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離、不棄、不忘記––《去看小洋蔥媽媽》

461
2014-06-03

詩人伊麗莎白畢夏普曾作〈一種藝術〉談失去的感受。想不起來的人名、地方,以及無謂浪費的時間,每天都在發生,對於失去這件事,其實每個人都有所體會。對日本人而言,從二戰經歷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到三年前的311大地震、海嘯與核災,他們對失去這門學問,實有見地。近年來日本社會的通俗文化表現中可窺見一二。2011年日劇女王松島菜菜子扮演外表冷漠的《家政婦三田》,其實內心充滿著對重建破碎家庭的渴望,創下了日本十年來最高的收視率紀錄;2013年山田洋次重拍的《東京家族》裡,藉由對1953年小津安二郎名作《東京物語》致敬,試圖找回逐漸失去的傳統家庭價值。在這些故事裡,我們看見遭遇不幸與災難的人們,對失去本身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面對困境,也更溫柔謙卑、意志堅定。延續著這股力量,《去看小洋蔥媽媽》,透過漫畫這個本身就帶有喜感風格的媒介呈現對失去的體悟,並在笑與淚之間綻放人生的啟示。

電影改編漫畫家岡野雄一的同名作品,岡野因有著一顆大禿頭而自取筆名小洋蔥,一筆一筆畫出與失智母親在老家長崎的生活點滴,散發平靜溫暖的力量,感動日本數十萬人,媒體大幅報導,不但登上各大排行榜的暢銷書,由老牌導演森崎東拍成電影,被日本旬報選為年度最佳影片。同是來自長崎的森崎東,為呈現家鄉風貌,堅持全片實景拍攝,讓觀眾一睹長崎燈會的絢麗景觀。另外,他也找來堅強的演員陣容,飾演母親的赤木春惠,是日本資深女演員,於1940年出道,演過多部電視劇,如《冷暖人間》、《三年B組金八老師》。這是她的演藝生涯裡首次演出電影,也創下了89歲高齡女主角的記錄。同樣出生長崎的編導演全才岩松了出馬飾演小洋蔥,生動地詮釋了照顧失智母親的喜怒哀愁。

這部來自長崎的漫畫作品,憑臉書粉絲頁上的為加油好友人數突破150萬,並透過雲端募款集資,成功實現登上大銀幕的夢想。《去看小洋蔥媽媽》之所以能打動這麼多人,除了笑中帶淚的真摯情感,也隱含著對舊時代的追憶。電影的開場,鏡頭俯瞰坐著畫畫的小洋蔥那顆圓圓亮亮的禿頭,背景傳來收音機的聲音,廣播節目裏熱烈討論著家中歷久不衰的老東西,如昭和年間就開始用的電扇等等,聽著人們對舊時代的懷想,把我們慢慢帶進小洋蔥的世界,跟隨母親回憶的腳步,追溯著過往的軌跡。二戰時出生的她,歷盡滄桑,走過苦難艱辛的歲月,但那刻骨銘心的記憶卻早已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道不盡的心酸與委屈也隨之塵封在心靈的角落。由於失智症讓她逐漸喪失短期記憶的能力,越是最近發生的越是記不住,反倒是能想起很久以前的人事物,也因此讓小洋蔥難過的是,他在母親的記憶裡正逐漸地消失,但同時他又為母親感到高興,因為已經過世十年的父親,以及與母親失散多年,因原爆感染過世而無緣再見的兒時玩伴,竟然在她的記憶裡又都活了過來。

導演森崎東運用漫畫的手法,勾勒母子之間的真摯情感,笑中帶淚。例如小洋蔥那顆非常有特色的大圓禿頭,成為本片中重複出現的視覺象徵,代表了母親與他之間的重要聯繫。每次都要脫下帽子露出他的禿頭,母親才能夠笑著認出小洋蔥。就這樣時而使人發笑,時而落淚。本片以溫暖親和的基調,透過小洋蔥與母親日常的互動,真實呈現失智症產生的幻覺、遊走與亂藏東西等行為。但當小洋蔥聽到母親說父親來看她時,立刻憂心地表示不可能,並告訴她父親已經過世了。但母親卻說:『我失智以後,你爸就常來看我。我說呀,失智也不全是壞事嘛!』也就是說,即使逐漸失去生活的能力,記不得掛好電話、忘了泡好的茶是給誰喝的,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比不上遺忘所愛的人更可悲。

這讓我們想起,2011年日本遭受地震海嘯侵襲之後,世界各地的電腦修圖師共同協助修復泡水毀損的照片,就是幫助人們重建往日美好的記憶,回復那些與親人共度生命中重要時刻的記錄。因為遭遇過災變,就更能體會生命無常,也更珍惜擁有。小洋蔥面對照顧失智母親的命運考驗,能夠這般豁達,甚至有所反思,又何嘗不是那飽受母親失去記憶與生活能力折騰之後的領悟。《小洋蔥去看媽媽》,藉著感受失去,喚回舊日時光,為活在當下的人找到繼續向前的理由,即使面對險境,只要懷著一顆善良而堅定的心,就能化險路為平地,每一步都踏實穩重。