的鍋爐,既剪熬我的耐心,又吸引我的注意,就當索爾向同僚說:「兒子不是我妻子生的」。那一刻,我覺得這電影有意思了,因為它夠荒謬夠荒蕪夠悲涼,結局卻令我感受到強大的溫暖。索爾是守密者,知道真相的人。真相是集中營的毒氣室並非澡堂,真相是我成為種族清洗暴洗的幫兇,我屠殺了我國家的孤子。真相是這裡已經被神毀棄,真相是我兒子的身份,我必須保守「祕密」。

將死之人不為活命而拚了命地活著,索爾之子就是人性之子。男主角在這驚心動魄的路上面孔未曾因瘋狂而扭曲,他像具僅保留自尊的雕像,卻只要一個鏡頭就足以令我融化。《索爾之子》新鮮、意外、高明,最重要是喚醒道德力量,歷史最可惡的罪是傲慢,最大的敵人是冷漠,願意理解與反省,祕密永遠無法掩蓋真相,人類將會向更高處繁衍。《索爾之子》無疑是去年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關於作者

嘉世強

台北人。曾就讀北藝大電影所。歷任美商廿世紀福斯影片、金馬影展策展人,現任時報出版文學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