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雲》:百年孤寂的櫻桃園

513
2015-06-29

去年金馬影展回顧了英國導演賈曼(Derek Jarman)的龐克電影詩《英倫末路》(The Last of England,1987),抒發了對於1980年代保守英國沈淪的反思;相同的情懷也發生在俄國,俄國/波蘭/立陶宛合拍的電影《電子雲》(Under Electric Clouds),也以詩化的視覺,反省蘇聯解體後二十多年來,對於過去與現在的失落。時間在2017的「近未來」,雖是未來,但畢竟不遠,2017年的俄國人,擁有同樣的歷史記憶,他們大都經歷1991年的蘇聯解體,也記得100年前推翻帝制的布爾什維克革命。但是到了2017年,這空間已成了一片荒蕪。影片的背景在某個不知名的都市,遍地白雪,雲層低到壓到大地,水平面上矗立著未完成的建築物骨架,一些單調的柱子。呈現文明崩壞後的景觀。整部片由八個段落組成,人物似乎不相干,彼此卻又有著牽繫。在背景中不時出現荷槍的軍警,以及四處流竄的野狗。整部電影的視覺就像末世景觀,彷彿這空間內的有些東西已經崩壞。

這部電影的敘事隨機,多方位脈絡似乎難以尋找中心;欣賞這部片,或可參考俄國作家契訶夫(Аnton Chekhov)的《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櫻桃園》大約寫於俄國十月革命的前十多年,背景也在一個社會結構巨變的世代。劇中的貴族深處中產勢力崛起的社會而無能為力,面臨著變賣豪宅的抉擇,以及家族的沒落。《電子雲》中的俄國可類比《櫻桃園》,片中的女繼承人也面對著類似《櫻桃園》處理家產的問題。然而《電子雲》把該劇的主題延伸到百年來的俄羅斯。十月革命曾被歌頌,片中列寧雕像卻像裝置藝術般供人把玩,革命情懷蕩然無存,共產歲月的記憶並不值得驕傲;參加過1991年革命的熱血青年已經邁入中年,無法在新世代中得到認同。面對著資本主義的崛起以及亞洲/中國的崛起,百年來為世人讚美的俄羅斯革命史,在這部片中只剩下無盡的失落,就像沒落的櫻桃園。

《電子雲》是一部帶著深刻自省的電影;整部片的美學風格,構圖,光影,物件的比例,人物的流動,都仿若工筆畫般要求美學的絕對。詩的電影有時太飄渺而難以捉摸,《電子雲》除了風格像詩,更扣合了歷史現實,而不至流於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